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毛主席接見外賓,耿飈黃鎮戳洞偷看,周總理髮現後:有道理

2023年12月01日18:10:20 歷史 1698

1950年毛主席接見外賓,耿飈黃鎮戳洞偷看,周總理髮現後:有道理 - 天天要聞

閱讀本文前,您可以點擊【關注】成為鐵粉,每天第一時間收到最新的文章推送,了解黨史熱點、領袖過往等相關內容,不忘歷史,永記先輩!

1950年,中南海勤政殿

毛主席正在接見外賓,隔壁房間里卻藏了幾位將軍,在玻璃窗糊紙上掏個洞口偷看,周總理走了過來,不僅沒有阻攔他們,反而點點頭。

如此重要的外交場合,一向考慮大局的周總理為何會允許這種情況的發生呢?

一切要從新中國初期的外交事業說起。

1950年毛主席接見外賓,耿飈黃鎮戳洞偷看,周總理髮現後:有道理 - 天天要聞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我國與多個國家建立外交關係,外交需求擴大,可能擔任大使的外交人才卻極為稀缺,選派適宜的大使人選迫在眉睫。

1949年11月的外交部成立大會上,周總理曾如此說道:

「我們的外交幹部無非有這幾個來源:首先從軍隊中調,軍隊幹部經過戰爭的考驗,是最靠得住的;而是從地方幹部中選調,他們有領導工作的經驗,也是很靠得住的;三是從地下黨選調,他們文化水平較高,在敵人的白色恐怖中鍛煉過來,也是可靠的。」

1950年毛主席接見外賓,耿飈黃鎮戳洞偷看,周總理髮現後:有道理 - 天天要聞

1949年冬,中南海毛主席的辦公室,周總理與毛主席共同商議,要建立一支全新的外交工作隊伍,周總理建議從部隊中選拔人才的想法得到毛主席的同意。

就這樣,周總理親自點將,從部隊中選出了11位優秀的兵團級將軍,將由他們擔任新中國的第一批駐外大使,這也是建國初我國外交史上一個特殊的群體:「將軍大使」

這11人分別是:耿飈、黃鎮、袁仲賢、譚希林、姬鵬飛、彭明治、王幼平、倪志亮、曹祥仁、韓念龍、羅貴波。毛主席很認可這個名單:「這些同志有豐富的對敵鬥爭經驗,政治上又比較可靠,派他們出國當大使,我們放心。」

1950年毛主席接見外賓,耿飈黃鎮戳洞偷看,周總理髮現後:有道理 - 天天要聞

新中國首批大使

接到通知時,耿飈時任第一野戰軍十九兵團副司令兼參謀長,當得知自己被中央調到北京,做外交工作時,耿飈難以置信:「什麼,調我去干外交?」他驚訝極了,自己前半生一直拿著槍杆子,對外交可一點經驗都沒有。

包括耿飈在內的各位將軍們一收到調令,紛紛帶著家人,趕赴北京。

周總理專門來看耿飈,親自向他宣布新的任命,耿飈心中當然更願意留在部隊,他向周總理表達了自己不願接受任命的想法,畢竟自己對外交一竅不通,周總理鼓勵他,可以「邊干邊學」,耿飈調整心態,堅決服從黨組織的安排。

