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輩回憶解放戰爭中沂蒙人民支前,有民兵擔架團一直支援到了四川

2024年06月10日01:42:13 歷史 1465


前輩回憶解放戰爭中沂蒙人民支前,有民兵擔架團一直支援到了四川 - 天天要聞

擔架團

1948年5月底我華東野戰軍部隊開展了津浦路中段的作戰。自此開始,沂蒙地區投巨大的人力、物力、才力等支援前線,只是隨著戰線推向前進,路途越來越遠、運輸時間越來越長了。時為沂蒙地委秘書處幹部的王傳斌見證了這一波瀾壯闊的支前運動

8月份,沂蒙地委專門召開了會議,為攻打濟南、支援前線做準備工作,組織堅強有力的機構,所有民工都準備好隨軍行動,備齊物資、保證供應,一旦打響,立即行動。

濟南戰役從9月16日開始,到24日勝利結束,全殲守敵104290人,生俘國民黨第二綏靖區司令官、山東省政府主席兼保安司令王耀武等人。這次戰役拔除了津浦線上的一個大釘子,使華東和華北地區連成一片,山東僅剩青島一地尚未解放。在濟南被攻破後,國民黨殘餘部隊四處逃散,國民黨山東省黨部書記龐鏡塘乘兵荒馬亂之際,化裝成商人混入南下逃亡的人群而溜掉。據說這些高官都有心腹之人,隨時攜帶幾種衣服、化裝用品,緊急情況下換了衣服就跑掉。

我軍曾通過各種渠道多次敦促王耀武起義、走向光明,但他錯誤地估計了形勢,又以蔣介石的所謂「八大金剛」自居,執迷不悟,與我軍死戰。當他看到我軍攻入濟南,自己的下屬眾叛親離、土崩瓦解,他帶領少數心腹,逃向城東部的大明湖,在湖的東北岸,早已挖好通向城外的地道。

他鑽出洞後急忙坐上準備好的馬車,沿膠濟路逃去。他想只要能達到青島,就天高任我飛了。我軍在攻克濟南後,為防止敵人逃竄,在重要路段都設有關卡。王耀武的馬車達到濰坊市附近的一個關卡時,我值班哨兵上前檢查,隨從王耀武的下屬自稱是商人,說是老闆有病,要急著趕路。

王耀武躺在馬車上,一言不發。後來說是要上廁所,眾人忙扶持左右,不象是小夥計照顧其老闆的樣子,我哨兵就感到有些疑問。再看這位老闆的樣子,高個頭,滿臉沮喪而帶威嚴,額頭上有白色輪廓印記,和臉上的黑紅色有明顯差別,走路時腰桿挺直,不象是商人而象軍人。

這一切引起我方人員注意,經與預發的蔣軍高級人員的照片對照並再三盤問,王耀武不得不承認了自己的身份。我軍的這個檢查站立了大功!華野司令部通令表揚,山東新華社發了專稿,刊登在大眾日報上,成為人人爭看的新聞。

濟南的解放,人們歡欣鼓舞,但同時出現了新的問題,各縣紛紛提出要進城抓捕逃亡不法地主回鄉清算,我政府很快作出規定:為保持城市安定秩序,各村鎮不得隨意進城捕人。如有違法者,要按政府法令處之。這對安定城市秩序起了重要作用。

還有進城購物問題,解放區缺乏工業用品,包括辦公文具,大家都想進城購買。為防止一哄而上,出現混亂,上級規定,各單位不許隨意購買大宗物品,但少量而又急需的物品還是允許的。地委秘書吳震宇到濟南去了一次,為王傳斌代買了回力球鞋一雙、普通肥皂一塊。

1950年,王傳斌調到共青團省委工作,進駐濟南後曾和李子超一起在「祥雲壽」公司各買了一個搪瓷茶缸,結束了長期以來刷牙、吃飯、喝茶和人共用一個杯子的歷史。

王耀武從大明湖逃跑的洞口,時人蔑稱為「狗洞」,很多人都想看一眼。1950年7月,共青團山東省委召開第一次委員會議時,曾組織到大明湖參觀。大家風趣地說,《老殘遊記》對濟南城有「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描寫,如今增加了這個洞口。將不至於因此而補充詩句吧。

1952年,王傳斌偶然遇到過去在一個部隊的戰友,他在戰俘管理所工作。戰友說,你最好能來參觀一下這個由特殊兵種組成的特殊部隊,肯定會有深刻的印象。他還說,在戰俘管理所,王耀武過去的那種威風是沒有了,時常感嘆悔不當初,早知今日,那時就應該聽從解放軍的規勸舉行起義、投奔共軍,也落個名聲啊!

