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驚艷了!沉海500年,928件神秘文物重見天日→

2024年06月14日14:20:30 歷史 2915

6月13日,國家文物局在海南瓊海召開「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重要進展工作會,通報南海西北陸坡一號、二號沉船水下考古最新成果,經過為期一年的水下考古調查,兩艘沉船的分布範圍已經探明,並提取出水陶器、瓷器、原木等文物928件套。

一號沉船遺物超10萬件

二號沉船遺物以原木為主

據介紹,2023年5月至2024年6月,國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聯合對南海西北陸坡一號、二號兩艘沉船,開展了3個階段的水下考古調查,現在確認:一號、二號沉船其年代分別屬於明朝正德、弘治年間。

太驚艷了!沉海500年,928件神秘文物重見天日→ - 天天要聞

一號沉船遺址由核心區、

環形區和條形區組成,

遺物數量超10萬件。

其中核心區長約37米、寬約11米,由船體和大量堆疊有序、碼放整齊的船貨構成,目前船體可見10個以上分艙,船貨主要為陶器、瓷器、銅器、鐵器、竹木器等。

太驚艷了!沉海500年,928件神秘文物重見天日→ - 天天要聞

調查期間,從一號沉船共提取青花、青釉、白釉、青白釉、紅綠彩、琺華、單色釉、素三彩等瓷器,以及醬釉陶器、銅錢等文物890件套,部分瓷器帶有「福」「正」「太平」「吳文自造」等底款。

太驚艷了!沉海500年,928件神秘文物重見天日→ - 天天要聞

二號沉船遺址,

由核心區和散落區組成。

核心區南北長約21米、東西最寬約8米,遺物以排列整齊、堆疊有序的原木為主,另有少量陶瓷器、鉛錫器等。調查期間,從二號沉船共提取原木、瓷器、陶器、蠑螺殼、鹿角等38件文物。

太驚艷了!沉海500年,928件神秘文物重見天日→ - 天天要聞

國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研究館員 宋建忠:

也有一些新的器型的發現,有藍釉的白釉的執壺,還有一些龍紋碗,當然更重要的,我們在一件紅綠彩的碗上面,發現了丙寅年造的紀年款,丙寅年就是(明)正德元年1506年,這樣對於我們之前一直判斷,一號沉船屬於正德時期,就等於是完全證實了,應該說這是第三個階段最重要的一個發現。

太驚艷了!沉海500年,928件神秘文物重見天日→ - 天天要聞

據了解,南海西北陸坡一號、二號沉船,發現於2022年10月,位於海南島與西沙群島之間的南海海底,西北距離三亞約150公里。

今年5月6日,國務院核定公布南海西北陸坡一號、二號沉船水下文物保護區。為全面加強深海文物保護管理,國家文物局水下考古南海基地、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二期、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機構建設正在穩步推進。

沉海500年

一號沉船批量琺華器驚艷天下

南海西北陸坡一號沉船所載貨物數量巨大,考古調查探明,船貨以瓷器為主,其中,最引人矚目的,無疑是色彩斑斕的琺華器。目前,國內外各大博物館收藏的琺華器多為傳世品,考古發現的歷來罕見。一號沉船出現批量的琺華器,可謂驚艷天下。

太驚艷了!沉海500年,928件神秘文物重見天日→ - 天天要聞

太驚艷了!沉海500年,928件神秘文物重見天日→ - 天天要聞

藍如深色寶石之藍,紫如深色紫晶之紫,黃如透亮之金珀,在民國時期專論古陶瓷的名著《飲流齋說瓷》中,作者用寶石、紫晶、金珀的艷麗,來形容一種陶瓷的色彩,這份殊榮屬於琺華器,後世學者常用釉色晶瑩肥潤、造型典雅雍容來描繪它。琺華,創燒於元代,盛行於明,清代逐漸衰退,乾隆以後很少燒制。

太驚艷了!沉海500年,928件神秘文物重見天日→ - 天天要聞

專家介紹,

琺華器最常用壁畫的瀝粉彩繪技法如下:

↓↓↓

製作時,通常先在經素燒的胎體上,用泥料勾出凸起的紋飾輪廓,在輪廓內分別填入各色釉料,再入窯煅燒而成。貼花、堆塑、鏤空等也是多見的裝飾技法。早期琺華器為陶胎,明代景德鎮窯改用瓷胎仿燒。

