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幾千年都無法擺脫,讀書是為了「做官」?

2024年12月25日20:22:04 歷史 1711

近年來,受全球性消費市場緊縮導致我國經濟下行的影響,社會工作崗位越來越少,人才流動也漸漸放緩,很多大學生還未步入職場就已經失業,這不由的讓人深思,我們寒窗十餘年讀書是為了什麼?和平年代,並不是所有人都懷揣著為了民族復興而讀書的壯志,讀書對於大多數而言,只是為了提升自我價值,在社會上發揮自身的影響力,小則影響自己的家庭,大則庇護一方百姓。簡單來說,讀書就是為了能夠更好的生活,建設精神文明。

而隨著經濟下行,人們追求的無非是一份穩定,畢竟社會上升通道有限,在哪裡都是牛馬,與其在社會上搏殺,不如通過殘酷的競爭上岸一勞永逸,於是「考公熱」延續多年,到目前幾千人競爭一個崗位的現象屢見不鮮,所有人,尤其是適齡大學生,都不約而同的走到了考公這條線上了,畢竟工人不再是光榮的象徵,流水線成為了吃人的惡魔,只有編製成為了香餑餑。

為什麼幾千年都無法擺脫,讀書是為了「做官」? - 天天要聞

古代殿試

這似乎又讓人聯想到封建社會時期,科舉制度盛行時期,天下所有的讀書人,心懷一個夢想「十年寒窗無人問,金榜題名天下知」,而將畢生的大好年華與青春歲月完全傾注在儒家經典中皓首窮經,許多人窮極一生,連個秀才都中不了,就此虛耗光陰,只為了科舉夢和做官夢。在那個時代,讀書人幾乎就是為了科舉而讀書,而科舉幾乎是普通人做官的唯一途徑,所以也可以說,天下士子讀書,就是為了做官。

當然,科舉算是古代最為公平的一場應試教育,雖然各地讀書氛圍和教育水平不一樣,但是機會卻是均等。在中國古代社會,科舉制度是一項極為發達的選拔制度,它不僅影響著國家的政治運作,更深刻地塑造了當時的教育模式和知識傳承體系。

科舉,這一通過考試選拔官員的制度,自隋唐時期創立以來,便成為無數士子追求仕途的必經之路。而在這條充滿艱辛與挑戰的道路上,讀書無疑成為了他們最重要的準備和支撐。本文旨在探討古人為了科舉而讀書的種種情形,以及這一行為背後的深刻意義,特別是到了科舉後期的明清時代,許多士子深陷八股文之中,變得過於迂腐和愚忠愚孝,為了科舉考試而讀書,實則是對讀書人的一種禁錮。

為什麼幾千年都無法擺脫,讀書是為了「做官」? - 天天要聞

古代科舉選官制度

主要是因為科舉制度,作為我國古代的一項應試規章制度,千百年來一直深刻影響著讀書人的命運與社會的文化形態。這一制度把讀書與為官緊密相連,使得「學而優則仕」的思想深入人心。雖然,科舉制度下讀書是否僅僅是為了當官,這個不能一概而論,畢竟能夠識文斷字在古代社會地位能夠有所提升,但是官本位思想縈繞在國人頭頂數千年,其後勁之大難以估量。

然而,科舉制度並非僅僅是一個選拔官員的工具。它更深遠的意義在於,通過讀書學習,培養了一批具有文化素養和治國才能的人才,為國家的穩定和發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儒家文化強調「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而科舉考試正是這一思想的具體實踐。通過科舉選拔出來的官員,往往具備較高的文化素養和道德水平,他們在治理國家的過程中,能夠秉持儒家倫理,推行仁政,維護社會穩定。因此,科舉制度下的讀書,不僅僅是為了當官,更是為了培養一種治國理政的能力和素養。

