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仙芝:一生波瀾,忠誠為國,卻被小人誣陷,轉眼化作泡影

2023年10月20日17:42:03 歷史 1208

說起高仙芝,他被西域諸國稱為「山地之王」。他的出身,是來自遙遠東北的高句麗人。公元668年,唐軍滅亡高句麗,高句麗王室和貴族被迫內遷。高仙芝的老爹高舍雞,便是這批政治難民中的一員。

一開始,高舍雞跟著唐軍混跡河西,然後通過連戰連捷,爬到了」諸衛將軍」的位置。河西風沙肆虐,高句麗人的血液在這裡沸騰起來,展現出與生俱來的軍事天賦。

高仙芝:一生波瀾,忠誠為國,卻被小人誣陷,轉眼化作泡影 - 天天要聞

20歲出頭的高仙芝,也在老爸庇蔭下,擔任了一個叫」游擊將軍」的閑職。高舍雞擔心兒子文質彬彬,不適合當兵。結果高仙芝磨刀霍霍,大砍特砍,收服了老爸的質疑。

741年,達奚族造反,高仙芝領兵2000騎遠征,大獲全勝,一舉收服了叛軍。此戰過後,高仙芝名聲大噪,節度使夫蒙靈察對他另眼相看。

夫蒙靈察是個眼光獨到的人,他發現高仙芝不簡單。於是極力舉薦,讓高仙芝晉陞為四鎮都知兵馬使。

可惜好景不長,夫蒙靈察就職沒多久,便被朝廷徵召回京。高仙芝又露出了翅膀,等待新的機會。

高仙芝:一生波瀾,忠誠為國,卻被小人誣陷,轉眼化作泡影 - 天天要聞

唐玄宗意圖恢復漢武帝的想法,決心收復西域。吐蕃強大起來,唐朝必須重創它,重新樹立威信。

747年,唐玄宗派高仙芝遠征大勃律國。這次行動十分機密,高仙芝率領1萬唐軍,行軍百里每日,只用了100天就到達了目的地。

大勃律有上萬守軍,城池險固。高仙芝採用詭計迷惑敵軍,然後親自帶隊突襲,大破城池。堪稱神速戰!

高仙芝不敢耽誤,又率軍長途奔襲,深入番邦800里,直搗勃律國都。敵軍援兵來不及趕到,小勃律王投降。西域各國見勢,紛紛臣服於唐朝。

高仙芝:一生波瀾,忠誠為國,卻被小人誣陷,轉眼化作泡影 - 天天要聞

這場戰役,高仙芝一鳴驚人,立下汗馬功勞。這一系列軍事行動,重新確立了唐朝在西域的威望。

可惜,好景不長。751年,唐軍在怛邏斯遭遇阿拔斯大軍,慘遭潰敗。這次戰役,「士卒死亡略盡,所余才千餘人」。高仙芝也在此役中負傷。這場敗仗,讓唐朝喪失了西域。

不過,有一點值得注意——阿拔斯軍隊使用了強力射手和攻城炮,這些武器都讓唐軍望風披靡。高仙芝作為軍事指揮官,敏銳地觀察並學習了這些新技術。

之後,高仙芝回到長安,受到玄宗禮遇。他利用阿拔斯的武器知識,訓練和裝備部隊,戰力大增。

可見,高仙芝不僅是優秀的軍事家,也是一個善於學習和應用新技術的開明人才。在東西方文化交流中,他發揮了推動作用。

高仙芝:一生波瀾,忠誠為國,卻被小人誣陷,轉眼化作泡影 - 天天要聞

這時,他與封常清。兩人一老一少,志同道合,早已成了知己好友。

封常清這個男人也不簡單。

曾經襤褸的少年封常清,一直默默地跟在高仙芝帶領的軍隊後面。高大威猛的高仙芝騎在馬前,神情嚴峻,讓人不敢直視。封常清內心崇拜著這位將軍,想要為他效力。

這天夜裡,軍隊在絕壁峭壁間支起帳篷駐紮。封常清蹲在一棵枯樹下生火取暖。「小夥子,一個人在外面凍著幹嘛?」一個聲音突然在封常清頭頂響起。封常清抬頭一看,居然是高仙芝。

高仙芝哈哈大笑,邀請封常清進自己的帳篷烤火。帳篷里溫暖如春,高仙芝讓人端來熱茶和飯食,封常清狼吞虎咽起來。

「將軍,我想跟隨您左右,希望能為您效力!」封常清鼓起勇氣說。

「好!有志向的小夥子我最喜歡了!」高仙芝大聲說。

從此,封常清便開始跟隨高仙芝征戰沙場,兩人結下不解之緣。數年後,封常清已經是高仙芝麾下的心腹將領。

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出征討伐叛逆失利,退守潼關。可他沒想到,這裡竟然是他與封常清的葬身之地。

高仙芝:一生波瀾,忠誠為國,卻被小人誣陷,轉眼化作泡影 - 天天要聞

755年冬,潼關口。

高仙芝面色凝重地望著潼關外的黃土地,心中默念:要死守住這道關口,不能讓叛軍南下!

