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興衰》懺悔者愛德華一句承諾,為海盜入主英國提供了合法性

2023年10月08日18:19:05 歷史 1999

儘管有阿爾弗雷德大王這樣的英雄,最後統一不列顛的還是丹麥人

自阿爾弗雷德大王之後,撒克遜人的國王又傳了五代,都乾的不錯,直到公園980年,丹麥海盜又開始入侵不列顛了。

這次丹麥人的入侵不僅僅是攻擊撒克遜人,也攻擊丹麥法區的同胞,或許在他們看來,丹麥法區的丹麥人此時應該屬於「不列顛人」了吧。

說實話,在讀到這段歷史之前,我對丹麥人挺有好感的,因為丹麥有個安徒生。儘管安徒生的原版童話,有的也很黑暗,比如有個片段就很那啥,一個還在嬰兒掙扎著爬到母親的懷裡吃奶,但母親和周圍的其他人一樣,都已經因為瘟疫而死去,所以嬰兒只能吸出死亡的血液。

現在想起來腦補這一畫面都還毛骨悚然,但聯繫到安徒生的先祖海盜的基因,也就釋然了。

當時的撒克遜國王埃塞烈德兵力不足,於是僱傭了大量的丹麥人,但隨即又擔心這些但沒人反叛,於是就策劃殺死英格蘭南部所有的丹麥人。

您別說,埃塞烈德打仗不行,搞屠殺卻是一把好手,這個命令很快就被高效的執行了,並且還殺了一個事關重要的任務——丹麥國王的妹妹。

這一殺戮為後來丹麥人的復仇和成為英格蘭國王提供了一點合法性。

公元1013年,丹麥王斯文率軍再次攻擊英格蘭,並且征服丹麥法區,擊敗了撒克遜人,並杯賢人會議接受問英國國王。

原來的英國國王埃塞烈德逃到發國諾曼底公爵那裡去了。

其實諾曼底公爵也是個丹麥海盜,但是他同時也是埃塞烈德的妻舅,所以親情還是要講的。


斯文死後,斯文的兒子卡紐特要求得到英國王位,但是此時的英國貴族又想贏回阿爾弗雷德大王的後人埃塞烈德了,而埃塞烈德父子也想返回英國,可惜倆人都命短,還沒回國就死了。

於是英國賢人會議立刻又推舉卡紐特做國王,並且把埃塞烈德家族成員全都趕下了台。

這也就成為了日後英國的一個傳統:只要國王候選人能信守承諾,視英國為故鄉,並且好好的管理建設英國,英國人就會尊他為王,甚至為此可以到外國去找一個人回來做國王。

這麼做產生了一系列的後果,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誰來做英國國王,不一定是現任國王說了算,英國貴族和賢人會議也有很大的相關權利。

到了近代,英國甚至出台的《王位繼承法》徹底剝奪了王室對於繼任國王的任免權。

不過這也並非英國首創,在羅馬建國初期,羅馬人就頻頻使用這一招,當國家受到威脅,需要人力挽狂瀾的時候,羅馬人就會聘請一位第一公民回來,當危機解除,這位第一公民會被毫不留情的被迫下野甚至流放。

最有意思的是有一位第一公民,他在流放途中又受到了羅馬人的聘請,結果呢?解決完問題之後又被流放了。

如此看來,英國人不過是照貓畫虎罷了。


而那位悲情的埃塞烈德國王對於英國後來的國家戰略也有傑出的貢獻,在他之後,擁有一支強大的海軍,成為了英國世代相傳的戰略國策。


不過在卡紐特死後,英國貴族不出意外的又想起了阿爾弗雷德家族,迎回了埃塞烈德的的另一個兒子,懺悔者愛德華為國王。

而愛德華的一句話,又為將來諾曼底公國入侵英國埋下了伏筆。

我是十三哥,謝謝大家的關注。

《帝國興衰》懺悔者愛德華一句承諾,為海盜入主英國提供了合法性 - 天天要聞

《帝國興衰》懺悔者愛德華一句承諾,為海盜入主英國提供了合法性 - 天天要聞

《帝國興衰》懺悔者愛德華一句承諾,為海盜入主英國提供了合法性 - 天天要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金陵四十八景之三十四:‌南唐二陵(南唐二陵) - 天天要聞

金陵四十八景之三十四:‌南唐二陵(南唐二陵)

937年,徐溫的養子徐知誥代吳稱帝建國,國號為齊。939年,徐知誥恢復李姓,改名為昪,自稱是唐憲宗之子建王李恪的四世孫,改國號為唐,史稱南唐。李昪即是南唐烈祖。941年,李昪駕崩,子李景繼位,改名李璟(916~961),即南唐元宗。南唐最盛
車圈流傳的「三大限制」是真的嗎? - 天天要聞

車圈流傳的「三大限制」是真的嗎?

「房地產行業的『三道紅線』影響深遠,但類比到車圈,不免有些『望文生義』之嫌。」 文 / 巴九靈 汽車行業似乎正走向一場前所未有的收緊。 帶動這種氛圍的,是一則尋不見來源....
德國建歐洲最大軍隊,歷史重演的第一步? - 天天要聞

德國建歐洲最大軍隊,歷史重演的第一步?

6月27日,據媒體得到的一份法律草案顯示,德國政府計劃加快國防採購,以便使軍隊做好戰鬥準備。該文件稱,德國軍事實力的快速提升「絕不能因過於複雜的採購程序或冗長的授權流程而失敗」,同時警告稱,俄羅斯的軍事目標可能不僅僅是烏克蘭。此前德國總理在6月24日批准了一項預算框架,預計德國的軍事總開支將從2025年的950...
抗戰勝利80周年,特朗普該看到什麼? - 天天要聞

抗戰勝利80周年,特朗普該看到什麼?

無論特朗普是否會出現在9月3日的閱兵儀式上,就全世界來看,正義必勝!文 | 海上客「中方是否計劃邀請特朗普參加九三閱兵儀式?」在昨天(6月30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日本共同社記者如此問道。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表示,上周國新辦介紹了關於抗戰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邀請外國領導人的情況和安排。你的具體問題,我目前沒...
和中國分庭抗禮?日本要開採海底稀土 - 天天要聞

和中國分庭抗禮?日本要開採海底稀土

在中國收緊稀土產品對外出口的背景下,作為資源貧國的日本決定「出道成為稀土生產國」,而他們的目光則聚焦于海底資源。據日經亞洲7月1日報道,日本計劃於明年1月正式啟動首個從近海礦床開採稀土礦物的試點項目。但不知是無意還是有心,在日本的相關報道中,似乎連篇累牘地都在強調有望解決「有無」,卻無人在意「成本」。...
我們的1945|付瑞芝:「一切服從黨安排!」 - 天天要聞

我們的1945|付瑞芝:「一切服從黨安排!」

今年11月,曾經的八路軍女戰士付瑞芝將迎來百歲生日。此刻再次回眸革命戰鬥中的烽火硝煙,抗戰歲月無疑是濃墨重彩且令人銘記的篇章。1925年11月,付瑞芝出生在山東臨沂蒼山縣(今蘭陵縣)湧泉村。
原來它與荔枝是早有世仇啊 - 天天要聞

原來它與荔枝是早有世仇啊

都在說長安的荔枝,我大吳越的楊梅表示不服。 當真不服。明朝的李東陽稱楊梅「價比隋珠」,因為在京城想吃到它實在不易——荔枝運到京城,不過是「一日而色變,二日而香變,三日而味變,四五日外色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