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國版圖興亡:車書本一家,佳句在中華

2023年11月30日16:55:06 歷史 1909

左圖右史,慢慢地讀

渤海國版圖興亡:車書本一家,佳句在中華 - 天天要聞

渤海國是7世紀末由生活在我國東北地區的部落集團粟末靺鞨所建。靺鞨與肅慎、挹婁勿吉一脈相承,只不過靺鞨是自稱,意為「森林中的人」。粟末靺鞨為隋初靺鞨七部之一,生活在最南部,因居於粟末水而得名。粟末水即松花江,粟末靺鞨即「松花江流域的林中部落」。

渤海國版圖興亡:車書本一家,佳句在中華 - 天天要聞

其實,粟末靺鞨所在的地方為扶餘人故地,是北遷而來。當時,東北地區最強大的國家是南扶餘人建立的高句麗政權。494年,高句麗滅扶餘國。為了爭奪土地,粟末靺鞨與高句麗發生衝突,連年打仗。隋初,粟末靺鞨發現打不過強悍的高句麗,所以大多數粟末靺鞨人只好選擇臣服於高句麗。

渤海國版圖興亡:車書本一家,佳句在中華 - 天天要聞

由於與高句麗的這層臣屬關係,666年,唐朝派軍討伐高句麗時,粟末靺鞨、白山靺鞨也跟著高句麗參加了對唐軍的抵抗。但是很不幸,粟末靺鞨、白山靺鞨都沒及時反正,站錯隊了,唐朝最後贏了。668年,高句麗被唐朝滅國,一部分臣服於高句麗的粟末靺鞨、白山靺鞨跟著高句麗王族與遺民一起被強制內遷,居於遼西營州,與契丹人為鄰。

渤海國版圖興亡:車書本一家,佳句在中華 - 天天要聞

武周建立後,由於幽州都督暴虐無道,激起了契丹人的反抗。696年,松漠都督府都督、契丹人李盡忠及族兄孫萬榮起兵反抗武周,並且切斷了去往遼東的通道。白山靺鞨酋長乞四比羽、粟末靺鞨酋長乞乞仲象也跟著一起反了。

不過,武則天對於契丹和靺鞨的態度是不一樣的。698年,武則天一面派人征討契丹,一面又招撫粟末靺鞨、白山靺鞨,封粟末靺鞨酋長乞乞仲象為震國公、白山靺鞨酋長乞四比羽為許國公。可是,白山靺鞨酋長不肯受封,為武周軍所殺。於是,粟末靺鞨酋長乞乞仲象也跟著一起吃了瓜落,在東逃途中病死。

渤海國版圖興亡:車書本一家,佳句在中華 - 天天要聞

然而,武周仍然不肯罷休。降周的契丹將領李楷固率軍追擊粟末靺鞨酋長乞乞仲象之子大祚榮,卻在天門嶺被大祚榮擊敗。同年,回到故地的大祚榮以其父震國公之「震國」為國號建國,自稱震國王,都舊國,今吉林省敦化敖東城,史稱「震國」或「靺鞨國」,此為渤海國的前身。

渤海國版圖興亡:車書本一家,佳句在中華 - 天天要聞

705年,武周發生神龍政變,之後還政於李唐王室。於是,大祚榮接受了唐朝的招安並稱臣,實現了和解。為了經略東北,713年,剛剛登位不久的唐玄宗李隆基就封大祚榮為「渤海郡王」,並以其所居之置忽汗州,加封其為忽汗州都督府都督。從此,震國正式改名為渤海國,大祚榮也搖身一變成為唐朝名義上在東北地區的最高代理人之一,佔據高句麗故地,總攬一方。

渤海國與唐朝的關係很特殊,既是唐朝中央的羈縻州和地方行政機構,又是享有民族區域自治的地方政權。後來,渤海國升為王國,又成為唐朝的藩屬國。

大祚榮在位期間奉行全方位和平策略,除了對唐稱臣納貢外,東突厥、契丹、新羅、日本也是其交往的對象。為了鞏固新生政權和更好的發展,大祚榮的後繼者大力學習唐朝制度,引進儒學和漢字,漢化程度極高,成為當時東北地區文明程度最高的國家,有「小中華」之稱。對此,唐朝詩人溫庭筠在《送渤海王子歸國》一詩中的描述最為貼切:

疆里雖重海,車書本一家。

盛勛歸舊國,佳句在中華。

渤海國版圖興亡:車書本一家,佳句在中華 - 天天要聞

渤海國很少與唐朝發生衝突,其擴張版圖的主要兼并對象是靺鞨諸部。720年之後,渤海國北進,兼并了拂涅、越喜、虞婁等靺鞨部落,版圖擴大了一倍多。

但是,也有例外,大武藝上台後一方面繼續北進,征討黑水靺鞨等部;一方面在東突厥的支持下與唐朝發生衝突。732年,大武藝派水軍渡海攻打唐朝登州,殺死了登州刺史韋俊。

大武藝的一番操作,一下子把唐玄宗給惹怒了。唐玄宗派兵從西路討伐,又敕令新羅國王從東面夾擊。但是,唐軍與新羅軍的征討均以失敗告終。734年,渤海國攻佔遼水東北的扶余和高句麗故地,設長嶺、扶餘二府,將版圖擴大到遼水一帶。

渤海國版圖興亡:車書本一家,佳句在中華 - 天天要聞

之後,渤海郡王大武藝又兵犯河北,唐朝堵塞道路,又借來渤海國的仇敵黑水靺鞨和室韋之兵才擊退大武藝。

738年以後,隨著大武藝的去世、東突厥的衰落和被滅,渤海國郡王大欽茂又轉而與唐朝和好,並引進了《唐禮》,派遣使赴長安,掀起了大規模向唐朝學習的高潮。

渤海國版圖興亡:車書本一家,佳句在中華 - 天天要聞

755年,大欽茂效仿唐朝,實行了五京都城制度,遷都上京龍泉府,即今黑龍江省寧安縣渤海鎮;後又遷都東京龍原府與中京顯德府,即吉林省琿春八連城與和龍西古城;795年回遷上京龍泉府。在軍事制度方面,渤海國也效仿唐朝的府兵制,兵農合一,擁兵數萬。

762年,渤海郡王被唐朝晉陞為渤海國王,正式成為唐朝的藩屬國。

渤海國版圖興亡:車書本一家,佳句在中華 - 天天要聞

安史之亂以後,唐朝由盛轉衰,一天不如一天,已失去了對東北地區的控制,渤海國也開始打起了遼東的主意。到819年,渤海國已吞併了包括建安州都督府和平壤城在內的遼東地區。820年,渤海國完全吞併了安車骨靺鞨、鐵利靺鞨和一部分黑水靺鞨,設鄚頡、鐵利、懷遠三府,將版圖延伸至黑龍江流域。

渤海國版圖興亡:車書本一家,佳句在中華 - 天天要聞

至此,渤海國的版圖臻於極盛,西起遼河,東到鯨海,北至黑水,南臨渤海和東海,方圓5000餘里,面積約65萬平方公里,比極盛時期的高句麗還多將近一半,成為東北亞地區第二個國土遼闊、文明程度較高的國家,被史學界稱為「海東盛國」。

渤海國版圖興亡:車書本一家,佳句在中華 - 天天要聞

歷史的車輪滾滾,907年,唐朝滅亡,轉眼來到了五代十國。這個時候,遼河地區興起了一個更為強大的政權——大契丹或者叫遼。在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的帶領下,契丹於908年攻佔了渤海國的遼東地區。

渤海國版圖興亡:車書本一家,佳句在中華 - 天天要聞

926年,遼太祖耶律阿保機東征,一舉滅掉了渤海國,自稱中國的「大中華」吞併了「小中華」。如果從698年大祚榮立國算起,渤海國享國228年;如果從713年大祚榮被唐玄宗冊封為渤海郡王算起,渤海國享國213年。無論怎麼算,渤海國的國祚,都超過了200年。

渤海國版圖興亡:車書本一家,佳句在中華 - 天天要聞

不過,渤海國雖然滅亡了,但是遼國一開始並沒有將渤海國納入直接統治,而是在其故地設立東丹國,由精通漢法的遼太祖長子耶律倍統治。而且,渤海人並沒有放棄反抗。928年,一部分渤海人在貴族領導下在西京和南京故地建立定安國,又稱後渤海,繼續反抗遼國的統治。991年,定安國為遼國所滅。