太驚艷了!沉海500年,928件神秘文物重見天日→ - 天天要聞

南海西北陸坡一號沉船上的琺華器,常見梅瓶和大口罐,紋飾以蓮池紋、折枝牡丹紋、如意雲頭紋和瓔珞紋為主。

下圖這件琺華彩蓮紋梅瓶,凸起的線條勾勒有致,形成凹、平、凸三層立體紋飾,既有工整的圖案特色,又有傳統的繪畫風格,極具清新典雅之氣。

太驚艷了!沉海500年,928件神秘文物重見天日→ - 天天要聞

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館長 辛禮學:

目前來看琺華釉瓷器,可能是最驚艷的。最特別的是琺華釉瓷器的表面,出現了主體紋飾貼上黃金金箔的工藝,這是以前沒有發現過的,製作工藝非常高超。明代中期的時候是比較盛行的,這一批琺華釉瓷器正好是明代中期的。

太驚艷了!沉海500年,928件神秘文物重見天日→ - 天天要聞

短暫的流行,以至於沒有太多的琺華器流傳下來,國內考古發現的,數量同樣較少,南海西北陸坡一號沉船上的批量發現,有望給專家學者發現琺華器的種種謎團和未知,提供更多線索。

太驚艷了!沉海500年,928件神秘文物重見天日→ - 天天要聞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 秦大樹:

(明代)弘治、正德的時候,是中國瓷器外銷的一個小高峰時期,琺華這種工藝就是一個比較短暫的時間在生產。可能跟阿拉伯地區的訂貨,比較直接的貿易往來,可能有一定的關係。航海的偶然性都很大,這條船沉了,可能給這個貿易打擊很大,以後就不再把這麼珍貴的東西往外運了。

太驚艷了!沉海500年,928件神秘文物重見天日→ - 天天要聞

作為我國沉船考古中首次發現的琺華器,南海西北陸坡一號沉船,直接證明了明代中期景德鎮琺華器曾作為商品對外銷售,成為我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貿易往來與文化交流的又一個重要見證。

網友:太驚艷!都是國家寶藏

太驚艷了!沉海500年,928件神秘文物重見天日→ - 天天要聞

(新聞坊綜合央視新聞、新華社、網友評論)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以色列學者發出警示:下一個屠殺猶太人的,極有可能是美國 - 天天要聞

以色列學者發出警示:下一個屠殺猶太人的,極有可能是美國

前言說到猶太人,相信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都是二戰時期德國納粹的暴行,以及現在正在中東到處點燃戰火的猶太人國家,以色列。而就在2025年初,以色列的學者在電視訪談中,談起了猶太人被屠殺一事。只不過他所說的並非是二戰時期德國對猶太人的屠殺,而是
史記.丁繼超傳 - 天天要聞

史記.丁繼超傳

《史記.丁繼超傳》文/捲風丁繼超生前戎裝照丁公繼超,字冠群,生於民國十六年,山東嶧縣六區丁庄村人,乃運河支隊之英勇戰士也。少時家貧,祖父丁文庭父親丁廣友皆目不識丁,生計維艱。年六歲,常隨祖母母親放牛割草拾柴,時有荒年,掘野菜以充饑。
專訪河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韓鼎:解碼商代「龍圖騰」 - 天天要聞

專訪河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韓鼎:解碼商代「龍圖騰」

6月28日,一場關於「龍騰大邑商」的學術沙龍在鄭州商代都城遺址博物院舉辦。河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韓鼎以考古學家的嚴謹與美術史家的敏銳,帶領觀眾穿越時空,解碼青銅器與玉器上的龍紋密碼,揭開商代龍形象的神秘面紗。活動間隙,韓鼎教授接受了正觀新聞記者專訪,從龍與饕餮共存的禮制密碼,到中華文明「多元一體」...
涉嫌嚴重違紀違法!遂寧市船山區委書記段勇被查 - 天天要聞

涉嫌嚴重違紀違法!遂寧市船山區委書記段勇被查

遂寧市船山區委書記段勇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四川省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段勇簡歷段勇,男,漢族,1976年12月生,四川蓬溪人,省委黨校在職研究生學歷。1996年9月參加工作,1997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96年9月至2001年12月,先後在蓬溪縣蓬南鎮政府、遂寧市紀委監察局工作;2001年12月至2007年12月,歷任...
中國東極「魚經濟」 - 天天要聞

中國東極「魚經濟」

新華社哈爾濱7月2日電 題:中國東極「魚經濟」新華社記者 戴錦鎔在中國大陸最東端的撫遠市,東極魚市裡的吆喝聲此起彼伏,喚醒了城市的清晨。撫遠原名「伊力噶」,赫哲語意為「金色的魚灘」,這裡地處黑龍江和烏蘇里江兩大水系交匯處。這座被譽為「華夏東極」的邊境小城,正書寫著中國「魚經濟」的生動樣本。綠色無污染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