沂蒙人民對濟南戰役作出了巨大的貢獻,3萬多民工組成的常備民工隊伍第一批達到前線,由著名的勞動模範朱富勝、擔架英雄高獻文分別擔任沂南平邑兩縣的擔架團長。沂中縣調集民工三個營與蒙陰縣民兵營共計1300多人,合編為兩個擔架團,隨東江縱隊服務前線。沂源縣共出擔架3000副、小車9157輛、挑夫11913人,該縣人口總共才168871人,共出民工26363人,摺合工日1039428個,平均每個勞力出義務工八十多個。此種情況在沂蒙區很有代表性。

物資供應方面,沂蒙人民也盡自己的一切力量支援前線,繳納公糧1250萬斤,超過定額四分之一。據不完全統計,全區供給部隊糧食4910萬斤,食鹽103萬斤,食油40多萬斤。蒙山縣婦女晝夜趕磨麵粉,冒雨送往前線,保證了部隊供應。此外該縣還以大平邑、仲村為中心,收容前線的傷病員。

與濟南戰役同時,各縣地方武裝對殘留之敵進行圍堵、攻擊,包括較大的敵軍據點、臨沂城王洪九部和一些小股匪特,保證了濟南戰役順利進行。從濟南戰役起,沂蒙地委支前司令部就隨我前線司令部行動,及時協調辦理有關支前事務。

淮海戰役從1948年11月開始到第二年1月勝利結束,沂蒙人民對此戰役的勝利作出了有力的支援和巨大的貢獻。

據不完全統計,沂北縣出常備民工、民兵12000餘人、蒙陰縣出6500多人、蒙山縣出10000多人;沂中縣出常備民工擔架團2900多人,臨時民工21973人、出小車10441輛、挑子778副;沂源縣組織民工600多人、擔架1100副、小車200輛,隨軍四百里,無一人掉隊,有85人支前立功;新泰縣出常備民工10000餘人、擔架2000副、小車幾千輛;沂南縣出常備民工6000餘人。

全區共出常備民工、民兵70000餘人、臨時民工18萬多人、擔架近萬副、小車50000餘輛、運糧1500萬斤,湧現出行動動人的事迹。

莒沂縣由400輛小車組成的運糧隊,在連續長途運輸中吃光了自帶的乾糧,最後兩天兩夜只吃了一頓飯,寧可挨餓也不動用運輸的軍糧,最終把所運的11萬斤糧食交給部隊,受到軍隊和地方的表揚。

平邑縣回、漢兩族人民團結一致,圓滿完成運輸任務,華東支前司令部授予「模範運輸排」的光榮稱號,獎給錦旗7面、步槍24支、機槍兩挺。此等事例太多,無法一一列舉。

沂中縣1000多名常備民工,隨軍渡過長江,參加了解放南京、上海等戰役;李煥章帶領的民兵擔架團隨軍渡江後,又南下浙江,接著又隨劉鄧大軍進入四川;沂源縣成立民兵擔架第五營,360人,由董洪之、董欽禪分任營長、教導員,隨軍渡江支援滬、杭戰役。沂南縣至1948年低,尚在外線隨軍支前的常備民工就有朱富勝、尹作秋等帶三批民工擔架1117副,共計1542人,其中幹部有幾十人。本年度連續外線出擊的共13個連、1489人,分別由孔祥進等三人帶隊。

由此可以看到,隨著解放戰爭的勝利前進,戰爭打到哪裡,沂蒙人民支前的隊伍就緊跟到哪裡。戰爭鍛煉著這些農民和縣區的幹部們,從窮山溝走向大城市、走向全中國華東局書記、華東軍區司令員陳毅同志說「淮海戰役的勝利是山東人民用小車推出來的。」話雖不多,但表達了黨、軍隊和人民之間的深厚情意。上述各縣的統計很不全面。有的縣因戰爭破壞等原因沒有統計上來,但他們解放戰爭所做的貢獻是有目共睹的,是我們永遠不能忘記的。

沂蒙全區共八個縣,總人口220萬,參軍的有63189人、參予地方政權各項任務的有18849人,兩項合計81838人,佔總人口的3.9%,如果按青壯年人口算,占的比例更大。有些參軍先進的村莊,青年男女比例失調,因此規定對此類村莊暫停動員參軍。據不完全統計,沂中縣參軍11926人,參政3050人,兩項共計14976人,佔全縣青壯年的50%;蒙陰縣參軍5121人,參政4078人,兩項共計9199人,佔全縣青壯年的67%;沂南縣參軍參政共計1700人。

在民工支援前線方面,任務之重、數量之多,是非常驚人的。支援魯南戰役就出擔架5000餘副,25500人,推小車民工15974人,挑夫5920人;支援萊蕪戰役出擔架1171副,34605人,推小車民工41280人,挑夫8150人;支援孟良崮戰役出擔架5900副,25300人,推小車民工1400人,挑夫1500人;其他戰役共出擔架8582副,43858人,推小車民工64932人,挑夫19635人。

