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55年,公安部門破獲了一起性質非常惡劣的詐騙案。受害人不是普通民眾而是中共地方官員,騙子偽造周士第的親筆信,以謀求職位。在這之前,此騙子已經行騙多年,但他怎麼也沒有想到,此次前去西安,他拙劣的表演將會被識破。
李萬銘
這個騙子是誰?他是怎樣行騙的?
少年因行騙多次入獄
1957年,公安部長羅瑞卿在工作報告中介紹了一位叫李萬銘的詐騙案,希望有人能把此人的事迹寫成諷刺劇,以起到教育群眾的教材。老舍自告奮勇地接受了任務,創作了話劇《西望長安》。
2007年,老舍創作的話劇《西望長安》在北京保利劇院上演,以紀念中國話劇百年誕辰。在劇中,主演葛優飾演騙子「栗晚成」用幽默風趣的形式將騙子的形象展現在人們的眼前。
「栗晚成」的原型李萬銘別名李銘,1927年出生於陝西省安康縣。據李萬銘回憶,與他一起出生的還有一個雙胞胎弟弟,名叫李萬鈺。雖一母所生,時辰只差了幾分鐘,但兄弟兩人的個性卻是截然相反。
《西望長安》劇照
弟弟李萬銘從小性格溫和,為人誠懇善良,而哥哥李萬銘卻學了他父親的為人,從小行為不端,偷奸耍滑。
李家是當地的地主,他家開過糧棧、酒鋪和山貨店。為了賺錢,其父在酒中摻過水,貨物中摻過假貨;為了招攬生意,其父在櫃檯上掛起「童叟無欺、貨真價實」的招牌。受父親的影響,李萬銘耳濡目染,逐漸學了一身的壞習慣。
在安康縣讀中學時,李萬銘就偷拿學校的公共財產,學校負責人多次與其家長溝通,但仍得不到任何回應。沒有受到任何懲罰的李萬銘變本加厲,在某次考試後私自改成績單矇騙老師。結果被老師發現,學校知其頑劣難改,於是就將他開除了。
被開除後,李萬銘不但沒有感受到一絲羞愧,甚至在父親的唆使下為弟弟替考。當年,縣城銀行招考用人,弟弟李萬鈺只有小學文化程度,沒有把握通過考試,父親就讓李萬銘替考。考試通過後,李萬鈺正式上班去了。
《西望長安》劇照
這次「行騙」經歷大為成功,李萬銘非常高興,他漸漸認為行騙也不是什麼大事,這基本就奠定了其後發展的道路。
1945年,在家鄉行騙的李萬銘想要去更廣的外面「發展」,他加入了國民黨,後來又報名參加了國民黨青年軍,任207師准尉政治幹事。李萬銘將蔣介石當作自己的偶像,逐漸野心勃勃,對名利地位、高官厚祿有著深深的執念。
多次在官場中碰壁後,李萬銘感覺自己並沒有當大官的能力,於是他又重操舊業,認為「騙」是唯一的辦法。他蠢蠢欲動,開始冒領退伍費,不料出師不利被人發現,按照軍法被關進陸軍監獄三個月。
1949年,南京解放,李萬銘瞅准機會,隱瞞了自己是國民黨士兵的歷史,謊稱自己是中央大學的大學生,混進了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軍軍政大學學習,於同年10月畢業。
畢業後,李萬銘和軍政大學的同學劉忠義一同謊稱他們要到西南工作團工作,獲得學校鑒定材料和介紹信。按照介紹信上面的印章樣式,李萬鈺私刻了二野軍政大學政治部的公章和負責人的私章,並偽造了一封到常州市人民政府工作的介紹信。
由於李萬鈺刻章功夫了得,竟無人識破。靠著介紹信,李萬鈺獲得了常州市政府建設科科員的職務。但沒幾天,李萬鈺的官癮又開始發作,他嫌這個職位太低,又採取同樣的手法,偽造印章、介紹信,假稱是「二野軍大」黨員教育科長,因「淮海戰役負傷落下殘疾」,要求前往蘇州分配工作。
李萬銘以為這次行騙也會順利通過,但他拙劣的表演很快被蘇南行署人事部門發現了端倪,他們仔細閱讀了李萬銘的證明材料,發現上面有明顯的漏洞。比如,他自稱是共產黨員,但沒有黨員關係介紹信。
李萬銘
仔細詢問李萬銘,其又是支支吾吾說不明白,工作人員立刻識破了他的謊言。李萬銘隨即被逮捕,被無錫市人民法院判處3年有期徒刑。
直到1950年底,李萬銘才獲得假釋出獄,又回到了南京。
執迷不悟,繼續行騙
一年的牢獄並沒有讓李萬銘悔改,出獄後,他立即找到軍政大學的同學,借到了一張軍屬證,然後跑到安徽滁縣尋找行騙的機會。
李萬銘故技重施私刻了「二野軍政大學組織部」的公章和政治委員鄧小平的印章,並偽造了一封陝西省政府主席馬明方的轉業介紹信,他聲稱自己是二野軍大的軍教科副科長,因淮海戰役負傷殘疾,以殘疾轉業為由回西安工作。
鄧小平
