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雲飛|來源:原創
雖然李嘉誠暫緩了巴拿馬港口的交易,但是暫緩並不代表著就放棄。這也就是說,李嘉誠很有可能在用緩兵之計。
但是現在尷尬的是,一邊是我國不但出台了《反國外製裁法》,國家更是對長和港口交易進行了反壟斷審查!可以說這招夠狠啊,因為當審查程序啟動時,交易的雙方要麼就是無限期的等待,要麼就只能夠是主動放棄。至此,長和旗下公司的股價大跌了781億港元。
而另一邊呢?貝萊德資本則更加狠,給你的緩衝期只有145天,如果在7月23日前還不能夠簽約的話,長和就需要賠付交易額的20%作為違約金,大約是210億港元。這相當於長江實業去年凈利潤的83%,等於是一年都白乾了。
就在這左右為難之際,新的轉折點又來了!那就是長和緊急發聲說,目前我們沒有做出分拆本公司電訊資產的決定,但是我們也不確定接下來會不會做出這樣的決定。
很多人不理解這句話的意思!那我就先來解釋一下哈,長和旗下的公司在歐洲就投資了多個電訊資產,這些資產的業務覆蓋了歐洲、香港及東南亞市場,價值超過1000億港元,分拆上市就是將這一塊資產分開出來成為繼長江基建後第二家登陸倫交所的長和系企業,那麼不確定就代表著有可能我們會這麼做。
這背後的意思就很明顯了,那就是不想因為巴拿馬港口的這件事影響到長和集團在境外資產的價值。看來李嘉誠還在為港口這件事做博弈啊。
雖然李嘉誠堅稱,我一輩子都沒有做過虧本生意,但是這一次好像有一點意外啊。
通過這件事,我們也足可以看出精明一輩子的李嘉誠在對待這件事上的3個意想不到。
第一、沒有想到巴拿馬港口會成為老美手中的政治工具。
李嘉誠此前一直都在強調,我就是一個商人,這也足可以看出,李嘉誠並不想參與到國際政治當中來。所以,在過往的境外投資當中,李嘉誠也很少去美國投資,主要都集中在歐洲和加拿大,而且這幾年李超人也一直都在減持歐洲資產。這也可以看出李嘉誠對國際環境的一種預判。
但是沒有想到的是,老美現在竟然拿自己的港口開刀。話說,5年前如果美國不是因為疫情管控不力,美聯儲就不會開閘大放水,美國的高通脹也就不會這麼厲害,中美經濟博弈就更不會這麼激烈了,那麼巴拿馬港口也就不會這麼敏感了。
換言之,換個時間節點,換個國際形勢,李嘉誠一樣會大賺特賺。
可以說,中美經濟博弈的白熱化,這是李超人沒有想到的事。
第二、沒有想到中國經濟發展的速度會這麼快?
20年前,李超人就開始拋售國內的資產,轉戰到歐洲。這其中,李嘉誠的小兒子李澤楷就把20%的騰訊股份以1260萬美元的價格拋售掉了,大約是1億港元。那麼如果放到現在呢?價值就會達到一萬億,升值了1萬倍!這可比李嘉誠在歐洲的投資回報多了去了。可以說,這是李嘉誠家族在投資史上最失色的一筆。
不過與其這樣說,倒不如說李嘉誠在吃完了中國房地產紅利以後,並不相信中國的互聯網經濟,更不相信中國經濟會起來的這麼快!用曹德旺的話說,那就是缺少了民族自信。
換句話說,如果李超人當初加大在國內的投資和發展,如今也許就沒有巴拿馬港口這件事了!
第三、沒有想到國人對這件事反對的聲音會這麼大?
李超人在買巴拿馬港口的時候,一定知道它對中國的重要性,但是他沒有想到是,如今賣的時候,國人的反對聲音為何這麼大?可以說,這在97歲李嘉誠的眼中從來都沒有出現過的現象啊。
我們就拿之前李嘉誠囤地被罰一事來說吧,李嘉誠在成都囤地16年大賺34億以後,卻只被罰了8000萬元。而我們更要知道的是,李嘉誠囤地的地方還有北京、東莞等多個地區。這也就是說,以前即使李超人犯了錯,我們也會網開一面,並不會往死里罰,目的當然也是想李超人加大在國內的投資。
但是現在呢?李超人卻把主戰場搬到了歐洲,人跑到了加拿大,現在又要把巴拿馬港口賣給美國資本,你到底想幹什麼啊?這是我們反對這件事的第一個點。
第二個點呢,那就是中國經濟終於站起來了,我們有了更多的國際話語權。可以說,在中美經濟博弈當中,再難的關卡我們都過過來了,我們也不會再向老美低頭了。
所以,對李嘉誠賣港口的這件事,我們堅決反對的背後其實就是在向美國作出正面回擊。可以說,這更是李超人沒有想到的事情啊。
現在不管李嘉誠到底要不要分拆環球電訊資產,恐怕巴拿馬港口這件事最終都會讓李嘉誠家族的資產大幅縮水了,只是看如何才能夠把損失降到最小化而已。
這對於一輩子都沒有失算過的李嘉誠來說,這一次好像真的要失算了。你說呢?
作者:李雲飛,大型互聯網公司創始人、大型食品連鎖企業ceo,從事互聯網及實體連鎖行業20年,曾被搜狐網、網易財經、騰訊、鳳凰網、中訊網、百度等知名媒體平台相繼專題報道,擅長財經知識分析,創業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