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名將九·一八不戰而退,6年後壯烈殉國,卻被罵漢奸50年

2024年12月11日15:13:04 歷史 1401

抗日名將九·一八不戰而退,6年後壯烈殉國,卻被罵漢奸50年

1937年11月,淞滬會戰進入最後階段。在黃浦江北岸,67軍軍長吳克仁率部死守陣地,掩護大軍撤退。面對日軍谷壽夫師團的猛烈進攻,這位曾在"九一八"事變中被迫不戰而退的東北軍將領,帶領部隊奮勇抵抗,最終壯烈殉國。然而,令人唏噓的是,這位在抗日戰場上付出生命的軍長,卻在之後的50年里背負著"漢奸"的罵名。直到1987年,他才得以平反昭雪,真相大白於天下。這是一個關於知恥後勇、用生命洗刷恥辱的故事,也是一段被塵封半個世紀的悲壯歷史。

滿族子弟 戎馬一生創天下

1894年的東北牡丹江,寒風凜冽。在寧安市的一個滿族農家,吳克仁呱呱墜地。

這個出身寒門的孩子,從小就在艱苦的環境中磨練成長。貧寒的家境並未阻擋他追求知識的腳步,反而激發了他奮發圖強的決心。

抗日名將九·一八不戰而退,6年後壯烈殉國,卻被罵漢奸50年 - 天天要聞

19歲那年,吳克仁考入了當時軍事教育重地——保定陸軍軍官學校。在這裡,他系統學習了現代軍事理論和實戰技能,為日後的軍旅生涯奠定了堅實基礎。

畢業後的吳克仁加入了北洋皖系軍隊,開始了他的軍旅生涯。1920年,直皖戰爭爆發,戰局發生劇烈變化。

皖系在戰爭中全面落敗,吳克仁被奉系軍閥張作霖收編。這一轉折成為他人生的重要節點。

在東北軍中,吳克仁的軍事才能得到充分展現。31歲時,他被派往日本炮兵學校深造。

學成歸國後,吳克仁擔任東北炮兵第18團團長。他的能力和忠誠很快得到張學良的賞識,成為少帥的心腹將領之一。

抗日名將九·一八不戰而退,6年後壯烈殉國,卻被罵漢奸50年 - 天天要聞

在東北軍中,吳克仁展現出卓越的軍事指揮才能和組織能力。他注重部隊訓練,嚴格軍紀,使其所部成為東北軍的精銳之師。

短短十餘年間,這位出身寒門的滿族子弟,憑藉自身努力一步步走上軍隊高層。從一個普通士兵,成長為掌握重兵的軍事主官。

然而命運弄人,正當他意氣風發之時,九一八事變爆發了。這場突如其來的國難,不僅改變了東北的命運,也徹底改變了吳克仁的人生軌跡。

在此之前,吳克仁已經歷了北洋軍閥的起落、軍隊改編的風雲,但這些都比不上即將到來的考驗。作為一名軍人,他將面臨生死存亡的重大抉擇。

這位年輕的將領,即將在亂世中經受血與火的洗禮。而這,僅僅是他傳奇人生的開始。

抗日名將九·一八不戰而退,6年後壯烈殉國,卻被罵漢奸50年 - 天天要聞

九一八國難 不戰退守悔終生

1931年9月18日深夜,瀋陽北大營響起了震天的炮聲。日本關東軍蓄謀已久的侵略行動正式開始。

時任東北軍67軍117師副師長的吳克仁接到命令時,日軍已經佔領了瀋陽城內的要塞。張學良電令全軍堅守不抵抗政策,這道命令如同一把利劍,刺穿了每個東北軍將士的心。

瀋陽城內,日軍長驅直入,軍警武裝被迫繳械。守城的東北軍將士眼睜睜看著日軍佔領各個軍事要地,卻不能開槍還擊。

局勢發展之快令人措手不及,整個瀋陽在一夜之間陷落。三十萬東北軍接到撤退命令,不得不放棄故土,向關內轉移。

抗日名將九·一八不戰而退,6年後壯烈殉國,卻被罵漢奸50年 - 天天要聞

吳克仁帶領部隊有序撤離,但這次撤退註定要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全國輿論嘩然,對東北軍展開了猛烈抨擊。

人們無法理解,訓練有素的三十萬大軍為何不戰而逃。輿論的漩渦中,吳克仁和其他東北軍將領承受著巨大壓力。

國民政府的安排下,東北軍主力撤至山海關以南地區駐防。這支曾經叱吒風雲的勁旅,一時間士氣低落。

全國各界對東北軍的批評聲不絕於耳。"丟掉三省之地"的罵名,讓這支部隊蒙受了前所未有的恥辱。

然而,這次撤退背後有著複雜的國際國內形勢。日本關東軍早有預謀,而國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也讓前線將士陷入兩難境地。

