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宗昌:剝光衣服的陳佩瑜,燒得滾燙的炕上,女人被燙得滾來滾去

2023年10月18日10:41:04 歷史 1928

一天晚上,張宗昌把剝光衣服的陳佩瑜推到燒得滾燙的炕上,女人被燙得滾來滾去,口中哭喊著:「你饒了我吧!」張宗昌哈哈大笑:「以前你叫我滾,現在我叫你滾!」

軍閥張宗昌出生於一個貧困的農家,因為父母無力撫養眾多的孩子,所以張宗昌從小的時候,就需要干非常多的重活,在年少之時就經歷了闖關東,下礦井等艱苦的工作。

雖然每天沒日沒夜的干著粗重的工作,但是這並沒有消磨他的意志,反而鍛煉了他堅毅的性格。

隨後張宗昌聽從朋友的建議,前往參加了民兵組織,憑藉著自己的能力,一步步做到了團長的位置。

一次張宗昌前往高官名流,都喜歡拒絕的白玉樓,聽名角陳佩瑜彈琴與唱歌,身姿妙曼,長相出色的陳佩瑜,一下子就吸引了張宗昌的目光。

這個目不識丁的軍閥,可以說對陳佩瑜是一見鍾情。

他迫切的希望霸佔陳佩瑜,但是此時手下的副官隊卻對張宗昌說:「團長這陳佩瑜是賣藝不賣身的,咱們也很難下手呀!」

但是五大三粗的張宗昌,認為只要有權有勢就可以把陳佩瑜霸為己有。

於是他返回了家裡,拿出了多年積攢下來的一筆錢,前往陳佩瑜居住之地,張宗昌急不可耐的敲響了陳佩瑜的大門,但是只是女傭出來開門的,並沒有見到陳佩瑜本人。

女佣人對著張宗昌詢問:「你來這裡有什麼事呢?」

張宗昌對著女佣人回復:「我想見你們的小姐,麻煩請你引薦一下。」

女傭聽聞張宗昌的來意,顯然對於張宗昌很是不屑,直接冷漠的回復道:「我們小姐不接待師長級別以下的人,你還是快點走吧。」

雖然女傭直接叫張宗昌離開,但是他依然沒有放棄,兩人之間的嘈雜聲,驚擾了在房間休息的陳佩瑜,陳佩瑜身著睡衣,下樓前往查看是什麼情況。

張宗昌看到陳佩瑜本人的到來,十分的高興,於是興高采烈的說道:「佩瑜小姐,我想與你共度一晚。」

陳佩瑜對於張宗昌的獻殷勤,很是輕蔑的嘲笑著:「你算是什麼東西?快滾出我家裡!」

張宗昌對於陳佩瑜的粗暴態度相當的生氣,但是他又無可奈何。

畢竟當時陳佩瑜是眾多高官名流的座上貴賓,所以他也不敢輕易得罪,只是心裡暗暗發誓,以後一定要讓陳佩瑜得到教訓。

十幾年時間過去了,張宗昌從一個團長逐漸升到師長的位置,成為了張作霖十分相信的將領,這時候的張宗昌可以說是有權有勢,可以做任何他想要的事情。

此時他想起了十幾年前與陳佩瑜之間的不愉快的回憶,所以他派出手下四處尋找陳佩瑜的下落。

最終被手下尋找到了陳佩瑜,而此時她已經嫁為人婦,是學校中的一名音樂老師,並且與丈夫生有兩個孩子,日子過的幸福而安穩。

雖然張宗昌的家中已經有眾多貌美如花的姨太太,但是他始終對於十幾年前的事情耿耿於懷,如今他終於可以報復陳佩瑜,於是他命令屬下在陳佩瑜下班的時候,直接把她擄走了。

可憐的陳佩瑜並不知道究竟得罪了什麼人,手無縛雞之力,只能任由張宗昌的手下把她抓走。此後陳佩瑜在被關在一個偌大的房間里,此時房間里張宗昌出現了。

這時陳佩瑜才想起了昔日之間的事情,她覺得自己這時候已經大難臨頭。

果然如陳佩瑜所料,張宗昌看到她,立即暴露了自己的獸慾,直接抓著陳佩瑜把她身上的衣服,全部扒了個乾淨,而且對陳佩瑜十分的粗魯。

陳佩瑜口中不斷地求救著,但是張宗昌對此不管不顧,被羞辱之後的陳佩瑜眼睛都哭腫了,但是張宗昌對此還不解恨。

他命令屬下加入柴火,把亢燒的火熱而赤身裸體的陳佩瑜直接被摁在炕上,全身都受到了嚴重的灼傷,皮膚燒傷的程度很嚴重。

被火燒得灼熱的陳佩瑜,痛得滾來滾去,此時張宗昌不但沒有停止變態的行為,反而看到陳佩瑜狼狽的樣子,哈哈大笑,直接出言嘲諷:「以前你讓我滾,現在我就讓你滾給我看!」

可以說張宗昌一個非常殘暴的軍閥,十幾年前的小事居然還睚眥必報。

而陳佩瑜的丈夫,尋找妻子多日無果,經人打聽,最後得知妻子被張宗昌所囚禁霸凌,他試圖用各種方式挽救出妻子,但最終的結果都是失敗了。

無奈之下的丈夫,把一對兒女拋棄了,直接以投湖自殺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張宗昌一直把陳佩瑜當做發泄獸慾的工具,她的一對子女也只能流落街頭,多年之後陳佩瑜終於逃出張宗昌的魔爪。

