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總是操心亡國之君的下場,因為他們的下場通常很凄涼。不過最後一人周天子周赧王卻很「幸福」,他沒遭遇亡國之恨,因為早在秦統一天下前35年他就提前「罷工」了。
這就怪了,周赧王死了怎麼沒有繼任天子?周王室為何這麼「自覺」,主動終結了大周八百年江山?
這事有點複雜,至今為止史學界對周王室覆滅的那段歷史都搞不太清楚。
周赧王的名字叫「姬延」,應該是歷史上最為時間最長的亡國天子,他從公元前315年繼位,到公元前256年去世,整整當了60年的天子。
周赧王的稱謂有點怪,因為「赧」根本就不是謚號。也就是說,姬延死了之後,人們都懶得給他上謚號。但堂堂的周天子總得有個稱呼吧?直呼其名不夠尊重,那怎麼辦呢?
也不知道是哪位天才給他起了「赧」的稱號,意思是「正以微弱,竊鈇逃債,赧然慚愧」,用大白話來說就是把江山搞丟了,「愧對先人」。
不過,姬延如果地下有知可能會表示抗議:江山丟了能怪我嗎?我特么即位的時候大周天下就剩巴掌大的地方了,即便如此,還給我送出去東周、西周兩塊地,就給我剩下一座王宮。我哪裡是天子?分明就是「宮主」。
是不是糊塗了?哪裡來的東周、西周?
我們通常將周朝的歷史分為兩段,將周平王東遷前的那段稱作「西周」,將遷都雒邑後的那段稱作「東周」,周赧王所處的歷史時期就是「東周」末期。
而「東周」末期的「東周」和「西周」是指周王室最後冊封的兩個公國,全稱應該叫「東周公國」和「西周公國」。也就是說,周赧王在位時,東周王室巴掌大的地方又被分出去東、西兩個公國。
老姬家搞什麼基?這麼大公無私嗎?
這都是姬家人內鬥的結果,當年周定王去世後,三個兒子來了個連環殺,八個月內老二殺老大,老三又殺老二。老三周考王搶過王位後又擔心老四對自己下手,於是便提前打預防針:弟啊,一筆寫不出兩個姬,哥割一塊地給你當諸侯,咱倆和平相處,成不?
於是老四姬揭被獲得了瀍水以西、洛河以南的封地。因為這塊封地在洛陽西邊,所以人們稱之為「西周國」,姬揭就是西周國的第一任國君西周桓公。
等到周考王的曾孫周顯王在位時,也搞不清發生了什麼事,他竟然將東邊僅剩的土地封給了公子姬根,僅給自己的親兒子留下了一座王宮。從那時候起,東周王朝的天子們就成了「宮主」。
姬根即東周武公,此人姓名不詳,身份有爭議,有人說他是西周桓公的玄孫,通過叛亂逼迫周顯王冊封他為東周公。可是另一種記載卻是,姬根的祖父就已經被冊封為西周公了,即西周惠公。
真相無從得知,咱們只需要知道結果就行了:最遲在周赧王的祖父周顯王時,東周王朝就只剩下洛陽的一座王宮了。
即便如此,周赧王活得也很不自在,因為他都上畢竟還有「周天子光環」;東、西周兩個公國的日子也沒好到哪裡去,因為他們所處的位置太重要,諸侯們動不動就來敲竹杠,韓國借糧草、秦國借道、楚國搶地盤、魏國借兵……
我突然開竅了,當年周顯王寧可讓兒子吃虧也要將土地分出去,大概是不想讓兒子遭罪吧?
