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大鵬觀史
編輯|大鵬觀史
1976年9月9日,我國最偉大的民族領袖毛主席永遠的離開了我們,為了我們的新中國,毛主席嘔心瀝血,年少時的肝火以及中年嗜煙加上日夜操勞,毛主席的過往看似並不符合長壽的條件。
那麼毛主席為什麼最終可以如此長壽呢,曾經做過毛主席保健醫生的徐濤在多年後給出答案,徐濤撰寫了一本關於自己跟在毛主席身邊的所見所聞,其中就解答了關於毛主席為何如此長壽的問題。
徐濤從20歲開始就作為保健醫生陪同毛主席了,之後還擔任了毛主席的醫療組副組長的職務,對毛主席的身體情況和生活作息了如指掌。
從徐濤的描寫中不難看出毛主席對養生之道頗有見解,而用毛主席自己的話來總結就是:「遇事不怒,基本吃素,多多散步,勞逸適度」。
但是毛主席的大智慧可不是這簡簡單單十六個字能總結的,下面讓我們進入毛主席的生活,深入了解毛主席的養生之道,共同向毛主席學習。
樂觀積極,看淡雲煙
心態是健康的開始,毛主席很是重視心理健康,而在毛主席身上充滿了樂觀精神,在中國革命的初期,毛主席以血肉之軀抗萬般壓力帶領黨和人民從一個又一個困難中沖了出來。
中國革命的成功,是整個世界少有的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革命,無論情況何等危急,毛主席總能從容不迫,總是帶著雲淡風情的從容態度化險為夷,毛主席的樂觀態度帶動著全體革命戰友共同前進。
每次讀毛主席的文章和詩詞,都能感受到毛主席的豪邁的氣勢和樂觀的心態,即便面對生死、重疾、誤解,毛主席都是一個不論任何風吹雨打,我最終依舊能走向勝利的姿態。
毛主席多年來飽讀詩書,徹夜思考加上親自實踐,這才能突破思想認知,建立如此信念。「在危險環境中表示絕望的人,在黑暗中看不見光明的人,只是懦夫與機會主義者」。
毛主席在無數的危險境地謀出路,在黑暗中尋光明,有如此的思想和行動力,怎麼能不令人讚歎呢。
不論是炮火連天的戰爭時期還是建國後家家安居樂業的和平年代,毛主席的樂觀心態一直沒有改變,國家在進步的途中總會遇到一個又一個的難題,而毛主席也僅是一瞬的蹙眉,緊接著馬上用樂觀的心態尋找解決辦法。
簡食、雜糧、飲茶
然而光是一個好心態也不足以使一個人長壽,此外注重飲食也是不能小視的一方面。
毛主席早年一路坎坷,經歷了艱辛的抗戰時期,經歷了惡劣的戰爭年代,最後還經歷了最困難的六十年代的大饑荒。
主席知民之苦,也與民同苦,全國人民勒緊腰帶,人民群眾吃什麼,毛主席就吃什麼,飢一頓飽一頓,也是因為這個原因,當時的毛主席看著很是瘦弱。
之後在毛主席的帶領下,國家快速發展,饑荒的難題被解決,人民富足起來,毛主席這才將自己的生活條件加以改善,可是多年來養成的飲食習慣和食物搭配已經成為根深蒂固,主席更傾向於簡單的食物。
主席的食量並不大,每頓飯一般都是四菜一湯,兩葷兩素並且每個菜的量都很小,另外,主席會配上幾碟冷盤,其中主席對辣椒情有獨鍾,每次吃飯必然少不了辣椒。
並且毛主席十分有原則,有一次主席的廚師看見主席挑燈勞苦工作了一夜,沒有過問就給毛主席加了一個菜,結果毛主席一口都沒動的將菜退回了。
毛主席吃菜多素少葷,經常吃小白菜、苦瓜、冬瓜、莧菜等農家菜,偶爾改善伙食吃一次紅燒肉、火焙魚等。
