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在明要破除「青瓦台魔咒」

2025年06月11日19:30:19 歷史 1996

李在明要破除「青瓦台魔咒」 - 天天要聞圖為韓國青瓦台總統府

韓國有個「青瓦台魔咒」,因為韓國總統府設在青瓦台。

當過韓國總統的許多人,下場並不太好:有的跳崖自盡,有的被抓進監獄坐牢,真正有好結果的,屈指可數。

現在,第21屆韓國總統李在明偏偏不信邪。

上一屆尹錫悅將總統辦公地從青瓦台遷走,搬到了龍山基地。結果李在明說,要搬回來。這不僅僅是搬辦公室,更是一種氣勢上的展示。

李在明為什麼敢這麼做?背後有沒有特別的原因?

第一個原因,是李在明命硬、不信邪。

有的人信神信鬼,這也不敢幹,那也不敢幹,有的人卻相信可以改寫命運,什麼魔咒、規則、定律都不在意。

李在明要破除「青瓦台魔咒」 - 天天要聞圖為韓國總統李在明

李在明就是那種命夠硬、敢於逆天改命的人,他的人生就是一段不斷改寫命運的過程。

小時候家境貧寒,到工廠打工,甚至落下手腕殘疾。

但他通過同等學歷考試,上初中、上高中、上大學,最終成為律師,還是當地頗有名氣的律師,甚至組織了律師協會。

但他並未因此滿足。有的人可能覺得,從殘疾工人變成大律師,已經成功,

而他卻繼續闖入政壇,當了城南市市長,做了京畿道知事,最終成為總統。

命夠硬,對自己有足夠的信心。而信心,比金子還寶貴。

命硬還有另一面,是他不僅敢於和命運鬥爭,也敢於和他人鬥爭。

2010年當選城南市市長後,面對朴槿惠政府的財政壓迫,他敢於正面衝突。

當時欠了中央政府的錢,朴槿惠要求追回,他拒不歸還。

李在明要破除「青瓦台魔咒」 - 天天要聞圖為韓國前總統朴槿惠

後來城南市賺了錢,他就給市民發福利,朴槿惠政府說他非法,他依舊不退讓。

一個小小的市長,敢與總統抗衡,因此被稱為「汽水市長」。

朴槿惠被彈劾時,他在黨內堅持要彈劾到底,毫不退讓。

做在野黨領袖時,面對尹錫悅的排斥,他以絕食方式抗議,表達憤怒。這一路走來,他從不低頭,不服輸。

這也是某種程度上,韓國人性格的體現——剛烈、倔強、強硬。

李在明要破除「青瓦台魔咒」 - 天天要聞圖為尹錫悅夫婦

第二個原因,是他與尹錫悅之間存在「勢不兩立、不共戴天」的仇怨。

早在2020年大選時,兩人就創造了韓國選舉史上的三大紀錄:一,得票差距最小;二,相互謾罵最狠;三,大選後雙方徹底斷交,老死不相往來。

經過多輪纏鬥,尹錫悅自己出昏招。

2023年12月3日,他竟然發布「戒嚴令」,李在明趁機翻牆進入國會,推翻戒嚴令,一路反擊,最終將尹錫悅拉下總統寶座並送進監獄。

李在明在競選時就明確表示,要讓尹錫悅「在監獄裡過一輩子」。

既然兩人有不共戴天之仇,尹錫悅搬去的那個地兒、坐過的那個位置,李在明怎能坐得安穩?換個角度想也彆扭——桌子椅子全是前任用過的,他自然不願再用。

正因為這種仇恨,他才堅持回到青瓦台。他說這不是遷辦公地點,而是「回歸傳統」。

當然,這件事在韓國也是頗具爭議。

畢竟此前青瓦台幾乎變成一個公園,民眾都可以進去逛。現在他又搬回去,有人支持,也有人反對。

但在韓國干任何事,總有人堅決支持,也總有人堅決反對。

李在明如今在「府院之爭」背景下,已掌控政府與國會,擁有實質優勢。因此只要他想做,就一定能做成。

還有人給他出主意,說要從風水上破解青瓦台魔咒,比如要把後面那兩塊石頭挪走等等。

其實,這些不過是坊間傳言。作為現代人,怎麼會真信什麼「青瓦台魔咒」?尹錫悅搬走了,不也照樣鋃鐺入獄?

李在明是否入獄,跟他是不是坐在青瓦台,並沒有必然聯繫。我們之所以提這些,也就是圖個樂子,博大家一笑罷了。

說到底,並不存在什麼青瓦台魔咒。背後是韓國政局的動蕩,而政局的波動最終折射出的,是總統的命運多舛,令人唏噓。

希望李在明好運。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只是下了個館子,高洪波的政治風險卻被拉滿了 - 天天要聞

只是下了個館子,高洪波的政治風險卻被拉滿了

重慶榮昌區委書記高洪波請吃飯這件事,在網上渲染了兩天,仍然熱度不減。吃飯的地方是個正經餐館。高洪波請了兩桌人,一共20人左右。最後把菜單一曬,有青椒魚,有豬腳,有芋兒雞,有蔥香腰花。合計一桌554,兩桌1108。抹了零頭,1100元整。視頻
崔康熙想美事,態度強硬要1000萬違約金走人,濟南文旅如何應對 - 天天要聞

崔康熙想美事,態度強硬要1000萬違約金走人,濟南文旅如何應對

中超聯賽已經是進入到了一段短暫間歇期,對於泰山隊來說,這段間歇期的任務還是非常艱巨的,球隊需要解決的問題還是非常多的,其中首要任務無疑就是解決主教練崔康熙的問題了,本賽季球迷要求下課的呼聲也是越來越高,就在最近,崔康熙則是返回了韓國,而在球迷看來,崔康熙可能是不會回來了。就在近日,資深足球記者陳永爆...
蔣介石敗退台灣後,最痛恨三個人:中美蘇三國各有一人 - 天天要聞

蔣介石敗退台灣後,最痛恨三個人:中美蘇三國各有一人

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在細雨中低垂,蔣介石凝視窗外,突然將手杖砸向地圖:「沒有這三個人,我豈會至此!」地圖上大陸山河猶在眼前,而敗退台灣的痛楚灼燒著他——李宗仁的逼宮、馬歇爾的背棄、斯大林的欺騙,如同三把利刃刺入他晚年的沉思。
他是屠殺紅軍的劊子手,攜重金逃亡中東,如今公館成笑談 - 天天要聞

他是屠殺紅軍的劊子手,攜重金逃亡中東,如今公館成笑談

2016年冬,青海西寧的馬步芳公館前,一塊「國家4A級景區」的牌匾被悄然卸下。這座耗資3000萬大洋建造的「馨廬」,曾以精美玉石壘砌的宅院和精心美化的歷史解說詞吸引遊客,將它的主人——民國「青海王」馬步芳塑造成「興辦教育、綠化西北」的聖人。
大漠孤幣:一枚大曆元寶背後的血色堅守 - 天天要聞

大漠孤幣:一枚大曆元寶背後的血色堅守

西域的風沙裹著駝鈴聲,悄然掠過龜茲古城那殘破的城牆。狂風捲起砂礫,如同細針般打在郭元禮的臉上,卻比不上心底泛起的寒意。營寨的角落裡,郭元禮蹲在地上,用他那被兵器磨出層層老繭、布滿傷痕的粗糲手指,反覆摩挲著剛剛領到的軍餉 —— 一枚泛著青灰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