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歲台灣老兵回大陸探親,酒醉後失言令女兒大驚:您是共產黨員?

2025年02月12日18:22:15 歷史 1613

2002年,72歲的台灣老兵左智超,帶著自己的大女兒再度回到江蘇老家。酒過三巡,已經有了幾分醉意的左智超,開始給家裡人講起了自己當年的往事,坐在一旁的大女兒聽著聽著,感覺出一絲不對勁:「爸爸,您曾經是共產黨員?」

聽到這一句問話,左智超頓時酒醒,主動岔開了話題。如此反常的舉動,讓大女兒更加懷疑,自己父親身上藏有很深的秘密。六年之後,一次偶然的機會,左智超在大女兒的勸說下,終於將自己的故事公之於眾。

1930年,左智超出生在江蘇興化一戶普通農家。由於家庭條件不好,左智超從小沒受過什麼教育,早早便開始跟著父母下地干農活,為父母分擔一些家庭的重擔。

在左智超11歲的時候,日本人佔領了他的家鄉,之後左智超又險些被日偽軍抓去當壯丁。自此,左智超對日本人和偽軍充滿了仇恨。

72歲台灣老兵回大陸探親,酒醉後失言令女兒大驚:您是共產黨員? - 天天要聞

1943年,左智超謊報年齡加入新四軍,開始了軍旅生涯。由於作戰勇敢,左智超不到18歲就加入了共產黨,廈門解放之後,左智超隨部隊參與攻打金門的行動,結果在戰鬥中解放軍失利,左智超不幸被俘。

為了隱藏自己的身份,左智超將自己的共產黨員證明撕碎,吞進了肚子里。面對敵人的嚴刑拷打,左智超堅稱自己不是共產黨員,從而逃過了一劫。之後左智超被關進了高雄監獄,釋放後被迫加入了國民黨軍隊。

1966年,蔣介石下令將國民黨軍隊中的非黃埔系清除出去,左智超自此離開了部隊,進入一家鋼鐵廠當工人。之後,他又與一位帶著兩個孩子的女子結了婚,生下了一兒一女。

在台灣生活了這麼多年,為了不給家裡人帶來麻煩,左智超從未透露過自己是共產黨員的身份。心中苦悶的左智超只能夠借酒消愁,甚至因此一度影響到了家庭關係。

72歲台灣老兵回大陸探親,酒醉後失言令女兒大驚:您是共產黨員? - 天天要聞

直到1987年,兩岸關係開始有所緩和,左智超立刻決定回家鄉看看。多年過去,家鄉的一切早已經發生變化,左智超記憶中的家鄉面貌早已經不復存在。更讓左智超傷心的是,自己的父母早已經過世,只剩下大哥和妹妹還健在。

在家鄉短暫停留了一段日子,左智超帶著遺憾回到了台灣。又過了十幾年,日漸衰老的左智超對於家鄉愈發思念,因此決定趁著自己還能走得動,帶著女兒回家鄉看看,讓女兒也和大陸的親人見見面。

左智超的外甥聽說舅舅回來了,特意準備了一桌豐盛的飯菜接風洗塵,吃著熟悉的家鄉菜,聽著久違的鄉音,左智超一高興便多喝了兩杯,給外甥講起了埋藏心底多年自己過去的經歷,結果無意中就將自己是共產黨員的身份說了出來。

儘管左智超之後盡量避開再說這一話題,但大女兒已經對他的經歷產生了好奇。2008年,台灣媒體拍攝關於老兵的紀錄片,左智超的大女兒覺得這是一個好機會,便鼓勵父親將自己的秘密公開。

72歲台灣老兵回大陸探親,酒醉後失言令女兒大驚:您是共產黨員? - 天天要聞

一時間,左智超成了媒體眼中的紅人,而左智超也不得不在自家門上貼上「勿擾」的字樣,以求重新過上安穩的生活。2011年左智超離世後,後人按照他的遺願,將一半骨灰送回家鄉安葬。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發現罕見30萬年前的木器!雲南甘棠箐遺址考古獲重要突破 - 天天要聞

發現罕見30萬年前的木器!雲南甘棠箐遺址考古獲重要突破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近日,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澳大利亞伍倫貢大學等國內外多家科研單位合作,通過對甘棠箐遺址發掘出土的遺存進行分析研究,發現35件保存完好的年代約為距今30萬年的木器,與木器伴生的文化遺
1942年敵軍中將送給粟裕一包香煙,粟裕看後大怒:處決電報科長 - 天天要聞

1942年敵軍中將送給粟裕一包香煙,粟裕看後大怒:處決電報科長

1942年,新四軍指揮部,粟裕看著手中的香煙盒,臉色平靜,接連下達了多道重要命令:全軍保持無線電靜默,派騎兵,火速追上高級幹部,讓他們緊急返程。如果粟裕的命令再晚上半天,整個新四軍的指揮體系,可能就被日軍給一鍋端了。粟裕將軍究竟在香煙盒上看
泉州一地發現一座清代古橋! - 天天要聞

泉州一地發現一座清代古橋!

在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簡稱「四普」)工作中,泉州台商投資區普查隊發現兩座承載著歷史記憶的古橋——梅嶺惠安橋和上侖石塔及水尾橋。它們不僅是古代交通的重要節點,還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有趣的民間傳說。
85年前大學畢業證書成「傳家寶」,無償捐贈入藏南京民間抗日戰爭博物館 - 天天要聞

85年前大學畢業證書成「傳家寶」,無償捐贈入藏南京民間抗日戰爭博物館

7月3日,一場承載著歷史記憶與家國情懷的捐贈儀式在南京民間抗日戰爭博物館舉行。捐贈人王曉思先生將其父親——老戰士、老黨員、著名文藝工作者王雲同志生前珍藏的一批珍貴抗戰文物及史料,無償捐贈給該館永久收藏。把個人記憶、家庭記憶變為社會記憶王雲同志(1920-1980)是一位經歷豐富、貢獻卓著的老戰士和文藝工作者。...
香港培僑中學喜迎北京天安門國旗 - 天天要聞

香港培僑中學喜迎北京天安門國旗

7月4日,香港培僑中學在校內舉行活動,喜迎2023年7月24日在北京天安門廣場升起的國旗。據了解,培僑中學在2025年7月1日組織60名師生代表團到北京參加天安門升旗儀式,並獲北京市人民政府天安門地區管理委員會贈予2023年7月24日在天安門廣場升起的國旗(編號2023-0205號)。圖為迎國旗儀式。中新社記者 陳永諾 攝7月4日,香...
寶成鐵路電氣化50年:鐵軌上的傳承 - 天天要聞

寶成鐵路電氣化50年:鐵軌上的傳承

來源:【人民日報中央廚房-龍門陣工作室】2025年7月1日,寶成鐵路電氣化迎來開通50周年。這條穿越秦巴山脈的鋼鐵巨龍,承載著厚重的歷史與幾代人的夢想。在這個特殊的年份,一個關於父女與寶成線的故事,也在這蜿蜒的鐵軌上,清晰迴響。
講述抗戰故事 弘揚抗戰精神 | 抗戰勝利80周年系列紀念活動梳理 - 天天要聞

講述抗戰故事 弘揚抗戰精神 | 抗戰勝利80周年系列紀念活動梳理

央視網消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7月3日上午舉行新聞發布會,請文化和旅遊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等單位相關負責人,介紹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主題展覽和推出優秀文藝作品、文藝活動有關情況。9月3日晚將舉行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晚會根據中央安排,中央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