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蒙聯姻很重要,為何來自蒙古的孝庄,卻不給康熙立蒙古皇后

2020年03月20日18:24:03 歷史 1346

滿蒙聯姻,指的是清朝入主中原的滿族,與邊境的蒙古族,保持了長期的通婚制度,建立了世代姻親的關係。這種聯姻方式,對滿族和蒙古族來說,都有極大的益處。

滿蒙聯姻很重要,為何來自蒙古的孝庄,卻不給康熙立蒙古皇后 - 天天要聞

建州女真與蒙古

努爾哈赤統一了女真部落後,就開始考慮與蒙古結盟,共同對付明朝。由於蒙古察哈爾的科爾沁部,與建州部接壤,雙方在文化方面也比較好溝通,所以努爾哈赤一開始,就決定與科爾沁部聯盟。

當時的蒙古察哈爾部,首領為林丹汗,實力不容小覷,努爾哈赤決定和他們結盟,一來是為了合力對付明朝,二來也是為了分化蒙古的勢力。而結盟的最好方式,就是聯姻。

努爾哈赤「聞蒙古國科爾沁貝勒明安之女甚賢,遣使往聘,明安許焉。送女至,上具車服以迎筵宴如禮。」接這樣,滿蒙聯姻傳統正式開啟。

不僅努爾哈赤迎娶了科爾沁的女子,他的兒子也娶了科爾沁的女子。一年之內,他的二子巴圖魯貝勒,迎娶蒙古之扎嚕特部鍾嫩女為妻;四子皇太極迎娶科爾沁莽古思之女;五子莽古爾泰迎娶之扎嚕特部內齊之妹;十子德格類迎娶扎嚕特部哈拉巴拜之女。

除了迎娶蒙古女子外,努爾哈赤也將自己的女兒嫁往蒙古。就這樣,滿洲與蒙古之間,一直保持著良好的關係,並且達成共識一致對外。這就是滿蒙之間的淵源,也是滿蒙聯姻的開端。

滿蒙聯姻很重要,為何來自蒙古的孝庄,卻不給康熙立蒙古皇后 - 天天要聞

皇太極崇德五宮

到了皇太極統治時期,更是將滿蒙聯姻推到了極致。皇太極一共有九位后妃,其中六位都是來自蒙古。他稱帝之後,冊封了五位后妃,也稱五大福晉,她們全部都來自蒙古,且全部都姓博爾濟吉特氏。

中宮皇后哲哲,就是努爾哈赤在時,為皇太極挑選的福晉,為蒙古科爾沁貝勒莽古思之女。她是清朝第一位博爾濟吉特氏皇后,在當時地位很高。雖然她沒有為皇太極生下兒子,但靠著蒙古科爾沁的背景,她的地位始終無人能夠撼動。

東宮宸妃海蘭珠,相信大家對她並不陌生,她是皇太極最寵愛的妃子,皇后哲哲是她的姑姑。在皇太極的後宮中,除了皇后之外,就屬海蘭珠的地位最高。

西宮貴妃娜木鐘,來自蒙古阿霸亥部,也姓博爾濟吉特氏。她原本是林丹汗的正室大福晉,林丹汗去世後,餘下勢力全部歸順後金,娜木鐘便成為皇太極的側福晉。皇太極稱帝後,冊封她為西宮貴妃,在後宮居第三位。

滿蒙聯姻很重要,為何來自蒙古的孝庄,卻不給康熙立蒙古皇后 - 天天要聞

次東宮淑妃巴特瑪璪,與娜木鐘一樣,來自蒙古阿霸亥部,也是林丹汗的福晉之一。其部落歸順後金,巴特瑪璪便成為皇太極的妃子。在後宮地位排第四。

次西宮庄妃布木布泰,來自蒙古科爾沁部,皇后哲哲是她的姑姑,海蘭珠是她的姐姐。而她,就是後來清朝著名的女政治家,孝庄文皇后。不過在皇太極時期,她並不得寵,在崇德五宮中,她居末尾。

這就是著名的「崇德五宮」,是滿蒙聯姻最為積極活躍的時期。皇太極不僅自己娶了諸多蒙古女子,還將十個女兒,以及兩名養女嫁到了蒙古。從這時候開始,滿蒙聯姻基本就成為了傳統。

滿蒙聯姻很重要,為何來自蒙古的孝庄,卻不給康熙立蒙古皇后 - 天天要聞

順治兩任皇后

順治六歲登基,所以無法親政,全靠其母孝庄太后輔佐。等順治到了適婚年齡,便由孝庄太后做主,讓他迎娶了科爾沁的女子,同時也是孝庄的親侄女為妻,並且封為皇后。

不過順治並不喜歡這個皇后,因為她「性善妒」,加上這個皇后是孝庄和多爾袞挑選的,這讓順治癒發不滿,最終決定廢后。孝庄實在拗不過兒子,就只好答應讓他廢后,不過因為這件事,母子倆產生了隔閡。

