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回「享福人福深還禱福,多情女情重愈斟情」中,寫了一個「遮天大王」,清虛觀張真人說:「前日四月二十六日,我這裡做遮天大王的聖誕」。
張真人的這句話,被解讀為曹雪芹生日,說江寧織造府曹頫的遺腹子生於四月二十六日。這是天大的笑話。既然是遺腹子,曹雪芹就是在曹頫去世後生的,曹頫生前江寧織造府就沒了,「遺腹子」還能記得他曾在大觀園中享受榮華富貴的生活?
何況,此曹雪芹憑什麼說自己是「遮天大王」,他的生日怎麼就成了「聖誕」?難道,家事消亡了,此「曹公」就萬念俱灰,時刻準備慷慨奔赴菜市口嗎?
四月二十六日絕不是「曹雪芹」的生日,遮天大王也絕不是江寧織造府這個子虛烏有之人。那麼,張真人所說的「遮天大王」會是誰呢?四月二十六日究竟是誰的「聖誕」呢?
賈母為何去清虛觀打平安醮
清虛觀,隱寫的是明清之交的末世,更是隱寫了太虛幻境,太虛幻境即大明祖陵與祖廟。「清,朖也」,「朖,明也」,《石頭記》中的「清」,既寫大明又寫大清。原本,大清是要以取代大明以證其「天命」的合法性。
在清朝創世神話(記載於《清實錄》)中,是佛庫倫公主吞食了天上的朱果而生下了創世之祖。朱果(國),是邾國的諧音,邾國即大明得姓之邾子國,也就是朱婁國,《石頭記》中的紅樓即朱婁。邾國本曹姓,因其封國而改為朱姓,這就是曹雪芹「曹」的總寓意。
不僅如此,努爾哈赤是太祖高皇帝,皇后是孝慈高皇后,皇太極是太宗文皇帝,順治是章皇帝——逐一替代了朱元璋、馬皇后、朱棣、朱瞻基。竟然連皇太極的皇后謚號,也是「抄襲」的朱棣皇后徐氏的謚號。
因此,「清明涕送江邊望」之「清明」,就是明清之交,尤其是南明時期「雙懸日月照乾坤」這段歷史的真實寫照。
虛,即太虛幻境之「虛」,是「墟」的諧音,是廢址、故城,也是墳墓。所以,太虛幻境之「金陵十五釵」,隱寫的是除崇禎以外的大明十五代皇帝。其中,金陵十二釵則是自長陵到德陵的大明十二陵。南明時期,朱由榔(永曆帝)認為,崇禎帝尚未入祖陵,思陵是大清所建所謚:「我本北jing人,欲還見十二陵而死」。
觀,是道觀,一僧一道中的「僧」指的是曾經出家的大明太祖,「道」暗寫自稱玄武大帝轉世的大明成祖。所以,清虛觀道長張真人是榮國公的替身,出口便是「無量壽佛」,大姐兒的寄名符「還在佛前鎮著」。張真人亦佛亦道,這就隱寫了大明二祖。
朱元璋稱皇帝為「真人」,張既是「璋」的諧音,又是以南方朱雀七宿中的張宿隱寫大明都城。榮,是「融」的諧音,也就是吳回祝融,大明國號就出自這個祝融,融,大明也。榮,桐木也,又以朱文正被安置於桐城,隱寫了靖江王家。「榮國公」既是大明之祖,也是靖江王之祖,石濤的一世祖是朱元璋的大哥朱興隆,也就是「興隆街的大爺」之一。
平安,隱寫的就是大明都城,因故不能細講「平安」的寓意,總之就是隱寫的大明都城,也就是賈璉後來去的「平安州」。這個地名,是《水滸傳》「武松威鎮安平寨」之「安平」的珍珠格燈謎。
醮,「祭也」,大明已亡,榮國府便來祭奠。所以是「香佛人佛身還祈佛」,賈母史太君(始太君、石太君)其一隱身就是生於「天香」之大明太祖。
清虛觀打醮,是貴妃的做好事,貴妃其實是以「楊妃」隱寫大明結局:下文將講到,書中以楊妃之死隱寫了大明「終了」。所以,張真人是「終了真人」,又暗寫了大明(南明)最後一帝。
清虛觀打醮、張真人,等等就此簡說,日後再來深解這段寫得很奇怪的故事。大致搞清楚了清虛觀打醮的一些隱寫,「四月二十六日」、「遮天大王聖誕」的隱喻就不難講清楚了。
「聖誕」出自《明實錄》,專指朱元璋的壽誕
《明實錄·太祖高皇帝實錄》記載,洪武元年九月,朱元璋定朝會宴享禮儀,其中有「聖節」規制,也就是朱元璋過生日時的禮儀:皇太子致詞云:「茲遇父皇陛下聖誕之辰,謹率諸弟某等,敬祝萬歲壽」,「丞相則云:「茲遇皇帝陛下聖誕之辰,謹率文武百僚,敬祝萬歲壽」。
朱元璋特別規定,這樣的祝詞「不傳制」,後來的皇帝生日不能稱「聖誕」,皇太子致詞要改為「履長之節」,丞相則改為「履長之慶」,都不能稱「聖誕」。
以《石頭記》之語境,張真人所說的「聖誕」,專指朱元璋。如此,「遮天大王」肯定就不是賈寶玉,更不可能是江寧織造府的「曹雪芹」,不過是一個小小的江寧織造府落魄之人,豈能稱「聖誕」?