1950年毛主席接見外賓,耿飈黃鎮戳洞偷看,周總理髮現後:有道理 - 天天要聞

事實上,這種更願意留在部隊的心態,在其他將軍身上也有。

姬鵬飛感慨:「快四十歲了,不興改行了,再說也不會講外語,也聽不懂外國話,哪能幹得了外交。」為此他還專門請求粟裕,想拒絕任命,遭到粟裕的拒絕。

韓念龍也去找陳毅,陳毅的回復直截了當:「少說廢話,執行命令,趕緊動身,北京正來電催了。」韓念龍也沒了任何想法。

即使大家心存不解,但還是都按照調令,來到北京報到,並得到毛主席、周總理的親自接見。

1950年毛主席接見外賓,耿飈黃鎮戳洞偷看,周總理髮現後:有道理 - 天天要聞

毛主席接見耿飈(二排左一)等駐外大使

在毛主席面前,將軍們依舊保留著在部隊中的風格,直言不諱:「我們連外國話都不會說,怎麼搞外交呀?」

毛主席笑笑,表示他們都是老戰士,讓他們去搞外交,中央放心。周總理也強調:「革命軍人嘛,政治覺悟高,立場堅定,紀律性強。」

毛主席、周總理一致同意即使將軍們出國當大使,也為他們保留部隊中的軍籍。中央領導人對各位將軍寄予厚望,將軍們也迅速調整狀態,投入到做大使前的準備工作中。

1950年毛主席接見外賓,耿飈黃鎮戳洞偷看,周總理髮現後:有道理 - 天天要聞

出國擔任大使,他們代表的,就是我們國家的形象,一言一行都極為重要。周總理親自指示,各位將軍及其夫人一同入住新華飯店,在此處接受培訓,他們脫下軍裝,從穿西裝、打領帶、穿皮鞋、吃西餐、跳舞一點點學起。

將軍夫人也接受訓練,周總理派出了夫人鄧穎超,安撫大家:「恩來要我告訴你們,外交是一條特殊的戰線,你們當大使夫人、太太的,都是新中國的外交戰士,應當安心工作、學習,爭取當優秀的外交戰士!」

1950年毛主席接見外賓,耿飈黃鎮戳洞偷看,周總理髮現後:有道理 - 天天要聞

將軍、將軍夫人們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不論衣著打扮、還是外交禮儀,都有了很大的進益,進步了許多。但還有一件事,讓培訓班上的教員憂愁不已,那就是:如何呈遞國書?

大使抵達他們出使的國家後,第一個外交使命就是:代表本國元首向駐在國元首遞交國書。這是一個隆重、莊嚴的儀式,禮儀更是不能出錯,但各位戎馬出身的將軍們,顯然對呈遞國書的禮節、程序一無所知。

培訓班的教員僅僅是口說,並不能讓他們銘記於心。最終,經周總理同意,決定在其他國家的大使向毛主席呈遞國書時,他們抓緊機會學習。

1950年毛主席接見外賓,耿飈黃鎮戳洞偷看,周總理髮現後:有道理 - 天天要聞

1950年3月,羅馬尼亞駐華大使提奧多拉·魯登科來到中南海勤政殿,向毛主席呈遞國書。

隔壁的房間里,各位「將軍大使」早就準備就緒,他們保持安靜,努力往裡面看,想記住每個細節。

周總理特意來看他們,稱他們是「窗下學禮」。周總理注意到,玻璃窗糊紙上被掏出了一個不大不小的窟窿,他詢問原因時,才得知是耿飈、黃鎮等各位將軍們為了看清楚、看仔細,戳了個洞。

「也有道理。」周總理對他們的行為表示理解,但還是擔心這窟窿太大了,建議他們用鉛筆尖戳個小洞,這樣既能看來,也不會太失禮。

有人質疑洞口太小時,周總理說道:「你們要善於『小中見大』。」

1950年毛主席接見外賓,耿飈黃鎮戳洞偷看,周總理髮現後:有道理 - 天天要聞

耿飈(左二)

在一個鉛筆尖戳出的小孔里,耿飈等各位大使不斷變換視角、調整距離、輪流觀看,大家全神貫注地觀摩,不想要放過每個細節。

魯登科大使站定,向毛主席鞠躬,禮貌呈上國書,致頌詞,毛主席接過國書,對魯登科大使答詞,儀式完成後,雙方握手告別,合影留念。

魯登科大使怎樣走路、怎樣遞交國書、怎樣握手、怎樣告別......將軍們拿出當年用放大鏡看作戰地圖的陣勢,哪怕一個小小的細節都不願放過。

1950年毛主席接見外賓,耿飈黃鎮戳洞偷看,周總理髮現後:有道理 - 天天要聞

羅馬尼亞駐華大使魯登科向毛主席遞交國書

待儀式結束,外國大使退場,各位「將軍大使」聚在一起,對他們學到的禮儀展開討論,在現場,他們還認真演習了起來,一遍遍地演習,一遍遍地糾正,忙得熱火朝天,直到各個細節都熟練起來,他們終於對呈遞國書這個重要的外交儀式有了更清楚的認識。

