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9世紀愛爾蘭天主教有何問題?

2023年02月17日22:53:03 歷史 1090

從英國的名字就能看出,聯合王國並不是一個完整的王國,它是由數個部分組成的,其中就包括了愛爾蘭。當然後來愛爾蘭轉變為了北愛爾蘭,在這個轉變中,宗教問題是一個不可忽略的問題,愛爾蘭信仰的天主教與新教的衝突,到了18世紀以後,可謂是愈演愈烈,一度到了不可調和的階段了。

英格蘭王國一樣,愛爾蘭的信仰來源也是得益於羅馬帝國的影響,這讓天主教在愛爾蘭紮根後,成為了它的國教,加上後來羅馬教廷的影響,天主教在愛爾蘭的發展過程中,漸漸演變為了民族的精神象徵。英格蘭王國的宗教改革,成為了對外殖民擴張的開端。

於是面對英格蘭用武力強加的新教後,新教在愛爾蘭不僅沒有得到應有的發展,還漸漸成為了激化民族矛盾的一個焦點,這到了18-19世紀期間尤為嚴重。那麼在18-19世紀中,愛爾蘭在宗教層面上都反映出了哪些問題呢?

18-19世紀愛爾蘭天主教有何問題? - 天天要聞

一、天主教重新得到發展

宗教改革後,亨利八世在英格蘭王國主推新教,在宗教層面上體現了王權加強的一面。加強王權以後,亨利八世還完成了對愛爾蘭的遠征,使得新教的影響蔓延到了愛爾蘭。

起初為了強化在愛爾蘭的統治,英格蘭議會都是非常贊同在愛爾蘭強行推行新教的,這使得宗教與民族認同的問題同時在愛爾蘭出現。

依舊信奉天主教的愛爾蘭,與羅馬教廷的聯繫依舊十分頻繁,這讓愛爾蘭這個民族對於宗教改革的認同感不高,與英格蘭組成聯合王國的興趣也不大,這樣一個情況使英格蘭當局有了危機感,不得不在宗教層面上不斷打壓愛爾蘭本土的天主教,同時扶持新教勢力。

在數百年的打壓政策下,愛爾蘭的天主教影響力依舊沒有減少,對於英格蘭的反抗也是一點沒有減少,這逼迫英格蘭王國直到18世紀才改變了以往的打壓政策,放寬了對愛爾蘭的宗教限制,這使得天主教在18世紀有了一次復興式的發展。

18-19世紀愛爾蘭天主教有何問題? - 天天要聞

放寬了宗教管束後,愛爾蘭的一些上層階級人群敏銳地抓住了這個機會,積極投身到了天主教的復興運動中,在文學和藝術上的表現最為突出。

除此之外,源自美洲的馬鈴薯解決了愛爾蘭的糧食問題,加上其他天主教國家的幫助,愛爾蘭人口迅速增長,經濟上也有了較快的發展,物質上的基礎,使得更多的愛爾蘭人尋求精神上的獲得感,這從客觀層面上也對推動了天主教在愛爾蘭的復興。

進入到18世紀中葉後,愛爾蘭的天主教復興運動遇到的最大問題便是如何面對宗教與民族身份綁定的問題,宗教打壓政策下了數百年里,湧現了不少愛爾蘭人改信新教,這讓天主教究竟要不要加深與愛爾蘭民族身份的綁定,就成了阻礙天主教在愛爾蘭徹底復興的一道障礙。

18-19世紀愛爾蘭天主教有何問題? - 天天要聞

二、遭遇饑荒衝擊

經歷了百年的復興運動後,天主教在愛爾蘭的根基得到了鞏固,這讓愛爾蘭最終在宗教發展上做出了選擇,讓天主教成為了民族身份的體現。

促使愛爾蘭在宗教復興運動中做出抉擇的導火索,就不得不提到一場饑荒了,儘管馬鈴薯引進到愛爾蘭以後,年年的豐收使得愛爾蘭離饑荒的距離越來越遠,可實際上卻是大量的糧食儲備都被英國當局當成了積累財富的工具,以聯合王國的名義積累的財富,卻沒有讓愛爾蘭受惠,終於在馬鈴薯出現歉收的情況下,爆發了1845年大饑荒。

