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饒事件後,派誰去坐鎮東北呢?毛澤東:他去我放心!

2023年11月10日15:58:10 歷史 1505

前言

1953年秋冬之季,東北發生「高饒事件」後,毛澤東等一批領導人高度重視此事。東北地區是我國的戰略重地,而且現在又駐有重兵,如果出現什麼麻煩事情,後果不堪設想。現在擺在領導面前的首要問題就是誰能勝任去東北地區坐鎮並掌握部隊呢?

中共中央軍委和毛澤東主席正在商量著。最終,毛澤東拍板決定還得是他去 ,此時的他還在朝鮮呢?

他就是鄧華,他又一次被點將了!

一路跟黨走,忠於黨,參與多個戰役。

鄧華是1910年出生於湖南省郴縣永寧鄉桑園村陂副鄧家。15歲時,他去長沙市岳雲中學讀書。此時他就參加遊行、示威、罷課等學生運動。

鄧華在長沙學習期間,目睹反動統治階級鎮壓愛國運動,毆打愛國學生,對統治階級鎮壓暴行深感不滿,受到家裡人的熏陶以及閱讀了大量的進步思想書刊,如《響導》、《新青年》等革命進步書刊。年僅17歲的鄧華由易蘊、查夷平介紹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高饒事件後,派誰去坐鎮東北呢?毛澤東:他去我放心! - 天天要聞

18歲時鄧華就追隨起義部隊,在朱德、陳毅同志率領下向井岡山地區轉移,不久後,他們與毛澤東率領的部隊順利在井岡山勝利會師,合編為中國工農革命軍第四軍,七師被編為第11師33團。鄧華先後在33團任宣傳中隊長、六連黨代表。33團沒多久就遣送回湘南,鄧華因擔心農民武裝回去會被解散掉,無法繼續堅持鬥爭,中途鄧華同志又返回井岡山,被分配到31團一營任營委幹事。由於在戰鬥中表現出眾,又被任命為31團團黨委組織幹事。

19歲時,31團被編為紅四軍第三縱隊,鄧華先後被任命為三縱隊縱隊黨委組織幹事、軍士隊黨代表、三縱隊政治部組織科長,又參加古田會議

20歲時,參加第一次反「圍剿」戰鬥,他所在的第三縱隊與羅炳輝率領的吉安起義的警衛團被編為紅12軍,鄧華先後被任命為12軍教導大隊政治委員等。兩個月後,紅12軍又成立36師,鄧華任36師政治委員。在參加第一次反「圍剿」首戰龍崗戰鬥中,就活捉敵前總指揮張輝瓚。其中鄧華所在的36師是當時繳獲敵人槍支最多的部隊之一。緊接著鄧華參加五次反「圍剿」戰役。

24歲時,他任紅一軍團一師二團政治委員,又在紅軍大學學習了高級指揮科,10月份參加了長征,在中央紅軍通過敵人四道封鎖線時,他帶領部隊掩護紅軍主力西進。

高饒事件後,派誰去坐鎮東北呢?毛澤東:他去我放心! - 天天要聞

25歲時,在長征途中,鄧華率領部隊參加了四渡赤水戰役遵義戰役、毛兒蓋戰鬥、哈龍戰鬥。最終,順利到達吳起鎮地區,勝利結束長征。又參加了直羅鎮戰役,活捉敵師長牛元峰,此次戰役使紅軍在長征之後有了可靠的立足點和奪取新勝利的出發點。鄧華被任命為紅一軍團二師政治部主任。

26歲時,鄧華參加了紅軍東征、西征的戰鬥,又參加了山城堡戰役,被任命為紅一軍團一師政治委員。

高饒事件後,派誰去坐鎮東北呢?毛澤東:他去我放心! - 天天要聞

27歲時,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參加了平型關大捷,聶榮臻根據黨中央指示成立晉察冀軍區獨立團被擴編為獨立第一師,鄧華任政治委員。接著晉察冀軍區被分為四個軍區,鄧華任第一軍區政治委員,鄧華率領部隊與群眾參加組織了對日軍反圍攻戰鬥。

