「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
自秦統一華夏以來,中國歷史上一共出現過408個大大小小的皇帝,而被譽為「千古一帝」的屈指可數,秦王嬴政當算一位,這不是我說的,明代思想家李贄在其《藏書·世紀列傳總目》中明言「始皇帝,自是千古一帝也。」
出生於公元前259年的秦始皇,執政36載,是中國歷史上首位用「皇帝」稱號的君主,但秦朝集團統治短暫,僅僅經歷兩屆,便被小秦始皇三歲的劉邦給替代了,因此留下來的信史極少,有關這位千古一帝的相貌、身高等紀錄也僅能從《史記》上探究一二。
司馬遷在《史記·秦始皇本紀》中引用了魏繚告誡好朋友李斯的話,道出了秦始皇的相貌特徵:「秦王為人,蜂準,長目,摯鳥膺,豺聲,少恩而虎狼心,居約易出人下,得志亦輕食人。
秦始皇,「蜂準」,也就是蜂(豐、峰)隆的準頭,是個大鼻子頭,郭沫若先生認為是「馬鞍鼻」;「長目」,長長的眼睛,因為繁體字「長」(長)與「馬」(馬)很像,郭沫若先生認為應該是翻錄時出現的筆誤,應為「馬目」,像馬凸起的眼睛;「鷙鳥膺」,挺起的胸脯像兇猛的鷙鳥;「豺聲」,說話聲音低沉,像豺狼,也就是傳說中的「鷹視狼顧」,少恩德而多虎狼之心,地位低時,姿態很低,一旦得志,便會猖狂。
同樣的,《史記·越王勾踐世家》中,范蠡也曾寫信告誡好朋友文中,趕緊逃跑,否則下場很慘,對越王勾踐的評價,如出一轍,「越王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
可見,秦始皇與越王勾踐有一個共同的相貌特徵,就是像猛禽,這在東漢王充所著《論衡》等古代骨相學上,被認為是敏銳,兇狠,暴戾的面相。
類似相貌的中國名人還有兩位,一位是司馬懿,一位是袁世凱,清末的恭親王愛新覺羅·溥偉,曾在《讓國御前會議日記》指出,「袁世凱鷹視狼顧,久蓄逆謀,故景月汀謂其為仲達(司馬懿)第二。」
而秦始皇「摯鳥膺」的面相特徵還被郭沫若先生結合「豺聲」,推測其幼時患有軟骨症,被支氣管炎折磨。
郭沫若對秦始皇的整體評價是體弱多病,心理扭曲,兇狠暴虐的。
但這一觀點,歷史學家翦伯贊並不認可。
史書記載秦始皇的母親趙姬是「絕美而善舞」,因為秦始皇的母親趙姬是出名的美人,翦伯贊從遺傳學的角度來論證:假如他多少有些母親的遺傳,他應該是一位英俊而又漂亮的青年。
而且戰國時期,沒有嚴格的君主傳位制度,此時秦國傳位只靠一點,就是「擇勇猛者立之」。從閻立本的《歷代帝王圖》和出土的秦兵馬俑塑像,也能對秦始皇的相貌有所認知。
如果秦始皇真如郭沫若先生《十批判書》所言醜陋又殘疾,那36歲的劉邦親眼目睹39歲的秦始皇出巡時,怎會發出感嘆:嗟乎!大丈夫當如是!
而且根據宋代《太平御覽》記載:「秦始皇帝名政,虎口,日角,大目,隆準,長八尺六寸,大七圍。」
宋代一尺為31.2厘米,再乘以8.6,為268cm,比226的姚明還高,這顯然是不太可能的。
但如果按照秦的一尺等於23.1厘米,那麼秦始皇的身高應為198.66cm,比現在一般的關中大漢還高,考慮到出土的秦兵馬俑塑像平均身高185cm,將軍俑最高身高195cm,所以秦始皇身高198cm這個數據是比較可信的。
「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你覺得秦始皇長像兇狠猥瑣,還是高大威猛呢?
【參考資料】
《史記》【西漢】司馬遷
《論衡》【東漢】王充
《讓國御前會議日記》【清】愛新覺羅·溥偉
論文:《郭沫若評價秦始皇之管見——由郭沫若與翦伯贊的幾封書信說起》王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