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年許世友為王近山求情,5年後許世友受批判,王近山講了兩個字

2024年09月29日19:03:09 歷史 1570

1969年,王近山遇到了大麻煩,眼看就要栽跟頭。但南京軍區的大將許世友沒怕,找准機會為他求情,讓戰友好過一些。可誰也沒想到,五年後,竟然輪到許世友自己遇到難關了,他被批判了。這時候,王近山也沒躲,他站出來只說了倆字:「散會」。這倆字,聽著簡單,卻暗含袒護之意。

王近山,1955年的開國中將,戰功赫赫。但9年後,他與韓岫岩的離婚官司鬧得沸沸揚揚,軍內社會影響極壞。組織嚴厲處理,他丟了北京軍區副司令的位子,黨籍被開除,軍銜也降為大校。更讓他難受的是,他被迫離開了軍隊,這是他最大的榮耀和歸宿。

1969年趁著「九大」,作為戰友兼好友的許世友向毛主席進言,說可以起用幾個有戰功的人,其中一個正是王近山。沒想到風頭轉變得很快,5年後輪到許世友因為脾氣問題被批判,王近山聽不下去,在這場幹部會議上講了兩個字「散會」,就憤而離席,也算是為許世友鳴不平的表現。

69年許世友為王近山求情,5年後許世友受批判,王近山講了兩個字 - 天天要聞

在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軍中,王近山將軍,以擅長指揮硬碰硬的激戰而聞名遐邇。他來自湖北紅安,外表溫文爾雅,臉龐白皙,行為舉止透露出一種書卷氣,初見之下,宛如一位文弱的書生。

但實際上,他性情剛烈,初次接觸的人往往難以捉摸其真實性格。這種性格一旦爆發,即便是師長也無法規勸,父親也難以制止。因此,軍中便有了「王瘋子」的綽號,威震四方,名揚天下。

王近山將軍自幼志向非凡,年僅十五歲便投身軍旅,十六歲便已擔任連長之職,被戰友們親切地稱為「小連長」。歲月如梭,轉眼間王將軍已至不惑之年。1955年,正值盛年的他被授予了中將的軍銜,可謂是年少有為,前途無量。

命運卻突然與他開了個玩笑,由於未能妥善解決個人事務,引發了一系列不良影響,最終他不得不面對嚴厲的紀律處分,這一事件在當時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69年許世友為王近山求情,5年後許世友受批判,王近山講了兩個字 - 天天要聞

王近山將軍先是失去了大軍區副司令的崇高職位,緊接著軍銜從中將降為了大校,最終更是被安排轉業至河南西華縣的一個農場,擔任副場長一職。這一系列接踵而至的變故,無疑讓王近山將軍從輝煌的頂點跌落至了人生的低谷。

在王近山遭遇困境之時,許多昔日的戰友和部屬選擇了保持距離,生怕受到牽連,但許世友等幾位深交的老戰友卻始終未忘舊情。在王近山最為艱難的時刻,曾經戰友許世友挺身而出,默默為他求情,也盡全力維護了王近山的尊嚴和面子。

許世友上將,在1969年鼓足勇氣,特意找到毛主席,為王近山請求關照。許世友深知王近山身體狀況不佳,農場的生活條件又十分艱苦,加之當時的社會環境複雜,王近山更是多次遭受不公正的待遇。目睹此景,許世友心中難平,最終決定「冒險」向毛主席反映王近山的實際情況。

69年許世友為王近山求情,5年後許世友受批判,王近山講了兩個字 - 天天要聞

1969年的春天,北京城正值「九大」盛會召開之際。許世友將軍借著會議的間隙,鼓起勇氣向毛主席提議道:「眼下國家備戰正緊,有幾位將領有赫赫戰功,雖然也有過過失,但已經好多年了,咱們是否能考慮重新啟用他們呢?」

毛主席聞言,反問:「哦?是哪幾位呢?」許世友將軍不假思索地回答:「比如王近山、周志堅兩位將軍。」毛主席聽後,輕笑一聲說:「『王瘋子』嘛,我自然知曉,可以考慮。」接著,他轉向在座的各大軍區領導,半開玩笑地問:「這要是把老虎放回山林,哪位敢接這個燙手山芋呢?」許世友將軍立刻接話,堅定地說:「我們願意承擔這份責任。」

會議結束後不久,王近山將軍便接到了新的任命,擔任南京軍區副參謀長一職。但是,那時的王近山將軍處境並不樂觀,昔日並肩作戰的戰友中,僅有尤太忠和肖永銀兩位摯友前往車站迎接,場面顯得頗為冷清。

69年許世友為王近山求情,5年後許世友受批判,王近山講了兩個字 - 天天要聞

抵達南京軍區後,王近山將軍卻意外地受到了許世友將軍的熱烈歡迎。許世友不僅親自接待,還慷慨地讓出了自己的居所,供王近山居住。這一舉動,既是對王近山將軍的一種尊重與抬舉,也讓他能夠更方便地將家人接到身邊,共享天倫之樂。

