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西路軍高級幹部,失蹤23年窮困潦倒,建國後為何不找組織幫助

2023年12月13日22:26:04 歷史 1978

在革命早期,由於條件艱苦、戶籍不全、戰局混亂等多種原因,導致有許多人離奇失蹤,去向成謎。

哪怕是建國後組織花了大力氣去尋找,最終也沒得到任何信息,似乎那個人就沒有出現過一樣。

但,紅軍時的高級幹部熊國炳很奇怪,他因西路軍失利與組織斷開聯繫,可往後的幾十年里都是有機會重新歸隊的,為何他寧可流落異鄉都沒有這樣做?

在他的晚年,生活窮困潦倒,即便這樣的情況,熊國炳也不尋求組織的幫助,最終帶著遺憾離世,怎麼要走到這一步呢?

他是西路軍高級幹部,失蹤23年窮困潦倒,建國後為何不找組織幫助 - 天天要聞

熊國炳1899年出生於四川通江的一個貧苦家庭,全靠父親種地、賣山貨養活,日子過得緊巴巴。

當這個家充實到七口人後,父親那點微薄的收入已明顯不夠,熊國炳作為長子,被過繼給了一個沒有孩子的遠房親戚。

之後熊國炳得以上學接受教育。可惜好景不長,數年後,養父母相繼去世,熊國炳只好輟學謀生,18歲那年他就結婚生子,組建了自己的家庭。

麻繩專挑細處斷,厄運專找苦命人。村裡人知道熊國炳沒有靠山,就報以排斥欺凌的態度,還收買官員對他敲詐勒索。

無奈之下,熊國炳只好帶著妻兒離開本村,去往岳父家所在的太平山居住。

他是西路軍高級幹部,失蹤23年窮困潦倒,建國後為何不找組織幫助 - 天天要聞

那個時期,熊國炳每天就開荒種地、進山捕獵、搜尋山貨,想盡辦法讓自己的小家庭能過得好一點。

1932年的一天,突然有一個自稱劉子才安徽商人找到了熊國炳,說近期要購買一批皮貨,為了儘快湊集需要的數量,希望熊國炳能帶著他一起去打獵。

因為價格給得很高,熊國炳爽快地答應了,後來的幾天里,他都帶著劉子才往深山裡鑽。

他發現劉子才對捕獵沒有太大興趣,反而很關心四周的小路,每見到一條路都會問通往哪裡。

雖然熊國炳覺得這位買家有些奇怪,但他也知趣地沒有多問。

他是西路軍高級幹部,失蹤23年窮困潦倒,建國後為何不找組織幫助 - 天天要聞

劉子才的真實身份是黨組織的地下工作者,他此行目的是打探情報、聯絡群眾,為紅四方面軍入川打基礎。

經過幾日的接觸,劉子才覺得熊國炳為人忠厚老實,且他出身貧苦多難,很適合鬧革命,於是就向他灌輸革命思想。

在劉子才的引導下,熊國炳很快也加入黨組織,開始自發做些地下工作。

1933年紅四方面軍入川後,熊國炳立馬就參加根據地建設,他帶領本地群眾一起土改,因為成績出色,還引起徐向前等首長的注意,被推舉為川陝臨時委員會委員。

他是西路軍高級幹部,失蹤23年窮困潦倒,建國後為何不找組織幫助 - 天天要聞

1933年2月,川陝省蘇維埃政府成立,熊國炳被推舉為省主席。一年前他還是為生計奔波的獵戶,這麼短的時間就能成省一把手,革命改變命運,真不是一句空話!

同年8月、次年3月,熊國炳連續被選為第二、三屆川陝省蘇維埃政府主席,可見他的工作成績得到了一致認可。

只是,由於國民黨調動大量兵力「圍剿」,蘇區的生存日益艱難,為保存實力,紅軍只能選擇轉移。

熊國炳隨大部隊出走,他的家人卻遭了殃,妻子和兩個孩子慘遭殺害;親生父母被多次捆綁吊打致殘;弟弟被迫害得躲進深山,三個已出嫁的妹妹也改名換姓流落他鄉。

他是西路軍高級幹部,失蹤23年窮困潦倒,建國後為何不找組織幫助 - 天天要聞

熊國炳在行軍途中得知這一系列噩耗,大叫一聲從馬背上跌落,久久難以回神。往事已矣,革命還要繼續,熊國炳只能強忍著悲痛跟隨部隊長征、西征。

在西路軍中,熊國炳與徐向前、陳昌浩、李先念、王樹聲等共11人組成軍政委員會,這時他的地位非常高。

可惜,西路軍最終兵敗河西走廊,熊國炳的命運也跟這支部隊一樣,特別悲慘。1937年3月,熊國炳率領200餘名後勤人員,跟著西路軍右支隊行進。

到達老虎溝附近時,他們遭遇了一股敵人襲擊,部隊被衝散,熊國炳後腦被子彈擦傷,人也掉進雪坑,雙腿被嚴重凍傷。

熊國炳明白,在這樣的情況下,自己閉眼就是死,於是他強撐著不斷爬行,幸好半夜遇到了兩名戰友,對方幫忙生火,將熊國炳腿上的冰拷去。

他是西路軍高級幹部,失蹤23年窮困潦倒,建國後為何不找組織幫助 - 天天要聞

次日,他們又遇上了幾名失散的戰士,大家攙扶著熊國炳想去追趕大部隊。然而,先跟他們碰見的卻是一股馬家騎兵,幾人隨即被俘。

在審訊時,熊國炳堅持稱自己只是馬夫,他穿得破破爛爛,雙腿也凍得不成樣子,敵人見他這幅模樣信以為真,就只是把他關進裕固族人的帳篷,沒有當成紅軍高級幹部對待。

這位心善的裕固族老鄉看熊國炳的模樣可憐,幫著說了好話,還趁著馬家軍不注意,把人給放了,這才讓熊國炳逃過一劫。

說來熊國炳運氣也是好,他沿著祁連山西行,到酒泉屯升鄉後被一位張姓的大爺收留,腿傷得到治癒。

他是西路軍高級幹部,失蹤23年窮困潦倒,建國後為何不找組織幫助 - 天天要聞

那時國民黨已經在四處張貼懸賞,熊國炳的人頭價值一千大洋,這是一筆足以讓很多人心動的天文數字。

為了不連累張大爺,熊國炳很快就離開,也是為了紀念這段恩情,他將自己名字改為「張炳南」。(本文還是採用原名,以免混淆)

