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豐皇帝在世時曾許下諾言:誰取下金陵,便封誰為王。...

2023年11月04日15:58:07 歷史 1186

咸豐皇帝在世時曾許下諾言:誰取下金陵,便封誰為王。不料金陵未破,咸豐皇帝便在咸豐十一年駕崩,慈禧垂簾聽政,最終食言,只封了曾國藩一等侯。

十四年後,慈禧蕭規曹隨,封收復新疆的左宗棠為侯。

當時,朝堂上曾有一個說法:慈禧的用意,曾國藩與左宗棠兩個漢人侯,加起來可等於一個王了。

關於曾國藩未能封王,這段歷史的親歷者薛福成在《庸庵筆記》中曾披露過一段隱情——

太平天國盤踞金陵之時,咸豐皇帝憾恨異常,曾在皇宮小圈子中宣布,率先克複金陵者可封郡王。但待到曾國藩攻滅太平天國,克複金陵時,咸豐皇帝已經駕崩三年,慈禧太后召集廷議。朝中大佬一致認為,封漢人為王,這事太突然,本朝沒有此規矩。

慈禧太后本就有打壓曾國藩之心,便以此為據將咸豐許諾的郡王分作侯、伯、子、男,逐一封賞。曾國藩封一等毅勇侯,曾國荃封一等威毅伯,李臣典封一等子,蕭孚泗封一等男。

後來,對於左宗棠最終封二等侯的曲折原委,薛福成同樣有一段真實的記述和評議——

左宗棠收復新疆後,慈禧太后召集廷議,這次朝中大佬的態度與封賞曾國藩時不同,許多人建議朝廷參考本朝長齡封公的先例,封左宗棠為一等恪靖公。

但慈禧太后斟酌後,認為不可。

慈禧太后的理由是,曾國藩當年打下金陵,才獲得一等毅勇侯的封賞,左宗棠創辦楚軍,是由曾國藩舉薦,左宗棠收復新疆的先鋒主力部隊老湘營和將領劉松山,由曾國藩贈送和舉薦。如果左宗棠封賞公爵,則曾國藩一等侯爵就太低了。

因此,慈禧太后最終決定將左宗棠封為二等侯,以表示比曾國藩稍微低一點。

這是檯面之上的說法,還有檯面之下的。

慈禧太后不放開封賞左宗棠,更深層的原因還在於,清廷有一個繞不過的邏輯:左宗棠收復新疆,作用再大,也是民族性、歷史性的;曾國藩節制湘軍攻克金陵,則具有政權意義。對於執政的愛新覺羅皇族而言,曾國藩挽救的是整個大清王朝,左宗棠只是保全了大清六分之一的疆土,根本無法相提並論。

此外,還有「君臣恩怨」。

歷年來,左宗棠為集中辦事權,幾次三番不惜冒犯慈禧太后。慈禧太后是一個凌厲、強悍的女人,對拂逆過自己的人,不但記在心裡,打壓起來也毫無心慈手軟。她最終決定以二等侯封賞左宗棠,不排除以適當打壓,作為對左宗棠歷次衝撞的回應。

左宗棠本人,對收復新疆,曾自評其功業為「自漢唐以來所創見」,對於朝廷即將賜予的封賞,事先曾有過猜測,期許頗高。

在左宗棠看來,論功業,曾國藩有奴才之嫌,他才是真正的國家功臣,如若封王,當仁不讓,亦能顯出當今太后、皇上胸懷天下之心。

以小格局論,他確實不應超過曾國藩。

以大胸懷看,則另當別論。

曾國藩未能封王,心中一度是失落,甚至有些不滿的。

但左宗棠不同,當真正收到二等侯的封賞時,他仍然樂於接受。

蓋其原因,在於自知。

左宗棠大半輩子,功名一直停留在舉人,加之入張亮基幕府時已年滿四十歲,起步太晚,故對一生結局預期不高,晚年無論得到朝廷任何封賞,事實上均屬過望。

有人因此發議論,何為真豪傑?

左宗棠是也!

自豪,亦自知。

咸豐皇帝在世時曾許下諾言:誰取下金陵,便封誰為王。... - 天天要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車圈流傳的「三大限制」是真的嗎? - 天天要聞

車圈流傳的「三大限制」是真的嗎?

「房地產行業的『三道紅線』影響深遠,但類比到車圈,不免有些『望文生義』之嫌。」 文 / 巴九靈 汽車行業似乎正走向一場前所未有的收緊。 帶動這種氛圍的,是一則尋不見來源....
德國建歐洲最大軍隊,歷史重演的第一步? - 天天要聞

德國建歐洲最大軍隊,歷史重演的第一步?

6月27日,據媒體得到的一份法律草案顯示,德國政府計劃加快國防採購,以便使軍隊做好戰鬥準備。該文件稱,德國軍事實力的快速提升「絕不能因過於複雜的採購程序或冗長的授權流程而失敗」,同時警告稱,俄羅斯的軍事目標可能不僅僅是烏克蘭。此前德國總理在6月24日批准了一項預算框架,預計德國的軍事總開支將從2025年的950...
抗戰勝利80周年,特朗普該看到什麼? - 天天要聞

抗戰勝利80周年,特朗普該看到什麼?

無論特朗普是否會出現在9月3日的閱兵儀式上,就全世界來看,正義必勝!文 | 海上客「中方是否計劃邀請特朗普參加九三閱兵儀式?」在昨天(6月30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日本共同社記者如此問道。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表示,上周國新辦介紹了關於抗戰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邀請外國領導人的情況和安排。你的具體問題,我目前沒...
和中國分庭抗禮?日本要開採海底稀土 - 天天要聞

和中國分庭抗禮?日本要開採海底稀土

在中國收緊稀土產品對外出口的背景下,作為資源貧國的日本決定「出道成為稀土生產國」,而他們的目光則聚焦于海底資源。據日經亞洲7月1日報道,日本計劃於明年1月正式啟動首個從近海礦床開採稀土礦物的試點項目。但不知是無意還是有心,在日本的相關報道中,似乎連篇累牘地都在強調有望解決「有無」,卻無人在意「成本」。...
我們的1945|付瑞芝:「一切服從黨安排!」 - 天天要聞

我們的1945|付瑞芝:「一切服從黨安排!」

今年11月,曾經的八路軍女戰士付瑞芝將迎來百歲生日。此刻再次回眸革命戰鬥中的烽火硝煙,抗戰歲月無疑是濃墨重彩且令人銘記的篇章。1925年11月,付瑞芝出生在山東臨沂蒼山縣(今蘭陵縣)湧泉村。
原來它與荔枝是早有世仇啊 - 天天要聞

原來它與荔枝是早有世仇啊

都在說長安的荔枝,我大吳越的楊梅表示不服。 當真不服。明朝的李東陽稱楊梅「價比隋珠」,因為在京城想吃到它實在不易——荔枝運到京城,不過是「一日而色變,二日而香變,三日而味變,四五日外色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