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此文之前,辛苦點擊右上角的「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我國漁民又立大功!1977年,我國南海漁民在正常捕撈作業時發現日本的一艘沉船,沒想到其中竟然有價值千億的寶物。
得知這一驚天財富之後,日本和美國也想分一杯羹,甚至要求歸還……那麼這艘沉船有什麼秘密?我國對此又如何回應呢?
倉皇出逃的阿波丸號
1945年,太平洋終於恢復了往日的平靜,日本也已經是強弩之末。在正義聯盟的反抗下,日軍黔驢技窮,只能在大洋上運用傳統的巨輪充當運輸補給。
藉此機會,眾多日本軍官看到了一絲逃生的希望。那就是唯一一艘不被限制的人道主義船隻:「阿波丸號」。
「阿波丸號」是日本的一艘大型船隻,1943年正式入海,據說當時考慮到戰爭因素,船隻還配有自毀裝置。
眼看由日本發動的侵華戰爭即將失敗,日本高級軍官就乘坐「阿波丸號」帶著從新加坡掠奪的數十噸黃金白銀以及其他軍用物資,懸掛著紅十字旗準備回到日本。
只是船剛剛行駛到福建省東海海域附近時,被正在巡航的美國「皇后魚號」潛艇發現。
美國潛艇多次發出警告希望對方能夠停船檢查,可是阿波丸號無視警告始終保持高速行駛。
最終,美國潛艇開始攻擊,擊沉了這座正在航行的巨輪。僅僅用兩分鐘,這艘巨輪就消失在了海平面上,整艘船內除了一名船員被救,其餘人全部死亡。
因為當時的打撈技術有限,再加上時局動蕩,阿波丸號船上到底有什麼也就成為了一個不解之謎
直到二十年後,許多國家也都想對阿波丸號一探究竟。但是,當時中美之間的關係同樣緊張,對於阿波丸號的打撈工作始終無法提上日程。
美國總統尼克松在1972年的訪華為沉船打撈終於提供了一個合適的對介面,尼克松總統當時也詳細傳達了阿波丸號當時的沉船位置以及相關材料。
我國對於阿波丸號本就十分感興趣,尼克松又帶來了詳細的位置,於是中國也就承諾會開啟對阿波丸號的打撈工作。
只不過,之後的幾年裡,美國、英國、都想要與中國進行聯合打撈工作,但是我國都嚴正拒絕了這樣的要求。
此外,因為是日本的沉船,所以日本在1973年上半年的時候就向我國表達了參與打撈的想法,但我國毫無意外的根據海洋協議拒絕了日本的提議。
阿波丸號是在中國海域擊沉,如今也仍舊在中國的海域,所以打撈工作只有中國才有權利進行。任何國家在沒有經過我國的批准,是沒有權利,在我國海域上進行打撈工作。
明白所有的來龍去脈之後,打撈工作很快就被提上了日程。1976年8月,中國交通部以及海軍等多個部門開會商議了此次工作的進行和方案。
當時葉劍英等領導也很快批示了這項工作,並為其命名為:七七一三工程。
美國日本想加入
1977年我國交通部以及海軍相關部門再次進行聯合會議,集合了眾多先進力量,在南海海域進行大規模的打撈工作。
為了保證這次打撈工作的圓滿完成,我國相關部門經過討論之後決定成立打撈領導小組,並且在各個部門當中都安排的有專門的聯絡員。
同時,福建省的各個部門也是整裝待發,在兵力掩護、海上防禦等工作也在緊密的進行著。
值得注意的是,打撈工作也要確保自身的安全。領導小組又安排多個潛艇部隊進行海下保護工作,各個部門則由中央軍區統一指揮調度,確保打撈工作的萬無一失。
「無心插柳柳成蔭」,這邊我國各種先進儀器下海都沒能找到沉船的準確位置,我國漁民在出海進行捕撈作業的時候竟然意外發現了沉船的位置。
1977年的一天,我們的漁民正在進行捕撈工作,可是當他們進行收網的時候,並不是像往常一樣滿滿一袋子的魚,而是打撈上來了奇怪的機器。
奇怪的是,上面還有一些看不懂的標誌。機警的漁民立刻猜測這是他國的沉船,再聯想到現在政府的打撈工作,於是立刻就上報給了政府。經過相關比對,最終確定為是阿波丸號沉船。
不得不說,我國南海漁民真的是立大功了!
