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志願軍首長去內蒙視察,發現一流浪漢竟是犧牲10年的戰友

2024年07月23日19:33:04 歷史 1763

1963年的內蒙古,秋風送爽,草原一片金黃。

在這樣一個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日子裡,軍區首長翟文清,一位曾經歷過無數次戰火洗禮的老將軍,來到內蒙古視察。

1963年,志願軍首長去內蒙視察,發現一流浪漢竟是犧牲10年的戰友 - 天天要聞

隨著車隊緩緩駛入一個馬場,翟文清的目光被一位正在喂馬的中年男子所吸引。

這位男子穿著破舊,面容憔悴,但眼中卻閃爍著不屈的光芒。

他的動作熟練而有力,儘管只有一隻手,卻能將馬匹照顧得無微不至。

1963年,志願軍首長去內蒙視察,發現一流浪漢竟是犧牲10年的戰友 - 天天要聞

翟文清的心莫名地顫動了一下,一種久違的熟悉感油然而生。

「那位喂馬的人是誰?」翟文清向身旁的地方幹部問道,聲音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

「首長,他叫於水林,是這裡的一個流浪漢,也是個殘疾人。政府見他無依無靠,便安排他在這裡工作,負責喂馬。」

地方幹部恭敬地回答,言語間透露出對這位流浪漢的同情與尊重。

1963年,志願軍首長去內蒙視察,發現一流浪漢竟是犧牲10年的戰友 - 天天要聞

「於水林?」翟文清聞言一震,他快步走向於水林,每一步都顯得那麼沉重而堅定。

當他站在於水林面前時,兩人的目光交匯。

「是你嗎?於水林!」翟文清的聲音有些哽咽,但更多的是激動與驚喜。

於水林抬頭,看到翟文清那張熟悉而威嚴的臉龐,眼眶瞬間濕潤了。

他顫抖著聲音回答:「是我,翟首長!我沒想到還能再見到您!」

1963年,志願軍首長去內蒙視察,發現一流浪漢竟是犧牲10年的戰友 - 天天要聞

翟文清感慨萬千地說:「當年我們怎麼都找不到你,還以為你犧牲在了戰場上。沒想到,你竟然就在這個地方,默默無聞生活了這麼多年。」

二人身後,當地的領導幹部面面相覷,大家都是一臉茫然。他們從來不知道,原來流浪漢於水林還有這麼一層特殊的身份。

抗美援朝,奮勇爭先

出生在內蒙古赤峰的於水林,從小就有著保家衛國的夢想。

草原上奔跑的男子漢,身體里的血液因為祖國而沸騰,心中的火苗因為正義而燃燒。

解放戰爭時期,他就加入了革命隊伍當中。

1963年,志願軍首長去內蒙視察,發現一流浪漢竟是犧牲10年的戰友 - 天天要聞

戰爭勝利之後,新中國成立,奔波四方的戰士們也能解甲歸田,過上安穩幸福的生活。

誰能想到,1950年,抗美援朝戰爭又來了。

於水林註定脫不下身上的軍裝,他扛著槍,挺著驕傲的胸膛,再次走上了戰場。

這一次,他作為40軍352團3營的一員,跟著大部隊一起來到了冰天雪地之中的朝鮮。

1963年,志願軍首長去內蒙視察,發現一流浪漢竟是犧牲10年的戰友 - 天天要聞

志願軍戰士們的作戰條件並不好,整個隊伍的機械化程度也並不高。

相比之下,我們的劣勢正好是「聯合國軍」的優勢。美國把裝甲車開得團團轉,天上的戰鬥機更是時刻威脅著我軍的安危。

1951年2月,橫城戰役爆發。

這是一場敵我雙方紙面實力有些懸殊的戰鬥,「聯合國軍」為了壓制越戰越勇的志願軍,出動了大量坦克。

1963年,志願軍首長去內蒙視察,發現一流浪漢竟是犧牲10年的戰友 - 天天要聞

我軍丟出去的炸彈,射出去的炮火,很難切中對方的要害。

遠距離的對轟,我軍更不佔優勢。

要想把坦克這個大問題解決掉,我軍便需要派出戰士,在敵人的眼皮子底下想辦法靠近他們的坦克,直接對準目標近距離引爆。

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爭取更多機會。

於水林踴躍報名,最終得到任命,由他負責引爆敵人坦克。

1963年,志願軍首長去內蒙視察,發現一流浪漢竟是犧牲10年的戰友 - 天天要聞