為什麼幾千年都無法擺脫,讀書是為了「做官」? - 天天要聞

古代讀書人

此外,科舉制度還具有一定的社會教化功能。在古代社會,教育資源相對匱乏,能夠接受教育的人並不多。而科舉考試作為一種選拔制度,它激發了廣大士子們對知識的渴望和追求。他們通過讀書學習,不僅提高了自己的文化素養,還對社會風氣產生了積極的影響。科舉制度下,讀書成為了一種風尚,它引導人們走向正道,遵紀守法,安享幸福。這種社會教化功能,使得科舉制度在維護社會穩定和推動社會進步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然而,科舉制度下的讀書也存在一些弊端。由於科舉考試成為進入仕途的唯一途徑,導致許多人將讀書視為唯一的出路。他們為了考取功名,不惜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在書本上,而忽視了其他方面的發展。這種單一的價值導向,使得許多人陷入了讀書的誤區,將讀書僅僅視為一種獲取功名的手段,而忽視了讀書本身的價值和意義,古人的讀書,往往是以家族和大家庭為基礎的,所謂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為什麼幾千年都無法擺脫,讀書是為了「做官」? - 天天要聞

古代書香門第

在古代,能夠稱為「書香門第」的家庭,往往擁有豐富的藏書和濃厚的文化氛圍。這些家庭重視教育,認為讀書是改變命運、光宗耀祖的重要途徑。因此,從孩童時代起,子弟們便被寄予厚望,被引導進入書的世界。家中長輩或聘請名師,或親自授課,傳授經典儒學、詩詞歌賦、歷史典故等,旨在培養子弟們的文化素養與道德情操。在這樣的環境中,讀書不僅僅是一種學習行為,更是一種生活方式。子弟們晨昏定省,寒暑不輟,日復一日地沉浸在書海之中,汲取著前人的智慧與經驗。

這種教育方式往往從啟蒙教育開始,啟蒙教育是古代讀書人踏上科舉之路的第一步。孩子們從小需要開蒙,這相當於現在的小學一年級。授課的內容里包含了《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這三本蒙學經典。《三字經》會講述一些做人的簡單道理,內容涵蓋文學、歷史、哲學、天文、地理、道德等多個方面,為小孩子建設基礎的人生觀。《百家姓》則是一部關於我國姓氏的作品,非常押韻,易於記誦。《千字文》則是由一千個對仗工整的漢字組成,內容包含歷史、修身、治國、田園等,文采斐然。這些啟蒙讀物不僅讓孩子們學會了識字,更在他們幼小的心靈中種下了求知的種子。

為什麼幾千年都無法擺脫,讀書是為了「做官」? - 天天要聞

古代啟蒙教育

在完成啟蒙和識字之後,開始進入更深層次的學習,主要是學習四書五經這一系列的儒學經典。尤其是四書,包括《大學》《中庸》《論語》《孟子》,這些儒學名作在古代科舉中佔據了重要的地位,基本就相當於是常規教材。《大學》《中庸》是從《禮記》中摘出來的兩部分內容,南宋理學家朱熹加以分章斷句注釋,為科舉學子們建設基礎的三觀。而《論語》《孟子》則進一步建立了深層次的價值觀和人生觀。這些書籍的學習不僅要求孩子們能夠背誦,更要求他們能夠理解和運用其中的道理,而且還能夠爛熟於胸,做到可以斷章而取義,為日後的科舉之路奠定基礎。

清朝中後期,隨著西學開始盛行,很多實用主義學科不斷湧入,科舉被廢除,似乎給了很多讀書人找到了一條新的出路,各種新式學堂如雨後春筍般創辦,到了民國時期,全國各地湧現出一大批小學、中學和大學,培養了一批崇尚科學的人才,這些人才最終進入了各行各業,成為了時代的砥柱。不過這些新人才,仍然大量進入了政府和國家機構,似乎不進入權力的中心呼風喚雨,就等同於被時代埋沒!

然而歷史照進現實,隨著近年來持續升溫的「考公熱」蔓延,很多教育培訓機構開始了變成定向培養人才,使得很多畢業生在畢業之後並不會第一時間選擇自主謀生,而是選擇居家專職考編製,例如像考公大省山東,可以說是極度誇張!

