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回寧夏之馬鴻逵4.18

2023年10月07日15:49:14 歷史 1071

1933年2月4日(正月初十)抵達石嘴山鎮,適值馬福祥58歲誕辰。馬鴻逵到禮拜堂為父親念經追悼。馬福祥曾任綏遠都統,在當地威望較高,但當地民眾尚不知其已去世。得知消息後,當地父老民眾有上千人趕來集聚禮拜堂祭悼,氣氛十分悲壯。



再回寧夏之馬鴻逵4.18 - 天天要聞

經過了十八天的艱苦跋涉,歷盡千辛萬苦,馬鴻逵終於由包頭回到了寧夏。1933年2月7日,馬鴻逵部抵達寧夏城。士兵們舉目一看,寧夏城內到處是坷垃、瓦礫,一派荒涼景象。民國已經成立二十多年了,而寧夏一些中年男子的腦後,還拖著一條大辮子。纏足的中青年婦女也隨處可見。原省主席馬鴻賓組織寧夏省政府官員及群眾出城沿途數里迎候,舉行了歡迎儀式。

寧夏地處中國西北邊陲,綿綿賀蘭山脈南北走向,巍峨的六盤山座落在南端,成為天然屏障。奔騰咆哮的黃河衝過黑山峽流入寧夏境內,穿中衛,走中寧,又從青銅峽口衝出,逶迤於銀川平原,最後北出石嘴山流入河套平原出境,自南向北縱貫寧夏八百里山川,形成了「天下黃河富寧夏」的「塞上江南」。晚唐詩人韋蟾有《送盧潘尚書之朔方》詩云:「賀蘭山下果園成,塞北江南舊有名,水木萬家朱戶暗,弓刀千隊鐵衣鳴。」


再回寧夏之馬鴻逵4.18 - 天天要聞

寧夏歷史悠久。靈武「水洞溝」遺址向人們揭示,早在三萬年以前,古人類就在這裡生息。春秋戰國時代,這裡是羌戎等少數民族游牧的場所。公元前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屯墾拓邊,大規模移民到寧夏,開鑿「秦渠」,為寧夏農業發展奠定了基礎。漢武帝曾多次出巡寧夏,當時開鑿的「漢渠」,至今澆灌著萬頃良田。党項族在這裡建立了西夏王國,形成中國歷史上宋、夏、遼鼎立,長達近二百年的「三國演義」。元朝時期,由大食、波斯等地東來的「回回客」開始遷入寧夏。



再回寧夏之馬鴻逵4.18 - 天天要聞

明朝,蒙古韃靼瓦剌各部落日漸強大,經常南下騷擾北方邊境。明王朝在東起鴨綠江,西至嘉峪關的萬裡邊防線上,設置了遼東宣府大同延綏、寧夏、甘肅、薊州、偏關、固原等九個邊防重鎮,總稱「九邊」,屯兵駐守。「九邊」不設地方行政建置,實行軍事衛所制。公元1376年,明朝設立寧夏衛,後升為鎮,是明九個邊防重鎮之一,鎮城就是今之銀川。明朝時期對寧夏鎮進行大規模修復擴建。寧夏城郭高三丈五尺,基闊二丈。並環城引水為池,池深二丈,闊十丈,有水四時不竭,產魚鮮、菰莆。寧夏城有六門,曰:清和、鎮遠、德勝、南薰、振武、光化


再回寧夏之馬鴻逵4.18 - 天天要聞


六門均建有城樓,城四角建有角樓。清和、鎮遠、光化、振武門之外建有月城。南薰、德勝門外建有關城,時稱南關、北關。南關門曰「昭陽」,北關門曰「平虜」。關門之上均有門樓。另外還有八十五座懸樓,七十座鋪樓,整個城郭門樓、角樓、懸樓、鋪樓之設,達一百七十一座,雄偉工絕,一顯九邊重鎮之威武。寧夏鎮下轄七個衛,衛下設千戶所。其中寧夏前衛、左衛、右衛都在寧夏城及其附近,後衛即在今之鹽池縣,中衛即今之中衛縣。明王朝將全國各地大批的「回回」安排在這裡「屯戍」,使這裡形成全國最大最集中的回族聚居區。1643年11月,李自成派兵圍攻寧夏城,寧夏總兵率全城官兵投降,明朝在寧夏的統治結束。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金陵四十八景之三十四:‌南唐二陵(南唐二陵) - 天天要聞

金陵四十八景之三十四:‌南唐二陵(南唐二陵)

937年,徐溫的養子徐知誥代吳稱帝建國,國號為齊。939年,徐知誥恢復李姓,改名為昪,自稱是唐憲宗之子建王李恪的四世孫,改國號為唐,史稱南唐。李昪即是南唐烈祖。941年,李昪駕崩,子李景繼位,改名李璟(916~961),即南唐元宗。南唐最盛
車圈流傳的「三大限制」是真的嗎? - 天天要聞

車圈流傳的「三大限制」是真的嗎?

「房地產行業的『三道紅線』影響深遠,但類比到車圈,不免有些『望文生義』之嫌。」 文 / 巴九靈 汽車行業似乎正走向一場前所未有的收緊。 帶動這種氛圍的,是一則尋不見來源....
德國建歐洲最大軍隊,歷史重演的第一步? - 天天要聞

德國建歐洲最大軍隊,歷史重演的第一步?

6月27日,據媒體得到的一份法律草案顯示,德國政府計劃加快國防採購,以便使軍隊做好戰鬥準備。該文件稱,德國軍事實力的快速提升「絕不能因過於複雜的採購程序或冗長的授權流程而失敗」,同時警告稱,俄羅斯的軍事目標可能不僅僅是烏克蘭。此前德國總理在6月24日批准了一項預算框架,預計德國的軍事總開支將從2025年的950...
抗戰勝利80周年,特朗普該看到什麼? - 天天要聞

抗戰勝利80周年,特朗普該看到什麼?

無論特朗普是否會出現在9月3日的閱兵儀式上,就全世界來看,正義必勝!文 | 海上客「中方是否計劃邀請特朗普參加九三閱兵儀式?」在昨天(6月30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日本共同社記者如此問道。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表示,上周國新辦介紹了關於抗戰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邀請外國領導人的情況和安排。你的具體問題,我目前沒...
和中國分庭抗禮?日本要開採海底稀土 - 天天要聞

和中國分庭抗禮?日本要開採海底稀土

在中國收緊稀土產品對外出口的背景下,作為資源貧國的日本決定「出道成為稀土生產國」,而他們的目光則聚焦于海底資源。據日經亞洲7月1日報道,日本計劃於明年1月正式啟動首個從近海礦床開採稀土礦物的試點項目。但不知是無意還是有心,在日本的相關報道中,似乎連篇累牘地都在強調有望解決「有無」,卻無人在意「成本」。...
我們的1945|付瑞芝:「一切服從黨安排!」 - 天天要聞

我們的1945|付瑞芝:「一切服從黨安排!」

今年11月,曾經的八路軍女戰士付瑞芝將迎來百歲生日。此刻再次回眸革命戰鬥中的烽火硝煙,抗戰歲月無疑是濃墨重彩且令人銘記的篇章。1925年11月,付瑞芝出生在山東臨沂蒼山縣(今蘭陵縣)湧泉村。
原來它與荔枝是早有世仇啊 - 天天要聞

原來它與荔枝是早有世仇啊

都在說長安的荔枝,我大吳越的楊梅表示不服。 當真不服。明朝的李東陽稱楊梅「價比隋珠」,因為在京城想吃到它實在不易——荔枝運到京城,不過是「一日而色變,二日而香變,三日而味變,四五日外色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