上述總計出擔架31323副、154353人、推小車民工123586人、挑夫36205人、專業修路民工18365人。全區共出動35萬人,摺合工日200萬個。其他如搶救戰略物資、運送繳獲物品、搶救傷員、緊急修橋鋪路等任務則無法統計。

婦女在支援前線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從年輕姑娘到老太太,在磨米、磨面、做軍鞋、縫軍衣、護理傷員等事務中,耐心細緻、認真負責,許多活兒都是男人做不了的。一旦戰鬥打響,年輕姑娘們又和男人一樣上前線,冒著敵人的炮火,在崎嶇的山路上抬擔架,或者身背傷員,傷員的血流在自己的衣服上也不計較。老太太們含著眼淚把傷員攬在懷裡喂湯喂飯,精心護理著他們。王傳斌在抗戰中負傷後親身受到她們如此的照料,感觸至深,終生不忘。

在我軍準備渡江時,地委專署還專門通知各縣婦女趕緊做渡江鞋32萬雙,要求3月底完成。其中,沂南縣6萬雙、蒙山縣4萬雙、沂中縣6萬雙、沂源縣5萬雙(實際完成5.8萬雙)、蒙陰縣3萬雙、新泰縣4萬雙。這些任務都按時、保質完成。

隨著戰爭的發展,有時任務還會隨時增加,1948年11月專署下達了各縣做鞋的任務,當月27日又緊急通知增加任務,這種情況下,沒有人講條件,沂蒙婦女把手中的針線和偉大的解放戰爭連在了一起,她們的一針一線做成了戰士腳下的軍鞋,戰士們邁開雙腳,一步一步解放了全中國。這些動人的情景是說不完、寫不完的。

這些數字似乎簡單枯燥,但在王傳斌這些老戰士、老前輩眼裡是鮮活的、生動的,透過一串串的數字,他們看到的是沂蒙人民為解放戰爭的勝利所付出的汗水、鮮血甚至生命。分散落後的小農經濟竟然凝聚起雷霆萬鈞的力量,這是中國革命的一大特點,也是我民族的驕傲!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探訪福建上杭李氏大宗祠:部分坍塌 正加快搶險和維修 - 天天要聞

探訪福建上杭李氏大宗祠:部分坍塌 正加快搶險和維修

6月16日6時至17日6時,福建省龍岩市上杭縣稔田鎮遇持續性特大暴雨,24小時降雨量突破歷史極值。6月17日凌晨2點40分,有著「客家第一祠」之稱的李氏大宗祠東西兩側兩列橫屋坍塌,受損建築面積約1000平方米,主座無重大損毀,無人員傷亡。圖為6月20日,相關部門和文物專家陸續前往李氏大宗祠查看坍塌情況。中新社記者 張金川...
雲南保山市長陳銳因病逝世  簡歷從官網撤下 - 天天要聞

雲南保山市長陳銳因病逝世 簡歷從官網撤下

大皖新聞訊 6月20日,一則雲南保山市委副書記、市長陳銳已於日前離世的消息引發了關注。大皖新聞記者就此諮詢了保山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工作人員證實,消息屬實,並稱陳銳系因病逝世。陳銳的簡歷已從官網撤下6月20日下午,大皖新聞記者注意到,陳銳的簡歷已從保山市人民政府官網撤下,而在該官網搜索關鍵詞「陳銳」,顯示的...
兩尊明代金佛差點流失海外 北京一拍賣行員工因走私文物及多件觀賞石獲刑 - 天天要聞

兩尊明代金佛差點流失海外 北京一拍賣行員工因走私文物及多件觀賞石獲刑

利用拍賣行員工身份,將貨主委託的拍賣品低價僱人夾帶運輸進出境,6月20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北京四中院獲悉,近日,北京一名拍賣行員工因走私多件拍品獲刑。值得注意的是,該名員工走私的拍品中,有兩尊明代金佛,該案也是北京首例以走私文物罪判決並成功從我國香港地區追迴文物的案件,有力打擊了走私犯罪,保護了國家文...
賴清德叫囂「拒統」,稱首戰即終戰是投降論述 - 天天要聞

賴清德叫囂「拒統」,稱首戰即終戰是投降論述

在意識到自己的「520」演說引起了兩岸巨大震動之後,「台獨」頭子賴清德就開始想盡辦法撇清自己的責任。但這些表面功夫只能用來糊弄不熟悉中文表達的西方媒體,當賴清德面對島內民眾時,露出的則是另外一幅嘴臉....
看大決戰三部曲,談談多線作戰的規律 - 天天要聞

看大決戰三部曲,談談多線作戰的規律

這個問題其實可以從許多角度來談,比如組織度、政治、經濟等。但戰爭畢竟是戰爭,戰爭雖然是政治的繼續,但政治鬥爭一旦轉變為軍事鬥爭,就必然要遵循軍事的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