為什麼幾千年都無法擺脫,讀書是為了「做官」? - 天天要聞

讀閑書

主要是教學理念的差異,目前的大多數教育,還是偏向理論性居多,實用性教程偏少,也就是說教育和實際相脫節,導致了大學畢業後還需要企業進行二次培訓和教育。簡單來說,就是對大專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夠,專科教學質量和定位偏低,工人水平無法提高,導致了製造業得不到有用的人才去完成產業鏈升級,產業轉型之路困難重重。

而大學生因為這種教育和實際的暫時性脫節,導致了突然進入社會之後,因為沒有工作經驗而處處碰壁,短期內難以真正融入社會,在經濟下行狀態下,很少有企業能夠花費大量精力去儲備和培養人才,而他們接受的教育使得這批人無法接受從事低端製造業操作類型的工作,在找工作難的背景下,與其四處碰壁,倒不如再努力幾年,通過考公上岸,來避開找不到工作的難題。這樣的結果就是,人才匯聚於財政供養單位和大型國企,真正需要快速產業升級的出口導向性本土企業,卻無法獲得人才資源紅利,導致了轉型之路漫漫。

為什麼幾千年都無法擺脫,讀書是為了「做官」? - 天天要聞

考公熱

但是考公熱只是發展過程中暫時性的現象,隨著教育的普及,人們普遍掌握了海量的知識,為了科舉考試做官而讀書的時代早已不復存在,現在文盲率早已低於5%,人們讀書更多是為了提升全民素質,提高精神素養。只是百姓普遍性的趨利避害趨勢下,在經濟下行階段,人們更多的為了獲取更加穩定的生活為前提,普遍選擇走上考公這條路而已,不考公也有很多出路,只是市場競爭大,不夠穩定而已。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特朗普:中國突然改變主意,但不要緊,能讓中國15分鐘內同意交易 - 天天要聞

特朗普:中國突然改變主意,但不要緊,能讓中國15分鐘內同意交易

儘管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引發了全美民眾的反對浪潮,但他依舊認為這是一個正確的選擇,在空軍一號上,特朗普更是聲稱「原本Tik Tok的協議已經很接近達成了,但由於在關稅政策中國突然改變了主意,但這並不要緊,自己能夠在15分鐘內讓中國同意這筆交易,只要自己降稅的話」。
特朗普對其他國家暫緩90天執行新關稅,說明關稅戰就是兒戲 - 天天要聞

特朗普對其他國家暫緩90天執行新關稅,說明關稅戰就是兒戲

兄弟們,就在中國對美國加了 50% 的關稅之後,特朗普再次對我們加了 21% 的關稅,現在整體關稅已經達到 125%。同時,特朗普暫停了對除中國之外其他所有國家的加征關稅政策,而且要把對其他國家加征關稅的稅點降到 10%。這進一步證明我昨天視頻里的分析完全正確
每月1500萬退休金沒了,尹錫悅亮底牌行動,否則死刑或牢底坐穿 - 天天要聞

每月1500萬退休金沒了,尹錫悅亮底牌行動,否則死刑或牢底坐穿

最近韓國政壇那可是熱鬧非凡,就像一場大戲,一出接著一出。當地時間 4 月 4 日上午 11 時 22 分,韓國憲法法院代理院長文炯培宣布了一個重磅消息:總統尹錫悅被罷免,判決立即生效。這一下子,尹錫悅可就從高高在上的總統寶座上跌落下來了,不僅失去了總統權力,各
中方沒得選,直接改手術刀為亮劍,特朗普被催辭職,叛徒紛紛冒頭 - 天天要聞

中方沒得選,直接改手術刀為亮劍,特朗普被催辭職,叛徒紛紛冒頭

最近這國際局勢啊,那真叫一個風雲變幻,熱鬧得很。特朗普這老兄又不消停,第三次對中國發起了關稅大戰,這一來可就攪得全球經濟的池水是波濤洶湧。可讓人意外的是,這次咱中國一改之前相對溫和的反制策略,直接 「亮劍」,那反擊力度,可把全世界都給震住了。與此同時,在美國國
中方手術刀變劍,27國反將美國一軍,特朗普氣得要對華加50%關稅 - 天天要聞

中方手術刀變劍,27國反將美國一軍,特朗普氣得要對華加50%關稅

最近這國際局勢,因為美國的關稅戰那是鬧得沸沸揚揚。特朗普大手一揮,對全球發動關稅戰,這一回,咱們中國可不再像以前那樣小打小鬧地反擊,直接「手術刀」變「利劍」,給美國來了個狠狠的回擊。更讓美國沒想到的是,歐盟 27 國也緊跟其後,準備對美國反制,這可把特朗普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