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於中國歷史上其他重大移民事件,衣冠南渡指的是不同歷史時期,中原人群的三次南遷。
第一次發生於西晉末年的永嘉之亂,第二次發生於唐朝中晚期的安史之亂,第三次是北宋末年的金國南侵。最早衣冠南渡僅指永嘉之亂帶來的南遷,現今三次南遷被視為同一性質的移民事件。
三次南遷中第一次以貴族及其附屬人群為主,二三次雖然仍以貴族為主,但黎民百姓佔比有所提高。
現今南方人家譜幾乎都宣稱自己祖先來自中原地區,實則大謬,因為現今南方人的祖先,仍以是南方土著族群為主。真正衣冠南遷人群的後代,現今存在於南方地區是毋庸置疑的,但比例遠沒有大眾所認為的那麼高。本文將從父系基因的角度講一講,現今有哪些南方人會是真正衣冠南渡人群的後代子孫。
1:山東衣冠南渡家族
後代既在山東也在衣冠南渡遷入各省都有分布的姓氏家族,現今已經發現了幾十個,其中以後代分布在山東和江蘇兩省為主的家族最多。不過考慮到兩省具有漫長的邊界線,衣冠南渡之前就早已是中國南北方人群遷徙流動的主要路徑,無法準確判斷這些姓氏家族,是否是因為參與了衣冠南渡才進入江蘇地區。因此這一類型的家族,全部捨去不計入示例之中。
最後選取了三個,明確屬於衣冠南渡的姓氏家族來做相關討論。
魯浙王氏家族的始祖可追溯到秦漢之際,是歷史非常悠久的姓氏家族,後代的人口規模也佔到了全國男性人口的大約0.04%。永嘉之亂中參與衣冠南渡的山東地區王姓士族,主要有以「卧鯉求冰」主人公王祥為代表的琅琊王氏,以小說中和諸葛亮罵架而死的王朗為代表的東海王氏。兩個家族在東晉、南朝都十分的顯赫,尤其是琅琊王氏成為了士族之首,和東晉皇室幾乎平起平坐。因此魯浙王氏對應的歷史家族非此即彼。
蘇浙魯卞氏家族,從山東進入江蘇後又再遷浙江,衣冠南渡的色彩十分明顯。從家族可追溯的始祖距今大約1400年前來看,家族參與的必然不是第一次南遷。根據家譜記載其南遷始祖叫卞嗣宗,兩宋交際時期的人。儘管史料上搜尋不到這個人,但結合其始遷祖和可追溯始祖生存年代的差異,家譜記載的可信度較高,家族是因為參與第三次衣冠南渡而定居在了南方。
魯贛閔氏家族的後代,主要分布於山東和江西,衣冠南渡的色彩同樣明顯。家族可追溯的始祖距今大約1500年前,對應晉末劉宋初期,在缺乏家譜佐證的情況下,只能初步判斷該家族是在唐朝中期或者是北宋末年進行了南遷。
3:河南河北衣冠南渡家族
後代主要分布在河南、河北、以及衣冠南渡遷入各省的姓氏家族中,存在很大比例在河南、河北、江蘇、安徽都有分布的家族。同樣出於他們彼此之間地緣關係的考慮,將信息不確定家族全部去除,最後也得到了三個示例家族。
這三個家族中值得拿出來講一講的是豫浙華氏家族,根據家族南遷分支家譜記載,是在北宋末年護送趙構時南遷,但離奇的是其始祖華景宏竟然是唐庄宗李存勖的兒子,為避難而改姓。
根據基因溯源檢測,家族的始祖可追溯到大約2240年前,早在秦漢時期就已經姓華氏,因此不可能是出身沙陀族的後唐皇室子孫。可見其家譜有重大的偽造攀附嫌疑,只是攀附的人選,令人感到難以理解。
4:衣冠南渡名人家族
和歷史名人有關的衣冠南渡家族,筆者同樣搜羅到了三個示例。
范陽張氏家族興起於曹魏時期的張華,張平等人。永嘉之亂時南遷的家族分支,在南朝湧現出來了張穆之,張弘策等人物,到了隋唐時期依然較為顯赫,擔任宰相的就有張柬之、張說、張九齡、張嘉貞等幾人。
家族的後代佔到現今全國男性人口的大約0.08%,超過56萬人,不過其中49萬人,都屬於南遷後代中以張九齡為代表人物的韶州始興張氏這一支。導致家族後代呈現出北方和江淮地區都偏少,兩廣地區獨大的特殊格局。
導致這種情況的出現,應當和未參與南遷分支,在北方經歷了較多的戰亂,南遷居住在江淮的分支,受到了侯景之亂的清洗;唯獨南遷廣東韶關這一支,在偏遠之地得以避禍有關。
只要在父系基因上屬於韶州始興張氏家族的後代,都是真正意義上的兩廣客家人。
太原溫氏家族興起於東漢時期,連綿到隋唐都十分的昌盛。家族南遷的代表人物是溫嶠,他是「聞雞起舞」故事主人公之一劉琨的屬下,被派往健康擁戴司馬睿稱帝,後來劉琨身亡,他也就留在了南方。
太原溫氏不同於其他南遷士族,家族後代現今主要分布在安徽地區,南方其他省份較為少見。留守在北方的家族後代,仍集中於山西省境內。
京兆韋氏家族是中古時期關中士族的代表,興起於西漢,衰落於唐末。僅在唐朝時期擔任宰相的就多達17人,絲毫不遜色於五姓七望所涵蓋的7個家族。
該家族最值得講述的便是南北朝時期的韋孝寬,他憑藉玉璧之戰不僅斷送了高歡統一北方的理想,也讓自己被供奉進了武廟。
京兆韋氏南遷的時間線比較長,從永嘉之亂持續到了隋朝時期。南遷的後代現今在江浙滬、安徽都有一定分布,但人口最集中最繁盛的則屬於遷入江西的分支。
結束語
現今南方人群中,到底有多少屬於衣冠南渡中原人的後代,難以給出具體的數據。根據本文涉及的示例家族在南方的規模上看,總計可能有數千萬人之多,和南方人群家譜上記載祖先為衣冠南渡的佔比,存在十分巨大的差異。
筆者撰寫本文不是為了驗證南方人以土著族群為主,反而是因為關於現今南方人祖先來源的認知,開始出現了否認存在衣冠南渡這種矯枉過正的情況。儘管這部分人群在現今南方的人口數量,遠不如大眾以為的那麼多,但三次衣冠南渡的確導致許多北方家族進入了南方地區,這是需要正視的實際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