抗日名將九·一八不戰而退,6年後壯烈殉國,卻被罵漢奸50年 - 天天要聞

對於吳克仁來說,執行不抵抗命令是軍人服從上級的表現,但這個決定卻讓他飽受煎熬。作為一名軍人,眼看敵人在自己的土地上橫行霸道,卻無力阻止。

這次撤退成為吳克仁軍旅生涯中最大的遺憾。從此以後,他暗下決心,一定要找機會收復失地,為東北軍正名。

國難當頭,山河破碎。這次不戰而退的經歷,不僅改變了東北的命運,也深深影響了吳克仁的後半生。

駐守關內期間,吳克仁加強部隊訓練,時刻準備著反攻的機會。他深知,只有用實際行動才能證明東北軍的忠勇。

關內的日子並不好過,但吳克仁和他的部隊始終沒有放棄。他們等待著時機,準備用鮮血洗刷不戰而退的恥辱。

抗日名將九·一八不戰而退,6年後壯烈殉國,卻被罵漢奸50年 - 天天要聞

這段經歷,成為推動吳克仁日後在抗日戰場上奮勇殺敵的重要動力。從此,他立志要用實際行動來證明,東北軍不是懦夫,更不是逃兵。

淞滬戰場 血灑黃浦誓報國

1937年8月13日,淞滬會戰爆發。吳克仁率領東北軍67軍奉命馳援上海,誓死保衛這座中國最大的商業都市。

部隊剛到達上海,就投入了激烈的巷戰。67軍將士在吳克仁的帶領下,與日軍展開了慘烈的巷戰。

戰況異常慘烈,日軍的優勢火力讓中國軍隊承受著巨大傷亡。但吳克仁始終堅守在前線,與士兵們同甘共苦。

羅店戰役中,67軍與日軍展開了殊死搏鬥。吳克仁指揮部隊,多次組織反衝鋒,打退了日軍的進攻。

10月中旬,日軍在淞滬戰場投入更多兵力,形勢日益嚴峻。面對敵人的猛烈進攻,67軍依然死守陣地,寸土不讓。

吳克仁親臨火線指揮,在炮火中穿梭。他的勇敢表現,極大地鼓舞了部隊士氣。

11月初,日軍谷壽夫師團發起新一輪猛攻。67軍奉命掩護大部隊撤退,在黃浦江北岸頑強抵抗。

戰鬥進入最後階段,日軍的炮火如雨點般落下。吳克仁站在戰壕里,親自指揮部隊抵抗。

在一次猛烈的炮擊中,吳克仁所在的指揮部被日軍炮彈直接命中。這位曾經在"九一八"事變中不戰而退的將領,最終用生命踐行了軍人的誓言。

他的犧牲震動了全軍,將士們含淚繼續堅守,直到完成掩護任務。吳克仁用鮮血洗刷了昔日的恥辱,用生命證明了東北軍的忠勇。

在這場持續3個月的會戰中,67軍傷亡慘重,但他們的英勇表現得到了全國軍民的讚譽。吳克仁的殉國,更是成為了這場戰役中最悲壯的一幕。

戰後統計,67軍在淞滬會戰中傷亡過半。這支部隊用實際行動證明,東北軍不是貪生怕死之輩。

吳克仁的遺體被部下找到時,身上有多處彈痕。他始終保持著指揮戰鬥的姿勢,面向敵人的方向。

淞滬會戰雖然以中國軍隊戰略撤退而告終,但吳克仁和67軍將士的英勇表現,為這場戰役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這位滿族將領用生命洗刷了"九一八"不戰而退的恥辱,用鮮血書寫了一名軍人的榮耀。然而,他的英勇事迹卻在後來的歲月中被曲解,蒙上了不白之冤。

五十年後 英魂終得昭雪時

1937年11月,吳克仁壯烈殉國的消息傳回國統區。當時的報紙對這位抗日將領給予了高度評價,稱讚他的忠勇獻身。

然而歷史的車輪總是充滿戲劇性,1939年,一份情報誤將另一個叫吳克仁的偽軍頭目與這位殉國將領混為一談。一個荒謬的錯誤,就此開啟了長達半個世紀的誤會。

這份錯誤的情報被當時的軍統採信,並記入了檔案。檔案中稱"吳克仁投敵,為日偽軍效力",完全抹殺了他為國捐軀的事實。

戰後,這份檔案被繼續沿用。在動蕩的年代裡,沒有人去核實真相,"漢奸吳克仁"的說法開始在民間流傳。

他的家人承受著巨大的壓力,不得不隱姓埋名。吳克仁的兒子吳德瑜多次申訴,試圖為父親正名,但在特殊的年代裡,這些努力都石沉大海。

1978年,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神州大地。吳德瑜再次開始為父親申冤,他帶著珍藏多年的歷史資料,四處奔走。