公元前307年,秦國做了一件更過分的事,那年秦國攻佔韓國的宜陽,並設立三川郡。宜陽離雒邑伸伸腿的距離,秦武王來了興緻:聽說王宮裡有九鼎,沒人能舉得動,寡人很想試一試,樗里疾你去打前站。
九鼎是當年大禹獲得天下後,用天下九牧所進貢的銅澆鑄而成,代表九州。這東西是王權的象徵,臣子別說巨鼎,就是多看一眼都是大不敬。當年楚莊王曾經向周朝使臣詢問九鼎的詳情,被叱責說那不是你該問的,從此「問鼎」就成了臣子有野心的代名詞。
如今秦武王居然想將國之重器當杠鈴玩,簡直就是褻瀆王室,是可忍孰不可忍!於是周赧王義正辭嚴地拒絕了。
樗里疾勃然大怒:還真拿自己當天子吶?給臉不要臉,那就怪不得老子翻臉了!他一聲令下,如狼似虎的秦軍竟然將周赧王逐出了王宮,並將他一路趕到西周國。
這會兒連「宮主」都當不成了,從此周赧王成了無家可歸的浪子,寄居在西周公的屋檐下。
秦武王大搖大擺地闖進王宮,跟一群大力士展開了一場舉重大賽。結果弔詭的一幕發生了,別人都沒事,唯獨秦武王用力過猛將自己壓死了!
估計周赧王得到消息,激動得直跳芭蕾。
一晃五十多年過去了,周赧王還堅強地活著,就在他心灰意冷的時候,楚考烈王突然在他枯槁的心底放了一把火:俺尊敬的王呀,秦國太不像話了,天下還得您來管,俺請求您號召天下諸侯一起伐秦。
周赧王好激動,朕行么?楚考烈王一臉正義,只要您一聲令下,天下響應,我帶頭。
哇塞,天子居然還管用!周赧王立刻開始行動,他一邊向各國發出號令,一邊責令西周武公做他的大將軍,負責招募士兵,準備奔赴前線。
但募兵需要錢,周赧王連吃飯都靠蹭,哪有錢募兵。但這難不倒他,周赧王決定發行債券,他向那些有錢人做出保證,只要你肯借錢給我,將來仗打贏了,秦國就是你們的戰利品,一本萬利。
這個誘惑力太大了,於是富豪們紛紛解囊,周赧王的簽字筆寫得直冒煙,輕鬆就湊夠了軍費。西周武公用這筆錢招募了五六千士兵,並置辦了相應的軍需。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周赧王靜等著各諸侯國的兵馬到來,他等呀等,足足等了三個月,就等來了楚國和燕國的幾千人,其餘四國都拿他的詔命當馬糞紙了。
就這點人馬,給幾十萬秦軍塞牙縫都不夠。周赧王心灰意冷:散了,各回各家各找各媽,俺洗洗睡了。
就這樣,聲勢浩大的合縱攻秦「蛇頭沒尾」,鬧劇般結束了。
但周赧王擼了虎續,老虎怒了。秦國藉機揮動大軍,準備滅了西周國。西周武公嚇得親自跑到秦國去請罪,這才暫時穩住了秦國。
惹禍精周赧王的日子也不好過,那群被忽悠了的富戶們拿著借據比他兌現紅利。周赧王急得滿頭大包,可實在拿不出錢,於是只好躲在高台上不敢見人,「債台高築」這個典故就是這麼來的。
這日子過的,周赧王急火攻心,當年(前256年)就病逝了,與他同年病故的還有剛剛從秦國認錯回來的西周公。
按理來說,這時候秦國沒對周王室下手,他們還可以再立一個新王,但其實已經完全沒這個可能性了。
周王室早就沒了一寸土地,周赧王寄居人下51年,西周公沒跟他翻臉轟走他就算夠給面子了,怎會允許他的兒子在自己的土地上稱王?
恐怕周赧王的兒子們也沒人敢繼承王位了,高台下一堆債主呢,誰敢接班?城外秦軍虎視眈眈呢,不要命啦?
所以,周赧王死後,姬家人很默契,沒人再提立新王的事,以靜悄悄的方式宣告了大周王朝八百年的基業畫上了句號。
西周武公死後第二年(前255年),西周國到底還是被秦國滅了。東周國撐的時間久一點,直到公元前249年才被秦國滅掉。
公元前230年,秦始皇發動兼并戰爭,九年後的公元前221年,隨著齊國的被滅,秦朝完成了天下一統。
此時距離周赧王去世,以及周王朝滅亡已經過去了35年,秦始皇想羞辱周赧王都找不到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