28歲時,根據毛澤東的指示,開闢平西根據地,為建立翼東革命根據地做準備。總部決定抽調少數紅軍骨幹與其它各部組成鄧華支隊,鄧華被任命為支隊司令員兼政治委員。

29歲時,被調至晉察冀軍區籌備建立第五軍分區。30歲時被任命為第五軍分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率隊參加了由彭德懷指揮的著名戰役百團大戰。在此期間,鄧華率領主力部隊與敵人周旋,並抓住機會主動出擊敵人,保衛和鞏固了根據地。

高饒事件後,派誰去坐鎮東北呢?毛澤東:他去我放心! - 天天要聞

31歲時,第五軍分區撤銷,被調第四軍分區主持工作,參加了秋季反「掃蕩」鬥爭,被任命為第四軍分區司令員。發動多次戰鬥,打擊了敵對根據地封鎖與蠶食的企圖。35歲時,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被任命為遼西軍區司令員。38歲時,參加遼瀋戰役,東北野戰軍第七縱隊被改編為44軍,任鄧華為44軍軍長 。

39歲時,參加平津戰役第四野戰軍成立四個兵團部,每個兵團轄三個軍。任鄧華為四兵團部司令員。率部隊從平津出發,到達長江北岸,渡長江,指揮了湘贛戰役,殲敵八萬餘人。緊接著,又與葉劍英、陳賡等人在贛州舉行會議,討論進攻廣東,鄧華率15兵團進軍廣東 。廣東戰役共殲敵6.2萬人,廣東軍區成立,鄧華兼任廣東軍區第一副司令員。

40歲時,參加指揮了解放海南戰役。

出兵朝鮮前,毛主席面授機宜。

1950年5月1日,海南島全部解放,鄧華率十五兵團指揮所由海南島回到廣州。同年6月25日,朝鮮內戰爆發。7月8日,毛澤東批准鄧華出任第十三兵團司令員。7月13日,羅榮桓給廣東司令部鄧華打電話,告訴他調去出任戰略預備隊第十三兵團司令員,立即北上鴨綠江地區布防,並組建以十三兵團為主的東北邊防軍,保衛東北邊境地區安全,與十五兵團對調。最後鄭重地告訴他,準備在必要時渡過鴨綠江,支援朝鮮作戰。

鄧華接到電話後,當年鄧華剛剛滿四十歲,正是銳氣十足之年,立刻回答到服從組織的安排。

高饒事件後,派誰去坐鎮東北呢?毛澤東:他去我放心! - 天天要聞

鄧華收到毛澤東主席的電令「希早日來京面授機宜。」收到電令後鄧華立馬乘機飛往北京。毛澤東主席召見了鄧華,見面第一句話毛澤東主席就說:「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接著又說:「在井岡山時期,就認識你了。」毛澤東主席又說:「海南島一仗,打得不錯嘛!有些事情,真好像事先算計好一樣,要是晚打兩個月,後果不堪設想。」

毛澤東主席知道鄧華是老煙客,遞給鄧華一支煙,等他點燃後,又繼續說道:「美國在朝鮮看樣子不會罷手,你在給軍委報告中關於美軍可能在朝鮮東西海岸中腰部,實施海陸空三位一體的登陸作戰,這個分析很有遠見。」

突然毛主席又提高聲調說:「你們的任務是保衛東北邊防,但要準備同美國人打仗,要準備打前所未有的大仗,還要準備他打原子彈。他打原子彈想,我們打手榴彈,抓住他的弱點,跟著他,最後大敗他。」

鄧華停下筆記,興奮地說道:「是的,抓住他的弱點,跟著他打。美軍的武器裝備好,火力組織也好,從正面攻擊不容易奏效。而他現代化裝備,最怕的是聯絡切斷,被人包圍。我軍從側翼或側後迂迴、滲透、穿插,實行切斷、分割、包圍,打近戰、夜戰。你打你的優勢,我打我的優勢。看來這是我們對付美軍的辦法。」

高饒事件後,派誰去坐鎮東北呢?毛澤東:他去我放心! - 天天要聞

毛澤東揚起眉毛,那眼神透露著欣喜。鄧華把他的同美軍作戰的指導思想,發揮得這樣具體明確,無疑是認真研究過同美軍作戰的戰術問題的。這當然使毛澤東高興。不過,他只是說:「我還是那句老話,在戰略上藐視他,當作紙老虎,在戰術上重視他,當作真老虎。」