後來,孝庄又為順治挑選了一位皇后,同樣是來自科爾沁部的,是孝庄太后的侄孫。這時候順治有了董鄂妃,便又起了廢后的念頭,不過這次孝庄說什麼也不答應,畢竟董鄂妃不是蒙古人,立她為後不利於滿蒙關係。

滿蒙聯姻很重要,為何來自蒙古的孝庄,卻不給康熙立蒙古皇后 - 天天要聞

由此可見,在順治時期,即使皇帝已經不太願意立蒙古皇后了,可為了雙方的關係,孝庄也只能堅持,儘管因此與兒子漸漸疏遠。同時也可以看出來,滿蒙聯姻的確很重要。

但是康熙即位後,孝庄為她挑選的皇后,卻不是來自蒙古的。從順治那裡我們已經看出,孝庄為了維護長期的滿蒙聯姻,不惜與兒子產生隔閡。可是到了康熙這裡,來自蒙古的孝庄,卻不給康熙立蒙古皇后了,這是為何?

康熙一共有四位皇后,其中三位是他親自立的,還有一位是雍正的生母,被雍正追封為「孝恭仁皇后」的烏雅氏。然而這四位皇后,沒有一位是來自蒙古的。其中第一任皇后,是孝誠仁皇后赫舍里氏。

滿蒙聯姻很重要,為何來自蒙古的孝庄,卻不給康熙立蒙古皇后 - 天天要聞

清朝第一位非蒙古族皇后

孝誠仁皇后是康熙四大輔政大臣之首,索尼的孫女。雖然輔政大臣也很重要,但孝庄為何要因為一位輔政大臣,從而放棄多年的滿蒙聯姻呢?

眾所周知,康熙共有四位輔政大臣,分別是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和鰲拜。其中鰲拜為人最專橫,甚至不將皇帝放在眼裡,這讓孝庄和康熙都深感不安。為了制衡鰲拜,就必須藉助其他勢力。

當時康熙已到了適婚年齡,孝庄便開始著重思考這個問題。在皇后的候選人中,既有鰲拜的女兒,也有遏必隆的女兒。為了制衡鰲拜,首先他的女兒是不能選的。而遏必隆是個牆頭草,如果立他的女兒為後,說不定哪天會倒向鰲拜。

選來選去,還是籠絡索尼勢力最為靠譜。索尼一向與鰲拜對立,同時他又是四大輔政大臣之首,朝廷重臣,如果能夠拉攏索尼,勢必對制衡鰲拜有利。於是,孝庄最終便選定索尼的孫女,赫舍里氏。

滿蒙聯姻很重要,為何來自蒙古的孝庄,卻不給康熙立蒙古皇后 - 天天要聞

不過自清朝建立開始,清朝皇帝一直就立蒙古皇后,無形間已經成為慣例,孝庄如今一改傳統,還是令人大為意外。鰲拜深知孝庄選中赫舍里氏的原因,所以也拿此事出來說項。

但孝庄本身在蒙古就極有話語權,同時又是清朝的太皇太后,所以鰲拜的質疑,並沒能影響事情的結果。康熙四年,十二歲的赫舍里氏經過冊封,正式成為大清的皇后。

赫舍里氏是清朝第一位,非蒙古族的皇后,同時也是從她這裡開始,清朝再沒有出現過蒙古族的皇后。

滿蒙聯姻,既是為了維護滿蒙之間的關係,而且長期以來,已經漸漸形成慣例。就算孝庄在滿蒙兩邊都極具話語權,但她一改傳統,是否仍然會影響滿蒙關係,甚至引起蒙古族人不滿呢?

滿蒙聯姻很重要,為何來自蒙古的孝庄,卻不給康熙立蒙古皇后 - 天天要聞

答案是不會,理由如下。

一、康熙仍有蒙古妃子。雖然康熙沒有立蒙古皇后,但是他的后妃中,仍然有來自蒙古的妃子。其中宣妃、慧妃都是來自科爾沁部,姓博爾濟吉特氏,也是康熙最早一批妃子。

二、滿蒙聯姻仍在。沒有立蒙古女子為後,不代表滿蒙聯姻就斷了。首先前面說了,康熙仍然有蒙古族的妃子。其次,滿洲皇女仍然有不斷下嫁於蒙古王公的。康熙的八個女兒,就有六個先後嫁入蒙古。

三、清朝國富民強。早期努爾哈赤與蒙古聯姻,是為共同對付明朝,同時分化蒙古勢力。到了康熙一朝,滿洲的實力已經十分強大,蒙古的支持只能說是錦上添花,卻不再是雪中送炭。

四、孝庄還在。就算康熙沒有冊立蒙古皇后,但太皇太后孝庄是蒙古人,而且又是康熙最尊敬的人,只要有她在,蒙古族的利益不會受到影響,所以科爾沁的人不會有異議。

不得不說,孝庄真的是十分出色的女政治家,在關鍵時刻她能夠當機立斷,敢於破傳統保天下,這才是一個為政者該有的思想。正如康熙所說:「設無祖母太皇太后,斷不能致有今日成立。」

