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6位抗戰老兵長眠這個陵園,長沙老人哽咽回憶英雄父親:他冒死接通線路幫助打勝仗

2025年04月03日17:10:29 歷史 2933

今年是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80年前,抗戰老兵們捨生忘死抵禦外侮,為國家與民族立下不朽功勛。其中,湖南籍的大多數抗戰老兵已經離世,目前有206位老兵長眠於長沙唐人萬壽園抗戰老兵陵園。

206位抗戰老兵長眠這個陵園,長沙老人哽咽回憶英雄父親:他冒死接通線路幫助打勝仗 - 天天要聞

4月3日,公益組織湖南老兵之家的志願者們前往陵園祭奠老兵,在陵園裡,遇到了同來祭奠的柳華林,他的父親長沙籍老兵柳元青,於2022年病逝,此前曾參加過淮海戰役、渡江戰役等知名戰役。

206位抗戰老兵長眠這個陵園,長沙老人哽咽回憶英雄父親:他冒死接通線路幫助打勝仗 - 天天要聞

柳華林向瀟湘晨報記者提起自己父親時,滿懷自豪與懷念,「我父親曾是機槍手,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是無線電兵也是班長,在武裝部的檔案上,他榮立三等功兩次。」

提及父親在戰場上的危急時刻,柳華林回憶,「他在戰場上曾經爬到電線杆上用鐵絲去接被打斷的通訊線路,棉襖都被子彈打得掉了很多塊,最後接好了電線維持了通訊,連長誇讚他,說那次戰鬥因為線路沒有中斷打了勝仗。」

還有一次戰爭中,父親柳元青在槍林彈雨中活了下來,「那是他經歷過的最激烈的一次戰爭,他們背著背包,肩上背著米和武器,他前面的戰友中彈犧牲了,後面的戰友也是,但是他命很大,子彈只擦傷了他的頭部。」

柳華林表示,自己自懂事起,父親就經常講述戰爭的故事,談及這些,柳華林一度落淚,「他的戰友犧牲了很多,戰爭很殘酷,父親經常跟我講,『中國的和平來之不易』,我之前與父親兩個人相依為命,但他61歲的時候還是堅持把我送去當兵,我也時時牢記父親的教誨,在部隊也立過功。」

柳華林稱,自己現在有三個孫子,大孫子才11歲,但如果將來國家有需要,他們也一定會和我父親一樣,沖在最前線。

206位抗戰老兵長眠這個陵園,長沙老人哽咽回憶英雄父親:他冒死接通線路幫助打勝仗 - 天天要聞

隨後,柳華林到父親的墓前,為父親獻花、燒紙,並湊近墓碑輕輕低語。墓上記錄著柳元青生前所屬部隊「長沙縣抗日自衛團二大隊一中隊」。

206位抗戰老兵長眠這個陵園,長沙老人哽咽回憶英雄父親:他冒死接通線路幫助打勝仗 - 天天要聞

當日上午,湖南老兵之家負責人佘樹忠在抗戰老兵陵園的紀念碑前宣讀祭文,並將祭文點燃,希望能將後輩的綿長思念與崇高敬意帶給老兵們。隨後,老兵之家志願者們挨個給每一位抗戰老兵獻上鮮花。

206位抗戰老兵長眠這個陵園,長沙老人哽咽回憶英雄父親:他冒死接通線路幫助打勝仗 - 天天要聞

佘樹忠告訴記者,唐人萬壽園的抗戰老兵陵園是10年前第一家以安葬抗戰老兵為主題的免費的墓地,「現在長沙只剩下11名還健在的抗戰老兵,他們平均年齡有99歲了,不管是他們在世時我們對他們的關愛,還是他們故去後我們對他們精神的繼承,我想這些都不會停止。」

據悉,湖南老兵之家公益組織成立於2008年。在2005年,這個組織的雛形是一群走村串巷的驢友,當時,他們在湖南嶽陽的深山裡結識了曾參加第三次長沙會戰的老兵潘振華。

在驢友們認識這位老兵時,老人已失明15年,在山裡生活困難,但不願離開這座深山,因為他的戰友們在新牆河一線的一場戰鬥中,幾乎全數犧牲在了這座山裡。

驢友們為潘振華送去了不少食品,卻在2008年得知了他猝然去世的消息。悲痛的驢友們決定成立一個正式的公益組織,收集仍健在或已經逝去的湖南境內老兵的消息,為仍在世上的老兵提供晚年關懷。

到目前,湖南老兵之家收集了一千多份老兵們的手印,其中部分捐贈給了四川的建川博物館。湖南老兵之家還給予了每位在世的老兵十分周到的照顧與關懷,其中也包括柳華林的父親柳元青。在柳元青抱病期間,湖南老兵之家的志願者不僅幫忙聯繫醫院,接送老人,還時常帶著禮物與生活用品去探望,直至柳元青離世,又協助操辦葬禮,送老人安然入土。

