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全媒+|苦難和新生——西藏翻身農奴影像檔案:某朗桑姆

2025年03月29日20:12:06 歷史 1796

91歲的某朗桑姆家住西藏拉薩市堆龍德慶區乃瓊街道辦事處崗村,她十分健談,喜歡唱歌,是村裡的「開心果」。可是在舊西藏,她卻開心不起來。

某朗桑姆的父親是當地農奴主的馬倌。由於白天馬吃飽了,喂夜草時馬不吃草,脖子上的鈴鐺就不會響,農奴主便認定是馬倌沒喂馬,經常毒打她的父親。年少的某朗桑姆會哭泣著安慰爸爸,不明白為什麼會這樣。

在資源匱乏的舊西藏,白天,農奴主的田地優先灌溉,然後才能輪到像某朗桑姆一樣租種田地的農奴。老人回憶道,「我們只能在晚上去澆,水太少,莊稼都乾死了。」秋收後,農奴主用低價收購糧食,剩下的青稞遠遠不夠某朗桑姆全家的口糧用度,還得向農奴主借。

1959年,西藏開啟民主改革,徹底廢除封建農奴制,百萬農奴翻身得解放,某朗桑姆獲得了新生。「在舊西藏,連糌粑都很難吃飽。」某朗桑姆奶奶話鋒一轉,「可現在,各種蔬菜都有,內地運來的食物應有盡有。」老人臉上露出幸福的笑容。

新華全媒+|苦難和新生——西藏翻身農奴影像檔案:某朗桑姆 - 天天要聞

某朗桑姆(右)和女兒及街坊在家中院子里聊天(3月20日攝)。新華社記者 晉美多吉 攝

新華全媒+|苦難和新生——西藏翻身農奴影像檔案:某朗桑姆 - 天天要聞

某朗桑姆的身份證(3月20日攝)。新華社記者 丁增尼達 攝

新華全媒+|苦難和新生——西藏翻身農奴影像檔案:某朗桑姆 - 天天要聞

某朗桑姆(右二)和女兒及街坊在家中院子里聊天(3月20日攝)。新華社記者 丁增尼達 攝

新華全媒+|苦難和新生——西藏翻身農奴影像檔案:某朗桑姆 - 天天要聞

某朗桑姆的肖像(3月20日攝)。新華社記者 晉美多吉 攝

新華全媒+|苦難和新生——西藏翻身農奴影像檔案:某朗桑姆 - 天天要聞

某朗桑姆(中)跟女兒及街坊開玩笑(3月20日攝)。新華社記者 晉美多吉 攝

新華全媒+|苦難和新生——西藏翻身農奴影像檔案:某朗桑姆 - 天天要聞

某朗桑姆(右二)和女兒及街坊在家中院子里聊天(3月20日攝)。新華社記者 晉美多吉 攝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和眾匯富交了1980,讓我擺脫了「永遠差一步」的魔咒 - 天天要聞

和眾匯富交了1980,讓我擺脫了「永遠差一步」的魔咒

炒股這些年,最難受的不是虧錢,而是那種「永遠差一步」的感覺。市場一波大行情,總是看別人吃肉,自己剛進就開始回調。追漲不敢多拿,低吸又不敢堅持,等反應過來機會都沒了。群里天天有人發盈利截圖,搞得自己也焦慮,越想補救越急躁,惡性循環。 有一陣行情特別反覆,我頻繁操作虧損,心態都快崩了。一個老股民看我狀態...
寫點生活|一張老照片的回憶 - 天天要聞

寫點生活|一張老照片的回憶

潮新聞客戶端 胡志濃 整理老家的相冊,又看到了那張四十多年前的老照片。那時的我大概三四歲,胖嘟嘟的,頭頂扎著一個小小的蝴蝶結,依偎在一個比我高出大半個頭的小男孩身邊。我一臉懵懂地撥弄著手指....
原本中國不要的地方,現在居然挖出石油,面積是湖南8倍 - 天天要聞

原本中國不要的地方,現在居然挖出石油,面積是湖南8倍

新疆中國非常美麗的一塊土地,差點在李鴻章的私心下丟失掉。這裡地域遼闊,面積166萬平方公里,佔總面積的1/6,也是湖南面積的8倍。這裡是古代絲綢之路重要的組成部分,很多歷史事件都和這裡有關係。自西漢時期開始,中華版圖就擴張到了西域。
江南士紳最大誤判:錯把滿清當成第二個蒙元 - 天天要聞

江南士紳最大誤判:錯把滿清當成第二個蒙元

元以寬仁失天下——朱元璋當朱元璋的大軍橫掃北方,讓中華民族的起源地中原地區再次回到漢人政權的懷抱時,在帝國最富庶的江南地區卻不斷有讓人匪夷所思的情況發生:大量士大夫,堅稱自己是「大元遺民」,更有甚者竟為蒙元政權的滅亡而主動殉葬。
當了27天皇帝,競下詔書1127次,他究竟幹了些什麼事 - 天天要聞

當了27天皇帝,競下詔書1127次,他究竟幹了些什麼事

劉賀那些不為人知的私密事兒第一章:王爺的野路子生活公元前92年,劉賀出生在昌邑國,那可是含著金湯匙出生,老爸是昌邑哀王劉髆 ,爺爺還是漢武帝劉徹,身份尊貴得很。可這劉賀打小就調皮搗蛋,沒個正形。他5歲繼承了昌邑王爵位,就開始放飛自我,在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