饑荒爆發後,波及到英國的糧食安全問題,很快得到了解決,可愛爾蘭卻飽受饑荒折磨了許久,在此期間愛爾蘭與英格蘭之間的矛盾再次激化,使得民族背後的宗教象徵,成為了愛爾蘭在尋求獨立時的一種精神支柱。

18-19世紀愛爾蘭天主教有何問題? - 天天要聞

隨著災荒的不斷蔓延,愛爾蘭人開始大量移民北美,這讓天主教復興運動被帶到了北美。紮根在北美的愛爾蘭移民,儘管是以難民的身份來到這片土地的,可是歷經幾代人的經營,愛爾蘭人在北美扎了根,也讓天主教的復興運動有了更多無知上的支持。

移民北美的愛爾蘭群體,對於愛爾蘭國內的天主教發展可謂是越來越強烈,這也衍生出了19世紀中葉後,天主教在愛爾蘭發展的一個問題,究竟要不要將宗教獨立和民族獨立捆綁在一起。

有了北美的愛爾蘭移民力量的幫助,愛爾蘭實現宗教獨立的願望可以說基本已經實現,不過愛爾蘭的民族獨立卻還十分渺茫,英國也不會放棄這塊肥肉。

於是從1850年起,倡導民族獨立和宗教獨立同等重要的文學作品便層出不窮,這從思想上讓愛爾蘭民眾認識到了民族獨立的重要性,使得披著宗教外衣的愛爾蘭獨立軍團成立,為日後的愛爾蘭獨立奠定了深厚的政治和軍事基礎。

18-19世紀愛爾蘭天主教有何問題? - 天天要聞

三、使得民族的語言復興

藉助天主教的復興,愛爾蘭在民族最重要的符號,語言上,有了復興的機會。曾經以蓋爾語為基礎的愛爾蘭語,一直都是愛爾蘭撰寫天主教經文的主要語言形式,可到了被英格蘭軍事殖民期間,愛爾蘭喪失了語言使用的自由,開始被迫學習英語。

殖民壓迫持續了數個世紀後,愛爾蘭原本的蓋爾語幾乎失傳,在這種情況下,天主教復興後,首要面對的問題就是如何復興愛爾蘭曾經的主要語言-蓋爾語。

為了復興蓋爾語,各個天主教堂開始重新拿出過去的經文學習,同時在詠誦經文時也開始使用蓋爾語,多管齊下後,幾乎面臨失傳的蓋爾語最終從死亡的邊緣中拯救了過來,這讓愛爾蘭民族有了一個重要的獨立表現依據,不再成為英格蘭的附庸。

蓋爾語的復興,加快了天主教在愛爾蘭重新奪回宗教主導地位的速度,這兩者相輔相成,成為了愛爾蘭民族獨立的思想催化劑。不過在蓋爾語復興的過程中,英國當局卻是百般阻撓,除了想要繼續維護自己在愛爾蘭的統治地位外,更多的還是防止聯合王國出現一個強大的競爭對手。

18-19世紀愛爾蘭天主教有何問題? - 天天要聞

能夠組成聯合王國而不散夥,很大程度上源於核心主導國-英格蘭王國的國力足夠強大,可是如果在聯合王國框架內有他國國力出現了趕超英格蘭的現象,那麼引發英格蘭的恐慌便是一種必然。

百般阻撓蓋爾語的復甦,最終還是沒能如願以償,蓋爾語如同後來的愛爾蘭獨立軍一樣,表現得勢如破竹,很快就成為了取得了令對手汗顏的成績,這也成為了愛爾蘭能夠獨立成功的又一個原因。

通過英國在18世紀放鬆對愛爾蘭的宗教管束,引發的天主教復興運動的結果來看,單一的宗教自由並不是愛爾蘭所要追求的目標,相反在宗教自由的背後還包括了民族獨立和國家獨立。