毛澤東接著說道:「8月內可能沒有作戰任務,但應準備於9月上旬能作戰。我們剛剛給高崗打了電報,要他們於8月中旬召集邊防軍各軍師幹部開會,指示作戰的目的、意義和大略方向。務必在本月內完成一切準備工作,待命出動作戰。你和肖勁光、肖華他們去參加這次會議。」

和主席會見結束後,鄧華感覺落在自己心頭的使命更加莊重、更加緊迫了。

抗美援朝上,多次受到表揚,靈活運用游擊戰術。

在出兵朝鮮時,一開始準備先派兩個軍過去,但鄧華建議要派四個軍。

高饒事件後,派誰去坐鎮東北呢?毛澤東:他去我放心! - 天天要聞

鄧華分析美聯合軍總兵力達42萬人,我們兩個軍12萬左右人,行不成優勢,建議派四個軍過江。

鄧華去見彭總:「有一件事我還不放心」

「軍中無禁忌,只管說。」

「兩個軍過去兵力太少,行不成優勢,是不是考慮四個軍一起過江?」鄧華明確建議。

「這個意見很好,我立即向毛主席和中央軍委報告」彭總回答乾脆。

彭總立刻給中央軍委發電:「原擬先出兩個軍、兩個炮師,恐鴨綠江橋被炸毀,不易集中優勢,失去戰機,故決定全部集結江南,改變原定計劃,妥不,盼示。」

毛主席回電:「同意四個軍及三個炮兵師全部出動,集結於你所預定的位置,待機殲敵。」後來鄧華又建議增兵,也被彭總採納又調宋時輪帶兵入朝作戰。這些部隊的迅速入朝為第一、二次戰役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高饒事件後,派誰去坐鎮東北呢?毛澤東:他去我放心! - 天天要聞

「敵人現代裝備,機動快,組織進攻也快,」在志願軍司令部作戰室,鄧華向彭總說,「好像沒有了戰役之間的間隙。」

「這與過去同國民黨軍作戰不同,美軍現代化程度是世界上第一流的。」彭總兩眼仍然盯著牆上的地圖,「不僅如此,東線的美陸戰一師,美第七師,偽首都師也在繼續進攻,」彭總轉眼向著他的第一副司令,「鄧華呀,面對這個形勢,你是怎麼考慮的?」

鄧華迅速回答說:「我同洪學智同志商量了。彭總不追擊清川江以南敵人,是避我之短處,發揮我軍的長處。我考慮,清川江北部山區是一個好戰場。而且朝鮮這地方,愈往北就愈寬,敵人東西兩線,越往北犯,它們之間的缺口就越大。我們前次戰役利用了這一點,下次戰役仍可利用這一點。美偽軍的西線集團與東線部隊之間將會有八十到九十公里的缺口。東線我們仍然阻擊,在西線,我軍可以分割包圍,聚而殲之。因此,我軍可以採取誘敵深入的方針,相機殲滅敵人。」

