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萬頁肯尼迪遇刺案新記錄被公開,「期待的人可能要失望了」

2025年03月19日17:20:29 歷史 7668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當地時間3月18日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已經命令相關政府部門解密了數千份與前總統肯尼迪遇刺案有關的保密檔案。然而據已經研究過大量肯尼迪遇刺案的專家稱,解密的材料沒有包含任何「爆炸性的新聞」,「公眾可能會對解禁的新檔案感到失望」。

特朗普在上任美國新一屆總統後不久就簽署了一項行政命令,要求公開與美國前總統約翰·肯尼迪、其胞弟羅伯特·肯尼迪,以及馬丁·路德·金遇刺事件有關的數千份文件 。周一特朗普還表示,「人們已經等待了幾十年」才看到與肯尼迪遇刺事件有關的8萬頁新記錄。

在美國民間,長期以來圍繞著肯尼迪遇刺事件出現過各種陰謀論,特朗普本人也曾提出過一些陰謀論的說法。美國許多人都認為,有關乎肯尼迪遇刺事件真相的檔案沒有被公布。

8萬頁肯尼迪遇刺案新記錄被公開,「期待的人可能要失望了」 - 天天要聞

肯尼迪在遭槍擊前約一分鐘向人群揮手致意 ap

沒有「爆炸性的新聞」

在新一批檔案於當地時間周二晚被發布到美國國家檔案館的網站上後,由於新發布的文件共有1123份之多,且僅記錄有相關編號,沒有關於內容的描述,相當比例的文件影印質量也不甚理想,因此相關研究人員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將其全部瀏覽。

此外,儘管美國國家情報總監塔爾西·加巴德曾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這些記錄將未經任何刪節地發布」,周二實際發布的部分文件上還是可以看到刪改的痕迹。

不僅如此,從內容角度來說,美國相關領域的專家湯姆·薩莫魯克對此也表示:沒有跡象表明這些文件包含「爆炸性的新聞」,也沒有任何證據可以改變目前關於肯尼迪遇刺事件的結論。

薩莫魯克曾任美國暗殺記錄審查委員會副主任,這是一個美國政府於20世紀90年代成立的專門研究暗殺相關記錄的小組。1994年至1998年間,薩莫魯克也曾作為一支數十人團隊的成員,審查過一批準備公開發布的相關文件。

薩莫魯克表示:從他所審查過的內容來看,此前「奧斯瓦爾德是肯尼迪遇刺的罪魁禍首」這一點並沒有受到新材料的挑戰。

薩莫魯克在接受cnn採訪時說:「我們審查過的記錄絕大多數都已公開,也有一些記錄全部或部分被保密,如果僅限討論這部分材料的話,那麼就沒有確鑿的證據(更改此前的結論)。」

他還補充道:「如果有什麼內容觸及了暗殺事件的核心的話,那麼審查委員會在90年代中期就會公布它。因此,人們對這些記錄的核心內容還是有一定的了解的。」

不過薩莫魯克也承認,部分他還沒看過的材料可能會填補現有的對肯尼迪遇刺案認識上的某些空白,例如中央情報局所監視的有關奧斯瓦爾德在暗殺時間前的行蹤信息。

除薩莫魯克外,曾著有《肯尼迪的半個世紀:約翰·f·肯尼迪的總統任期、暗殺和持久遺產》一書的弗吉尼亞大學政治學家拉里·薩巴托也表示:「公眾可能會對新解禁的檔案感到失望。」

「我只是告訴你,我們會(從新檔案里)發現一些東西,」薩巴托說。「但這可能與肯尼迪遇刺案無關,那些期待在61年後破獲此案的人將大失所望。」

8萬頁肯尼迪遇刺案新記錄被公開,「期待的人可能要失望了」 - 天天要聞

這張1963年11月22日的檔案照片中,刺殺肯尼迪總統的刺客奧斯瓦爾德在達拉斯被捕後出席了新聞發布會。 afp

微妙細節

除cnn外,《紐約時報》等美國主流媒體也在採訪專業人士後,認為「新材料不會顛覆過去肯尼迪遇刺案的結論」。不過,美國abc新聞總結了一些新檔案揭露的微妙細節。

新揭露的檔案顯示,美國前總統肯尼迪的助手小阿瑟·施萊辛格曾在發給肯尼迪的備忘錄中,對美國中央情報局進行了嚴厲的批評,包括指責後者「侵犯美國國務院的傳統職能」、「組織規模過於龐大」,甚至「試圖壟斷與某些國家政界人士的往來」等等。

此外,檔案還顯示中情局對蘇聯和古巴的外交機構通訊進行了監視,而奧斯瓦爾德在刺殺肯尼迪前的幾個月曾訪問過這些外交機構。還有文件顯示「肯尼迪要求在中情局再次與黑手黨合作之前得到通知」等細節。

