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中抗美之勢已經形成,日本高層再次訪華,帶來石破茂的親筆信

2025年01月20日20:30:37 歷史 8931

據報道,繼日本外相訪華之後,日本方面又派出了執政黨代表團赴華訪問。

這一次,日本代表團訪問,帶來了日本首相石破茂的親筆信。

這也是此次日本代表團訪華的主要目的——為石破茂的訪華進行準備,而且日方希望儘快促成石破茂對中國的訪問。

石破茂本人已經不止一次強調,希望儘快來中國訪問。

石破茂本人,以及日本執政黨方面,都認為見面談比什麼都重要。

中方的回應也很積極,中國軍方將前往日本訪問,同時日本方面還在積極籌備中國外長王毅訪日的安排,預計會在下個月發出邀請。

聯中抗美之勢已經形成,日本高層再次訪華,帶來石破茂的親筆信 - 天天要聞

日本國旗和中國國旗

日本代表團訪華的意義

此次訪華,不僅僅是一場象徵意義上的外交訪問,更是一場戰略性的接觸。

自2018年以來,中日執政黨交流機制一度中斷,而此次訪問標誌著該機制的重啟。這不僅反映出日本希望改善中日關係的態度,也表明了日方對推動高層互信的重視。

日本此次派出的訪華團,陣容很豪華,包括7名自民黨議員和5名公明黨議員,還有在日本政府中扮演關鍵角色的核心人物。

這說明,日本政府、議會,都非常重視與中國的交往。

而且就像石破茂所說的,雙方的接觸,質量和數量同樣重要,不能說派出豪華的訪華團隊來一次中國就算了,而是要不停地接觸,在各個層級接觸,從官方到民間,同時追求廣度和深度,質量和數量。

聯中抗美之勢已經形成,日本高層再次訪華,帶來石破茂的親筆信 - 天天要聞

日本首相石破茂

石破茂高度重視對華關係

自石破茂上台後,他多次在公開場合表態希望改善中日關係,反覆提及希望儘快訪華。

這使得中日關係有了明顯改善。

過去幾年裡,由於地緣政治緊張和中美博弈升級,中日關係也受到了衝擊。

石破茂採取了與前任完全不同的政策,更多的將中國視為機遇,而非挑戰。

這表明,日本逐漸意識到,僅僅依靠與美國的軍事同盟並不能完全保障其自身安全與利益,中日合作的必要性日益凸顯。

無論是通過政治對話推動經貿合作,還是在軍事領域增進互信,日本都在尋求與中國建立更加穩定的雙邊關係。這一轉變,既是對過去政策的修正,也是對未來中日合作空間的探索。

聯中抗美之勢已經形成,日本高層再次訪華,帶來石破茂的親筆信 - 天天要聞

日本國旗和美國國旗

聯中抗美

日本之所以選擇在此時加強與中國的合作,與美國的政局變化也有關係。

眾所周知,特朗普在競選期間對日本的防務開支、貿易順差等問題多有指責,並強調「美國優先」政策。

現在,特朗普甚至打算侵略盟友,重返帝國主義的老路。

不管特朗普是否能夠達到目的,日本都會成為下一個目標,因為美國所做的一切,最終都會落到亞太,而日本作為地區內美國最重要的盟友,必將成為特朗普首先對付的目標。

這就解釋了為什麼石破茂在已經與中方見過面的情況下,還急著要訪問中國。

他希望與中國形成戰略默契,也就是「聯中抗美」。

石破茂不只是在展示誠意,也是在展示自己的決心。

在當前國際局勢下,日本與中國加強互動,顯然具有深遠的戰略意義。這不僅是兩國關係改善的積極信號,也是亞洲地區格局調整的重要一步。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統一後,台灣叫什麼名?台84歲老將王建煊給出答案 - 天天要聞

統一後,台灣叫什麼名?台84歲老將王建煊給出答案

兩岸關係一直是個敏感話題,尤其是「統一」這事兒一提起來,大家的耳朵都豎得老高。對此,台灣省84歲的前「監察院長」王建煊跳出來,拋出了一些關於統一後台灣叫啥名的看法,搞得網上網下議論紛紛。歷史咋回事兒?台灣跟中國大陸的關係,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兒
董小姐們最憎恨的人,是他 - 天天要聞

董小姐們最憎恨的人,是他

改革開放後,商鞅、秦國遭到了全方位的抹黑,好事者甚至發明了「秦制」這個概念。在他們看來,中國落後的根源就是商鞅,就是秦制。秦制反民主、反自由,所以導致了落後,商鞅罪大惡極,竟然還寫了個《商君書》,提出「馭民術」,教君主們怎麼進行愚民,簡直十
世界最長壽老人去世!百歲長壽老人往往有這些特點 - 天天要聞

世界最長壽老人去世!百歲長壽老人往往有這些特點

據法新社5月1日報道,世界上最長壽的人、巴西的伊娜·卡納巴羅·盧卡斯4月30日去世,享年116歲。美國老年醫學研究組織和「追求長壽」組織稱,現在世界上最長壽的人是115歲的英國薩里居民埃塞爾·卡特勒姆。「活到100歲,健康又長壽」,這是許多人嚮往的目標。長壽不僅取決於基因,更與健康的生活方式密切相關。大量研究已...
曹縣莘冢集村 - 天天要聞

曹縣莘冢集村

宣統二年地圖莘冢集村位於曹縣城西北8.2公里處。聚落呈正方形,東西、南北長約500米。全村總面積約為10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53公頃,總人口6000餘人。屬青菏辦事處。莘冢集村有夏莘國莘仲君墓,明朝初年,名為伊尹耕莘太平寨。明朝中期成集,故
66歲六小齡童再現孫悟空經典名場面,這通金箍棒耍得如何? - 天天要聞

66歲六小齡童再現孫悟空經典名場面,這通金箍棒耍得如何?

極目新聞記者 陳凌燕 通訊員 李詩苑5月3日,六小齡童攜新作《金猴宗師》做客湖北省外文書店藝文客廳,他在現場分享了自己的從藝心得,並表演孫悟空的經典橋段「金箍棒舞」,博得現場陣陣掌聲。66歲的美猴王,風采不輸當年!台下觀眾感嘆:「到底是老藝術家的功底深厚!」「所有看起來的毫不費力,背後都有常人難以想像的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