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煩南下幹部入川記(文/曹文進)

2023年11月03日09:08:08 歷史 1803

圖文來源於婁煩作家公眾號。

作者簡介:曹文進,山西省作家協會會員,太原市作家協會會員,婁煩縣作家協會副主席,作品散見於《躬耕》、《都市》、《太原日報》、《晉中日報》》、《太行晚報》等報刊。

1948年5月至1949年3月,黨中央在河北平縣柏坡運籌帷幄,指揮中國人民解放軍,以泰山壓倒之勢取得了遼瀋、平津、淮海三大戰役的決定性勝利。1949年3月,黨的七屆二中全會在西柏坡召開,4月21日,毛澤東主席和朱德總司令向中國人民解放軍發布向全國進軍的命令,中國人民解放軍迅速向南方和西北進軍,解放戰爭進入最後階段。一個個勝利捷報不斷飛向黨中央。為了適應新的形勢,迎接全國解放,黨中央發出抽調老區幹部支援新區的指示。

晉綏分局根據黨中央的指示,積極籌劃部署,為新區抽調幹部。於是,在臨汾成立了晉綏分局臨汾黨校,由晉綏分局調集一批準備南下的黨、政、軍幹部,集中臨汾黨校專門培訓,時任臨汾黨校校長是賀龍元帥。

1949年4月,靜樂縣召開了幹部擴大會議,根據上級指示精神,確定了支援大西南的調干任務。這是全縣繼1947年馮振江、王明夏等六位同志支援大西北,馮靜卿等十位同志支援內蒙古之後的重要決策。這次支援大西北調干名額120人,數量大,時間緊,任務重,靜樂縣委十分重視這項工作。

縣委組織部對南下調乾的政策是:自願報名,組織審核,黨委批准。調干基本條件是:男幹部必須是區長、區委書記以上職位;家屬為軍屬待遇,幹部配偶要求大腳板、初小文化,這樣方可隨軍南下。

當時趙富堂同志是靜一區副區長,在區里和全縣幹部中是最年輕的區長,他積極上進,在思想上早已做好了準備,便和愛人崔月娥商量好一切事宜,把僅六個月的女兒忍痛送給群眾,找了個奶媽接走,然後夫妻二人分頭做好雙方父母的思想工作。此後,經過組織審查後,就報名南下了。

婁煩南下幹部入川記(文/曹文進) - 天天要聞

青年趙富堂

靜樂縣南下調干分兩批調出,趙富堂、崔月娥夫婦等是第一批,同時南下的還有崔毓林(原名崔元林)夫婦、馮競(原名馮海嬋)等。1949年6月南下,由縣委副書記王敖、副縣長郭憲書、宣傳部長褚培仁三人帶隊,這批幹部大多數是經過革命鬥爭考驗和多年鍛煉的骨幹黨員。在他們信心滿懷準備南下時,聽到了一些負面言論,什麼老不走邊、少不入川,什麼過了黃河就別想回家了,「四川天無三日晴,地無三尺平,蚊子蒼蠅咬死人」,云云。但他們並沒有被這些輿論所影響,都是信心堅定,堅決響應黨的號召,毅然南下支川。

1949年6月的一天, 靜樂縣委大院集中召開大會,靜樂縣委書記主持會議,縣委領導歡送了這支隊伍南下。那一天,陽光明媚,群情高漲,縣委大院機關幹部、城關市民群眾、幹部家屬和學生代表上千人,敲鑼打鼓,熱情歡送,熱鬧非凡。

歡送人群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幹部家屬和親人,他們熱淚盈眶,拉著親人的手,不停地囑咐南下親人,真是千言萬語難捨難分啊!說實話,此時此刻,他們這些南下幹部真要離開土生土長、多年戰鬥過的家鄉,確實是心有不舍。但革命戰士必須聽從黨的召喚,服從大局。

隊伍出發後,在剛出縣城東門朝陽山廟下時,有人發現組織部副部長和司法科副科長兩人不見了,有人說等等再走,有人說派人去找,王敖同志果斷地說:「南下是志願的,由他們去吧!繼續出發!」

