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命人和他命中注定的事

2024年09月29日01:22:09 歷史 1798

清朝時,太平天國義軍攻破了南京城,城裡有一個叫某甲的人趁亂逃到了鄉下。晚上他無處可去,在路邊看到一個古廟就住了進去。

他跑得又慌又累非常疲倦,蹲在廟裡牆角就睡著。剛一合眼,就見到整個大院燈火通明,衙門的差役們站在兩邊,大聲呼喊著什麼。一個官員從後殿走出來,穿著官服坐在大堂上,看起來很像城隍廟的神像。

有一個藍臉官吏,拿著一本冊子點名,聽那些名字都是南京城遭受戰亂而死的人,每叫到一個名字,就有人答應,然後被差役押走。

藍臉吏叫到某甲的名字時,沒有人答應,另一個官員報告說:「這個人雖然在劫難逃,但他應該死在王三麻子手裡,只是他的時間還沒有到。」

某甲一聽自己也將死去,大驚而醒,卻發現廟宇里靜悄悄的,原來是一場噩夢。他知道自己註定要遭受大劫,終究難逃一死,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第二天早晨,他憂心忡忡地離開古廟,逃到江邊,想要乘船過河。和他一起逃命的有上百人,男女老少都站在河岸上,焦急地等待船隻送他們過去。

那些不良船夫趁機抬高了船價,而逃難的人身上都沒有錢,無法過河,哭聲震天動地。

某甲心裡很同情他們。他身上帶著二十多兩金子,心想自己反正是在劫難逃的人,死期將至,要這麼多錢有什麼用?不如分給這些逃難的人,幫助他們過河。

於是他告訴船夫,如果能把所有人都渡過河,他願意把所有的錢都給他。船夫按照他說的做了,某甲付了錢,身上就一分錢也沒有了。

到了晚上,聽說太平軍要過河,危險迫在眉睫,他不知道往哪裡躲避,只好暫時躲在路邊的一個小土地廟里。

廟很小,他勉強鑽進廟裡,用背堵住門,外面沒有多餘的空間。當時月光昏暗,他看到太平軍從廟外經過,背著武器,舉著旗幟,絡繹不絕,離他只有幾尺遠,卻沒有人發現他。

他吁了一口氣,眼看面前的軍隊要走盡了,只有一個走在最後的士兵,長得非常粗魯,頭上纏著一塊像斗笠一樣大的紅布巾,手裡拿著長矛,氣勢洶洶地走過來。

士兵看到廟裡有人,就挺起長矛向他直刺過來。某甲急忙用雙袖裹住矛頭,用力頂住,說:「你是不是王三麻子?我今天確實應該死在你手裡!」

士兵很驚訝,問他:「我們從未見過面,你怎麼知道我的名字?」某甲就把夢中的話告訴了他。

士兵笑了起來:「我從來不信神,神說我會讓你死在我手裡,我偏偏不殺你,偏要讓神的話不靈驗。」說完,他拔出長矛,還送給某甲一面旗幟,告訴他躲避義軍的方法,遇上他們只要拿出旗幟,說些什麼話就能免於被殺,然後就離開了。

士兵走後,後面再也沒有人經過,某甲才從廟裡出來。後來遇到強盜,他出示旗幟,就沒有人盤問他。他逃到別的地方,流浪了好幾年,直到南京城被收復,他才回來,現在仍然過著平靜的生活。

某甲因為一念之善,最終逃脫了生死劫難。

誰說命運不可改變?問題只在於你是否願意改變自己的思想行為。

逃命人和他命中注定的事 - 天天要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以色列學者發出警示:下一個屠殺猶太人的,極有可能是美國 - 天天要聞

以色列學者發出警示:下一個屠殺猶太人的,極有可能是美國

前言說到猶太人,相信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都是二戰時期德國納粹的暴行,以及現在正在中東到處點燃戰火的猶太人國家,以色列。而就在2025年初,以色列的學者在電視訪談中,談起了猶太人被屠殺一事。只不過他所說的並非是二戰時期德國對猶太人的屠殺,而是
史記.丁繼超傳 - 天天要聞

史記.丁繼超傳

《史記.丁繼超傳》文/捲風丁繼超生前戎裝照丁公繼超,字冠群,生於民國十六年,山東嶧縣六區丁庄村人,乃運河支隊之英勇戰士也。少時家貧,祖父丁文庭父親丁廣友皆目不識丁,生計維艱。年六歲,常隨祖母母親放牛割草拾柴,時有荒年,掘野菜以充饑。
專訪河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韓鼎:解碼商代「龍圖騰」 - 天天要聞

專訪河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韓鼎:解碼商代「龍圖騰」

6月28日,一場關於「龍騰大邑商」的學術沙龍在鄭州商代都城遺址博物院舉辦。河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韓鼎以考古學家的嚴謹與美術史家的敏銳,帶領觀眾穿越時空,解碼青銅器與玉器上的龍紋密碼,揭開商代龍形象的神秘面紗。活動間隙,韓鼎教授接受了正觀新聞記者專訪,從龍與饕餮共存的禮制密碼,到中華文明「多元一體」...
涉嫌嚴重違紀違法!遂寧市船山區委書記段勇被查 - 天天要聞

涉嫌嚴重違紀違法!遂寧市船山區委書記段勇被查

遂寧市船山區委書記段勇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四川省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段勇簡歷段勇,男,漢族,1976年12月生,四川蓬溪人,省委黨校在職研究生學歷。1996年9月參加工作,1997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96年9月至2001年12月,先後在蓬溪縣蓬南鎮政府、遂寧市紀委監察局工作;2001年12月至2007年12月,歷任...
中國東極「魚經濟」 - 天天要聞

中國東極「魚經濟」

新華社哈爾濱7月2日電 題:中國東極「魚經濟」新華社記者 戴錦鎔在中國大陸最東端的撫遠市,東極魚市裡的吆喝聲此起彼伏,喚醒了城市的清晨。撫遠原名「伊力噶」,赫哲語意為「金色的魚灘」,這裡地處黑龍江和烏蘇里江兩大水系交匯處。這座被譽為「華夏東極」的邊境小城,正書寫著中國「魚經濟」的生動樣本。綠色無污染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