18-19世紀愛爾蘭天主教有何問題? - 天天要聞

於是在18世紀至19世紀的天主教復興運動過程中,遇到了幾個重要問題,其中有宗教與民族身份捆綁的問題,以及語言獨立的問題,這些問題通過天主教復興得到解決後,便誘發了後來的愛爾蘭獨立運動。

可見宗教層面的問題,僅僅只是一個國家發展中精神追求的一個折射,在其背後真正反應的往往是國家背後的利益問題,以及一個民族未來發展所要擁有的基礎性問題。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特朗普:中國突然改變主意,但不要緊,能讓中國15分鐘內同意交易 - 天天要聞

特朗普:中國突然改變主意,但不要緊,能讓中國15分鐘內同意交易

儘管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引發了全美民眾的反對浪潮,但他依舊認為這是一個正確的選擇,在空軍一號上,特朗普更是聲稱「原本Tik Tok的協議已經很接近達成了,但由於在關稅政策中國突然改變了主意,但這並不要緊,自己能夠在15分鐘內讓中國同意這筆交易,只要自己降稅的話」。
特朗普對其他國家暫緩90天執行新關稅,說明關稅戰就是兒戲 - 天天要聞

特朗普對其他國家暫緩90天執行新關稅,說明關稅戰就是兒戲

兄弟們,就在中國對美國加了 50% 的關稅之後,特朗普再次對我們加了 21% 的關稅,現在整體關稅已經達到 125%。同時,特朗普暫停了對除中國之外其他所有國家的加征關稅政策,而且要把對其他國家加征關稅的稅點降到 10%。這進一步證明我昨天視頻里的分析完全正確
每月1500萬退休金沒了,尹錫悅亮底牌行動,否則死刑或牢底坐穿 - 天天要聞

每月1500萬退休金沒了,尹錫悅亮底牌行動,否則死刑或牢底坐穿

最近韓國政壇那可是熱鬧非凡,就像一場大戲,一出接著一出。當地時間 4 月 4 日上午 11 時 22 分,韓國憲法法院代理院長文炯培宣布了一個重磅消息:總統尹錫悅被罷免,判決立即生效。這一下子,尹錫悅可就從高高在上的總統寶座上跌落下來了,不僅失去了總統權力,各
中方沒得選,直接改手術刀為亮劍,特朗普被催辭職,叛徒紛紛冒頭 - 天天要聞

中方沒得選,直接改手術刀為亮劍,特朗普被催辭職,叛徒紛紛冒頭

最近這國際局勢啊,那真叫一個風雲變幻,熱鬧得很。特朗普這老兄又不消停,第三次對中國發起了關稅大戰,這一來可就攪得全球經濟的池水是波濤洶湧。可讓人意外的是,這次咱中國一改之前相對溫和的反制策略,直接 「亮劍」,那反擊力度,可把全世界都給震住了。與此同時,在美國國
中方手術刀變劍,27國反將美國一軍,特朗普氣得要對華加50%關稅 - 天天要聞

中方手術刀變劍,27國反將美國一軍,特朗普氣得要對華加50%關稅

最近這國際局勢,因為美國的關稅戰那是鬧得沸沸揚揚。特朗普大手一揮,對全球發動關稅戰,這一回,咱們中國可不再像以前那樣小打小鬧地反擊,直接「手術刀」變「利劍」,給美國來了個狠狠的回擊。更讓美國沒想到的是,歐盟 27 國也緊跟其後,準備對美國反制,這可把特朗普氣得
川普關稅落地,印度第一個舉白旗,中國快速實施對等反擊 - 天天要聞

川普關稅落地,印度第一個舉白旗,中國快速實施對等反擊

特朗普所發起的全球貿易戰,打了全世界所有國家一個措手不及,特別是由他本人所規定的所謂「基準稅」更是離了大譜,因為如果疊加美國先前向其他國家徵收的關稅來算,總關稅已經超過了70%。從這一點我們也能看出,特朗普的「關稅武器化」較之於他的第一個任期,變得更加具象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