要想接近敵人的坦克,正大光明的衝鋒肯定是行不通的。在戰友們的火力掩護之下,於水林必須盡量放低身體,藏在敵人的視線盲區。

為了不讓敵人察覺異動,他必須要避免打草驚蛇。無論如何,在沒有接近坦克之前,發生任何事情,他都不能做出激烈的反應。

1963年,志願軍首長去內蒙視察,發現一流浪漢竟是犧牲10年的戰友 - 天天要聞

這次行動一旦開頭,於水林就沒有回頭的機會。向前,這是他唯一的方向。

接下來的戰鬥,他用實際行動,書寫了志願軍的無畏、強大和動人。

1963年,志願軍首長去內蒙視察,發現一流浪漢竟是犧牲10年的戰友 - 天天要聞

獨臂英雄,受到照顧

於水林帶著炸彈,順著地道方向,在戰友的掩護之下,朝著敵人的坦克進發。

他的基礎目標是炸掉一輛坦克,只要接近目標,任務就能成功一半。

1963年,志願軍首長去內蒙視察,發現一流浪漢竟是犧牲10年的戰友 - 天天要聞

但是引爆坦克的動靜太大,敵軍發現後,馬上調轉矛頭,對著他全力出擊。

光是炸掉一輛坦克怎麼夠?既然來了,那就得賺夠本。

在這個過程中,於水林的一邊胳膊被對面的子彈打成了篩子。

1963年,志願軍首長去內蒙視察,發現一流浪漢竟是犧牲10年的戰友 - 天天要聞

鑽心的疼痛從傷口處傳來,鮮血混合著汗水從他的身上滴落。然而這些傷痛,都不能阻擋他半分。

在孤身炸掉了兩輛坦克之後,他終於撐不住了,眼前一黑便倒了下去。

1963年,志願軍首長去內蒙視察,發現一流浪漢竟是犧牲10年的戰友 - 天天要聞

此時此刻,於水林已經是遍體鱗傷,進氣多出氣少,眼看著就要活不成了。

好在他的戰友們沒有放棄他,把他從死人堆里刨了出來,又把他送進了後方的醫院。

就這樣,身受重傷的於水林與前線拼殺的戰友們失去了聯繫。

1963年,志願軍首長去內蒙視察,發現一流浪漢竟是犧牲10年的戰友 - 天天要聞

這一時期,翟文清正是他的首長,在戰後還專門為他送來了一等功的捷報。

可當事人於水林,突然之間就失去了蹤跡,誰也找不到他。

有人以為,他在醫院裡重傷不治犧牲了。

也有人以為,他在傷好之後被編進了別的部隊。至少40軍的戰友們再也沒有見過他,包括翟文清。

1963年,志願軍首長去內蒙視察,發現一流浪漢竟是犧牲10年的戰友 - 天天要聞

誰能想到,時隔十幾年,1963年的一次偶遇,才讓翟文清知道,原來於水林這位戰鬥英雄沒有死。

被問到當年為什麼隱姓埋名,悄悄離開,於水林的回答感人肺腑。

悄然離開

他說,部隊需要的是一個能夠殺敵的軍人,而不是仗著自己立了軍功,就躺在功勞簿上睡大覺的殘疾人。

他不想成為別人的負擔,不想拖累祖國,選擇一個人默默回到老家,過上了流浪漢的日子。

1963年,志願軍首長去內蒙視察,發現一流浪漢竟是犧牲10年的戰友 - 天天要聞

回到老家後,之前的功勞他也從來都沒有跟別人說過。

當地政府只知道他是個殘疾軍人,不太了解他過去經歷過什麼。看他生活困苦,政府才為他安排了一個殘疾人也能勝任的工作。

這麼多年來,於水林的吃苦耐勞,他們大家都有目共睹。

他從來不會偷奸耍滑,每天做事勤勤懇懇,每一個細節工作都能做到位。

馬匹雖然是沒有意識的動物,但於水林沒有完全把它們當成一群牲畜,隨意對待。

1963年,志願軍首長去內蒙視察,發現一流浪漢竟是犧牲10年的戰友 - 天天要聞

相反,他對自己餵過的馬十分上心,對馬兒的生活習性也相當了解。

少了一隻胳膊,他的生活註定會遇到一些困難。

不過他相當獨立和堅強,沒有什麼大事,他絕對不願意因為自己麻煩其他人,更不願意給政府增加負擔。

能夠自己辦到的事情,他也盡量自己完成。那種骨子裡透出來的優良品質,也讓人十分欽佩。

1963年,志願軍首長去內蒙視察,發現一流浪漢竟是犧牲10年的戰友 - 天天要聞

了解了於水林這些年過的生活,翟文清很是心酸。在他看來,於水林應該過得更好才對,對方值得更加優越的對待。

後來,在當地政府的幫助下,於水林蓋起了新房子,還認識了一個同樣有些殘疾,但心地十分善良的姑娘。

他的生活在越來越好,這都是他應得的對待,但他對祖國卻始終充滿深深的感恩。

