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不會告訴你,匡衡鑿壁偷光的故事,書上其實只講了一半

2020年03月27日01:03:03 歷史 1770

關於「鑿壁偷光」這個故事,想必大家已經是耳熟能詳。

老師不會告訴你,匡衡鑿壁偷光的故事,書上其實只講了一半 - 天天要聞

大概講的就是在西漢時期,有一個叫匡衡的孩子,他出身寒門,家裡連燈油都買不起。然而匡衡並沒有因此而放棄學習。為了晚上能有光看書,他將牆壁鑿出一個小孔,借著小孔透過的燭光讀書。而就是在這樣的堅持下,匡衡感動了鄰居,鄰居不僅沒有責怪他鑿穿自家牆壁,還把書借給他讀。

勤學而無燭,鄰舍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

這個故事出自《西京雜記》,常被老師們用來教導學生,告訴他們要像匡衡那樣,無論身處什麼樣的環境,也要堅持學習。

毫無疑問,這個故事很有教育意義,匡衡的勤學刻苦,應該是我們讀書人的榜樣。

老師不會告訴你,匡衡鑿壁偷光的故事,書上其實只講了一半 - 天天要聞

然而,但這個故事老師只講了一半……

故事中的匡衡,歷史上確有其人。正如故事中所講的那樣,匡衡是窮苦出身,家裡沒錢,小時候沒有好的條件讀書。

但匡衡並沒有被這樣的環境所影響,他非常刻苦的讀書,最終成為了當時著名的大儒,經學大師。

然而,西漢不是隋唐,那時候還沒有科舉制度,更沒有所謂的「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所以學問高,並不代表著你就能實現理想。

西漢的人才選拔制度是察舉制,這是一種由下向上推選人才為官的制度。其標準很多,主要有四條:

一曰德行高妙,志節清白;二曰學通行修,經中博士;三曰明達法令,足以決疑,能按章覆問,文中御史;四曰剛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以決,才任三輔令,皆有孝弟廉公之行。

而學問只是其中一條,更重要的是要看你這個人的德行,也就是你這個人的名聲。所以我們看到西漢的那些官員,小時候都有一些值得稱讚的故事,比如匡衡的鑿壁偷光、孔融讓梨等等。

當然,由於這種制度的本質上是「選舉」,所以往往大家族子弟更有優勢,畢竟其曝光度和名聲的可操作性都要更便利。

老師不會告訴你,匡衡鑿壁偷光的故事,書上其實只講了一半 - 天天要聞

正是這些原因,使得底層出身的匡衡,並沒有很好的上升路徑。他當了九次的候選人,最終才堪堪上榜,被分配了一個卒史的官職,也就相當於今天的檔案管理員。

但匡衡運氣不錯,當時的太子劉奭,也就是後來的漢元帝,非常推崇匡衡的經學造詣,所以與匡衡相交甚厚。

正所謂近水樓台先得月,匡衡攀上了太子這個高枝,自然是官運亨通。

劉奭即位之後,就給匡衡升了官兒,從太原郡調到了長安城,從小小的卒史,升為了郎中,成為了皇帝身邊的近臣。

再後來,匡衡一路高升,從郎中到博士再到給事中,匡衡完成了三級跳,從專註於經學的學者,轉變了成了一個政治人物,真正意義上開啟了屬於他的仕途。

給事中在西漢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官職,雖然品階不高,但卻有著上諫議政的權利,下可以糾察百官,上可以直諫皇帝,相當於後來咱們所熟知的御史。

老師不會告訴你,匡衡鑿壁偷光的故事,書上其實只講了一半 - 天天要聞

這個身份給了匡衡機會,使他的發言範圍,不再僅僅局限於和皇帝討論經學,而是可以發表自己的政見。

對於這樣一個機會,匡衡當然不會放過。借著和漢元帝長久的接觸了解,此外再結合當時自己從底層上來所看到的一些朝堂之上少有看到的頑疾。

匡衡給漢元帝直接來了一套忠言直諫:

「減宮室之度,省靡麗之飾,考制度,修內外,近忠正,遠巧佞,」,「任溫良之人,退刻薄之吏,顯潔白之士,昭無欲之路」——《漢書·匡衡傳》

其實內容也都是那些老生常談的東西,但是關鍵在於別人都不敢講而匡衡他講了。

因為在漢元帝之前,漢宣帝劉洵採取的是一個嚴法治國的策略。匡衡提出來的「任溫良之人,退刻薄之吏」,多少有點不滿漢宣帝施政的意思,搞不好就是一個大不敬之罪啊。

但匡衡很了解漢元帝,知道他柔仁好儒,不喜嚴法,好施德政。而且在以前的攀談中,匡衡也知道漢元帝在登基之後,就一直想推翻先帝的做法,採用儒家思想,推行德政。只是苦於這多少有些不孝的味道,不知從何提起。

