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圖 杭州岳王廟秦檜夫婦跪像
中國歷史上名聲最臭的奸臣,如果秦檜敢領第二,恐怕沒人敢領第一。作為南宋宰相的秦檜,因為其力主對金妥協求和,並促使宋高宗殺害抗金名將岳飛等,遭到民間廣泛痛恨,被視為漢奸和賣國賊,在《宋史》中被列入奸臣類。
南宋《八相圖》之《秦檜像》
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而且由於民間對於岳飛持續的喜愛,有關岳飛的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於是對秦檜的痛恨並沒有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變淡,反而是代代流傳,是真正意義上的遺臭萬年。
提到秦檜,大家腦子裡普遍浮現的第一印象恐怕是其經典的跪像。流傳下來的文物中,秦檜的跪像不止一尊,最有名的自然是杭州岳王廟中的那一尊。但是相信很少有人知道或者意識到,這個臭名昭著的大奸臣,留給後世的不止罵名,還有一些與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甚至是讓人喜聞樂見的東西。
太師椅
明代黃花梨六方扶手椅,故宮博物院藏
傳統中式傢具中,唯一一種以官銜命名的傢具就是「太師椅」。有關太師椅的最早記載見於宋代張端義的《貴耳集》,裡面提到有一次秦檜坐在椅子上仰著頭,頭巾從頭上墜落。京伊吳淵看在眼裡,想要別出心裁地拍丞相馬屁,於是命人製作了一種形如荷葉的部件,讓工匠安在秦檜的椅圈上,可以托住頭部。太師椅這一名稱就此流傳下來,有些不明就裡的後人甚至說太師椅是秦檜發明的。
清 姚文瀚 《勘書圖》,故宮博物院藏
太師椅的具體形制隨著時代有很多變化,清代太師椅的造型與宋史所載相差甚遠,體形碩大、做工繁複、設於廳堂的扶手椅、屏背椅等都稱太師椅。靠背與椅面、扶手與椅面都設計成直角,樣子莊重,用料厚重,但是這些改變並非是讓坐的人舒適,而是為了凸顯主人的地位和身份。
油條
油條我們都很熟悉,據說是南北方唯一能達成共識的早餐食品,它的緣起也與南宋大奸臣秦檜有關。據說當年秦檜害死岳飛後,臨安府(今杭州)的百姓義憤填膺,卻有怒不敢言。眾安橋橋下有位面點師傅,靈機一動,用麵粉搓成兩個酷似秦檜夫婦的面人,然後把它們背對背地粘在一起,丟進油鍋里炸,並大聲叫賣「油炸檜」。痛恨奸臣的老百姓們紛紛趕過來購買,吃下「油炸檜」以解心頭之恨。後來涅面人的工藝逐漸簡化,用兩根小條,一根代表秦檜,一根代表他的妻子王氏,兩根扭在一起放到油鍋里炸,就成了現在的油條。
成語 「樹倒猢猻散」
北宋《猿猴摘果圖》,故宮藏
除了有形的傢具和面點,由秦檜流傳下來的還有常用成語。宋龐元英《談藪·曹詠妻》記載了一個故事,說宋高宗時期有個叫曹詠的侍郎,他善於逢迎拍馬,深得秦檜歡心,所以官運亨通。曹詠當了大官後,很多人都來巴結他,唯獨他的大舅子厲德新卻從不向他獻殷勤,因為他料定曹詠不會有好下場。後來,秦檜死後,那些依附秦檜的傢伙一個個倒台,曹詠也遭到貶官。厲德新得到消息後,寫了一篇題為《樹倒猢猻散》的賦寄給曹詠,諷刺曹詠等人是樹上的猴子,而秦檜就是那棵倒了的大樹。後來「樹倒猢猻散」成為一個貶義的成語,如今還經常被人們使用。
歷史冷知識,喜歡的話點個「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