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陝北3個知青坐驢車回城。突然,一匹狼緊追20里路,車上的人嚇得瑟瑟發抖,連拉車的驢也在用力往前趕。就在這時,車上1女知青定睛一看,急忙跳下車跑到狼面前,當狼長大嘴巴時,女知青感動的淚流滿面。
1968年,一群充滿朝氣的上海知青,分配到陝北的一個小村莊,其中有一個名叫王小蘭的女孩。
王小蘭的任務就是跟隨1男知青一起放羊,一天,她正在看羊吃草時,聽到一個有氣無力的「狗」叫聲,若隱若現。
王小蘭好奇地尋找聲音的來源,最 終,在一塊石頭堆後面發現了一個灰色的「小狗」。
它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種悲傷與無助,王小蘭蹲下身,輕輕撫摸那「小狗」的毛髮,它順從地伏在她的懷中。
這時,一起放羊的男知青看到後,他驚呼道:
「小蘭,這是哪裡來的?趕緊放回去,這可是小狼崽!」
「它會招來母狼來的。」
但王小蘭看著小狼崽求助的眼神,乖巧的模樣,王小蘭於心不忍,她想收養這隻小狼崽。
為了不讓大家發現,王小蘭在宿舍後面的山坡上挖了一個洞,修平整後,在附近尋來些乾草,將小狼放進洞中。
王小蘭悉心照料,餵食、換草、保暖,如同呵護自己的孩子一般。
在王小蘭照顧它的這些天里,一直不見母狼尋找小狼,王小蘭對小狼更加愛護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小狼漸漸長大。王小蘭經常帶它到無人的山坡上玩耍,一人一狼之間建立了深厚的情感,儘管王小蘭知道它是一隻野生的狼崽。
然而,隨著小狼的成長,一些問題也開始顯現。
小狼漸漸地不再滿足於小山坡上,渴望跑到更遠處。
王小蘭擔心小狼會落在村裡人的手裡,於是找來繩子把小狼拴在洞口的樹旁。
誰知,小狼習慣了自 由自在,突然被拴著,就開始了嚎叫,卻不知這一叫引來了一群狼的出現。
這可嚇壞了村裡的知青們,每個人都膽戰心驚,不敢在晚上出門。
到了白天,村民們在樹旁找到了小狼,大家都擔心小狼會傷人,也會引來更大的狼群。
於是,有個人站出來,拿著棍子準備打死小狼。
得知消息的王小蘭,急忙跑到了小狼的面前,她用身體護住小狼,大聲呼喊著:「大哥,小狼是我養的,不能殺它!」
王小蘭的眼淚如斷線的珠子般滑落,聲音充滿了痛苦與無助,她渴求大家放了小狼。
大家看著王小蘭的執著和傷心,無奈地搖了搖頭:「小狼可以不殺,但不能留下來。」
王小蘭緊緊地抱著小狼,含淚點頭。她解開小狼身上的繩子,用力推了推:「快走,以後別回來了。」
王小蘭不舍的看著小狼離開,直到看不見小狼的影子,大家才慢慢散開,留下王小蘭傷心的望著遠方。
時間一晃三年過去。
王小蘭要回城探親,村裡二娃用驢車拖著她和另外兩名知青,到鎮上去坐長途汽車。
大家正在聊天時,突然,一個女孩大喊道:「快看,有隻狼跟著我們跑了有20里路,它要幹什麼?」
大夥一起看向那隻狼,一個個嚇得瑟瑟發抖,連拉車的驢也是用力往前跑。
然而,王小蘭回頭一看,卻開心的說著:「這是我養的那隻小狼,快停車!」
還沒等車停穩,王小蘭就急忙跳下車,跑到狼的面前,小狼眯了眯眼,從嘴裡吐出一塊金鑲玉石頭。然後,轉身跑走了。
王小蘭撿起那塊石頭,回到車上,車上眾人紛紛鬆了一口氣。
只有王小蘭的眼淚嘩嘩地流下來:「它走了20里路,就為了給我送這個?」
她將石頭握在手心,抱在懷裡回到上海後,她找人製成了吊墜掛在胸前。每當她低頭看到那塊吊墜時,心中總會湧起一種感動的情感。
那是她曾經養過的小狼,為了報答她的養育之恩而贈送的禮物。
王小蘭的善良和關愛改變了小狼的命運,也讓王小蘭的人生,變得更加豐富,有意義。
善良的力量是無窮的。當我們用善良和關愛去對待周圍的人和事物時,我們不僅能夠改變他們的命運,也能夠讓自己更加快樂和幸福。
對此,您怎麼看,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