翟文清既然已經知道了他的下落,當然也就不可能再和他斷了聯繫。

每年只要有空,翟文清都會去往內蒙,和自己的老戰友相聚。

英雄的付出,祖國不會忘記,人民也不會忘記。

1963年,志願軍首長去內蒙視察,發現一流浪漢竟是犧牲10年的戰友 - 天天要聞

結語

獨臂英雄於水林,已然成為40軍戰鬥資料中存在感極高的人物。

孤身一人炸掉敵人兩輛坦克的英雄,雖然過了十幾年默默無聞的日子,但終究也得到了應有的對待。

每一位在戰爭中拋頭顱灑熱血的戰士,都是新中國寶貴的財富。

1963年,志願軍首長去內蒙視察,發現一流浪漢竟是犧牲10年的戰友 - 天天要聞

2、於水林(二級戰鬥英雄) - 百度百科

1963年,志願軍首長去內蒙視察,發現一流浪漢竟是犧牲10年的戰友 - 天天要聞

3、《 中國人民志願軍征戰紀實 下》 王樹增

4、《揭開戰爭序幕的先鋒 四十軍在朝鮮》 李英等人 著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以色列學者發出警示:下一個屠殺猶太人的,極有可能是美國 - 天天要聞

以色列學者發出警示:下一個屠殺猶太人的,極有可能是美國

前言說到猶太人,相信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都是二戰時期德國納粹的暴行,以及現在正在中東到處點燃戰火的猶太人國家,以色列。而就在2025年初,以色列的學者在電視訪談中,談起了猶太人被屠殺一事。只不過他所說的並非是二戰時期德國對猶太人的屠殺,而是
史記.丁繼超傳 - 天天要聞

史記.丁繼超傳

《史記.丁繼超傳》文/捲風丁繼超生前戎裝照丁公繼超,字冠群,生於民國十六年,山東嶧縣六區丁庄村人,乃運河支隊之英勇戰士也。少時家貧,祖父丁文庭父親丁廣友皆目不識丁,生計維艱。年六歲,常隨祖母母親放牛割草拾柴,時有荒年,掘野菜以充饑。
專訪河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韓鼎:解碼商代「龍圖騰」 - 天天要聞

專訪河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韓鼎:解碼商代「龍圖騰」

6月28日,一場關於「龍騰大邑商」的學術沙龍在鄭州商代都城遺址博物院舉辦。河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韓鼎以考古學家的嚴謹與美術史家的敏銳,帶領觀眾穿越時空,解碼青銅器與玉器上的龍紋密碼,揭開商代龍形象的神秘面紗。活動間隙,韓鼎教授接受了正觀新聞記者專訪,從龍與饕餮共存的禮制密碼,到中華文明「多元一體」...
涉嫌嚴重違紀違法!遂寧市船山區委書記段勇被查 - 天天要聞

涉嫌嚴重違紀違法!遂寧市船山區委書記段勇被查

遂寧市船山區委書記段勇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四川省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段勇簡歷段勇,男,漢族,1976年12月生,四川蓬溪人,省委黨校在職研究生學歷。1996年9月參加工作,1997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96年9月至2001年12月,先後在蓬溪縣蓬南鎮政府、遂寧市紀委監察局工作;2001年12月至2007年12月,歷任...
中國東極「魚經濟」 - 天天要聞

中國東極「魚經濟」

新華社哈爾濱7月2日電 題:中國東極「魚經濟」新華社記者 戴錦鎔在中國大陸最東端的撫遠市,東極魚市裡的吆喝聲此起彼伏,喚醒了城市的清晨。撫遠原名「伊力噶」,赫哲語意為「金色的魚灘」,這裡地處黑龍江和烏蘇里江兩大水系交匯處。這座被譽為「華夏東極」的邊境小城,正書寫著中國「魚經濟」的生動樣本。綠色無污染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