輾轉多年,終於有歷史學者注意到這段被遺忘的往事。他們通過查閱戰時檔案、報紙記載和倖存老兵的證言,開始還原真相。

研究發現,1939年被情報記載的"吳克仁",實為一個籍貫、年齡都與殉國將領不同的偽軍。兩人只是同名同姓,卻造成了這場歷史悲劇。

1987年,在大量確鑿證據面前,有關部門終於正式為吳克仁平反。五十年的誤會得以澄清,這位抗日英烈的名譽終於得到恢復。

平反文件指出,吳克仁是抗日戰爭中壯烈犧牲的愛國將領,他在淞滬會戰中的英勇表現,為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消息傳出,社會各界反響強烈。多家報紙刊登了這一消息,稱這次平反不僅還原了歷史真相,也為這位抗日英烈討回了公道。

吳德瑜老人在接受採訪時流下了激動的淚水。五十年的等待,終於等來了這一天。

為了紀念吳克仁,當地政府在他犧牲的地方立下了紀念碑。碑文記載了他的生平事迹,讓後人銘記這段歷史。

在平反50年後的今天,吳克仁的故事依然值得我們深思。它告訴我們,歷史的真相可能會一時蒙塵,但終將大白於天下。

這個跨越半個世紀的沉冤得雪故事,也提醒著我們要珍惜歷史,尊重真相。英雄的事迹或許會被暫時遺忘,但正義終將得到伸張。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每月1500萬退休金沒了,尹錫悅亮底牌行動,否則死刑或牢底坐穿 - 天天要聞

每月1500萬退休金沒了,尹錫悅亮底牌行動,否則死刑或牢底坐穿

最近韓國政壇那可是熱鬧非凡,就像一場大戲,一出接著一出。當地時間 4 月 4 日上午 11 時 22 分,韓國憲法法院代理院長文炯培宣布了一個重磅消息:總統尹錫悅被罷免,判決立即生效。這一下子,尹錫悅可就從高高在上的總統寶座上跌落下來了,不僅失去了總統權力,各
中方沒得選,直接改手術刀為亮劍,特朗普被催辭職,叛徒紛紛冒頭 - 天天要聞

中方沒得選,直接改手術刀為亮劍,特朗普被催辭職,叛徒紛紛冒頭

最近這國際局勢啊,那真叫一個風雲變幻,熱鬧得很。特朗普這老兄又不消停,第三次對中國發起了關稅大戰,這一來可就攪得全球經濟的池水是波濤洶湧。可讓人意外的是,這次咱中國一改之前相對溫和的反制策略,直接 「亮劍」,那反擊力度,可把全世界都給震住了。與此同時,在美國國
中方手術刀變劍,27國反將美國一軍,特朗普氣得要對華加50%關稅 - 天天要聞

中方手術刀變劍,27國反將美國一軍,特朗普氣得要對華加50%關稅

最近這國際局勢,因為美國的關稅戰那是鬧得沸沸揚揚。特朗普大手一揮,對全球發動關稅戰,這一回,咱們中國可不再像以前那樣小打小鬧地反擊,直接「手術刀」變「利劍」,給美國來了個狠狠的回擊。更讓美國沒想到的是,歐盟 27 國也緊跟其後,準備對美國反制,這可把特朗普氣得
川普關稅落地,印度第一個舉白旗,中國快速實施對等反擊 - 天天要聞

川普關稅落地,印度第一個舉白旗,中國快速實施對等反擊

特朗普所發起的全球貿易戰,打了全世界所有國家一個措手不及,特別是由他本人所規定的所謂「基準稅」更是離了大譜,因為如果疊加美國先前向其他國家徵收的關稅來算,總關稅已經超過了70%。從這一點我們也能看出,特朗普的「關稅武器化」較之於他的第一個任期,變得更加具象化了
中國反制之後,特朗普連夜發文:美國必須堅持住,結果將載入史冊 - 天天要聞

中國反制之後,特朗普連夜發文:美國必須堅持住,結果將載入史冊

日前,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公布公告對原產於美國的所有進口商品加征關稅,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關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等法律法規和國際法基本原則,經國務院批准,自即日起,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商品加征關稅。有關事項如下:一、對原
美國闖大禍了?希拉里突然出山,特朗普始料未及,美盟友被徹底激怒 - 天天要聞

美國闖大禍了?希拉里突然出山,特朗普始料未及,美盟友被徹底激怒

《大西洋月刊》記者爆料美政府高層作戰計劃群聊泄密事件後,英國、加拿大、奧地利近日均對此作出回應。CNN稱,奧地利總統亞歷山大·范德貝倫表示,「美國的局勢再次說明,我們必須考慮(建立)一個強大、自信的歐洲,走自己的路,通過自身力量從戰略上確保歐洲的和平。」英國首
最後期限已至,特朗普不演了,直言用降低關稅來換取Tik Tok - 天天要聞

最後期限已至,特朗普不演了,直言用降低關稅來換取Tik Tok

商務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新聞發言人表示,中方堅決反對美方單邊對華加征關稅,反對將經貿問題政治化、武器化、工具化。商務部新聞發言人 何亞東:中美雙方經貿部門一直通過各種形式保持溝通,中方在關稅問題上的立場是一貫的,我們堅決反對美方單邊對華加征關稅,反對將經貿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