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閱兵,左耳聽「生日快樂」,右耳聽「不要國王」

2025年06月15日21:00:24 歷史 1404

一邊是聲勢浩大的閱兵,一邊是「no kings」(不要國王)的抗議,特朗普的79歲生日,過得實在「精彩」。


特朗普閱兵,左耳聽「生日快樂」,右耳聽「不要國王」 - 天天要聞

特朗普隔著防彈玻璃,向遊行隊伍敬禮。


當地時間6月14日美國政府在首都華盛頓舉行閱兵式,紀念美國陸軍成立250周年。巧的是,當天也是美國總統特朗普的79歲生日。據美國官方的說法,總統此次閱兵是為了向美國軍隊致敬,而不是向他自己致敬。但從活動的規模和範圍來看,這場慶祝早已超出原計劃。據美媒報道,按照原計劃,這場紀念活動並不包含閱兵,閱兵是兩個月前才加入的。


雖然由於天氣原因,活動提前舉行,原計劃的f-22戰鬥機飛行表演等也因天氣原因取消,但閱兵場面依然壯觀。當特朗普抵達現場時,現場鳴放了21響禮炮。禮炮響起時,現場人群開始高唱「祝你生日快樂」。


在閱兵活動中,有美國陸軍將近7000名士兵以及150輛軍車參與,包括25輛m1「艾布拉姆斯」主戰坦克和28輛裝甲車等。美國陸軍士兵身著各個時期的服飾,沿著華盛頓特區的憲法大道行進,展現了美國陸軍不同時期的歷史,裝備也按照年代排列。而除了閱兵,還有音樂會、煙火表演、nfl球員表演、健身比賽等活動,活動遍布國會山公園。美國陸軍預計,紀念活動可能會有多達20萬人參與。


特朗普閱兵,左耳聽「生日快樂」,右耳聽「不要國王」 - 天天要聞

ch-47直升機飛過華盛頓紀念碑旁的美國國旗。


特朗普閱兵,左耳聽「生日快樂」,右耳聽「不要國王」 - 天天要聞

閱兵之後,華盛頓紀念碑附近舉行煙火表演。


根據此前五角大樓透露的整體方案,整場閱兵式的最高預算可能達4500萬美元。這在特朗普削減聯邦政府成本的背景下顯得格格不入,有批評人士稱遊行是一種浪費。而民主黨則批評,特朗普的這種閱兵是一種專制行為。據美媒報道,約有6成美國人認為這場閱兵遊行「沒有好好利用」政府資金。還有示威者舉著標語「這些錢本可以用來為退伍軍人提供餐食」。


特朗普的「念念不忘」,引發「和平時期的特例」


美國上一次閱兵還是在34年前,也就是在1991年6月8日,時任美國總統為喬治·布希,那次閱兵旨在紀念海灣戰爭的勝利。美國的閱兵一般是與戰爭有關,在其他紀念日、慶祝日則很少閱兵。因此,這次的閱兵活動屬於特例。


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內,法國總統馬克龍曾邀請他參加2017年的法國國慶日(巴士底日)閱兵。回國後,特朗普在談到馬克龍時說,也提到自己對閱兵很滿意,並表示自己也想要一個。可以說,這次的閱兵儀式,讓特朗普心愿得償,閱兵就是最好的生日禮物。


特朗普閱兵,左耳聽「生日快樂」,右耳聽「不要國王」 - 天天要聞


「地圖麻了」!


而與「生日快樂」的氣氛完全相反的,是「不要國王」的聲浪。同一天,全美50個州舉行了超2000場「不要國王」示威活動,抗議「威權主義、億萬富翁至上、政治和民主軍事化」。


在洛杉磯,有超過20000人參加遊行。在紐約、休斯敦等地,人們走上街頭,高喊「沒有法治就沒有和平」「關閉美國移民與海關執法局」等口號。在費城,數千人聚集在市中心,人們舉著抗議標語,上面寫著「打擊寡頭政治」和「驅逐小墨索里尼」。部分地區抗議現場發生衝突,有示威者向警方投擲石塊等物品。在鹽湖城市中心舉行的遊行中發生槍擊事件,造成至少一人受重傷。


特朗普閱兵,左耳聽「生日快樂」,右耳聽「不要國王」 - 天天要聞
特朗普閱兵,左耳聽「生日快樂」,右耳聽「不要國王」 - 天天要聞
特朗普閱兵,左耳聽「生日快樂」,右耳聽「不要國王」 - 天天要聞
特朗普閱兵,左耳聽「生日快樂」,右耳聽「不要國王」 - 天天要聞

抗議組織者此前製作的「抗議地圖」。


美國媒體說,抗議之所以選擇14日進行,是為了與閱兵式形成對立之勢。有美國媒體將直播畫面變成雙屏:一邊是美國閱兵式,一邊是數十萬人湧上街頭抗議。同一時空,不同畫面,美國獨特的「風景線」,映射出難以調和的美國結構性矛盾。


特朗普閱兵,左耳聽「生日快樂」,右耳聽「不要國王」 - 天天要聞

美聯社直播畫面。(來源:環球網)


就連特朗普的侄女瑪麗·特朗普也看不下去了。她批評閱兵活動,「周六,我想我們又將面臨一次考驗。周六,唐納德將舉行閱兵式來紀念自己,可能是因為他知道沒人會這麼做。」 


美國東北大學政治學教授科斯塔斯•帕納戈波洛斯(costas panagopoulos)表示 「我認為很多美國人在觀看這場閱兵式時會感到尷尬,因為它會給人一種特朗普私人軍事閱兵的感覺。」他還表示,「當街頭同時出現兩種完全相反的觀點時,確實存在發生政治暴力的危險。」


