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軍閥混戰沒有殲滅戰 因為這些著名大戰 就靠著一兩個師定勝負

2025年02月08日08:53:15 歷史 1258


民國軍閥混戰沒有殲滅戰 因為這些著名大戰 就靠著一兩個師定勝負 - 天天要聞

啥叫年紀都活在了狗身上,那就是民國軍閥混戰了幾十年,卻很少打出殲滅戰。粟大將、林帥等人動輒一個月吃掉十來個師的戰績,要是讓吳大帥、張大帥他們知道了,絕對會認為是神話,因為這群人情世故滿級的大帥,真沒打過什麼殲滅戰。

民國軍閥混戰沒有殲滅戰 因為這些著名大戰 就靠著一兩個師定勝負 - 天天要聞

張勳復辟之戰,就是北洋軍的第11師、第12師先後投降了段祺瑞一方,一下子讓出了北京外圍。段祺瑞部隊攻城時,辮子軍固守張勳宅邸和皇宮,一看對面開炮射出了一發炮彈,3000名辮子軍就割了辮子,直接投降。張勳也被兩個荷蘭人帶到了汽車上,一路跑到了荷蘭大使館。辮子軍一方的11師、12師;段祺瑞一方的第16混成旅(旅長是馮玉祥)、第三師第六旅(旅長吳佩孚)都成了關鍵角色。

民國軍閥混戰沒有殲滅戰 因為這些著名大戰 就靠著一兩個師定勝負 - 天天要聞

直皖大戰時期,皖系的主要參戰部隊就是參戰軍第一師、第二師和第三師(第九師和第十三師都是打醬油的,尤其是第十三師),這三個參戰師是段祺瑞借了上億日元重金打造的部隊。每個師有兩個旅,4個步兵團,下轄一個騎兵團和一個炮兵團(一個團有三個營,一個營12門火炮)。直皖大戰爆發時,段祺瑞財大氣粗,乾脆就把馮國璋包養的第15師弄到手(馮國璋在半年前去世了),結果就出了大問題。

民國軍閥混戰沒有殲滅戰 因為這些著名大戰 就靠著一兩個師定勝負 - 天天要聞

按照皖系的部署,軍隊分為東西兩路,西路是重點,西路的部隊是參戰軍第一師、第三師和第十六師;東線的主力是從山東調回的參戰軍第二師。西路皖系部隊排在最前面的是參戰軍第一師和第15師,它們沿著京漢鐵路前進,要直接衝到保定拿下曹錕。京漢鐵路以西歸參戰軍第一師,以東的部分歸第16師。問題是人家第十五師原本就是直系馮國璋的部隊,大部分成員都是河北人出身,師長劉詢和直系的淵源很深。大戰開始後,就是十五師離開了皖系陣營,造成了皖系軍隊西線戰場的崩潰,是那場大戰的關鍵。

民國軍閥混戰沒有殲滅戰 因為這些著名大戰 就靠著一兩個師定勝負 - 天天要聞

第二次直奉大戰場面很大,起到關鍵作用的部隊也就是交戰雙方的幾個旅。奉系軍閥的部署是全軍分為6個軍,第一軍和第三軍部署在最前線,全軍十四個團、五萬人;張宗昌李景林的第二軍,三萬人,位於熱河方向;張作相的第四軍,4個團,留守錦州作為預備隊;第五軍、第六軍以騎兵為主力,部署在熱河北部。奉軍的主力是第一軍和第三軍,這兩個軍的核心部隊是四個旅,分別是郭松齡指揮的第二旅、第六旅,6個團兵力;其次是韓麟春指揮的第四旅,第十六旅5個團兵力。剩下的三個團,則是第一軍和第三軍的預備隊

民國軍閥混戰沒有殲滅戰 因為這些著名大戰 就靠著一兩個師定勝負 - 天天要聞

直系這邊,作戰的關鍵也是幾個旅。吳佩孚計劃用十四師、二十師和第三師第六旅作為奇兵,從葫蘆島一帶登陸,切斷奉系的後路。由於民國海軍實力坑爹,吳佩孚只能一個師、一個旅的兵力緩慢登陸,被奉系識破、擊敗。奉系的四個旅反而衝鋒在前取得了重大進展,加上馮玉祥倒戈,第二次直奉戰爭就此結束。