為了遠離張宗昌的逮捕,她選擇了歸隱山林,無論張宗昌如何叫人尋找,都打聽不到陳佩瑜的下落。

而無惡不作的張宗昌最後下場也很是悲慘,被屬下刺殺身亡,結束了殘暴不仁的一生,實屬罪有應得自作自受。

張宗昌:剝光衣服的陳佩瑜,燒得滾燙的炕上,女人被燙得滾來滾去 - 天天要聞

張宗昌:剝光衣服的陳佩瑜,燒得滾燙的炕上,女人被燙得滾來滾去 - 天天要聞

張宗昌:剝光衣服的陳佩瑜,燒得滾燙的炕上,女人被燙得滾來滾去 - 天天要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原創話劇《一張報紙的抗戰》將藝術呈現中國報人形象 - 天天要聞

原創話劇《一張報紙的抗戰》將藝術呈現中國報人形象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7月7日電 (記者 應妮)時值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和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7日在京聯合宣布,雙方聯袂打造的原創話劇《一張報紙的抗戰》將於今年底搬上舞台,並在北京和香港
荊漢運河一旦開通,對傳統的長江航運將會有多大的影響呢? - 天天要聞

荊漢運河一旦開通,對傳統的長江航運將會有多大的影響呢?

荊漢運河早在2015年就被湖北省的專家團隊提出來建設的水利工程,湖北省的專家團隊為何要提出建設荊漢運河工程呢?其主要目的是為了徹底解決長江中游地區的河道彎道太多的航運瓶頸問題,以提升我國第一大江河長江的運輸效率並促進區域經濟的發展。
「七七」事變88周年祭 - 天天要聞

「七七」事變88周年祭

#端午納福#1937年7月7日,那個被血與火浸透的夜晚,如一道永遠無法癒合的傷口,深深刻在中華民族的歷史長卷之上。88年後的今天,當我們再次回望,盧溝橋的每一塊石板、每一尊石獅,都在靜靜訴說著那段不能忘卻的記憶,「七七」事變,不僅是全面抗戰
記者手記:夜泊維多利亞灣 - 天天要聞

記者手記:夜泊維多利亞灣

新華社香港7月7日電 記者手記:夜泊維多利亞灣新華社記者黎雲1942年的一個夜晚,一條小船從維多利亞灣悄然駛出。船上乘坐的,有國民黨左派領袖何香凝、著名詩人柳亞子。
跨越時空的歷史迴響:長沙醫學院學子走進何叔衡故居 - 天天要聞

跨越時空的歷史迴響:長沙醫學院學子走進何叔衡故居

團隊參觀何叔衡故居。紅網時刻新聞7月7日訊(記者 任曄 實習生 周子怡 通訊員 殷雨涵 忻晨)7月5日,長沙醫學院基礎醫學院「同心振鄉,同心燃夢」團隊來到中共一大代表何叔衡的故居參觀學習。團隊參觀何叔衡故居。走進何叔衡故居,團隊成員們彷彿穿
(抗戰勝利80周年)盧溝橋上,「90後」接棒「90後」抗戰親歷者 - 天天要聞

(抗戰勝利80周年)盧溝橋上,「90後」接棒「90後」抗戰親歷者

中新社北京7月7日電 題:盧溝橋上,「90後」接棒「90後」抗戰親歷者 作者 杜燕 周錦麒 烈日下,盧溝橋上,已不見那位戴著草帽、向世界各地遊客講述抗戰歷史的老人。映入眼帘的,是身著藍色志願者馬甲的「90後」——鄭然。 接過93歲爺爺鄭福來的「歷史接力棒」,鄭然站在橋頭,向過往遊客講述銘刻於古橋的抗戰歷史與不屈精神...
新聞8點見丨一位敵後劇團老兵的抗戰記憶 - 天天要聞

新聞8點見丨一位敵後劇團老兵的抗戰記憶

新聞8點見,多一點洞見。每天早晚8點與你準時相約,眺望更大的世界。如果人生是一幕戲劇,主人公黃石文的故事仍在上演。98歲,頭髮花白,走路要拄拐杖,但他始終把上身挺得直直的。近兩個月,每天晚上7點到9點,趁著這段最安靜,也是頭腦最清醒的時候,黃石文坐在養老院5樓的房間里,一字一字講出過往人生,面前的電腦將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