隊伍來到下馬城陽曲縣,在向陽店住一宿,第二天中午到達太原。他們在北門洞休息,等待安排住宿,住處是天主教堂附近的一座小二層樓。他們絕大多數同志是第一次進太原城,在太原休整了幾天,大家遊覽了太原的商業鬧市區鐘樓街柳巷等處。期間,帶隊領導對極少數人想不辭而別的逃跑行為進行了嚴肅批評,做了耐心細緻的工作,進一步統一了思想。

隊伍從太原乘火車向臨汾進發,行進到靈石口時火車中斷,當晚住在趙城,第二天徒步到達臨汾黨校,住在城西的伍級村。

臨汾黨校共設七個部,趙富堂被編在二部。黨校學員是按照職務和文化程度來分班的,正縣團以上幹部編一部,他們是以自習為主加輔導;高小文化水平的區長、區委書記以上幹部編二部,學習方法是講課加討論;一般幹部編三部;還有青年部、婦女部、公安部等幾個部。學員大部分是來自晉綏、太岳太行區的地方幹部,也有少數軍隊幹部。

婁煩南下幹部入川記(文/曹文進) - 天天要聞

1980年趙富堂與戰友重逢

正值九月,靜樂縣第二批南下幹部由縣武裝部長李容帶隊來報到,加上其他地區來的南下幹部,約兩萬餘人云集臨汾。臨汾城西的伍級、伍密、金店等河西一帶的村莊,幾乎村村都住著南下幹部。一時間,臨汾成了南下幹部培訓中心。

學習的內容是聽首長作國內外形勢的報告,如何管理大城市,如何適應新區工作等。同時,介紹四川等地政治、經濟、社情民意、地理情況、民情風俗等等。大家了解了國民黨反動派殘餘勢力,一些散兵游勇,還有反動的鄉長、保長、袍哥、土匪特務等還比較猖獗,這些反動勢力不識時務,負隅頑抗,南下幹部們必須有充分的思想準備,積極應對各種複雜問題,徹底消滅國民黨反動派餘孽。在臨汾黨校,學員們有幸聆聽了賀龍元帥對國內外形勢的做的精彩報告,會場上真是群情激昂,掌聲雷動。大家個個豪情滿懷,鬥志昂揚。

經過集中培訓學習,婁煩地區南下幹部提高了思想認識水平,學到了許多戰鬥和工作經驗,更加堅定了南下工作的決心。

靜樂縣進軍大西南的地方幹部隨軍南下,沿途翻越秦嶺,跨過劍門閣,衝破了國民黨軍的重重封鎖,也目睹了國民黨兵敗如山倒的亂象,緊跟解放軍隊伍進入廣元。在廣元休息了兩天,聽了廣元縣軍代表兼縣委書記李林芝的情況介紹。第三天,隨部隊經綿陽三台來到中江縣,開始政權接管工作。

婁煩南下幹部入川記(文/曹文進) - 天天要聞

老年趙富堂、崔月娥夫婦

踏過千山萬水,歷經風雨吹打,靜樂縣南下幹部一百多人終於來到四川,在解放大西南戰鬥和反擊國民黨反動派的的鬥爭中做出了重大貢獻。解放後,這些老同志有的留在四川,擔任地方黨政工作,有的調往北京、東北和山西等地,擔任不同的領導職位,為新中國革命和建設繼續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如今,婁煩地區大多數南下幹部已經離開人世,但共和國的旗幟上永遠飄揚著他們血染的風采,祖國和人民銘記著這些時代的驕子!

