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家攝政:被日本貴族們看不起的武夫們,是如何奪權掌控朝政的?

2025年04月06日17:12:04 歷史 1713

前言

提到日本,武士似乎總是特權階層的文化象徵,但在崇尚隋唐風氣的公家時代,武夫們卻被掌握權力的公卿們視為「泥腿子」。

那麼,日本的武士階層是如何打破血統限制,取代與天皇建立血緣關係的公卿世家,建立起自己的幕府統治的?

武家攝政:被日本貴族們看不起的武夫們,是如何奪權掌控朝政的? - 天天要聞

武士集團的崛起

院政時代,「治天之君」們為了打壓藤原氏為代表的公卿階層,提拔了大量中下層貴族進入朝堂,這些代表底層武士利益的新貴族們漸漸得到了覲見天皇和上皇的機會。

保元之亂中,公家的皇室貴族之間的鬥爭首次有了武士集團的參與,這標誌著新興的武士階層開始登上日本的政治舞台。

然而,保元之亂結束後,源氏武士集團的首領源義朝與平氏武士集團的首領平清盛卻因為分「贓」不均而產生了隔閡,一直未得到重用的源義朝對此甚感憤懣。

武家攝政:被日本貴族們看不起的武夫們,是如何奪權掌控朝政的? - 天天要聞

趁著平清盛外出的機會,源義朝突然發兵幽禁了後白河上皇與二條天皇,他本意是挾天子以令諸侯,卻沒想到平清盛迅速趕回,天皇和上皇也趁機出逃,源義朝被宣判為朝廷叛臣,史稱「平治之亂」。

平安時代末期的這兩次戰亂打破了平安京幾百年的平靜,震驚日本朝野,充分揭示了公家社會的混亂、分裂與腐朽,也拉開了新興的武士階級登上政治舞台的序幕。

「保元之亂」是公家的皇室貴族藉助了武士集團的力量爭奪權位,此時的皇室與貴族還保留著一定的主導權,而之後的「平治之亂」則完全是一場武士集團挾持並利用皇室與貴族為自己謀取利益的戰亂。

武家攝政:被日本貴族們看不起的武夫們,是如何奪權掌控朝政的? - 天天要聞

其後平清盛帶領平氏一族,依靠著強有力的軍事力量逐步掌握了朝廷大權,日本政壇上公家與武家的地位開始逆轉。

武家政權的建立

源義朝死後,後白河上皇與平清盛之間也逐漸產生了裂痕,上皇意欲以「治天之君」的身份專權,平清盛卻想擁有藤原氏一樣的攝關權力。

高倉天皇繼位後,平清盛的女兒平德子入宮為後,武家女子史無前例地正位中宮,讓一眾公卿都把平氏政權當成了藤原家攝關政治的再版。

由於無法撼動佔據期堂要職上坐擁兵權的平氏一族,後白河上皇通過各種經濟制裁和密謀手段打壓平氏的做法,使得平清盛與後白河上皇之間積怨更深。

武家攝政:被日本貴族們看不起的武夫們,是如何奪權掌控朝政的? - 天天要聞

為了奪取權力,平清盛幽禁了後白河上皇,立高倉天皇與平德子三歲的兒子安德天皇為帝,自己作為天皇的外祖父總攬朝政、貶斥公卿大臣,甚至強行遷都於福原,建立了平氏政權。

然而,平氏政權雖由武士階級建立,但卻有著強烈的公卿化色彩,逐漸失去了原有的階級基礎,不能再代表武士階級的利益,導致一些原本依附平氏的地方武士逐漸與平氏離心,平氏一族開始在公武兩派之間腹背受敵。

