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儉到極致的徐向前,韓先楚都忍不住吐槽:徐元帥家的飯實在糟糕

2023年09月24日09:07:08 歷史 1123

節儉到極致的徐向前,韓先楚都忍不住吐槽:徐元帥家的飯實在糟糕 - 天天要聞

前言:

勤儉節約一直是中國人民的傳統美德,更是老一輩革命家們一直所秉持的原則,例如毛主席,即使身為國家主席,飯碗里也不會剩下一粒米,家中的每一筆支出都要記在賬本上。而在毛主席的帶動下,全國大大小小的將領都以節儉為己任。

節儉到極致的徐向前,韓先楚都忍不住吐槽:徐元帥家的飯實在糟糕 - 天天要聞

而這其中將節儉一事做到極致的,就當屬徐向前了,韓先楚也曾說徐元帥家中的飯簡樸的糟糕,韓先楚何出此言?徐元帥究竟有多簡樸?讓我們一起來了解。

多年的老戰友

1930年10月,17歲的韓先楚就加入了游擊隊,在湖北的黃陂孝感羅田等地打起了游擊戰,那個時候,韓先楚還只是一個連隊的隊長,直到長征開始,韓先楚才跟徐向前有過幾次接觸。1934年11月11日,韓先楚與程子華、徐海東、吳煥先、戴季英組成的25軍一道,踏上了長征的征程,締造了「長征的奇蹟」。

節儉到極致的徐向前,韓先楚都忍不住吐槽:徐元帥家的飯實在糟糕 - 天天要聞

徐向前於1942年就任抗日大學副校長。那時候,韓先楚還在抗大讀書,所以兩人相處的很好,韓先楚一直將徐向前視為自己的老師,得到徐向前的指點,韓先楚的進步很大。此外,韓先楚本人的婚事,亦有徐向前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

節儉到極致的徐向前,韓先楚都忍不住吐槽:徐元帥家的飯實在糟糕 - 天天要聞

徐向前不但把自己的軍藝教給了韓先楚,而且也希望利用韓先楚到延安求學的機會,來解決他的私人問題。

1943年10月,韓先楚與抗敵大學生劉芷,在徐向前的主持下,成為一對璧人。從那以後,徐向前與韓先楚就有了緊密的交往,並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誼。

節儉到極致的徐向前,韓先楚都忍不住吐槽:徐元帥家的飯實在糟糕 - 天天要聞

夫妻二人簡樸的生活

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們國家的經濟一直處於百廢待興的狀態,老一輩的革命家們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和實踐為我們開闢了一條新的道路,他們都秉承著中國人的優良傳統,勤儉節約,他們的生活一般都很簡單,但是徐向前這個人卻將節儉做到了極致。

節儉到極致的徐向前,韓先楚都忍不住吐槽:徐元帥家的飯實在糟糕 - 天天要聞

以他們家的實際收入,想要過上好日子並不難。而且,因為他是元帥,所以他有一些特殊的待遇,其他人還能理解,但這一切,卻都不會發生在徐帥的身上。自從建國之後,他就沒怎麼穿過新衣服,一直在修補自己的破爛衣衫,在十大元帥中,也就只有他有這樣的「能耐」了。

節儉到極致的徐向前,韓先楚都忍不住吐槽:徐元帥家的飯實在糟糕 - 天天要聞

徐向前元帥是個節儉的楷模這一點大家都知道,可他的妻子黃傑卻也是一位真正的節儉女性,她在新中國建立之初就身居要職,但她依然過著簡樸的生活,即使在身居高位時,也不曾乘坐自家先生的車。

黃傑為了和普通人保持一定的距離,每天都是擠著公共汽車上下班,沒想到,過了許多年,黃潔身邊的同事們才知道,原來她的老公就是徐向前,而徐元帥一家的簡樸生活可並不只是在出行和穿衣方面,就連飲食也同樣如此。

節儉到極致的徐向前,韓先楚都忍不住吐槽:徐元帥家的飯實在糟糕 - 天天要聞

節儉到極致

徐向前膝下有四個子女,長女是他和老家的妻子的,不過第一任妻子在很久之前就已經過世了,二女名為徐魯溪,是他和第三任妻子的,後來因為兩人的性格不合而離婚。除了兩個女兒,還有徐向前與黃傑生下的徐小岩、徐小濤,兩人一直在一起,直到生命的盡頭。

