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病逝後,國家面臨極大的挑戰,「四人幫」成員開始加緊陰謀篡奪黨中央的最高權力。10月6日,華國鋒、葉劍英、李先念、汪東興等人經過周密的計劃,採取斷然措施,一舉粉碎了「四人幫」,將其主要成員控制。
粉碎「四人幫」是民心所向,此舉深得民心,贏得億萬群眾的擁護和支持。10月7日,華國鋒在一眾元老的支持下,當選中央委員會主席、中共中央軍委主席,成為黨內的核心領導人。
此後,「四人幫」的主要成員接受了法律的審判,為他們的錯誤行為付出應有的代價。謝靜宜是「四人幫」的得力幹將,曾被人利用,辦了許多錯事,甚至對鄧小平出言不遜,按理來說,她也要受到應有的審判。
意外的是,謝靜宜沒有被起訴,沒有受到刑事處罰,她全身而退了,這是為什麼呢?兩個原因很是關鍵。
毛主席的身邊人
有傳言說謝靜宜是原公安部部長謝富治之女,這種說法並無根據,她出生於1935年,河南商丘人,父親是當地有名的醫生,治病救人無數,名聲頗佳。
謝靜宜長大後並沒有繼承父親的職業,而是選擇加入解放軍,在部隊經過學習後,來到中共中央辦公廳機要局工作。
謝靜宜年輕漂亮有活力,學習優秀,再加上不錯工作能力,完全能夠勝任中央辦公廳的機要工作。
1959年,毛主席身邊缺少機要員,組織將年僅24歲的謝靜宜調到主席身邊,擔任機要秘書。謝靜宜活潑開朗的性格,給毛主席的日常工作中帶來不少的歡樂,一些工作多年的老同志非常樂意幫助她。
在毛主席身邊,謝靜宜學到了很多,開拓了眼界。謝靜宜辦事認真,懂規矩,在毛主席身邊工作一段時間後,就取得他的信任。
六十年代毛主席經常到各省巡視工作,總會把謝靜宜帶在身邊,對她比較關照。一次,毛主席聽說謝靜宜家裡有困難,從稿費中拿出兩百塊錢,讓她寄給老家,孝順父母。
當然,在毛主席身邊的工作人員,或多或少受到過毛主席的關心和照顧,據侍衛長李銀橋回憶,毛主席雖然對身邊人要求高,但只要有什麼困難,會儘力提供幫助。
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是我國兩所重點高校,「十年動亂」期間,兩所高校「武鬥」越發激烈,造成了一定的傷亡,學校的相關領導幹部控制不住局面。
關鍵時刻,毛主席派謝靜宜進駐北大,清華擔任領導職務。謝靜宜有著非常出色的口才,在她和遲群二人從中調解下,暫時控制了局面,兩所高校的矛盾有所緩和。
論資歷,年紀輕輕的謝靜宜當不了清華大學的黨委副書記一職,考慮到那是特殊時期,且她是毛主席身邊的人,由謝靜宜從中調解矛盾,有一定的優勢。
不過,謝靜宜在調解矛盾,緩和衝突的同時,也做了不少錯事,迫害了一批有權威的知識分子,間接被他人利用了。
1970年,35歲的謝靜宜就擔任中共北京市委常委,三年後成為北京市委書記,成為一名舉足輕重的政治人物了。
毛主席關心謝靜宜,得知他已經在北京市委工作後,耐心提醒道:現在官當大了,要更加謹言慎行呀。
謝靜宜笑著說:主席,我不想當大官,現在官卻越做越大了。事實上,謝靜宜並沒有太多地方工作經驗,以她的資歷,也確實不適合當大官,可那個特殊的時代,把謝靜宜推向了高處。
免於起訴全身而退
事實上,雖然毛主席覺得謝靜宜的官當大了,但是對她還是很信任的,許多重要的事情交給她辦。
擔任北京市委書記期間,謝靜宜掌管文教工作,「四人幫」為了控制兩校的寫作組,多次拉攏謝靜宜。
在歷史的關鍵時刻,謝靜宜做了錯誤的選擇,跟「四人幫」走在一起,成為他們麾下的得力幹將。期間,謝靜宜遵照「四人幫」的意思,做出一些瘋狂的事情,比如批周公,對鄧公出言不遜,整過老幹部,不把革命元勛放在眼裡。
毛主席病逝後,華國鋒、葉劍英等採取行動,一舉粉碎了「四人幫」。謝靜宜是「四人幫」的主要成員之一,被解除職務後,自然也難逃審查。
儘管一時失去了自由,但是謝靜宜沒有被判刑,她全身而退了。之所以如此,主要有兩點原因:
其一:審查時,謝靜宜積極配合調查,主動交代一切問題,問什麼說什麼,坦白從寬處理。
其二:謝靜宜手中有個本子,內容很詳細,記錄了主要領導人說對她說的話。接受審查時,謝靜宜能夠自我辯解,什麼事情是誰說的,什麼事情是誰讓做的,這樣一來,許多事情就不能放在謝靜宜身上了。
隔離審查結束後,謝靜宜先是下放農場勞動,後來因為身體不適,組織准許她回京養病,安排了一份輕鬆一點的工作。
結語
晚年,謝靜宜用大量時間寫了回憶錄,記錄了她在毛主席身邊工作的點點滴滴,這是非常珍貴的歷史材料。2017年,謝靜宜在北京病逝,享年82歲。
謝靜宜是特殊時期下的風雲人物,在那個大環境下,將她推向風口浪尖。我們在評價謝靜宜的時候,要一分為二,她有功有過,也為自己的錯誤行為付出了應有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