由於美國民間一直有人懷疑,中情局可能在肯尼迪遇刺案中扮演了「某種角色」,因此這些被公布的細節就顯得頗為微妙。但同樣需要注意的是,這些細節都很難成為「中情局對肯尼迪遇刺一案負有某種責任」的證據。

據cnn報道,美國多任前總統也都曾承諾公布部分肯尼迪遇刺案的檔案。例如2023年,美國國家檔案館結束了對與暗殺事件有關的機密文件的審查,其中99%的記錄已公開。美國時任總統拜登也發布了一份備忘錄,證明相關材料已經完成了審查,並且獲准解密的文件在相應期限後將會向社會公開。

cnn也提到,目前還有一些來自美國中情局、五角大樓和國務院的文件被拒絕公開,長期處於保密狀態,主要原因可能是保護檔案中涉及的消息人士身份,以及保護這些機構獲取信息的某些渠道。

肯尼迪家族曾於約瑟夫·肯尼迪時期興起,其長子小約瑟夫、次子約翰(美國前總統)、三女露絲瑪麗、四女凱瑟琳、七子羅伯特,以及九兄妹中最小的兒子愛德華均因意外身故。甚至好萊塢女星瑪麗蓮·夢露也因其與肯尼迪家族撲朔迷離的關係,死因眾說紛紜。

儘管新檔案獲得公布,但圍繞肯尼迪刺殺案所引發的一系列疑雲,仍不知何時會真正消散。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漳州薌城:抗戰老兵後人捐贈紅色傳家寶 - 天天要聞

漳州薌城:抗戰老兵後人捐贈紅色傳家寶

閩南網5月9日訊(通訊員 沈思虹 閩南網記者 張恩培)在抗戰老兵許俊科家中,陳列著金光閃閃的徽章及牌匾,一枚「長江支隊南下福建60周年紀念章」鐫刻太行太岳精神在八閩綻放的鐵血征程,一副「優秀共產黨員」牌匾輝映使命榮光。
紅場閱兵推動歷史的車輪,有遺憾的和平勝利更珍貴 - 天天要聞

紅場閱兵推動歷史的車輪,有遺憾的和平勝利更珍貴

5月9日,莫斯科紅場上的勝利日大閱兵,舉世關注。莫斯科紅場的閱兵式從來都不是簡單的軍事表演。當鐵甲洪流碾過克里姆林宮牆下的方石,當軍靴鏗鏘聲,震蕩著聖瓦西里大教堂的穹頂,這場跨越時空的軍事儀式,總在....
中國在2400米高原建大壩!耗時十年後首次蓄水 - 天天要聞

中國在2400米高原建大壩!耗時十年後首次蓄水

位於中國西南地區的雙江口水電站建成後將成為世界最高大壩。據相關媒體報道,該水電站已於5月1日開始蓄水,其開發商稱,這距離正式投入運行又近了一步。這座位於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耗資360億元人民幣的項目已耗時近十年,主要用於發電和防洪。
淮南三叛助力司馬氏加速奪取曹魏大權 - 天天要聞

淮南三叛助力司馬氏加速奪取曹魏大權

曹魏後期,司馬懿通過高平陵之變掌控曹魏大權,從此時起,司馬氏開始奪政專權,此舉使得掌握軍事重鎮壽春的統帥先後發生三次反抗司馬氏的兵變,他們分別是王凌之叛,毌丘儉文欽之叛,諸葛誕之叛。這三次叛亂都是被司馬氏平定的,同時也助力司馬氏加速奪取曹魏
當文物普查來到新疆 無人機飛躍無人區 - 天天要聞

當文物普查來到新疆 無人機飛躍無人區

「前段時間,我們在文物普查時遇到了沙塵暴,後來安全撤到了塔中鎮。」新疆和田地區文旅局文博科科長、普查隊長買提卡斯木·吐米爾說。當時全隊的給養只剩下兩箱礦泉水,在普查隊距離塔中加油站還有50公里時,汽車指示燈亮起,提示燃油即將耗盡。
冉閔,是民族英雄?還是殺人惡魔? - 天天要聞

冉閔,是民族英雄?還是殺人惡魔?

今天,我們說一個極具爭議的人物,他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其行為和決策引發了後世無盡的爭論。欣賞他的人尊他為拯救漢族於水火的民族英雄,討厭他的人斥其為雙手沾滿鮮血的殺人惡魔,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武悼天王冉閔!冉閔,字永曾,小名棘奴,出生於公元 3
魯慕迅同志逝世 - 天天要聞

魯慕迅同志逝世

湖北省文聯魯慕迅同志治喪小組5月9日發布訃告,湖北省文聯離休幹部、省美術家協會原副主席、一級美術師魯慕迅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25年5月8日凌晨2時在深圳不幸逝世,享年98 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