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文物研究到考古成果……走進成都博物館這所「大學校」

2024年05月18日23:31:53 歷史 9750

封面新聞記者 李雨心

「毫無疑問,秦代的成都與秦都咸陽縣具有相似之處,因而古人才有成都與咸陽同制之說法。不過按照我個人的看法,成都與咸陽同制,與其說是成都效法了咸陽還不如說成都影響了咸陽,因為咸陽這個模式是秦統一天下以後來進行營建的,還沒營建完,秦朝就滅亡了,而成都早就有了……」

5月18日,在一年一度的「國際博物館日」到來之時,四川省內的博物館都熱鬧非凡,引來無數觀眾打卡。此時,來到成都博物館的學術報告廳中,卻只能看到觀眾安靜而認真的面龐,聽到從音響中傳出的有力而清晰的講課聲音。當天,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北京大學文化遺產保護研究中心主任、三星堆研究院學術院長孫華以「中國古代的都城——中國古代的都城規劃及四川的貢獻」為題帶來了講座,讓現場觀眾穿越時空去追尋文明的足跡。

而在今年「5·18國際博物館日」的前後,為讓公眾更深刻地感知博物館教育功能,讓學術研究成果走入大眾視野,成都博物館邀請五位學術大咖,以「學術講座周」的形式,為公眾接連獻上五場主題多元、內容夯實、精彩紛呈的學術公開課。

如今,走進博物館,親近文物,感受燦爛的歷史文化與美好生活,已經成為不少人生活中的一部分。隨著公共文化事業不斷發展,博物館社會教育的多元化、個性化需求日益增長。就在今年2月,國際博協發布了2024年國際博物館日主題,為「博物館致力於教育和研究」,重點強調了文化機構在提供全面教育體驗方面的關鍵作用。

與傳統學校式教育模式迥異,博物館始終作為「第二課堂」整合社會教育資源,以獨特的、多元的、直觀的教育形式融入公眾社會生活,是伴隨公眾終身的「大學校」。正因如此,成都博物館從5月14日開啟「學術講座周」,連續5天,每天一場學術講座。從文物研究到文明闡釋、從考古發現到展廳美學,講座將帶來考古大咖和文博青年學者的前沿研究成果。

從文物研究到考古成果……走進成都博物館這所「大學校」 - 天天要聞

四川大學考古文博學院講席教授齊東方帶來講座

其中,在5月14日,四川大學考古文博學院講席教授齊東方帶來一場題為《花草動物說唐朝》的精彩講座,從文物研究微觀視角探析文化意象深層含義。齊東方以精微的視角切入文物研究,選擇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花、草、動物」主題,引申出這些紋飾在唐宋時期的文化象徵意義,揭示文物價值,弘揚花草、動物形象背後的中華傳統文化內涵。

在5月15日,長期耕耘于田野考古第一現場的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秦漢考古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員左志強,為觀眾帶來關於秦漢時期「蜀郡西工」「廣漢郡工官」的最新考古成果,帶領觀眾撥開歷史迷霧,還原戰國至秦漢時期以漆器為代表的蜀郡手工業變遷歷程,再次認識城市歷史文化,見證秦漢時期的輝煌成都。

從文物研究到考古成果……走進成都博物館這所「大學校」 - 天天要聞

成都博物館藝術總監、研究館員范犁帶來講座

從文物研究到考古成果……走進成都博物館這所「大學校」 - 天天要聞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二級研究員江章華帶來講座

隨後,成都博物館藝術總監、研究館員范犁,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二級研究員江章華等都前後登上成都博物館「學術講座周」的講台,從展陳設計、考古發掘等不同領域出發,為觀眾帶來精彩講座。在5月17日的講座中,江章華以專業的考古學視野和數十年深入研究為基礎,將研究成果轉化為公眾語言,全面梳理關於古蜀文明的孕育、發展、衰落的全過程,並仔細解讀古蜀文明發展各階段的文化特點,包括人群變遷、社會面貌等。