所以,匡衡這一次的建議,算是給了漢元帝施政的一個借口。漢元帝自然是高興得不得了,於是,匡衡又被陞官了,從五品的給事中變成了二品光祿大夫,專門掌控議論之責。其地位很高,僅次於三公。在監察這一系統裡面,他的權力也就是比御史大夫小一點。

老師不會告訴你,匡衡鑿壁偷光的故事,書上其實只講了一半 - 天天要聞

很顯然,此時的匡衡,已經進入了西漢朝廷的權力中心。

當然,這還遠不是匡衡的巔峰。沒多久,狂很就成功轉正,升任御史大夫,位列三公。

在西漢,御史大夫其實就是副丞相,可以說是文官的二把手。其存在的意義,更多時候就是為了接丞相的班。

所以在公元前36年,由於丞相韋玄成病逝,匡衡理所當然的當上了丞相,總理全國政務,位及人臣。

誰也沒想到,當初那個鑿壁偷光的窮小子,如今能夠位列三公,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大人物。

如果故事到這裡就結束,自然是非常勵志。

然而,命運就是這麼喜歡開玩笑,走上了人生巔峰的匡衡,同時也陷入了迷失。

當上了丞相之後,匡衡不再像之前那般嫉惡如仇,正氣凜然。他開始變得圓滑,愛惜羽毛,甚至於貪財弄權。

老師不會告訴你,匡衡鑿壁偷光的故事,書上其實只講了一半 - 天天要聞

當時漢元帝手下的宦官石顯,自恃皇帝寵愛,擾亂朝綱。不僅結黨營私,打擊異己。而且巧立名目,大肆強佔土地,剝削百姓,弄得底下人怨聲載道。

匡衡作為丞相,統領百官,主管朝政。對於石顯的所作所為,本應該勸阻打擊。但匡衡畏懼石顯的權勢,不僅沒有去彈劾石顯,還處處包庇,以此來討好於他,希望其能在皇帝面前為自己美言幾句。

正是因為石顯亂政以及匡衡的不作為,漢元帝執政後期,國力漸衰,朝綱不正,民不聊生。

值得一提的是,漢元帝駕崩之後,漢成帝即位,他並不喜歡石顯,於是石顯開始失勢。

匡衡發現石顯失勢,立馬上書彈劾石顯,眾大臣紛紛附議。很快,石顯便被罷官。最終,被盟友背叛的石顯,在回老家的半路上,憂憤絕食而死。

不得不說,匡衡這件事做得很高明。不僅將自己和石顯撇清了關係,還因此收穫民心,重回政治頂峰。

石顯的倒台,大家都以其為首功。

新皇帝器重他,百官們服從他,百姓們敬仰他。當時匡衡的地位有多高?他的兒子殺了人,百姓們紛紛請願為其求情,甚至連皇帝都親自發聲為其庇護。

不得不說,這一手過河拆橋,用的是出神入化。

但紙永遠也包不住火,匡衡這樣的官場老狐狸,總有露出狐狸尾巴的那一天。

當初匡衡受封丞相的同時,還被封為安樂侯,封地三十一萬畝。這對於窮苦人家出身的匡衡來說,無疑是一筆超大的財富。但窮怕了的匡衡並不滿足現狀,他憑藉權勢,在原有封地上,又擴地四萬多畝。占走了封地周邊大量百姓的土地。

老師不會告訴你,匡衡鑿壁偷光的故事,書上其實只講了一半 - 天天要聞

不知什麼時候,這件事被捅到了漢成帝那裡。漢成帝心目中這位先帝老臣,自己的老師,曾經滿口孔孟之道的「聖人名師」形象轟然倒塌。漢成帝非常憤怒,他有一種被欺騙的感覺。

結果匡衡遭到重罰,不僅被罷免了官職,還被剝奪了所有的封地爵位。匡衡輾轉一生,最終還是回到原點,成為了一個一無所有的庶民。

當然,對於匡衡來說,同時消失的還有他那一世英名。

在此之前,匡衡是那個時代的絕對偶像,他鑿壁偷光,刻苦學習,終成大器的勵志故事影響了太多太多的人。

可現在大家才知道,這個所謂的偶像,僅僅只是一個欺世盜名之徒。他們心中的信仰,瞬間崩塌,而信仰是無價的!

