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連斯基早在一年之前,就想在中國這裡找退路了?
最新消息顯示,去年俄烏戰事還不明朗的時候,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曾經指派了一名特使,秘密出訪中國和巴西。而這一舉動,也對應了澤連斯基本人一年前的一個預言。
【義大利前總理達萊馬,代澤連斯基秘密出訪中國和巴西】
這裡先講一下特使,他的身份有些出人意料,並不是烏克蘭政府中的任何一員,而是義大利前總理、老資格左翼政客達萊馬,而這消息還是達萊馬自己近期主動向媒體透露的。
根據他的說法,在去年的某個時候,澤連斯基跟他交談,兩人得出了一個結論,烏克蘭陷入困境,只是時間問題,因為「美國人遲早會撤軍,而歐洲人不可靠」。
於是澤連斯基開始未雨綢繆,他藉機對達萊馬提要求,希望對方能替自己跑一趟中國和巴西,看看這兩個國家能幫烏克蘭做些什麼。
明明是一個事關烏克蘭前途命運的任務,澤連斯基卻要交給達萊馬這個外人,而不是手下的心腹,這背後的考量很微妙。
一方面,烏克蘭之前已經與中國溝通過很多次,在俄烏問題上,對中國的語氣很難說得上友好,澤連斯基希望換個渠道另闢蹊徑,體現自己「找補」的誠意。
【澤連斯基向達萊馬錶示了自己的擔憂】
達萊馬這個人選就很合適,本來是左翼政黨出身,在對華關係上持務實立場,訪華經驗豐富,跟中國也算是「老交情」了。
從這個角度考慮,請達萊馬出面,替烏克蘭做中國和巴西的工作,效果比澤連斯基安排其他人手要好得多,而且保密工作更容易。只要達萊馬不說出來意,有誰會知道,他是烏克蘭的說客?
達萊馬沒有拒絕,他對俄烏問題的立場,和歐盟主流的政治風向有所不同。他曾批評說,歐盟只會自欺欺人,靠「俄羅斯必敗」來麻醉自己,然而這場衝突不存在真正的贏家。
這句話可以幫我們推斷出,達萊馬願意替澤連斯基出使中國和巴西的核心動機,就是幫烏克蘭在全球南方「牽線搭橋」,歐洲已經走了牛角尖,烏克蘭要是撞了南牆再回頭,更加為時已晚。
【俄烏局勢的最新進展,與澤連斯基的判斷基本一致】
達萊馬究竟什麼時候動身,又在中國和巴西見了哪些人,各個當事方都諱莫如深。加上具體時間已不可考,烏克蘭自己也不發表聲明,所以這些見聞都是達萊馬的一面之詞,沒有更多信源可以佐證,我們需要辯證地看待。
用達萊馬自己的話說,他先去了巴西,差點在總統盧拉那裡吃了個閉門羹,後者直截了當地表示,烏克蘭是美國的問題,達萊馬與其有功夫當澤連斯基的說客,不如多在巴以問題上發聲。
在巴西那裡自討沒趣後,達萊馬又去了中國。中方倒沒有將他拒之門外,安排了一名高級外交官員接待他,雙方就俄烏和平問題初步交換了意見。
達萊馬錶示,在會談結束時,自己聽到中方官員講了一句,他是第一個來和中國討論俄烏和平問題的歐洲人,至於其他人,只是不斷地要求中國「不支持俄羅斯」。
【達萊馬對華態度很務實,本人多次訪華】
看得出來,達萊馬的到來有些出人意料,畢竟誰也想不到,義大利前總理,居然成了烏克蘭總統的「密使」。
雖然達萊馬替澤連斯基秘密出訪中國和巴西,已經是去年的事了,他大可以一直保守秘密,畢竟這個說客,當得實在不算成功。
他之所以要在這個節骨眼上把這件事曝光出來,最主要的原因,還是俄烏局勢的最新發展,與澤連斯基一年前的判斷完全一致。
美國不僅撤回了對烏克蘭的支持,還反過來施壓澤連斯基,迫使他在美烏礦產協議上簽字。澤連斯基現在還能守住底線,強硬回絕,但美國接下來還會繼續施壓;
至於歐洲,近期沒少討論如何支持烏克蘭,揚言出兵維和,卻也是雷聲大雨點小,支持力度如同隔靴搔癢。
【歐洲對澤連斯基的支持,始終是隔靴搔癢】
歐盟現在都自顧不暇,當務之急,是處理好與美國的關係,避免美歐爆發新一輪貿易戰,在俄烏衝突這邊,就只能做一些表面文章,確實配得上一個「不可靠」的評價。
說白了,歐洲支持烏克蘭是一方面,但要是因此導致和俄羅斯兵戎相見,又是另一回事了,歐洲不會為了烏克蘭去擔這個風險。
相比起來,中國等全球南方國家的立場,倒是始終如一。烏克蘭與中巴依然還有協商空間,達萊馬這時放出消息,也許是通過媒體輿論,再幫烏克蘭試探中國和巴西的態度,可以說是幫人幫到底,送佛送到西。
澤連斯基給烏克蘭在全球南方留後路的想法,不能完全說錯,他對局勢的判斷也堪稱準確,只是未免太遲。
打了快三年,才意識到西方不可靠,可烏克蘭依賴美歐的軍事支持,又是不爭的事實。這就導致烏克蘭對俄烏問題的立場很糾結,擺脫不了西方的影響,無法客觀務實地與中國展開對話。有這個前提在,再怎麼優秀的說客,都很難為烏克蘭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