這封轉業信相對於之前的行騙,李萬鈺明顯下足了功夫,他擔心會被再次識破,於是就在轉業信中註明他的檔案材料已在淮海戰役中失落,其他材料隨後會寄給本人。
1951年1月,李萬鈺將材料都準備好之後,就坐上火車到達了西安,找到中央陝西省委要求分配工作。李萬鈺的行騙工作十分逼真,陝西省委的領導並未看出不妥之處,便讓秘書代表組織寫信介紹李萬銘到省政府優撫局安置工作。
優撫局的工作人員很是警惕,說要等李萬銘的所有材料下來之後再分配工作。李萬銘哪有什麼材料,不過這難不倒李萬銘。他就用餘下蓋有「二野軍政大學組織部」公章的空白信紙,偽造了鑒定表等一系列材料,裝在一個普通信封中,再在上面貼一張用過的蓋有郵戳的郵票,就這樣以假亂真交給了優撫局的工作人員。
這下優撫局的工作人員信以為真,為他發放了「革命軍人殘廢證」,並把他安排到安康專署工作。
到達安康專署後,李萬銘將證明文件交給了專署民政科科員等機關單位,但他的身份並沒有被人發現,機關單位就在他偽造的「黨員證明信」上,附上了照轉黨員組織關係的意見。
層層把關、層層疏漏,李萬銘在眾人的眼皮底下越來越靠近黨員關係,從此正式成為了共產黨中的一員,這為他後來更好實行詐騙提供了有利條件。
屢試不爽,李萬銘在進入安康專署工作後,擔心自己的身份遲早暴露,於是提出到西北兵學院進修。在西安李萬銘無意中探得了解放軍某師某團的番號,他決定干票大的,便假借西北農學院負責人的名義,借出了他之前的偽造材料,瞄下「二野軍政大學組織部」公章樣式,準備再升高官。
按照之前的套路,李萬銘用專修班黨支部組織委員的身份,以整黨即日開始要印調查材料之名,將一個非黨同志騙得團團轉,讓其寫好並刻好蠟版,再用西北農學院的印表機,印上了「組織部」、「年月日」等好幾張空白紙,緊接著用從工會借來的號碼在紙上打上號碼,一份軍事調令就此完成。
一套下來,李萬銘的行為竟沒被任何人發現,實在令人驚嘆!在軍事調令上,李萬銘變成了先前打聽到的師團番號的參謀長,師部命令他立即返回部隊到中南局報到。
軍事調令上年月日寫得非常清楚,又有組織部的名稱、印章、一切看起來都非常完美。西北農學院的負責人絲毫沒有懷疑這個奇怪的調令,便讓李萬銘離校「歸隊」,李萬銘在臨走時,還與負責人留了一張紀念照。
1952年,李萬銘在到中南局報到的路上,找到一個寫字攤,讓老闆代填了「幹部簡歷表」、「履歷與鑒定書」和「二野軍政大學組織部」等材料,除這些外,李萬銘還偽造了「1936年參加紅軍,任359旅連長、營長、志願軍參謀長」等頭銜。
憑著這些「履歷」李萬銘出發來到了武漢。
1952年3月,李萬銘到中南局報到,中南局組織部科長在看完李萬銘的介紹信等材料後,根本沒有起疑,便將他安排到了中南軍政委員會農林部工作。
剛上班一個月,李萬銘就被指派參加「中國農民訪蘇參觀團」到蘇聯進行參觀。在蘇聯時期,李萬銘仍舊感到不滿足,他非常希望自己的階級更上一層樓,於是他偽造了一封志願軍歸國代表團李雪山的信。
這封信的分量很足,一下子就將李萬銘提升為農林部人事處副部長,擔任機關黨總支書記。中南軍政委員會根據李萬銘所說的「事迹」,還為其補辦了「抗美援朝」和「華北解放」紀念章。為此,李萬銘的心中愈發得意起來。
李萬銘的官夢越做越大,他在一個地方總待不長時間,不久就會重新物色新的官職。不過可以肯定的是,李萬銘在犯罪的道路上越走越遠,這個夢遲早要醒。
聶榮臻
時間來到1952年12月,中南軍政委員會改為行政委員會,李萬銘又想要陞官,他向同事們四處宣揚說:「聶榮臻代理參謀長打電話通知我,陳賡司令已抵京,有要是召見我,希望我能即刻到達北京。」等所有人都對此事信三分的時候,李萬銘就將這件事用信紙送到了農林部的領導。
領導很快就同意了其赴京的「命令」,還讓李萬銘帶給陳賡一封問候信。一切都非常順利,李萬銘來到北京後,又偽造了一封陳賡司令寫給徐子威同志的複信。信中以陳賡的口吻說李萬銘是老同志,根據其文化水平和工作能力,準備任命為12軍參謀長兼35師師長,還說李萬銘因病不能立即就職,3個月後再到軍隊任職。
因這封偽造信,李萬銘獲得了一場免費的「療養」,先天的口吃也被他粉飾為「在朝鮮戰場上中了美帝國主義的毒氣造成的」。
李萬銘自導自演的「事迹」被療養院的許多人知曉,正趕上春節,許多領導人對其進行慰問。李萬銘則抓住這個機會又捏造了各種英雄事迹,說自己參加過多次戰鬥,說得有鼻子有眼。《中南工人報》詳細報道了他的「事迹」,武漢各機關、單位紛紛邀請李萬銘作報告。