那麼,清虛觀打平安醮是不是如劉老師所言,是為廢太子胤礽做的「好事」呢?絕對不是。
首先,「好」,指的是「女子」,也就是「閨閣」中之群釵,隱寫的是大明,更是隱寫的大明永樂之後的皇帝。前面的文章中,以《晉書·天文志》解讀了大明與牽牛、織女的關係,大明朱氏就出自牽牛、織女之分野,清虛觀中就寫了巧姐的寄名符,名就是「明」的諧音。朱棣自稱玄武轉世,是四靈中的龜——這也是通靈寶玉之「通靈」一喻。北方玄武七宿中的女宿,就是龜身,張太乙給秦可卿所列藥方中就有「龜身」。
其次,康熙稱清聖祖,借「曹雪芹」八個膽都不敢寫「聖誕」,而且,以「聖誕」寫廢太子胤礽。而且,八大山人、石濤這兩個《石頭記》真正的作者未終康熙朝,他們肯定不知道康熙此後有「聖祖」之稱。
如此而言,「遮天大王」就是隱寫的朱元璋了?也不是。《明實錄·太祖高皇帝實錄》記載,朱元璋生於天曆元年戊辰九月十八日,「聖誕」不是四月二十六日。那麼,「遮天大王」究竟是誰,「四月二十六日」又隱藏的是什麼樣的真歷史呢?
「遮天大王」隱寫南明滅亡
第二十七回:「至次日,乃是四月二十六日。」張真人說的:「前日四月二十六日,我這裡做遮天大王的聖誕」,就是照應的這句話。
「至次日」其實隱寫了四月二十五日,寫的是康熙元年(1662年)四月二十五日,這天,吳三桂以弓弦將南明最後一帝朱由榔縊殺於昆明篦子坡金蟬寺佛堂。次日,以柴薪之火焚化其棺。
賈元春做「好事」,巧姐(大姐兒)寄名符「還在佛前鎮著」,都是這個日子的隱寫。大姐兒後來改名巧姐,其實就是賈元春的「替身」,元春的結局也就隱寫在了「巧姐」這個人物之中了。元妃省親點戲,「《乞巧》——《長生殿》伏元妃之死」,乞巧就是乞巧節,也就是七七節,秦可卿停靈七七四十九日,同樣隱伏了南明的結局。
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楊妃戲彩蝶,埋香冢飛燕泣殘紅」,薛寶釵、林黛玉都是楊貴妃,也就是書中的「貴妃」。安史之亂,玄宗帶著楊貴妃等逃亡蜀中,行至馬嵬坡六軍嘩變,將楊貴妃縊殺於佛堂。
楊貴妃「終了」馬嵬坡,此「馬」就借指了康熙,玄燁生於順治十年(1654年),是年甲午,康熙屬馬。
吳三桂在金禪寺佛堂以弓弦縊殺了朱由榔,次日下令地方官以柴薪之火焚化。劉姥姥講的「雪下抽柴」故事,就是這段歷史的隱寫。在劉姥姥講故事時,「南院馬棚」走水,更是朱由榔化為「焦大」,賈家「爬灰」的真實寫照。
這場火所化之煙一時遮蔽了天空,且朱由榔乃大明皇帝,出自大明桂王家,因而是「遮天大王」。
但是,朱元璋早就規定,自他以後的皇帝生日不以「聖誕」稱,「四月二十六日」之聖誕也不是隱寫的朱由榔。朱由榔只是「遮天大王」,「聖誕」之遮天大王另有其人。
「遮天大王」隱寫的是石濤父親朱亨嘉
書中,賈母有兩個生日,一個是與薛寶釵同一天之正月二十一日,其中隱寫了石濤三世祖(三生石之一)朱守謙抵達藩府桂林的日子。賈母還有一個生日是八月初三,這一筆,就隱寫了石濤的父親朱亨嘉。
弘光元年(1645年)八月初三,第十一代靖江王朱亨嘉在桂林靖江王城身穿皇袍稱帝——朱元璋稱皇袍為「真人服」,朱亨嘉也就是榮國公的化身張真人。為何說朱亨嘉也是張真人呢?
朱亨嘉稱帝與其他藩王不同,他的年號是「洪武」,當年是洪武二百七十八年。這就是「林代玉」之一隱喻,也就是桂林靖江王取代了「玉」,朱元璋的「璋」就是玉。同時,還隱寫了朱履祜、朱亨嘉父子篡奪了玉哥(朱亨歅,石濤堂叔)的靖江王位。
石濤的父親本是藩王,取代洪武稱帝,這才是名副其實的「遮天大王」。
朱亨嘉僭號稱帝,激起了南明宗室及朝野的憤慨,隆武帝朱聿鍵起兵討逆,活捉了朱亨嘉。隆武二年(1646年)四月二十六日,朱聿鍵在福建連江絕密縊殺了朱亨嘉——這就是「前日四月二十六日,我這裡做遮天大王的聖誕」。
《石頭記》記的是「明朱家事」,所以,乾隆看了書中的「聖誕」、「末世」等,並沒有興文字獄,嚴厲追究作者並查禁此書。否則,《石頭記》早就沒了,弘曉哪裡敢在乾隆眼皮底下過錄己卯本,哪裡還有後來的《紅樓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