主食上以雜糧為主,在延安的時候,毛主席長期以黑豆為食,所以毛主席很喜歡在大米中摻雜一些黃豆、紅豆等豆類一起煮食,而麵食毛主席也喜歡在麵粉中加入一部分蕎麥麵、高粱面,雜糧混搭是毛主席的最愛。
毛主席曾講到飲酒不如飲茶,並且毛主席喝茶有兩大特點,其一就是愛喝濃茶,泡好一壺茶後,毛主席則會立刻倒上一杯直接喝起來,毛主席對此是這麼說的:「開水泡茶,這第一口,味道才是最清香的。」
其二毛主席喜歡喝隔夜茶,每日睡覺前,毛主席都會備好一杯茶,待到第二天早上一遍看報紙一遍品茶,之後再將泡過的茶葉咀嚼吞咽,毛主席說吃下去後可以提神醒腦,而據科學驗證,茶葉中含有茶鹼和少許咖啡鹼成分,吞咽確實可以有緩解疲勞的作用。
毛主席著重食補,對於補品可以稱得上嗤之以鼻了,毛主席的觀念就是:保持身體健康,強健自身體魄,用自己的身軀戰勝疾病。
運動健身,體魄第一
單靠飲食的規律是無法保持身體的健康的,主席的長壽最後秘訣就是運動,吃飽飯,邁開腿,鍛鍊出一個強健的身體,並保持活力才能獲得健康。
毛主席的運動項目相當多,日常生活中毛主席喜歡在茶餘飯後出門散步,尤其喜歡快步走,毛主席喜歡雪,有的時候下大雪,毛主席也不讓士兵清理院子里的雪,他就在院子一步一步的踏雪而行。
毛主席外出巡視的時候,每每都會走向郊外、農田、茶園,他會邊看著眼前生長旺盛的莊稼地邊和農家的農民交談,哪怕到了晚年,毛主席每天也依舊堅持下床在攙扶下站一會或者走一會。
在散步時,毛主席邊走邊做著自編的體操,只看他深呼吸,活動肩頸,時而屈伸肘腕,時而雙臂迴旋,時而轉動腰部,非常有意思,看過毛主席做操的人都評價說,此刻的毛主席絲毫沒有往時嚴肅的模樣。
而這套體操的由來,毛主席說過「三國時的名醫華佗,仿照老虎、猴子、熊、鶴等動物編了一套《五禽戲》,我覺得那套健身運動很好,人們有好多運動都是從動物哪學來的,你看古代無數中的螳螂拳、猴拳,還有蛙泳不都是在模仿動物么。」
所以據推測,毛主席這套體操大概是仿照了「八段錦」和「五禽戲」吧。
另外,毛主席也很喜歡爬山,在徐濤講述的故事中,已是古稀之年的毛主席在到達杭州後的一天,天蒙蒙亮,剛一睜眼的毛主席就要去爬山,徐濤沒勸住,最後在商討過後,勉強同意毛主席去爬丁家山。
而上百個石階的小山對於毛主席根本不成問題,徐濤感嘆道「毛主席如同散步,就像沒事一樣,很隨便就走完了」,此後一發不可收拾,每天早上醒來,毛主席都要爬山。
毛主席爬山時氣息平穩,雖然行進不快,但是每一步都很紮實,隨行的醫生怕主席身體消耗大便定時給毛主席查脈搏、呼吸、心跳,但毛主席多年來的經歷鍛煉了其強健的身體,心肺功能非常好。
而毛主席最擅長的運動就是游泳了,毛主席經常借游泳表達自己的政治觀念,也喜歡在自己的詩詞中用江河湖海言志。
毛主席游泳時有一個特點,那就是
「游大不游小,游長不游短,游遠不游近,游急不游緩,游險不游易」
毛主席通常的游泳地點都會選擇大水庫、大江、大海等地,而且一游就是一兩個小時。
不懼風浪,不畏嚴寒,只要有機會,毛主席必然要游上一番,曾經毛主席和年輕人比賽,比誰游的遠,比誰有耐力,一幫小夥子愣是沒有比過毛主席,63歲時,毛主席首次橫渡長江,十年後再次橫渡長江,不得不佩服毛主席的毅力。
正是因為這些,毛主席即便中年嗜煙,卻依舊有一個健康的體魄,吃營養均衡的飯菜,自律的運動讓自己保持活力,持有健康樂觀不懼困難的心態,哪怕早年生活條件極其困苦,毛主席依舊憑藉著自己對養生的高明見解做到了如此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