籍貫這個事還真不簡單,快來湖北第十五屆曬譜活動「尋根溯源」

2024年08月08日14:20:36 歷史 3679

籍貫這個事還真不簡單,快來湖北第十五屆曬譜活動「尋根溯源」 - 天天要聞

極目新聞記者 徐穎

通訊員 竺佳怡 雷安琪

祖籍、籍貫是怎麼來的?一個家族和姓氏是怎麼傳承和遷徙的?

8月14日,一年一度火「出圈」的文化盛宴——湖北第十五屆曬譜活動,即將開啟。極目新聞記者了解到,湖北第十五屆曬譜活動,是湖北省圖書館120周年系列主題活動之一。活動有哪些亮點?為您提前打探到了!

四省一市齊聚湖北曬家譜

即將開啟的湖北第十五屆曬譜活動,長江流域四省一市齊聚湖北曬家譜。本屆曬譜活動由國家圖書館、湖北省文化和旅遊廳指導,湖北省圖書館、湖南圖書館主辦。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四川省、重慶市廣泛參與。

據主辦方介紹,希望通過本次活動,回溯長江兒女篳路藍縷的遷徙歷程,從家譜的一支一脈,輝映出長江文明的鮮活記憶,血脈交融的文化與生活圖景,體悟生生不息的精神傳承。

流傳甚廣的移民發源地「瓦屑壩」在何處?

中國歷代的移民和大遷徙,被家譜記載印證。影響大的移民發源地,被民謠傳唱至今。比如「問我祖先來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北有大槐樹,南有瓦屑壩」。民謠中提到的「瓦屑壩」是什麼地方?帶著這樣的疑問,我們可以從本屆曬譜活動的展品中尋找線索。湖北省圖書館館藏民國木活字本《周氏宗譜》,記載了他們的始遷祖周銓一宋末由江西南康府星子縣瓦屑壩遷蘄的遷徙經歷。原來,「瓦屑壩」便是如今鄱陽湖流域的一個古老渡口。這裡的水路面積遼闊,南方移民沿河而走,逐水而居,在遷徙路途中從鄱陽湖集結,從而讓鄱陽湖逐步成為了歷代移民群體的共同記憶。

「湖廣填四川」是怎麼一回事?

「湖廣填四川」有何來歷?在即將揭幕的湖北第十五屆曬譜活動,我們將從長江流域的各地館藏中清晰地發現文化基因傳承的足跡。即將展出的展品中包括清同治八年忠孝堂刻本《熊氏族譜》六卷,清光緒十九年刻本《何氏族譜》六卷等,其中不乏地域遷徙方面的記載。「湖廣填四川」是一次大規模移民浪潮,眾多家庭攜家帶口從湖南、湖北、江西、福建、廣東、廣西等地進入四川謀生,其中以湖北、湖南人口最多,客家移民居次。廣大移民為四川地區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四川省圖書館館藏光緒九年刻本《牟氏宗譜》不分卷記載,四川犍為縣牟氏始祖天運,原籍湖北麻城孝感鄉,於明洪武年間遷四川省樂山市犍為縣,正是這段歷史的佐證之一。

據主辦方介紹,湖北第十五屆曬譜活動當天,除了飽覽長江文明,來逛展的讀者還可現場打卡集章,參與鐫刻姓氏印記等互動活動,沉浸式體驗優秀傳統文化。

(來源:極目新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華夏這五千年,遭遇4次危機,但總有「神人」出現,化險為夷 - 天天要聞

華夏這五千年,遭遇4次危機,但總有「神人」出現,化險為夷

「滾滾長江東逝水」,改朝換代多了去。可中華民族的根,一直沒斷過。不過,在此期間,也是險象環生,這根,曾四次差點被刨被斷。好在,每一次,總有「神人」出現,化險為夷,此乃中華國運!頭一次是西晉末年,五胡亂華。八王之亂把國家攪成爛泥。
大刀隊是我們的悲哀,並不是什麼榮耀 - 天天要聞

大刀隊是我們的悲哀,並不是什麼榮耀

大刀隊最早得追溯到國民革命軍西北軍那時候。1933年,長城抗戰打響,日軍大舉進攻喜峰口。當時中國軍隊的處境有多慘?槍支彈藥都湊不齊,工業底子薄得像張紙,連個像樣的炮都造不出來。面對日軍的三八式步槍、機槍甚至坦克,咱們的西北軍將領沒辦法,只能
校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赴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開展集體學習 - 天天要聞

校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赴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開展集體學習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論述,大力弘揚偉大抗戰精神,7月9日,校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成員,部分職能部門負責人、院系黨委書記赴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參觀學習。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大家認真聆聽解說,參觀了《為了民族解放與世界和平——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
從馬扎然到丘吉爾:首相們的職場生存指南 - 天天要聞

從馬扎然到丘吉爾:首相們的職場生存指南

《首相塔》全八集完結!今年三月到六月,陸大鵬與程衍樑帶我們走近歐洲歷史上的八位首相或總理,在紛繁的歷史中,串聯起他們的故事:從締造「太陽王」的馬扎然,到瓦解拿破崙的梅特涅,再到力挽狂瀾的克列孟梭,直至締結「英美特殊關係」的丘吉爾... 他們在時代的浪潮中抉擇,也親手推動著歷史的進程。光環背後,其實這些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