最後,孤苦無依的匡衡,病死於家中。

匡衡的結局令人唏噓,對此,我只能感嘆:或許,人品和才華,從來就不是一回事兒!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湖南省汝城縣原縣長周小陽被逮捕 - 天天要聞

湖南省汝城縣原縣長周小陽被逮捕

新京報訊 5月21日,據最高人民檢察院官微消息,湖南省汝城縣原縣委副書記、縣長周小陽(正處級)涉嫌受賄一案,由湖南省郴州市監察委員會調查終結,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經湖南省人民檢察院指定管轄,由婁底市婁星區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日前,婁星區人民檢察院依法以涉嫌受賄罪對周小陽作出逮捕決定。該案正在進一步辦理...
一地市委書記,任上被查 - 天天要聞

一地市委書記,任上被查

湖北省紀委監委5月21日消息,恩施州恩施市委書記、二級巡視員蘇勇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湖北省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蘇勇(資料圖)報道顯示,5月15日,蘇勇出席了公開活動。公開簡歷顯示,蘇勇,男,土家族,1971年2月出生,湖北咸豐人,1997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91年7月參加工作,華中農業大學農作物專...
看到賴御史的悲慘結局,才明白林相懟慶帝的高明,范閑註定是孤臣 - 天天要聞

看到賴御史的悲慘結局,才明白林相懟慶帝的高明,范閑註定是孤臣

《慶余年2》的劇情已經漸入佳境,又體會到了第一季熟悉的權謀燒腦感覺。尤其是第十集的朝堂博弈,真的一個個都是千年的老狐狸。看完了一遍後,還能讓觀眾復盤。#頭條創作挑戰賽#之前范閑故意收了檢蔬司戴公公的三千兩,然後就被賴御史彈劾了。經過了一番激烈的辯論,才引出范閑「受賄」的深意。
歷史的塵埃——清代治蝗二三事 - 天天要聞

歷史的塵埃——清代治蝗二三事

中國歷史上,蝗災與水災、旱災並立,是古代農業社會的三大災害之一。研究表明,蝗災通常在旱災之後發生,蝗蟲吞食禾苗莊稼,對農業生產會產生巨大打擊。
國際茶日 | 不解之緣,當土耳其茶葉遇到中國龍井 - 天天要聞

國際茶日 | 不解之緣,當土耳其茶葉遇到中國龍井

5月21日是「國際茶日」。土耳其是全世界人均茶葉消耗量最多的國家之一,眼下,正值土耳其採茶季。里澤省位於黑海沿岸,這裡降水豐富、山脈綿延。冬天厚厚的積雪覆蓋茶樹,而到了春天,融化的雪水就會滋養土壤,使生長出的茶葉保持穩定的風味。每年的5月中旬到11月初,都是土耳其茶的採摘季。傳統的採摘方式是用大剪刀收割,...
特稿|揭秘徽州千年「譜牒」 - 天天要聞

特稿|揭秘徽州千年「譜牒」

「國有史,方有志,族有譜」,一卷卷泛黃的族譜里藏著故土的「根與情」,也藏著中華文明的代代傳承。近日,在蒙古國烏蘭巴托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記憶亞太地區委員會第十次會議上,徽州文書「徽州千年宗姓檔案」成功入選《世界記憶亞太地區名錄》,這是安徽省首個入選該名錄的項目。目前,全國入選該名錄的項目僅17項...
歷史不會忘記萊希 - 天天要聞

歷史不會忘記萊希

伊朗總統萊希因直升機空難死亡令人不勝唏噓。 萊希在2021年當選伊朗總統,在不到三年時間裡,就做了很多大事,為伊朗戰略轉向保駕護航,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算是很好地完成了哈梅內伊的任務。 ....
2030年的智慧城市,什麼模樣? - 天天要聞

2030年的智慧城市,什麼模樣?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數據局、財政部、自然資源部聯合印發《關於深化智慧城市發展 推進城市全域數字化轉型的指導意見》,意見圍繞總體要求、全領域推進城市數字化轉型、全方位增強城市數字化轉型支撐、全過程優化城市數字化轉型生態以及保障措施等5個方面著力推進城市全域數字化轉型。國家發展改革委 國家數據局 財政...
6件珍貴文物,多和松江有關,他們直接捐了! - 天天要聞

6件珍貴文物,多和松江有關,他們直接捐了!

「松江的寶貝理應留在松江!」在日前舉行的松江區博物館接受捐贈儀式上,熱心市民陸俊偉質樸的回答贏得了大家熱烈的掌聲。當天和他一起來到博物館捐贈文物的還有鄭旭華、封履寧、李益忠、梅亞民4名松江市民,博物館工作人員認真聆聽了每一名捐贈者和文物的故事,並為他們頒發捐贈證書。「在國際博物館日和松江區博物館開館...
藩屬國朝鮮淪為日本殖民地,為啥中國人不同情,反而還批評朝鮮 - 天天要聞

藩屬國朝鮮淪為日本殖民地,為啥中國人不同情,反而還批評朝鮮

藩屬國朝鮮淪為日本殖民地,為啥中國人不同情,反而還批評朝鮮.在歷史的長河中,朝鮮半島不僅僅是今天我們熟知的南北朝鮮,它曾是中國的藩屬國,後來更成為了日本的殖民地。當朝鮮半島從中國的影響中逐漸走向日本的控制時,中國人對此反應如何?是同情還是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