清明節期間,為了方便市民前來祭掃,唐人萬壽園也推出了多項便民暖心舉措。湖南唐人萬壽園總經理助理范政表示,「我們線上開通了預約通道,市民可以在上面預約乘車,同時有些不便來到現場祭拜的市民,可以在線上預定代客祭掃,市內我們增派了孝心直通車,把運營時間拉長了,同時也在水渡河地鐵站增設了接駁車,有需要的市民可以在公眾號上預約乘車。」
與此同時,園區還為前來祭掃的市民們提供了免費的鮮花、毛巾等祭掃物資,市民有需要可自行領取。范政呼籲,「我們提倡大家文明祭祀,鮮花祭祀,錯峰出行。」

瀟湘晨報記者段穎琪

報料、維權通道:應用市場下載「晨視頻」客戶端,搜索「報料」一鍵直達;或微信添加報料客服:xxcbcsp;或撥打熱線0731-85571188。如需內容合作,請撥打政企服務專席19176699651。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援助蓋亞那30餘年 中國醫療隊隊服成「中國名片」 - 天天要聞

援助蓋亞那30餘年 中國醫療隊隊服成「中國名片」

在萬里之外的南美洲國家蓋亞那,自1993年起,一批又一批的中國援外醫療隊的醫生,用堅守和奉獻精神,為當地患者帶來健康與希望,也推動了蓋亞那診療技術的發展。前不久,65歲的眼疾患者奇尼安到喬治敦公立醫院找黃曉波醫生複診。他患有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繼發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經過及時手術,他的眼睛已恢復了視力。喬治敦...
山河印記·尋訪抗戰足跡丨「響木」清脆 抗聯密營里的「密電波」 - 天天要聞

山河印記·尋訪抗戰足跡丨「響木」清脆 抗聯密營里的「密電波」

篤篤篤……「啄木鳥」發出的悅耳聲音回蕩在林間,然而在80多年前,這個聲音卻是東北抗日聯軍預警及聯絡的「密電波」。搖動「響木」會發出類似啄木鳥啄木頭的聲音,抗聯戰士利用「響木」發出的不同聲音可表達多種意思,其在抗聯部隊隱蔽傳遞消息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據介紹,80多年前,楊靖宇率領的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軍,...
那頂象徵著夢想的草帽:照亮了整個三國的天空! - 天天要聞

那頂象徵著夢想的草帽:照亮了整個三國的天空!

文‬/胡鐵瓜‬建安十二年的深秋,新野縣城外的蘆葦盪泛起金浪。四十七歲的劉備站在城樓上,望著校場上整齊列陣的三千士卒,突然蹲下身揪起腳邊的蒲草,在粗糲的指間捻了捻,露出孩童般頑皮的笑意。
抗戰回望18︱《廣西學生軍》:「廣西的政治基礎是青年」 - 天天要聞

抗戰回望18︱《廣西學生軍》:「廣西的政治基礎是青年」

今年是抗日戰爭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澎湃新聞·私家歷史與抗戰文獻數據平台合作,推出「抗戰回望」系列,選取抗戰期間的報紙、圖書、日記等史料加以介紹,希冀帶領讀者前往歷史現場,觸碰抗戰時中國軍民的精神與生活。本文介紹《廣西學生軍》一書,藉以反映抗戰初期桂系軍隊組織發起的第二屆廣西學生軍的情況...
朱學勤憶胡適 - 天天要聞

朱學勤憶胡適

【原題】朱學勤:胡適,始終以一種從容的態度批評著那個時代,不過火,不油滑,不表演,不世故轉自當代文學批評作者朱學勤 節選 | 想起了魯迅、胡適與錢穆轉載 | 《被遺忘與被批評的》胡適的一生是堅持自由主義的一生。
TVB傳奇人物居然是上海人!生在崇明,長在青浦...一張嘴就是標準上海話 - 天天要聞

TVB傳奇人物居然是上海人!生在崇明,長在青浦...一張嘴就是標準上海話

說到歌手汪明荃相信很多朋友都認識在香港娛樂圈摸爬滾打近六十年汪明荃早已成為粵語流行音樂代表性人物之一同時也是影視歌三棲藝人但是你知道嗎?她可是地地道道上海人!5月3日汪明荃在上海交通銀行前灘31演藝中心舉辦《DIVA演唱會》上海站一張嘴就是地道上海話這是78歲的她首次回到家鄉上海舉辦個人演唱會「我準備多首上海...
朱中美(1990年生),被公開懸賞 - 天天要聞

朱中美(1990年生),被公開懸賞

為切實維護申請執行人的合法權益和法律的權威,促進社會信用機制的建立,經申請執行人的申請,依照相關法律規定,近日,安徽省滁州市南譙區人民法院發布最新執行懸賞公告: 1、被執行人:朱中美,女,1990年01月19日出生,漢族,住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區井崗鎮衛樓村汪崗村民組150號,公民身份號碼34011119900119 ****。 2、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