節儉到極致的徐向前,韓先楚都忍不住吐槽:徐元帥家的飯實在糟糕 - 天天要聞

徐向前對自己的子女雖然寵愛有加,可是對自己卻也是嚴厲無比,從不假公濟私,經常教導自己的子女如何做人,生怕他們不求上進。徐向前沒有動用手中的權力,也沒有插手子女的事情,不過幸運的是,徐向前的榜樣作用,讓他的四個子女都有了良好的品行,在各行各業都大放異彩。

節儉到極致的徐向前,韓先楚都忍不住吐槽:徐元帥家的飯實在糟糕 - 天天要聞

有一次,徐小岩帶著自己的女朋友回來了,徐向前很開心,非要親自下廚他做一頓豐盛的飯菜,就在所有人都以為會有一頓美味佳肴的時候,徐向前把一桌子的蔬菜都擺了出來,整個桌子上沒有一道肉菜。雖說在這那個時代,很多人很難吃上一口肉。不過自己兒子帶著女朋友回來,這麼重要的時候,居然也連個肉都沒有,如此真的可以看出來徐向前究竟有多簡潔了。

節儉到極致的徐向前,韓先楚都忍不住吐槽:徐元帥家的飯實在糟糕 - 天天要聞

「吃草?」

徐向前的兒媳王彥彥,和徐帥的兒子徐小岩是青梅竹馬,從小就總往徐家跑,但她卻是在六年級的時候,才在徐家吃上第一頓飯,這是由於人們有了自知之明,徐帥是大將軍,有大將軍的好處,不是徐帥,就沒有老百姓的好處。

節儉到極致的徐向前,韓先楚都忍不住吐槽:徐元帥家的飯實在糟糕 - 天天要聞

因此,王彥彥很有自知之明地跑到徐帥的家裡來,從來不會在飯點兒來看徐小岩。只是有一次,王彥彥在六年級的假期里,跟徐小岩一起做功課,兩人都忘記了時間,直到飯點兒,徐帥好心的請王彥彥留下來吃了頓飯。

節儉到極致的徐向前,韓先楚都忍不住吐槽:徐元帥家的飯實在糟糕 - 天天要聞

晚飯過後,王彥彥回到家裡,王彥彥老媽還是比較「八卦」的,她很想知道,大帥家裡到底有什麼好吃的,於是,她就問自己的閨女,「你今天去徐伯伯家裡吃什麼飯了?」王彥彥思索了很久,才說:「我記不得吃什麼,似乎只吃草。」王彥彥的媽媽一愣,這怎麼可能?大帥家裡吃「草」是啥意思?

節儉到極致的徐向前,韓先楚都忍不住吐槽:徐元帥家的飯實在糟糕 - 天天要聞

對於這件事,王彥彥媽媽也是一頭霧水,直到兩家人熟悉了,王彥彥媽媽才問起了徐帥的妻子黃傑,關於徐帥一家人吃「草」的事情。黃傑聞言,笑呵呵道:「彥妮兒說的應該是馬齒莧吧,那是我在地里拔的野菜。」

節儉到極致的徐向前,韓先楚都忍不住吐槽:徐元帥家的飯實在糟糕 - 天天要聞

徐向前的兒媳王彥彥曾經說過:「徐家都是吃粗糧的,每周都是和子飯、粥和土豆。」根據王彥彥的敘述,徐向前的飲食習慣,與山西普通百姓的飲食習慣,並無二致。

這種粗糙的食物,對於山西人來說,或許是一種美食;不過,從別人的角度來看,就不一定了。有「旋風司令」之稱的韓先楚,有一次到徐向前家裡吃飯,後來就沒再來過。這是什麼情況?