高饒事件後,派誰去坐鎮東北呢?毛澤東:他去我放心! - 天天要聞

鄧華滔滔不絕地說道,顯然是深思熟慮了的。

「看樣子,我們還得繼續示弱驕敵縱敵,要讓麥克阿瑟高燒到四十度。」彭總轉向洪學智、韓先楚、解方,「你們意見怎樣?」

洪、韓、解都表示同意,並作了一些補充。

「誘敵深入,就這麼定了。」彭總拍板了。

鄧華把毛澤東遊擊戰術思想學到爐火純青的地步,活學活用,多次受到彭總的表揚說他是個好幫手。

又一次被點將坐鎮東北

1953年秋冬,由於東北「高饒事件」的發生,東北急需一位坐鎮掌握部隊的將才,這由誰出任呢?毛澤東主席點名讓鄧華去主持東北,立刻把鄧華召回國。

高饒事件後,派誰去坐鎮東北呢?毛澤東:他去我放心! - 天天要聞

此時的鄧華已經是在朝鮮戰場組織和指揮作戰上戰功赫赫,在他這一代軍人中,鄧華是一顆璀璨的明星,而且朝鮮戰場停戰已經實現,他也是可以抽出身的。

彭德懷也認同毛澤東的決定,他對鄧華對黨的忠誠、統籌全局的能力、指揮作戰的豐富經驗都有深入的了解。

高饒事件後,派誰去坐鎮東北呢?毛澤東:他去我放心! - 天天要聞

1954年4月6日,鄧華被任命為東北軍區黨委書記,同年12月,他以東北軍區代司令員身份到職辦公(次年3月,不再「代」了,出任由東北軍區改稱為瀋陽軍區的司令員)。5月11日至24日,他主持召開軍區黨委擴大會議,貫徹中共中央七屆四中全會精神,進一步揭發高崗的反黨活動,檢查軍區黨委集體領導和團結問題。

結語

鄧華為中國人民的解放建立了不朽功勛。鄧華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戰鬥的一生,艱苦奮鬥的一生,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一生。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金陵四十八景之三十四:‌南唐二陵(南唐二陵) - 天天要聞

金陵四十八景之三十四:‌南唐二陵(南唐二陵)

937年,徐溫的養子徐知誥代吳稱帝建國,國號為齊。939年,徐知誥恢復李姓,改名為昪,自稱是唐憲宗之子建王李恪的四世孫,改國號為唐,史稱南唐。李昪即是南唐烈祖。941年,李昪駕崩,子李景繼位,改名李璟(916~961),即南唐元宗。南唐最盛
車圈流傳的「三大限制」是真的嗎? - 天天要聞

車圈流傳的「三大限制」是真的嗎?

「房地產行業的『三道紅線』影響深遠,但類比到車圈,不免有些『望文生義』之嫌。」 文 / 巴九靈 汽車行業似乎正走向一場前所未有的收緊。 帶動這種氛圍的,是一則尋不見來源....
德國建歐洲最大軍隊,歷史重演的第一步? - 天天要聞

德國建歐洲最大軍隊,歷史重演的第一步?

6月27日,據媒體得到的一份法律草案顯示,德國政府計劃加快國防採購,以便使軍隊做好戰鬥準備。該文件稱,德國軍事實力的快速提升「絕不能因過於複雜的採購程序或冗長的授權流程而失敗」,同時警告稱,俄羅斯的軍事目標可能不僅僅是烏克蘭。此前德國總理在6月24日批准了一項預算框架,預計德國的軍事總開支將從2025年的950...
抗戰勝利80周年,特朗普該看到什麼? - 天天要聞

抗戰勝利80周年,特朗普該看到什麼?

無論特朗普是否會出現在9月3日的閱兵儀式上,就全世界來看,正義必勝!文 | 海上客「中方是否計劃邀請特朗普參加九三閱兵儀式?」在昨天(6月30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日本共同社記者如此問道。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表示,上周國新辦介紹了關於抗戰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邀請外國領導人的情況和安排。你的具體問題,我目前沒...
和中國分庭抗禮?日本要開採海底稀土 - 天天要聞

和中國分庭抗禮?日本要開採海底稀土

在中國收緊稀土產品對外出口的背景下,作為資源貧國的日本決定「出道成為稀土生產國」,而他們的目光則聚焦于海底資源。據日經亞洲7月1日報道,日本計劃於明年1月正式啟動首個從近海礦床開採稀土礦物的試點項目。但不知是無意還是有心,在日本的相關報道中,似乎連篇累牘地都在強調有望解決「有無」,卻無人在意「成本」。...
我們的1945|付瑞芝:「一切服從黨安排!」 - 天天要聞

我們的1945|付瑞芝:「一切服從黨安排!」

今年11月,曾經的八路軍女戰士付瑞芝將迎來百歲生日。此刻再次回眸革命戰鬥中的烽火硝煙,抗戰歲月無疑是濃墨重彩且令人銘記的篇章。1925年11月,付瑞芝出生在山東臨沂蒼山縣(今蘭陵縣)湧泉村。
原來它與荔枝是早有世仇啊 - 天天要聞

原來它與荔枝是早有世仇啊

都在說長安的荔枝,我大吳越的楊梅表示不服。 當真不服。明朝的李東陽稱楊梅「價比隋珠」,因為在京城想吃到它實在不易——荔枝運到京城,不過是「一日而色變,二日而香變,三日而味變,四五日外色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