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李萬銘似乎不明白這個道理,他一心想要做高官,一路觸碰法律的底線,肆意揮霍著群眾對保家衛國的英雄的崇敬之情,為真正的戰鬥英雄蒙羞。他的行為終究是上不了檯面的,履歷更是經不起推敲,總有一天他會為自己的行為付出應有的代價。
一成不變的套路被識破
1954年,李萬銘又在一個地方待膩了,他的官癮愈發嚴重,迫不及待地想要開始新的職位。
12月底,李萬銘繼續故技重施,用電信局一張普通的電報紙和從防空司令部騙來的信紙,偽造了一封防空兵司令員周士第給他的「軍急電報」和一封「親筆信」。
周士第
急電中稱,陳賡司令員任命他為12軍參謀長兼35師師長,並讓他立馬飛往蘭州進行商談要事。這個套路是李萬銘典型的騙局,林農局的領導人對這封信深信不疑,還為其訂好了機票。
在去蘭州之前,李萬銘先抵達西安,因其曾在先工作學習過,報上對他的「功績」進行了讚揚,許多西安的民眾希望能看看這位「戰鬥英雄」。李萬銘回西安的消息被傳開,就連省委也知道了。
在到達西安後,李萬銘立刻聯繫了原西北兵學院辦公室主任梁得柱,梁得柱對李萬銘的花言巧語信以為真,還為其安排了住處。
期間,梁得柱問李萬銘急電中的「軍事會議」的事情,李萬銘從來沒有想到圓自己編得謊,因此支支吾吾了好半天也沒有說清楚,梁得柱頓時心生疑惑,但表面上十分鎮定。
張德生
之後不放心的梁得柱找來了陝西省委書記張德生,梁得柱告訴張德生,李萬銘此次是到西北參加高幹軍事會議。聽到這,張德生表示自己也要去拜訪一下。
但當張德生見到李萬銘後發現,李萬銘說話前言不搭後語,支支吾吾不像一個老練的幹部,他心生疑惑,試探性地問李萬銘:「這個會議什麼時候舉行,我怎麼不知道?在什麼地方開,開多久?35師番號、代號是什麼?」
一系列問題讓李萬銘無所適從,根本不知道怎麼回答。張德生頓時明白,面上裝作鎮定提出:「李師長以高級幹部的身份住在這裡實在不方便,不如到省委招待所吧!」李萬銘不好推辭,於是就跟著去了招待所。他不知道,他的行騙生涯將會在此終止。
在招待所里,招待員問李萬銘要相關證明文件,李萬銘並無準備拿不出來,繼續追問李萬銘也是含糊不清。見此張德生更加確信了自己的懷疑。以防萬一,張德生給北京發送電報,詢問李萬銘的身份,軍委回複查無此人,更沒有什麼任職命令。
看到揭穿謊言的證據,李萬銘這才鬆了口,承認了自己冒充師長、偽造證明等事實。在李萬銘的口供中,還交代他在多年來所犯下的所有罪行。
1955年1月11日,李萬銘終於被捕。
李萬銘在被捕後,並沒有反抗之意,非常老實地承認了自己的罪行。將自己如何刻章、如何偽造證明、如何一步步地獲取別人的信任,全部如實說了出來。這些行騙之術讓記錄的警官都瞪大了眼睛,從建國以來,中國從來沒有發生過如此性質惡劣的犯罪。
當時李萬銘的事情很是轟動,就連中央都知道了。社會上對李萬銘的身份有了各種猜疑,有人說他是別國間諜,專門探聽國家機密;有人說他背後有一個反革命集團等等。
但通過人民法院對李萬銘的調查發現,李萬銘行騙只是利欲熏心,並不是傳言那樣,也沒有騙取公款、唯利是圖。人民法院實事求是,針對李萬銘的行為判處他有期徒刑15年,剝奪政治權力5年。
1985年,李萬銘終於出獄,他當年所犯下的罪行已經被大多數人遺忘,但他在獄中的這些年被成功改造,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李萬銘出獄後受到了政府的關心,還為他安排了工作。脫離了之前的污點,李萬銘的生活很是平靜,找了新對象結了婚。
1991年,李萬銘突然腹痛難忍,住院治療。李萬銘怎麼也沒有想到,前半生他騙別人,後半生他將會接受一個來自醫生的善意的謊言。
經過醫生檢查發現,李萬銘可能患有肝臟、胰腺疾病或者腸胃穿孔等疾病,出於對患者本身考慮,醫生只告訴了其家人,李萬銘臨終前才知道自己患上了絕症。
李萬銘有很聰明的頭腦,若走正道的話也不會差,但其從小的家庭教育造就了他投機取巧、投機倒把的性格,造就了他悲哀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