而就在閱兵前夜,美國的盟友以色列對伊朗發動空襲,地區局勢陡然升溫。所以特朗普此次閱兵,除了有開「生日派對」之嫌,也被普遍解讀為對內震懾、對外示威的雙重信號。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抗議活動當天,一起發生在明尼蘇達州的政治暗殺事件震動全美。民主黨州參議員霍夫曼(sen. hoffman)遇刺身亡,另一位州眾議員霍特曼(rep. hortman)身受重傷。州長蒂姆·沃爾茲(tim walz)譴責此案為「出於政治動機的謀殺」,並緊急取消該州原定的所有「no kings(不要國王)」抗議活動。特朗普也發表聲明譴責暴力事件,強調:「這種可怕的暴力在美國將被堅決打擊。」


強權、暗殺、抗議、鎮壓·····……這個周末,美國在煙花升空的歡呼中和煙霧彈、催淚彈下的哭喊聲中度過,在這兩種聲音交織下,特朗普的左耳聽「生日快樂」,右耳聽「不要國王」,而這些聲音會不會像之前的那顆子彈一樣,穿透他的耳朵,讓他再次「血流滿面」呢?


特朗普閱兵,左耳聽「生日快樂」,右耳聽「不要國王」 - 天天要聞




作者丨劉瑩

排版丨季靳瑋

編輯丨郭永佶

審校丨宋菁菁

監製丨王雲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什麼是勝利? - 天天要聞

什麼是勝利?

戰爭的最終目標當然是取得勝利。 人們總是期望看到勝利的場景:扛著紅旗,將旗幟插到對方陣地上,歡呼雀躍,國與國開戰,誰都希望勝利。 但是,近年來的三場戰爭卻讓我們看到了一種新的現象....
古代生活太苦了,穿越女想辦法回現代,不料差點丟了小命! - 天天要聞

古代生活太苦了,穿越女想辦法回現代,不料差點丟了小命!

劇名《我的神使大人》04。穿越女偷偷鑽進一口大水缸里,她準備從這水缸里穿越回去。因為前幾天她就是從這水缸來到古代的,好不容易再找到這口大缸,穿越女高興壞了,畢竟在古代的每一天都太難熬了。晚上和一大堆太監住在一起,沒有風扇,沒有蚊香,呼嚕聲此
地震頻發 日本吐噶喇列島第二批島民撤離避難 - 天天要聞

地震頻發 日本吐噶喇列島第二批島民撤離避難

當地時間7月6日傍晚,第二批從日本鹿兒島縣吐噶喇列島疏散撤離的當地居民已乘坐輪渡抵達鹿兒島市的港口。本次疏散撤離的人員為惡石島的31名居民和小寶島的15名居民,合計46人。當地目前採取自願疏散撤離的原則。截至6日,惡石島尚有23名居民,小寶島尚有41名居民。如今後仍有居民希望離開,當地政府將考慮進行第三批疏散撤...
阿根廷交流團走進武昌紅巷 - 天天要聞

阿根廷交流團走進武昌紅巷

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7月6日訊7月5日,20多名來自阿根廷的大學生、大學教授、政府官員等外賓走進紅巷,參觀中共五大舊址、農講所和毛澤東舊居。據了解,他們是中南財經政法大學2025年國際暑期學校成員,在武漢開啟為期兩周的學術文化交流之旅。阿根
95歲抗戰老兵登上山東艦後熱淚盈眶:「祖國始終是香港的強大後盾」 - 天天要聞

95歲抗戰老兵登上山東艦後熱淚盈眶:「祖國始終是香港的強大後盾」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航空母艦山東艦、導彈驅逐艦延安艦、湛江艦及導彈護衛艦運城艦組成的航母編隊於7月3日上午抵達香港特別行政區開啟為期5天的訪問活動這是山東艦首次赴港也是繼遼寧艦後中國海軍航空母艦第二次訪港巨艦破浪而來、氣勢磅礴「航母熱」燃爆香江線上發放參觀票全部約滿7月5日下午兩位東江縱隊港九大隊的老戰士...
日本「末世預言」落空,5600億損失卻成了真 日當局:吐噶喇列島地震或長期化 - 天天要聞

日本「末世預言」落空,5600億損失卻成了真 日當局:吐噶喇列島地震或長期化

7月4日開始,「日本末世預言」「日本將發生毀滅性地震」的消息,逐漸霸榜社交媒體平台。該網傳內容引發大量關注。7月5日凌晨4時,日本全國緊急地震速報的視頻直播一度吸引了近25萬人蹲點觀看。如今,預言時間點已過,「毀滅性大地震」沒有應驗,僅日本鹿兒島縣吐噶喇列島附近海域5日發生5.4級地震。經確認,島上未有人員傷...
「80後」正廳史麒麟,兼任縣委書記 - 天天要聞

「80後」正廳史麒麟,兼任縣委書記

來源:石阡黨建、政事兒貴州銅仁市「石阡黨建」微信公眾號7月6日消息,近日,銅仁市委副書記、市委政法委書記、石阡縣委書記史麒麟走訪看望慰問部分老幹部。上述信息顯示,銅仁市委副書記、市委政法委書記史麒麟,已兼任石阡縣委書記。史麒麟(資料圖)公開簡歷顯示,史麒麟,男,布依族,1980年11月生,研究生學歷,法學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