後來熊國炳去到酒泉城裡謀生,白天打工換點錢生活,晚上就躲進廟裡入睡,他的心理素質也是夠強,打工時曾跟旁人開玩笑要一起去抓熊國炳。

本來他是一直想要回歸組織的,可多番苦尋無果後,終是認命似地留在酒泉,與一個開麵館的寡婦白玉生結婚。

就這樣,熊國炳在敵人眼皮子底下生活了十多年,在此期間,延安革命發展得如火如荼,他本有機會重歸組織,但或許是出於愧疚、或許是因為有了新的家庭,最終他就留在甘肅,直到當地解放。

他是西路軍高級幹部,失蹤23年窮困潦倒,建國後為何不找組織幫助 - 天天要聞

1949年9月末,酒泉和平解放,當地人民夾道歡迎解放軍入城,熊國炳則在人群中淚流滿面。他思考了很久,最終找到相關部門講述自己的經歷。

然而,由於時間過去太久,且無人佐證,政府就按照參加過革命的待遇,發給他四石麥子和50塊錢。

對此,熊國炳的內心很複雜,不過他也沒有發出怨言,就用政府發的補助開了一間磨坊。1951年底,熊國炳返回了老家,見到因自己而跛腳的生父時,他淚流不止,就留了下來與父親、弟弟同住。

鄉親們看到他滄桑的樣子好奇問道:「你既然還活著,曾經當過大官,怎麼不去北京要個差事?你曾經的老領導徐向前是元帥,曾經的手下秦基偉也是將軍,他們不會忘記你的。」

熊國炳聽後搖搖頭:我沒本事,帶了那麼多兄弟出川,他們都犧牲了,我苟活下來已經很丟人了,不想給組織添麻煩。

他是西路軍高級幹部,失蹤23年窮困潦倒,建國後為何不找組織幫助 - 天天要聞

由於熊國炳再娶的妻子還在酒泉,1956年他向鄰居借了40元錢做路費,把老伴接到四川。奈何老伴不習慣山高坡陡,1959年又再度遷回酒泉。

1960年,窮困潦倒的熊國炳落魄離世,到走的那一天,他內心還充滿了遺憾,懊悔自己為什麼沒能把那些同志帶回家。

其實也不能怪當地政府,那時國家剛成立,財政很困難,再加上熊國炳的經歷有些跳躍、又沒其他人佐證,就只好按照曾參加過革命的人員來對待。

只能說,在時代的浪潮下,任何個人都太過渺小了。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一塊荒地定乾坤:牧童變帝王背後的真實人性博弈 - 天天要聞

一塊荒地定乾坤:牧童變帝王背後的真實人性博弈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來自權威資料,圖片源於網路。若文章中涉及到版權,請和我們聯繫,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文中觀點僅為個人看法,請理性閱讀!如有錯誤或不實之處,還請您諒解和指正,創作不易,感謝支持。前言歷史長河中的某些瞬間,往往被後世賦予神話色
劍河公路:沉入湖中的彩帶 - 天天要聞

劍河公路:沉入湖中的彩帶

編者按:本文選自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年版《世紀大壩 清江明珠——三板溪水電站文史資料專輯》第187頁。作者為時任劍河縣交通局辦公室主任姚本正。三板溪水電站庫區南加段(圖片來自網路)三板溪水電站庫區淹沒劍河境內公路10條,總里程120.12公里。它們分別是:1956年3月至1981年9月分段修建的展架至劍河至滿天星至南加...
鄭惠黎病逝,享年102歲 - 天天要聞

鄭惠黎病逝,享年102歲

5月24日,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旗下微信公眾號「腫瘤核醫學」發文披露,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原核醫學科主任鄭惠黎教授5月20日於多倫多病逝,享年102歲。鄭惠黎上世紀50年代留影 圖片來源:「腫瘤核醫學」微信公眾號(來源:微信公眾號「腫瘤核醫學」)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為什麼明朝貪腐無法禁絕 - 天天要聞

為什麼明朝貪腐無法禁絕

一、春秋時期季孫氏和孟孫氏春秋時期魯國「三桓」中的季孫宿和仲孫速兩個人,季孫速無嫡子,按「有嫡立嫡,無嫡立長」的周禮,季孫宿應該立公鉏,而不應該立悼子。但是季孫宿偏偏喜歡庶幼子悼子。仲孫速也類似,立了嫡子孺子秩,庶子羯不甘心。
項立剛:利益集團的侵蝕讓美帝衰落 - 天天要聞

項立剛:利益集團的侵蝕讓美帝衰落

項立剛用明朝東林黨舉例,說只要利益集團抱成團後開始挖國家牆角,利益集團越來越富,國家越來越窮,這就是一個強大國家衰落的開始,他認為這是人性,一旦某一事件發生後國家拿不出錢解決問題,強大帝國頃刻間也就土崩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