節儉到極致的徐向前,韓先楚都忍不住吐槽:徐元帥家的飯實在糟糕 - 天天要聞

無法下咽的飯菜

解放初期,徐向前、韓先楚等人曾到過北京,韓先楚閑暇之餘,也會到徐向前那裡,看望一下自己的老上司。有一次,兩人閑聊到了很晚,徐帥就邀請韓先楚一起吃晚飯。沒過多久,徐帥的妻子黃傑將一大盆土豆兒和一盆「和子飯」送了過來。

節儉到極致的徐向前,韓先楚都忍不住吐槽:徐元帥家的飯實在糟糕 - 天天要聞

這「和子飯」又是什麼呢?和子米飯是山西、陝西地區一種很有特色的小吃,也是當地人的一種特色飯。是將小米煮熟,然後加入地瓜、土豆、大豆、山藥、野菜等食材,再將麵條放入其中。總之,這是一種一種加了雜七雜八東西的粥。

節儉到極致的徐向前,韓先楚都忍不住吐槽:徐元帥家的飯實在糟糕 - 天天要聞

對於「和子飯」,韓先楚一開始還是很感興趣的。看著裡面又黃又綠的,看起來確實不錯,於是韓先楚迫不及待地喝了一大口,這一口下去,韓先楚心中叫苦不迭,心道:「這是什麼味道,這麼酸,跟喝酸水兒似的。」韓先楚故作鎮定,硬是將那一碗米飯吃了個精光。

節儉到極致的徐向前,韓先楚都忍不住吐槽:徐元帥家的飯實在糟糕 - 天天要聞

韓先楚一口吞下,抬起頭,就看到徐帥拿著飯勺一臉期待地看著自己。他唯恐徐帥再次為他添菜,連忙說:「我已經吃得很飽了。」回家之後,韓先楚對劉芷妻子道:「徐帥家裡的飯菜,實在是糟糕透頂。」之後,韓先楚又去了一趟徐帥的家裡,徐帥請他吃頓飯,他連忙借故離開。

節儉到極致的徐向前,韓先楚都忍不住吐槽:徐元帥家的飯實在糟糕 - 天天要聞

小結:

徐向前是一個值得尊敬的老人,為了新中國的建立,他們付出了太多太多的努力,哪怕是在戰爭中受傷,也是如此。他本可以利用自己的地位,讓自己的孩子們過上舒適的生活。

但他仍然保持著一種簡單的生活方式,沒有任何的特權,他的道德品質很好,真的很讓人敬佩,畢竟,在這個世界上,能做到這一點的人並不多,他們都是值得我們銘記和尊敬的。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台兒庄敢死隊隊長緣何淪為階下囚坐牢27年? - 天天要聞

台兒庄敢死隊隊長緣何淪為階下囚坐牢27年?

2007年6月6日下午,咸陽市涇陽縣洛村來了幾個人,他們是代表台灣國民黨名譽主席連戰前來的,目的是探望一位97歲的老人,並贈送連戰「民族之光」的親筆題詞。然而不幸的是,在這幾個人來之前的幾個小時,老人卻已經離世了。
從四合院的結構說說魯迅兄弟反目的原因 - 天天要聞

從四合院的結構說說魯迅兄弟反目的原因

從八道灣四合院的結構說說魯迅兄弟交惡的原因。魯迅兄弟交惡,是從三兄弟合資買入北京八道灣衚衕的三進四合院,三家人加上老母親生活在一起開始的。當初買房的錢3500大洋,是大哥魯迅出了大頭,家裡的開支也是以魯迅的薪資為主。
以前人們非常重視貞操觀。現在為啥不那麼重視了? - 天天要聞

以前人們非常重視貞操觀。現在為啥不那麼重視了?

人都有三觀: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其實在以前還有一個貞操觀。明清時期,人們是非常看重貞操觀的。貞操本來是指堅貞不移的節操。後來就演變成了專指女子不失節。有句話說:餓死事小,失節事大。這說明貞操對於女子是非常重要的,比生命還重要。那麼,從古
蘇聯當年為啥非要侵略阿富汗?十年血戰咋就把自己玩崩了? - 天天要聞

蘇聯當年為啥非要侵略阿富汗?十年血戰咋就把自己玩崩了?

大家好,今天嘮個硬核歷史!咱今天要聊的這個事兒啊,絕對比電視劇還魔幻——當年號稱世界第一「戰鬥民族」的蘇聯,明知道阿富汗是「帝國墳場」(英國、沙俄都栽過跟頭),卻非得頭鐵往裡沖,結果把自己整解體了!這事兒聽著離譜吧?具體怎麼回事,今天我就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