就在我們這邊的打撈工作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當中的時候,美國和日本這兩個國家竟然也要過來參與。
日本人的說法是,阿波丸號本來就是他們的船隻,再加上上面本來就有日本人,打撈上來的東西理應歸還給他們。
出於人道主義,我國政府在經過考慮之後也同意了日本人的一些建議,同意將打撈上來的日本人屍骨歸還給日本,但是至於其他打撈物品日本無權追回。
美國方面給出的說法是,當時「阿波丸號」是他們的「皇后魚」號擊沉的,所以這應該是美國方面的戰利品,所以無論如何也是應該屬於美國。
當時是因為條件限制,沒有進行打撈,現在條件允許了,但是顯然,無論是美國還是日本,他們的這種強盜邏輯都是站不住的。
根據當時美國和日本給出的相關信息,我們也可以猜測出,當時船上的黃金白銀數量很多,但最讓人注意的是,上面很有可能存在我國丟失的「北京人頭蓋骨」。
1929年的時候,我國科學家在北京周口店附近發現了北京人頭蓋骨,只是後來因為戰亂頭蓋骨意外丟失。所以,這次的打撈對於我國的考古學者來說也是一件驚天大事。
打撈圓滿完成
所有參與此次打撈工作的人員,為了保證打撈工作的圓滿完成都付出了非常大的代價,每個人都為此犧牲了很多。
打撈工作不僅僅是技術上的問題,因為是海上作業,因此海上的天氣也是需要克服的一大難題。
台灣海峽每年的9月份就會進入東北季風,海面上惡浪滔天,船隻搖晃的厲害,根本沒有辦法進行固定。
因此,海水下的潛水員們也是非常的辛苦。此外,擔任巡邏的艦隊,也在這彈滔天的巨浪下無法進行工作。
戰士們甚至不能完整的做好一頓飯,有時剛剛做好的飯菜也會被海浪卷到海里去。
就這樣,每到每年的9月份,我們的作業人員只能撤退,只能等到來年的5月份才能繼續進行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時候的海平面依舊不是很平穩,因為這個時節又是福建附近海域颱風頻發的季節,所以我們的打撈人員和巡航艦隊們只能在夾縫中工作。
很多工作人員都在這個過程中生病了,甚至還有人為之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阿波丸號已經在水下躺了幾十年的時間,這幾十年的水壓環境下足以令船艙的情況得以改變,船的內部及外殼早已經被淤泥和漁民的漁網包裹著。
我們的潛水員在所有惡劣環境的影響下,一次又一次的下潛,在深海當中進行搜索。
終於,在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之下,我們的打撈工作也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成績,打撈上來的物品總價值在5000多萬元。
但是,讓人感到遺憾的是,在阿波丸號沉船當中並沒有發現我國意外丟失的北京人頭蓋骨。
更讓人意外的是,船隻內攜帶的黃金等寶藏也並沒有被發現,至今為止也是一個謎團。
有人猜測,這只是當時日本人的一個戰術,船艙內根本沒有攜帶大量黃金,真正的黃金已經被他們偷偷運送回國了。
而另外一種說法就是,船艙自帶的自毀裝置,當時的船長自知無法逃出生天,在最後一刻啟動了自毀裝置,就這樣與大量的黃金白銀同歸於盡了!
現如今「阿波丸號」船上寶藏的說法依舊是一個未解之謎,沒有人能夠說清阿波丸號船上到底是什麼情況。
我國雖然也無法得知,但是通過這次的打撈作業,我們國家出現了一大批優秀的水下工作者,也培養出來了很多人才,大大補充了我國水下工作的短板,這才是有意義的一件事情,至於寶藏之說,我們作為大國之一,也並沒有這麼在意!
參考文獻:
[1]打撈「阿波丸」號沉船紀實,2014.08.15,中國共產黨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