「我在汜水大敗,只能退到你這裡。叛軍追擊如狼似虎,恐怕很快就會來攻潼關。要知道,潼關一破,腹地長安就危險了。不如我們放棄陝郡,集中兵力固守要害。」封常清擦了擦頭上的血,語氣哀怨。

高仙芝沉吟片刻,望向封常清:」我明白老弟的難處。眼下敵強我弱,保衛潼關是當務之急。我們撤出陝郡,全力固守此地!」

元月,叛軍果然來犯。高仙芝訓練士兵日夜不停,終於駐守潼關,大破來犯之敵。

沒想到,此時邊令誠卻向皇上進讒言,說高仙芝擅離職守,導致丟失了陝郡。玄宗大怒,下令斬殺高仙芝。

公元756年,邊令誠到了潼關,先把封常清叫來,向他宣示了敕書,將其斬首,暴屍於蘆葦之上。

高仙芝:一生波瀾,忠誠為國,卻被小人誣陷,轉眼化作泡影 - 天天要聞

而後,邊令誠帶人來到高仙芝面前,冷笑道:」大夫,你該和封常清一起去見閻王爺了。」

高仙芝大驚,連忙分明正直云:」放棄陝郡是我與封常清商議決定,絕無擅離職守。退兵之時,我開倉放糧慰勞士卒,更無剋扣之事。我問心無愧,眾將能為我作證!」

邊令誠不聽,命左右將高仙芝按在地上斬首。

高仙芝在血泊中咽氣,憤慨不已。

他明明忠心報國,卻被奸人構陷,失去性命。

高仙芝死時,心中萬分不甘。他一生忠誠為國,從草莽崛起,立下汗馬功勞。沒想到就這樣黯然離世,甚是不值。

回想起生前種種,高仙芝不禁悲從中來。他想起年少從軍,一路晉陞將領;想起英勇抗敵,為國重奪失地;更想起跌宕朝堂,結交知心好友。

一生波瀾,轉眼化作泡影。

高仙芝凄然長嘆,感慨人生如此無常。縱有千種不甘心,也只能接受命運安排。

他緩緩闔上雙眼,心中默念:待我投胎轉世,必當雪此奇冤,糾此滔天大錯。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金陵四十八景之三十四:‌南唐二陵(南唐二陵) - 天天要聞

金陵四十八景之三十四:‌南唐二陵(南唐二陵)

937年,徐溫的養子徐知誥代吳稱帝建國,國號為齊。939年,徐知誥恢復李姓,改名為昪,自稱是唐憲宗之子建王李恪的四世孫,改國號為唐,史稱南唐。李昪即是南唐烈祖。941年,李昪駕崩,子李景繼位,改名李璟(916~961),即南唐元宗。南唐最盛
車圈流傳的「三大限制」是真的嗎? - 天天要聞

車圈流傳的「三大限制」是真的嗎?

「房地產行業的『三道紅線』影響深遠,但類比到車圈,不免有些『望文生義』之嫌。」 文 / 巴九靈 汽車行業似乎正走向一場前所未有的收緊。 帶動這種氛圍的,是一則尋不見來源....
德國建歐洲最大軍隊,歷史重演的第一步? - 天天要聞

德國建歐洲最大軍隊,歷史重演的第一步?

6月27日,據媒體得到的一份法律草案顯示,德國政府計劃加快國防採購,以便使軍隊做好戰鬥準備。該文件稱,德國軍事實力的快速提升「絕不能因過於複雜的採購程序或冗長的授權流程而失敗」,同時警告稱,俄羅斯的軍事目標可能不僅僅是烏克蘭。此前德國總理在6月24日批准了一項預算框架,預計德國的軍事總開支將從2025年的950...
抗戰勝利80周年,特朗普該看到什麼? - 天天要聞

抗戰勝利80周年,特朗普該看到什麼?

無論特朗普是否會出現在9月3日的閱兵儀式上,就全世界來看,正義必勝!文 | 海上客「中方是否計劃邀請特朗普參加九三閱兵儀式?」在昨天(6月30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日本共同社記者如此問道。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表示,上周國新辦介紹了關於抗戰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邀請外國領導人的情況和安排。你的具體問題,我目前沒...
和中國分庭抗禮?日本要開採海底稀土 - 天天要聞

和中國分庭抗禮?日本要開採海底稀土

在中國收緊稀土產品對外出口的背景下,作為資源貧國的日本決定「出道成為稀土生產國」,而他們的目光則聚焦于海底資源。據日經亞洲7月1日報道,日本計劃於明年1月正式啟動首個從近海礦床開採稀土礦物的試點項目。但不知是無意還是有心,在日本的相關報道中,似乎連篇累牘地都在強調有望解決「有無」,卻無人在意「成本」。...
我們的1945|付瑞芝:「一切服從黨安排!」 - 天天要聞

我們的1945|付瑞芝:「一切服從黨安排!」

今年11月,曾經的八路軍女戰士付瑞芝將迎來百歲生日。此刻再次回眸革命戰鬥中的烽火硝煙,抗戰歲月無疑是濃墨重彩且令人銘記的篇章。1925年11月,付瑞芝出生在山東臨沂蒼山縣(今蘭陵縣)湧泉村。
原來它與荔枝是早有世仇啊 - 天天要聞

原來它與荔枝是早有世仇啊

都在說長安的荔枝,我大吳越的楊梅表示不服。 當真不服。明朝的李東陽稱楊梅「價比隋珠」,因為在京城想吃到它實在不易——荔枝運到京城,不過是「一日而色變,二日而香變,三日而味變,四五日外色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