從文物研究到考古成果……走進成都博物館這所「大學校」 - 天天要聞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二級研究員江章華帶來講座

「一個博物館就是一所大學校」。當下,人們走入博物館之中,不光能邂逅文物之美,感受展陳之精,更能從中對歷史、藝術、考古、科學等領域的無盡知識,得到更豐富、更持久的文化滋養。

本文圖據成都博物館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梅蘭芳原配:悲涼的成全 - 天天要聞

梅蘭芳原配:悲涼的成全

王明華「但見新人笑,那聞舊人哭」這樣的故事在民國時期的家庭里,可能是非常常見的現象。越是有學識越是追求新文化的人,越能做出這樣的事情來,而且就連當時身為藝術大家的梅蘭芳也不能避免這樣的俗套。但是又與其他拋妻棄子的薄情男人有所不同的是,梅蘭芳
「尼布楚」現狀,帶你看看真實的尼布楚,有幾句話不得不說 - 天天要聞

「尼布楚」現狀,帶你看看真實的尼布楚,有幾句話不得不說

尼布楚,這個在歷史書中反覆提及的名字,象徵著中俄兩國第一次正式的外交交鋒和邊界劃定。回溯到17世紀的中俄關係,這裡不僅是清朝與沙俄激烈衝突的見證地,也是和平談判的重要場所。本文將帶你走進尼布楚,從它的歷史背景、關鍵事件到如今的發展現狀,深度
特稿|精武傳奇 - 天天要聞

特稿|精武傳奇

虹口,北外灘。近千名來自上海各所學校的孩子們擺開架勢,氣宇軒昂地操練起迷蹤拳。此時此刻,現代與傳統交相輝映,高樓林立的陸家嘴天際線、古老的中華武術,以及少年們的颯爽英姿共同構成奇幻畫面,與上海獨特的城市氣質相得益彰。這一場景所承載的,正是一個延續了114年的海派傳奇故事。一個多月前的這場武術展示,主辦...
最美文物安全守護人李鐵:以檢察力量守護「世界遺產」景邁山 - 天天要聞

最美文物安全守護人李鐵:以檢察力量守護「世界遺產」景邁山

6月8日,在2024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主場城市活動開幕式上,由國家文物局主辦、中國文物報社承辦的第六屆「最美文物安全守護人」推介名單揭曉,13個團體和12名個人入選,普洱市人民檢察院檢察委員會專職委員李鐵入選。  「這是對普洱『綠色檢察』5年來以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守護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給予的最高評價。...
改土歸流:雍正穩固邊疆的無上陽謀,成功為大清續命兩百年 - 天天要聞

改土歸流:雍正穩固邊疆的無上陽謀,成功為大清續命兩百年

雍正三年十二月十一日深夜,雍正特意來到軍機處,分別向直隸總督蔡珽與雲貴總督鄂爾泰寄發上諭。前者要求蔡珽處死正在杭州服刑的年羹堯,後者則要求鄂爾泰在西南推行改土歸流,其中特別叮囑軍機處,千萬不能貽誤改土歸流的上諭寄送。改土歸流是何要緊政策,為
1952年中葡之戰:解放軍的英勇與國家的尊嚴 - 天天要聞

1952年中葡之戰:解放軍的英勇與國家的尊嚴

標題:1952年中葡之戰:解放軍的英勇與國家的尊嚴作者:溫讀歷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關注溫讀歷史)此文為首發原創,未經本人同意嚴禁各種抄襲、搬運,否則將訴諸法律,後果自負!在歷史的洪流中,有一些事件猶如璀璨的星辰,不僅照亮了當時的天空,更成
中國海岸線上的租借地與不平等條約 - 天天要聞

中國海岸線上的租借地與不平等條約

中國海岸線上的租借地與不平等條約作者:溫讀歷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關注溫讀歷史)此文為首發原創,未經本人同意嚴禁各種抄襲、搬運,否則將訴諸法律,後果自負!一、引言中國,這個擁有數千年文明歷史的國家,不僅擁有廣袤的陸地疆域,還擁有著漫長的海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