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豐皇帝在世時曾許下諾言:誰取下金陵,便封誰為王。...

2023年11月04日15:58:07 歷史 1186

咸豐皇帝在世時曾許下諾言:誰取下金陵,便封誰為王。不料金陵未破,咸豐皇帝便在咸豐十一年駕崩,慈禧垂簾聽政,最終食言,只封了曾國藩一等侯。

十四年後,慈禧蕭規曹隨,封收復新疆的左宗棠為侯。

當時,朝堂上曾有一個說法:慈禧的用意,曾國藩與左宗棠兩個漢人侯,加起來可等於一個王了。

關於曾國藩未能封王,這段歷史的親歷者薛福成在《庸庵筆記》中曾披露過一段隱情——

太平天國盤踞金陵之時,咸豐皇帝憾恨異常,曾在皇宮小圈子中宣布,率先克複金陵者可封郡王。但待到曾國藩攻滅太平天國,克複金陵時,咸豐皇帝已經駕崩三年,慈禧太后召集廷議。朝中大佬一致認為,封漢人為王,這事太突然,本朝沒有此規矩。

慈禧太后本就有打壓曾國藩之心,便以此為據將咸豐許諾的郡王分作侯、伯、子、男,逐一封賞。曾國藩封一等毅勇侯,曾國荃封一等威毅伯,李臣典封一等子,蕭孚泗封一等男。

後來,對於左宗棠最終封二等侯的曲折原委,薛福成同樣有一段真實的記述和評議——

左宗棠收復新疆後,慈禧太后召集廷議,這次朝中大佬的態度與封賞曾國藩時不同,許多人建議朝廷參考本朝長齡封公的先例,封左宗棠為一等恪靖公。

但慈禧太后斟酌後,認為不可。

慈禧太后的理由是,曾國藩當年打下金陵,才獲得一等毅勇侯的封賞,左宗棠創辦楚軍,是由曾國藩舉薦,左宗棠收復新疆的先鋒主力部隊老湘營和將領劉松山,由曾國藩贈送和舉薦。如果左宗棠封賞公爵,則曾國藩一等侯爵就太低了。

因此,慈禧太后最終決定將左宗棠封為二等侯,以表示比曾國藩稍微低一點。

這是檯面之上的說法,還有檯面之下的。

慈禧太后不放開封賞左宗棠,更深層的原因還在於,清廷有一個繞不過的邏輯:左宗棠收復新疆,作用再大,也是民族性、歷史性的;曾國藩節制湘軍攻克金陵,則具有政權意義。對於執政的愛新覺羅皇族而言,曾國藩挽救的是整個大清王朝,左宗棠只是保全了大清六分之一的疆土,根本無法相提並論。

此外,還有「君臣恩怨」。

歷年來,左宗棠為集中辦事權,幾次三番不惜冒犯慈禧太后。慈禧太后是一個凌厲、強悍的女人,對拂逆過自己的人,不但記在心裡,打壓起來也毫無心慈手軟。她最終決定以二等侯封賞左宗棠,不排除以適當打壓,作為對左宗棠歷次衝撞的回應。

左宗棠本人,對收復新疆,曾自評其功業為「自漢唐以來所創見」,對於朝廷即將賜予的封賞,事先曾有過猜測,期許頗高。

在左宗棠看來,論功業,曾國藩有奴才之嫌,他才是真正的國家功臣,如若封王,當仁不讓,亦能顯出當今太后、皇上胸懷天下之心。

以小格局論,他確實不應超過曾國藩。

以大胸懷看,則另當別論。

曾國藩未能封王,心中一度是失落,甚至有些不滿的。

但左宗棠不同,當真正收到二等侯的封賞時,他仍然樂於接受。

蓋其原因,在於自知。

左宗棠大半輩子,功名一直停留在舉人,加之入張亮基幕府時已年滿四十歲,起步太晚,故對一生結局預期不高,晚年無論得到朝廷任何封賞,事實上均屬過望。

有人因此發議論,何為真豪傑?

左宗棠是也!

自豪,亦自知。

咸豐皇帝在世時曾許下諾言:誰取下金陵,便封誰為王。... - 天天要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印尼華僑走進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 - 天天要聞

印尼華僑走進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

2025年5月11日下午3時,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迎來了一批特殊的訪客——25位印尼華人華僑組成的參訪團,成員平均年齡超過75歲,最年長者88歲。他們中有人坐著輪椅、有人拄著拐杖,全程緊跟講解員步伐,無一人掉隊。參訪團此行是為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特意到館重溫歷史,併合唱《松花江上》。 參訪團成員雖年事已高,...
這屆山西年輕人!結婚主打一個開心 - 天天要聞

這屆山西年輕人!結婚主打一個開心

當傳統婚宴遇上Z世代腦洞山西這屆年輕人徹底顛覆「結婚標配」!從電動車隊的拉風接親到火鍋店裡的誓言公交車上的浪漫他們用行動證明結婚不卷排場快樂才是終極儀式感Part.01沒有豪車轟鳴卻引得路人祝福鳴笛3月6日運城小伙帶領30輛電動車迎親車把系氣球後視鏡系紅綢帶車隊穿行大街小巷路人紛紛拍照「比超跑車隊還吸睛!環保又...
洪秀柱黃智賢邱毅王炳忠等,建議統一後台灣地區新管理團隊名單 - 天天要聞

洪秀柱黃智賢邱毅王炳忠等,建議統一後台灣地區新管理團隊名單

兩岸關係這個大棋盤上,總有些聲音讓人耳朵一豎,特別是談到台灣和大陸統一後的事。洪秀柱那句「兩岸同屬一中,終極目標是統一」,擲地有聲,直接點燃了不少討論。而黃智賢、邱毅、王炳忠這些名字,也常跟「統一」倆字綁在一起。他們不光是喊口號,還真提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