渤海國版圖興亡:車書本一家,佳句在中華 - 天天要聞

在金興遼滅之際,渤海人再一次試圖復國。1116年,渤海人在高永昌帶領下佔據遼國的東京,建立大渤海政權,國號大元。但是這個政權很快曇花一現,幾個月內就被出道即是巔峰的金國滅亡。

根據《渤海簡史》統計,在渤海國覆滅之後,大部分渤海人被遷往遼東、遼西和今內蒙古一帶,人口達9萬4000多戶,47餘萬人;另有一部分渤海人逃往王氏高麗,人口十多萬;留在渤海故地的不過區區一兩萬老弱病殘。

由於失去了以自己民族為主體的政權,渤海人不可避免的被廣大中原的漢人、東北的契丹人、女真人以及朝鮮半島高麗人所同化,最終沒有發展成為現代民族。然而,渤海人及其創立的渤海國,在我國東北歷史上的地位和貢獻是不可磨滅的,對於中華文明的傳播貢獻也是不可忽視的。對此我們應當重視這一點,不應讓渤海國的歷史被埋沒,更不應讓半島南部的小國搶去佔為己有。人家連電視劇《大祚榮》都拍出來了,「大祚榮號」都命名了,我們是否應該做點什麼?

渤海國版圖興亡:車書本一家,佳句在中華 - 天天要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天庭權力架構全解析:玉皇大帝如何統御三界? - 天天要聞

天庭權力架構全解析:玉皇大帝如何統御三界?

在中國傳統神話體系中,玉皇大帝統領的天庭是一個龐大而精密的"神界政府",各部門分工明確,各司其職。本文將帶您深入了解這個神秘而威嚴的天庭管理體系,揭開神話中"天界公務員系統"的神秘面紗。
印度拒簽上合聲明後,中方轉頭成立新組織?莫迪後悔來不及了 - 天天要聞

印度拒簽上合聲明後,中方轉頭成立新組織?莫迪後悔來不及了

路透社記者:印度外交部發言人稱,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國防部長會議未就聯合聲明達成一致,因為印度希望該聲明反映其對恐怖主義的關切,但「某個國家不能接受」。中方對此有何回應?印度指的是哪個國家?外交部發言人表示中方主管部門已經發布了有關消息,你可以參閱。
站上世界舞台,中國U17女足全力衝擊新歷史 - 天天要聞

站上世界舞台,中國U17女足全力衝擊新歷史

本文字數|1565字建議閱讀時間|5分鐘20年前以球員身份參加男足世青賽,如今以主帥身份迎接女足世少賽。王洪亮與U17女足心向未來,年輕的戰場已經硝煙瀰漫。20年前的夏天,中國足球曾給中國球迷留下了一段美好到虛幻的回憶。荷蘭世青賽之夏,由克勞琛挂帥的中國U20國家隊先後擊敗了土耳其、烏克蘭和巴拿馬,以3戰全勝、轟入...
傅國涌突發心梗去世,終年59歲!一生育人無數,全國各地學子慕名來上他的課…… - 天天要聞

傅國涌突發心梗去世,終年59歲!一生育人無數,全國各地學子慕名來上他的課……

太突然了!知名教育學者、歷史學者、作家傅國涌,於2025年7月7日凌晨在杭州打鐵關家中,因突發心梗去世,年僅59歲。傅國涌兒子傅陽向記者證實了這一消息,他透露,當時半夜他就在家中,陪在傅國涌老師身邊,心梗發生非常突然。家中一時難以接受這個消息,傅陽在電話那頭哽咽:「我媽媽最難接受,她現在已經被送進醫院急救....
1934-2025,一首《畢業歌》的時空對話! - 天天要聞

1934-2025,一首《畢業歌》的時空對話!

2025年7月,南京夫子廟景區。昂揚的小號聲引得路人紛紛駐足,大學生們手拉手,由四面八方匯聚到「天下文樞」牌坊下,唱響《畢業歌》。這是一首來自91年前的青春吶喊。《畢業歌》,創作於1934年,是電影《桃李劫》的主題曲,詞作者田漢、曲作者聶耳。(1934年 《畢業歌》黑膠唱片在上海百代唱片公司灌制)「同學們,大家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