在後白河上皇暗中的授意和支持,原本敗亡的源氏武士集團不斷對平氏政權發起挑戰,新一代領袖源賴朝集合了源氏舊部及對平氏政權不滿者,以勤王之名討伐平氏。

武家攝政:被日本貴族們看不起的武夫們,是如何奪權掌控朝政的? - 天天要聞

平氏家族的首領平清盛病故後,新一代的平氏首領平宗盛無力招架,咄咄逼人的各方反對勢力,只得挾安德天皇以及象徵者天皇正統地位的三件神器,向西國逃奔。

留守京師的後白河上皇在沒有「三神器」的情況下,以下達院宣的方式立自己的孫兒即高倉天皇第四皇子後鳥羽天皇為帝。

在「治天之君」與武士階層的鬥爭中,原本是日本最高權力象徵的天皇儼然成了他們棋盤上的籌碼,進一步增強了武士集團的不臣之心。

武家攝政:被日本貴族們看不起的武夫們,是如何奪權掌控朝政的? - 天天要聞

在 1192 年後白河上皇正式任命了源氏首領源賴朝為征夷大將軍,一般將這一事件看作是武家時代的開始,同時意味著院政時代的終結。

武家專權與公家沒落

「治天之君」在壓制攝關家勢力的同時也提拔和任用了一批官員,「治天之君」起用官員不再注重貴族社會已經固定的家格"等級,而是以個人能力及自身的好惡為依據。

院政時代聚集在「治天之君」身邊的政治力量,主要有公卿出身的院側近以及出身於中下級貴族的院近臣,其中不乏一些具有真才實學之人,為早已腐朽的貴族政治注入一絲活力,而此時武士階級也通過充任「治天之君」的院司而得以接近權力的中心。

上皇專政對後世日本社會的最重大影響莫過於導致武家專權局面的出現。

武家攝政:被日本貴族們看不起的武夫們,是如何奪權掌控朝政的? - 天天要聞

平安末期社會局勢動蕩,上皇與上皇、上皇與天皇之間的權力鬥爭不斷,藤原氏及其他貴族、官吏根據利益需求紛紛依附於不同陣營。

而正當皇室與外戚勾心鬥角之時,曾為他們提供過武力支持的武士集團已悄然壯大,公家政權已呈現出日薄西山的傾頹之勢。

武士階級利用各個陣營之間的權力爭奪不斷擴大自己的影響力,原本利用武士集團爭權奪利的上皇與天皇反而成為武士集團互相征伐時所利用的對象。

武家攝政:被日本貴族們看不起的武夫們,是如何奪權掌控朝政的? - 天天要聞

而在後鳥羽上皇針對源氏的倒幕戰爭徹底失敗後,後鳥羽上皇被流放到隱歧島;他的三子順德上皇被流於佐渡;順德上皇的兒子仲恭天皇受其牽連被廢黜。

後鳥羽上皇的長子土御門上皇雖然因為沒有參與倒幕行動免遭流放,但其不願獨善其身而自請流放,源義時遂將土御門上皇流放至土佐,後又改為阿波,三位上皇被流放使得上皇的地位一落千丈。

不過,幕府也認識到了皇室的政治影響力,因此仍舊保留了上皇與天皇的地位,哪怕是禮崩樂壞的戰國時代,武家的幕府大將軍接受明王朝「日本國王」的冊封時,內部卻依然保留了天皇最高統治者的名義。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苦澀的荒唐 - 天天要聞

苦澀的荒唐

文革後期的73年,小學四年級時一個班級搞了一場隨堂批判會,校長都來參加了,因為校長聽說這個民辦身份的班主任能力挺強的,讓「啞巴」都開口說了話。
中國第一個蒙難的新聞記者 - 天天要聞

中國第一個蒙難的新聞記者

光緒二十九年六月十五日(1903年8月7日),紫禁城飄著細雨。軍機大臣瞿鴻禨捧著一疊奏摺疾步穿過宮門,卻在養心殿前聽見瓷器碎裂的脆響。殿內,慈禧太后正凝視著刑部呈報的"杖斃逆犯沈藎事畢"奏本,指尖深深掐進黃綾錦墊。 這個令帝國最高統治者震
送別!楊林德教授逝世 - 天天要聞

送別!楊林德教授逝世

據中國岩石力學與工程學會消息:中國共產黨黨員、著名隧道及地下工程專家、我會第四屆第五屆理事會副理事長、同濟大學楊林德教授,因病醫治無效,於2025年5月3日11時37分在上海逝世,享年86歲。楊林德教授在岩石力學與地下工程研究方面作出了開創性貢獻,並為推動我國岩石力學學科發展、促進國際學術交流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
五萬孫劉聯軍如何燒穿八十萬曹軍? - 天天要聞

五萬孫劉聯軍如何燒穿八十萬曹軍?

公元 208 年冬,長江赤壁的江面上飄著細雪。周瑜站在樓船甲板上,望著西岸曹軍連綿百里的營寨,手中的令旗被江風吹得獵獵作響。 曹操號稱八十萬大軍已陳兵江北,而孫劉聯軍僅有五萬,且內部主戰主和之聲吵得他太陽穴突突直跳。更讓他心驚的是,曹軍戰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