周總理叮囑他們:

「你們演習是必要的,但得提醒你們,剛才儀式中的程序和動作,只能作為參考,因為各國國情不同,呈遞國書的禮儀規定也不盡相同。你們上任後,要向駐在國的禮賓部門虛心請教,熟練把握,運用自如。」

眾人紛紛點頭,將周總理的話銘記於心。

1950年毛主席接見外賓,耿飈黃鎮戳洞偷看,周總理髮現後:有道理 - 天天要聞

1951年10月,中國駐瑞典使館第一次舉行國慶招待會,耿飈趙蘭香夫婦在大使官邸招待來賓

大使培訓班在1950年的7月順利結業,各位「將軍大使」及其夫人與來時已經大不一樣,黨中央、毛主席、周總理充分地信任他們,就這樣,新中國的將軍大使和大使夫人接受各自的任命,奔赴各自的駐在國。

從此,在外交舞台上大放光彩,而新中國,也在世界舞台上綻放出全新的光彩。後來的事實證明,這些肩負重任的「將軍大使」,不負所望!

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個【關注】,每天第一時間收到文章推送,了解那些年真實的動人的歷史!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聽到岳飛遇害,李清照做了什麼? - 天天要聞

聽到岳飛遇害,李清照做了什麼?

紹興十一年,岳飛在一天之內被十二道金牌緊急召回至臨安。隨即解除兵權,任樞密副使。但這只是一個幌子,是個緩兵之計,不久就被誣陷謀反,下了大獄。一時間朝野大駭!韓世忠當面質問秦檜 :「你們誣告岳鵬舉謀反,究竟有何真憑實據?」秦檜奸笑一聲:「其事
統一後,台灣叫什麼名?台84歲老將王建煊給出答案 - 天天要聞

統一後,台灣叫什麼名?台84歲老將王建煊給出答案

兩岸關係一直是個敏感話題,尤其是「統一」這事兒一提起來,大家的耳朵都豎得老高。對此,台灣省84歲的前「監察院長」王建煊跳出來,拋出了一些關於統一後台灣叫啥名的看法,搞得網上網下議論紛紛。歷史咋回事兒?台灣跟中國大陸的關係,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兒
董小姐們最憎恨的人,是他 - 天天要聞

董小姐們最憎恨的人,是他

改革開放後,商鞅、秦國遭到了全方位的抹黑,好事者甚至發明了「秦制」這個概念。在他們看來,中國落後的根源就是商鞅,就是秦制。秦制反民主、反自由,所以導致了落後,商鞅罪大惡極,竟然還寫了個《商君書》,提出「馭民術」,教君主們怎麼進行愚民,簡直十
世界最長壽老人去世!百歲長壽老人往往有這些特點 - 天天要聞

世界最長壽老人去世!百歲長壽老人往往有這些特點

據法新社5月1日報道,世界上最長壽的人、巴西的伊娜·卡納巴羅·盧卡斯4月30日去世,享年116歲。美國老年醫學研究組織和「追求長壽」組織稱,現在世界上最長壽的人是115歲的英國薩里居民埃塞爾·卡特勒姆。「活到100歲,健康又長壽」,這是許多人嚮往的目標。長壽不僅取決於基因,更與健康的生活方式密切相關。大量研究已...
曹縣莘冢集村 - 天天要聞

曹縣莘冢集村

宣統二年地圖莘冢集村位於曹縣城西北8.2公里處。聚落呈正方形,東西、南北長約500米。全村總面積約為10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53公頃,總人口6000餘人。屬青菏辦事處。莘冢集村有夏莘國莘仲君墓,明朝初年,名為伊尹耕莘太平寨。明朝中期成集,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