(本文根據趙富堂講述而寫,經改動後發表於2022年12月15日《太原日報》)

趙富堂,1924年生於山西省婁煩縣羊圈庄村。1940年3月參加革命,1949年11月南下入川,曾任四川省中江縣財政科長、民政科長、廣福區長、龍台中心區區長兼區委書記,縣委宣傳部長等職。1984年正處級離休,2009年享受副廳級待遇。

婁煩南下幹部入川記(文/曹文進) - 天天要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為了正義與和平——中國加強抗日航空英烈史料徵集保護工作 - 天天要聞

為了正義與和平——中國加強抗日航空英烈史料徵集保護工作

新華社南京5月4日電 題:為了正義與和平——中國加強抗日航空英烈史料徵集保護工作新華社記者鄭冬睿、張晨光、陸華東搖開檔案櫃,戴上白手套,小心翼翼地翻開一冊蘇聯籍抗日航空英烈資料,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紀念館工作人員繆磊開始了自己一天的工作。2025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蘇聯偉大衛國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
美國現在才知道,給中國強加的苦難越多,中國越是加速崛起 - 天天要聞

美國現在才知道,給中國強加的苦難越多,中國越是加速崛起

美國現在才知道,給中國強加的苦難越多,中國越是加速崛起首發於微信公眾號【還原歷史背後真相】很多人不理解,作為美國這個超級霸主來說,為何總是喜歡將苦難和威脅強加於其他國家。所以動不動就是開兩艘航母戰鬥群過去威脅,或者極限施壓,或者就是直接的戰
【前沿精選】技術官僚、民粹主義和國際組織的(去)合法化 - 天天要聞

【前沿精選】技術官僚、民粹主義和國際組織的(去)合法化

前沿精選 學刊簡介《國際關係前沿》是國政學人學術共同體發起創辦的電子刊物,旨在述介國際關係領域具有開創性、前沿性、學理性、實證性、思辨性的研究成果,梳理國際關係領域主要期刊新近發表的學術成果,以此搭建了解國際學術前沿的便捷窗口。目前已更新至2025年第2期(總第20期)。 獲取本期《國際關係前沿》全文渠道1點...
河南一中學原黨委書記受審,260多名同事旁聽!曾借兒子婚宴、母親喪葬收受下屬禮金 - 天天要聞

河南一中學原黨委書記受審,260多名同事旁聽!曾借兒子婚宴、母親喪葬收受下屬禮金

據《中國紀檢監察報》5月2日消息,近日,河南省平頂山市第一高級中學原黨委書記徐衛東受賄案開庭審理。聽著被告人的懺悔,參加庭審旁聽的260多名昔日同事很受教育。公開簡歷顯示,徐衛東,河南寧陵人,中小學正高級教師,中央黨校大學學歷。2024年7月,徐衛東涉嫌嚴重違紀違法被查,今年1月,徐衛東被開除黨籍和公職。通報...
火急火燎韓德洙,悠哉拖戲金文洙,國民力量黨統一要涼? - 天天要聞

火急火燎韓德洙,悠哉拖戲金文洙,國民力量黨統一要涼?

韓國政壇這出大戲,真是越看越過癮!5月4日,國民力量黨剛把金文洙推上第21任總統候選人的寶座,第二天就火急火燎地搞了個「統一推進機構」,擺明要趕緊把前總理韓德洙拉進陣營。可這倆人,一個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一個悠哉得跟度假似的,愣是把黨內統一
英偉達的東亞文化 - 天天要聞

英偉達的東亞文化

2025年3月18日,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聖荷西,黃仁勛在英偉達GTC2025大會上與一台機器人共同發表主題演講(視覺中國/圖)2025年4月中旬,在中美貿易局勢變化、美國對AI晶元出口管制升級的敏感時期,英偉達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黃仁勛應中國貿促會之邀訪華。這次,黃仁勛一改最具標識度的皮衣造型,身著西服訪問北京和上海。據新華社...
辛亥革命爆發了,清朝為何不逃回東北?真相:逃回去下場更慘 - 天天要聞

辛亥革命爆發了,清朝為何不逃回東北?真相:逃回去下場更慘

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按鈕,方便以後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新的文章,您的支持是我堅持創作的動力~文|避寒編輯|避寒《——【·前言·】——》清朝滅亡那年,沒人真以為他們會就此散場,太后還在,皇帝還在,兵還在,滿人還沒死心。東北是祖宗地,是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