民國軍閥混戰沒有殲滅戰 因為這些著名大戰 就靠著一兩個師定勝負 - 天天要聞

奉軍南下時,也沒派出多少部隊,張作霖以幫助盧永祥等人恢復地盤為名,派出了四萬人的部隊,安徽只派了一個旅的兵力。孫傳芳的五個師開戰後,奉軍的四萬餘人就只能退出了江南。民國前期的混戰,關鍵時刻就看幾個精銳師和旅給不給力,看對面是不是有關鍵位置的部隊倒戈。

民國軍閥混戰沒有殲滅戰 因為這些著名大戰 就靠著一兩個師定勝負 - 天天要聞

大帥們再出面招降納叛,一場大戰就結束了,他們帶的是什麼兵?就是上萬發子彈打不死一個人、騎馬衝鋒摔倒的北洋軍,你讓他們打一戰殲敵幾個師的殲滅戰,他們沒這個能力,知道嗎?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上海話在香港地位高,跟他們密切相關! - 天天要聞

上海話在香港地位高,跟他們密切相關!

文 | 極耳在香港娛樂圈摸爬滾打近六十年的汪明荃早已成為粵語流行音樂代表性人物之一,不過儂曉得伐,伊原來還是地地道道上海人。五一假期在上海舉辦「DIVA演唱會」的阿姐,一張嘴就是地道上海話。而這也是78歲的她首次回到家鄉上海舉辦個人演唱會。當天的演唱會,阿姐誠意十足,除了換造型,全程沒有下場。她唱了《勇敢的...
成湯:曠古仁君的形象 - 天天要聞

成湯:曠古仁君的形象

建立一個延續五百多年的王朝,商的開國君主必定上膺天命,獲得了天神授予的合法性。推翻了延續數百年的夏王朝,商的君主必然下順民心,得到了民眾擁護的正當性。而真正贏得民心的,只能是仁慈,而不是武力。在很多後代的文獻中,成湯被描繪成一位體恤民眾、寬
二戰勝利80周年 走進納粹德國投降的歷史現場 - 天天要聞

二戰勝利80周年 走進納粹德國投降的歷史現場

1945年5月8日24時,法西斯德國簽署無條件投降書。投降書開始生效時,由於時差原因,地處柏林以西的美、英、法等國還是5月8日的下午或晚上,而位於柏林以東的蘇聯等國,已經是5月9日。因此歐洲各國將5....
中國歷史上三個最成功的商人,最後都散盡家財,無一得到善終 - 天天要聞

中國歷史上三個最成功的商人,最後都散盡家財,無一得到善終

中國歷史上有一些著名商人,有部分符合散盡家財且未得善終的情況,以下列舉三位比較典型的: 呂不韋: 生平事迹:戰國末年衛國商人,他以「奇貨可居」聞名,通過扶持秦異人(後改名子楚)登上秦王之位,自己也官至秦國丞相,權傾一時。在執政期間,他組織編
【史志論壇】以彭州市為例淺談地方志人才隊伍建設 ‖程爽 - 天天要聞

【史志論壇】以彭州市為例淺談地方志人才隊伍建設 ‖程爽

歡迎關注「方誌四川」!本文載《巴蜀史志》2024年第6期聚地方人才 育方誌碩果以彭州市為例淺談地方志人才隊伍建設程 爽地方志是地方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是傳承民族文脈的重要基礎,是中華民族文化發展的重要支撐。地方志部門作為開發利用地方志資源的主要部門,在推動地方志事業高質量發展方面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隨...
【史學爭鳴】多重視角下的綿陽「周原說」‖宋翔 - 天天要聞

【史學爭鳴】多重視角下的綿陽「周原說」‖宋翔

歡迎關注「方誌四川」!多重視角下的綿陽「周原說」宋 翔在中國古代文獻中,周原是西周王朝的發祥地之一。傳統觀點認為周原位於今陝西關中地區,然而,綜合水文地理、自然資源、歷史文獻與文化傳承等多方面線索,可提出另一種可能:周原的地理位置或許並非局限於傳統認知中的陝西岐山周原,而是涵蓋了今四川綿陽一帶。綿陽...
古代樂制與戲曲研究的新視角——黎國韜《古代教坊與文學藝術研究》序 - 天天要聞

古代樂制與戲曲研究的新視角——黎國韜《古代教坊與文學藝術研究》序

□吳承學黎國韜教授所著《古代教坊與文學藝術研究》一書收入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將在中華書局出版,請我寫序。為了撰寫序言,我重新閱讀了國韜各種著述,並且大致了解了相關學科的學術史。在閱讀的過程中,引發了一些回憶與感想。壹1990年,我從復旦大學博士畢業後,回到中山大學中文系古代文學教研室。國韜1992年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