隨著許世友將軍後來被調任至廣州軍區,他雖身處異地,但對王近山在南京的生活狀況依舊牽掛於心,時常詢問,關懷備至。然而,好景不長,1974年,王近山將軍不幸被診斷出患有癌症。這位歷經滄桑的老將軍卻表現得異常平靜與豁達,他深知生死有命,富貴在天,所以並未過分沉溺於悲傷之中,而是邊工作,邊治療。

就在王近山查出癌症的前一年,許世友已被調往廣州軍區,兩人從此不能日日相見,這讓王近山將軍心中難免生出幾分失落與不舍。許世友將軍性格直率、不會迂迴,雖然在軍區內贏得了尊重,卻也招致了一些幹部的私下不滿。

69年許世友為王近山求情,5年後許世友受批判,王近山講了兩個字 - 天天要聞

1974年,趁著某股風潮,有人趁機大肆批判許世友,這股不正之風甚至蔓延到了南京軍區的幹部會議上,氣氛一時緊張。此時,王近山將軍雖已身患重病,但聽聞有人無端詆毀許世友,他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

只見那人還在滔滔不絕,王近山卻毫不留情,猛然將桌上的本子一推,大聲喝道:「散會!」這一聲怒吼,如同驚雷炸響,瞬間打破了會議室的沉寂。吼聲未落,王近山已毅然起身,頭也不回地離開了會場。
隨後,整個會議室陷入了一片寂靜,隨後眾人也紛紛起身,默默離去。許世友在南京軍區多年,許多幹部都是他的老部下,王近山的這一聲「正義之吼」,是種震懾,讓他們獨立思考、別再盲目跟風。因此大多數人選擇保持沉默,不在背後議論許世友的是非。

69年許世友為王近山求情,5年後許世友受批判,王近山講了兩個字 - 天天要聞

1978年5月,王近山將軍在南京病逝,享年63歲。許世友深感悲痛,他聯合老戰友,申請將王近山的葬禮規格提升至大軍區級別,並為其追加「南京軍區顧問」的職務,以此表達對其一生貢獻的崇高敬意。葬禮莊重舉行,王近山將軍的忠誠與犧牲精神永載史冊。

參考文獻:

吳東峰.「瘋子」王近山[J].中國人才,2007,(4):66-67.

69年許世友為王近山求情,5年後許世友受批判,王近山講了兩個字 - 天天要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車圈流傳的「三大限制」是真的嗎? - 天天要聞

車圈流傳的「三大限制」是真的嗎?

「房地產行業的『三道紅線』影響深遠,但類比到車圈,不免有些『望文生義』之嫌。」 文 / 巴九靈 汽車行業似乎正走向一場前所未有的收緊。 帶動這種氛圍的,是一則尋不見來源....
德國建歐洲最大軍隊,歷史重演的第一步? - 天天要聞

德國建歐洲最大軍隊,歷史重演的第一步?

6月27日,據媒體得到的一份法律草案顯示,德國政府計劃加快國防採購,以便使軍隊做好戰鬥準備。該文件稱,德國軍事實力的快速提升「絕不能因過於複雜的採購程序或冗長的授權流程而失敗」,同時警告稱,俄羅斯的軍事目標可能不僅僅是烏克蘭。此前德國總理在6月24日批准了一項預算框架,預計德國的軍事總開支將從2025年的950...
抗戰勝利80周年,特朗普該看到什麼? - 天天要聞

抗戰勝利80周年,特朗普該看到什麼?

無論特朗普是否會出現在9月3日的閱兵儀式上,就全世界來看,正義必勝!文 | 海上客「中方是否計劃邀請特朗普參加九三閱兵儀式?」在昨天(6月30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日本共同社記者如此問道。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表示,上周國新辦介紹了關於抗戰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邀請外國領導人的情況和安排。你的具體問題,我目前沒...
和中國分庭抗禮?日本要開採海底稀土 - 天天要聞

和中國分庭抗禮?日本要開採海底稀土

在中國收緊稀土產品對外出口的背景下,作為資源貧國的日本決定「出道成為稀土生產國」,而他們的目光則聚焦于海底資源。據日經亞洲7月1日報道,日本計劃於明年1月正式啟動首個從近海礦床開採稀土礦物的試點項目。但不知是無意還是有心,在日本的相關報道中,似乎連篇累牘地都在強調有望解決「有無」,卻無人在意「成本」。...
我們的1945|付瑞芝:「一切服從黨安排!」 - 天天要聞

我們的1945|付瑞芝:「一切服從黨安排!」

今年11月,曾經的八路軍女戰士付瑞芝將迎來百歲生日。此刻再次回眸革命戰鬥中的烽火硝煙,抗戰歲月無疑是濃墨重彩且令人銘記的篇章。1925年11月,付瑞芝出生在山東臨沂蒼山縣(今蘭陵縣)湧泉村。
原來它與荔枝是早有世仇啊 - 天天要聞

原來它與荔枝是早有世仇啊

都在說長安的荔枝,我大吳越的楊梅表示不服。 當真不服。明朝的李東陽稱楊梅「價比隋珠」,因為在京城想吃到它實在不易——荔枝運到京城,不過是「一日而色變,二日而香變,三日而味變,四五日外色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