滿蒙聯姻很重要,為何來自蒙古的孝庄,卻不給康熙立蒙古皇后 - 天天要聞

言歸正傳,就這樣,從康熙這裡開始,清朝皇帝立蒙古皇后的傳統被打破,但滿蒙聯姻並未結束。雍正皇帝只有一個女兒,不捨得將她遠嫁,但雍正也收養了三個女兒,並將她們嫁去蒙古。乾隆的五個女兒,也有兩位嫁給蒙古王公。

當初努爾哈赤決定與蒙古結盟,這才開啟滿蒙聯姻。皇太極為了鞏固後金政權,繼續聯合蒙古對付明朝,所以才有了「崇德五宮」。康熙時期雖然沒有立蒙古皇后,但當時為了鞏固疆域,仍然需要保持滿蒙聯姻,因此這時候是公主下嫁蒙古,最為集中的一朝。

到了乾隆這裡,清朝的國力已十分強盛,邊疆的治理也逐漸穩定,蒙古王公的作用便日益降低。所以在聯姻方面,也有了些許變動,清朝統治者對蒙古各部的政策也發生了變化。

首先是再沒有立過蒙古皇后,其次清朝公主也很少遠嫁蒙古,更多是將蒙古額駙留京任職。比如乾隆的兩個女兒,雖然嫁給了蒙古王公,可都是採取額駙留住北京的形式。乾隆之後,滿蒙聯姻這一傳統制度,也漸漸走向鬆懈。

(參考文獻《清史稿》《清實錄》)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梅蘭芳原配:悲涼的成全 - 天天要聞

梅蘭芳原配:悲涼的成全

王明華「但見新人笑,那聞舊人哭」這樣的故事在民國時期的家庭里,可能是非常常見的現象。越是有學識越是追求新文化的人,越能做出這樣的事情來,而且就連當時身為藝術大家的梅蘭芳也不能避免這樣的俗套。但是又與其他拋妻棄子的薄情男人有所不同的是,梅蘭芳
「尼布楚」現狀,帶你看看真實的尼布楚,有幾句話不得不說 - 天天要聞

「尼布楚」現狀,帶你看看真實的尼布楚,有幾句話不得不說

尼布楚,這個在歷史書中反覆提及的名字,象徵著中俄兩國第一次正式的外交交鋒和邊界劃定。回溯到17世紀的中俄關係,這裡不僅是清朝與沙俄激烈衝突的見證地,也是和平談判的重要場所。本文將帶你走進尼布楚,從它的歷史背景、關鍵事件到如今的發展現狀,深度
特稿|精武傳奇 - 天天要聞

特稿|精武傳奇

虹口,北外灘。近千名來自上海各所學校的孩子們擺開架勢,氣宇軒昂地操練起迷蹤拳。此時此刻,現代與傳統交相輝映,高樓林立的陸家嘴天際線、古老的中華武術,以及少年們的颯爽英姿共同構成奇幻畫面,與上海獨特的城市氣質相得益彰。這一場景所承載的,正是一個延續了114年的海派傳奇故事。一個多月前的這場武術展示,主辦...
最美文物安全守護人李鐵:以檢察力量守護「世界遺產」景邁山 - 天天要聞

最美文物安全守護人李鐵:以檢察力量守護「世界遺產」景邁山

6月8日,在2024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主場城市活動開幕式上,由國家文物局主辦、中國文物報社承辦的第六屆「最美文物安全守護人」推介名單揭曉,13個團體和12名個人入選,普洱市人民檢察院檢察委員會專職委員李鐵入選。  「這是對普洱『綠色檢察』5年來以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守護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給予的最高評價。...
改土歸流:雍正穩固邊疆的無上陽謀,成功為大清續命兩百年 - 天天要聞

改土歸流:雍正穩固邊疆的無上陽謀,成功為大清續命兩百年

雍正三年十二月十一日深夜,雍正特意來到軍機處,分別向直隸總督蔡珽與雲貴總督鄂爾泰寄發上諭。前者要求蔡珽處死正在杭州服刑的年羹堯,後者則要求鄂爾泰在西南推行改土歸流,其中特別叮囑軍機處,千萬不能貽誤改土歸流的上諭寄送。改土歸流是何要緊政策,為
1952年中葡之戰:解放軍的英勇與國家的尊嚴 - 天天要聞

1952年中葡之戰:解放軍的英勇與國家的尊嚴

標題:1952年中葡之戰:解放軍的英勇與國家的尊嚴作者:溫讀歷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關注溫讀歷史)此文為首發原創,未經本人同意嚴禁各種抄襲、搬運,否則將訴諸法律,後果自負!在歷史的洪流中,有一些事件猶如璀璨的星辰,不僅照亮了當時的天空,更成
中國海岸線上的租借地與不平等條約 - 天天要聞

中國海岸線上的租借地與不平等條約

中國海岸線上的租借地與不平等條約作者:溫讀歷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關注溫讀歷史)此文為首發原創,未經本人同意嚴禁各種抄襲、搬運,否則將訴諸法律,後果自負!一、引言中國,這個擁有數千年文明歷史的國家,不僅擁有廣袤的陸地疆域,還擁有著漫長的海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