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章就能「促倭方之醒悟」?蔣介石低估了日本的野心

2022年12月13日22:31:18 歷史 1387

以拖待變

日本侵華之初,蔣介石認為以當時中國的國力無法和日本單獨對抗。九一八事變發生次日,蔣介石便在日記中寫道:「國家元氣衰敝已極,雖欲強起禦侮,其如力不足何!」

一.二八事變之後,面對日本的侵略,國民政府實行「一面抵抗,一面交涉」的政策。蔣介石認為必須爭取時間,以拖待變。一方面可藉此加緊增強自身國力,另一方面,隨著日本侵華的深入,到了一定程度,勢必會引起國際上的干預。

一篇文章就能「促倭方之醒悟」?蔣介石低估了日本的野心 - 天天要聞

▲一.二八事變中,進攻上海的日軍

尋求國際干預,這是從日本侵華開始,蔣介石一直想要達到的目的。但這個目的,直至1941年底,日本自尋死路般的挑起了太平洋戰爭,才得以完全實現。

蔣介石此時的處境:戰不能戰,和又不能和

1933年3月至5月的長城抗戰,以一紙屈辱《塘沽協定》而結束。對於此結果,蔣在1933年6月3日的日記中寫道:「我屈則國伸,我伸則國屈。蔣的「我屈」,已見諸事態,而「國伸」,則沒有看到任何痕迹,日軍仍在一步步加緊侵略中國。

一個《塘沽協定》,便能在全國引起強烈的反對之聲。更不用說主動對日講和,承認其侵略行徑,臣服於日寇了,這是蔣介石所不敢做的。他知道,一但這樣做,國民政府必定倒台,他也必將成中國的千古罪人。

一篇文章就能「促倭方之醒悟」?蔣介石低估了日本的野心 - 天天要聞

▲《塘沽協定》簽字儀式上的中日軍方代表

為「促倭方之醒悟」,蔣介石以徐道鄰之名發表《敵乎?友乎?中日關係的檢討》

在這種戰又不能戰,和又不能和的情況下,為打開僵局,「促倭方之醒悟」,1935年1月中旬,由蔣介石口述,陳布雷記錄,最終形成《敵乎?友乎?中日關係的檢討》一文。

一篇文章就能「促倭方之醒悟」?蔣介石低估了日本的野心 - 天天要聞

在當時情況下,此文肯定不便以蔣介石或陳布雷之名發表。此時陳布雷想到了一個人——徐道鄰,他認為:「徐道鄰者,徐徐的與鄰邦道來也,名字具有『深意』」。於是此文便以徐道鄰之名發表於1月下旬出版的《外交評論》上。

徐道鄰是誰?他是北洋政府時期要人徐樹錚第三子,1931年獲得柏林大學法學博士,1932年返回中國,並任職國防設計委員會。

《敵乎?友乎?》,充滿了中日親善的幻想

文章一開始就表示:「日本人終究不能做我們的敵人,我們中國亦究竟須有與日本攜手之必要」,渴望與日本親善友好。

隨後先指出「中國方面之錯誤與失計」,比如判斷對方的錯誤、內部凌亂的錯誤、感情用事的錯誤等。接著又指出日本方面的錯誤,比如對中國認識之錯誤、對中國國民黨觀察的錯誤、亞洲門羅主義的錯誤、自造錯覺的錯誤等。並指出錯誤更多的應是日本。

文中還告誡日本,如果日本以美國或蘇聯為預想敵,則中國為其側背。除非日本真能在十天之內滅亡中國,要施上三個月、十個月或半年時間,則日本地位甚為危險。

其後又寫道:「在兵力絕對不相等的國家,如日本同中國作戰,即無所謂正式的決戰,非至日本能佔盡中國每一方里之土地,徹底消滅中國之時,不能作為戰事的終結……,如以武力佔領了首都,制不了中國的死命。」

光腳的不怕穿鞋的,日本要想「佔盡中國每一方里之土地」,以它國力,顯然是做不到的。

文中還講明了中國方面的要求,即要求日本「放棄土地侵略,歸還東北四省,其他方式,不必拘 泥。」

其實蔣介石明白日本人是決不會自動放棄東北的,「余知日人對我東北之心理,寧使其東京或日本三島全毀,決不願自動退出東北也。」這點蔣介石心知肚明。

文章最後拋出結論——解鈴還須繫鈴人「兩國政治家如果有博遠的胸襟和深切的識見,即應不顧一切的排除障礙,起而實現上段所說的途徑,以打開今日的僵局。」

這個「上段所說的途徑」,就是日本「應拋棄武力而注重文化的合作,應捨棄土地侵略而代以互利的經濟提攜,應唾棄政治控制的企圖,而以道義感情與中國相結合。」對於日本來說,這可能嗎?

《敵乎?友乎?》所提「解鈴還須繫鈴人」雖不現實,但至少向日本釋放了一個和談信號。

一篇文章就能「促倭方之醒悟」?蔣介石低估了日本的野心 - 天天要聞

▲早在1927年6月的東方會議上,日本內閣首相田中義一已明確提出了侵華方針

中日關係看似緩和

文章發表後,日本方面看明白此文即便不是蔣介石親自所寫,也為蔣介石授意所作。於是各刊物相繼轉載,一時間和平談判的空氣散布四方。

2月14日,蔣在江西牯嶺接見日本《朝日新聞》記者,談中日親善問題。蔣認為中日提攜,「首當以道義為出發點。」對於日本外相廣田弘毅對華政策的演說,蔣則認為「至少可說是中日關係好轉之起點。」再次表達了改善中日關係的意願。

此時正好王寵惠準備前往海牙赴任國際法庭法官,於是蔣命王為其私人代表。1935年2月19日,王寵惠在去海牙前先抵達日本,並兩度與廣田弘毅會晤。對於這次日本之行,王寵惠在離開日本時表示「結果圓滿」

蔣介石在2月28日日記中寫道:「……表明對日外交方針與態度,國民已有諒解,並多贊成,一月之間外交形勢大變,歐美亦受影響,自信所謀不誤。」字裡行間表露出對時局發展的滿意。

之後5月間,中日兩國使節升級,由公使級升為大使級。中日關係看似有了緩和。

幻想的破滅

但蔣介石顯然低估了日本的侵略野心。從1935年5月開始,日軍在華北製造一系列事件,並以此為借口,企圖推動華北五省自治。當年10月,廣田弘毅提出所謂對華政策新方針,即"廣田三原則",使日本的野心赤祼祼的暴露在世人面前。

一篇文章就能「促倭方之醒悟」?蔣介石低估了日本的野心 - 天天要聞

▲1935年11月,日軍在華北扶植了中國內地第一個傀儡政權:偽「冀東防共自治政府

在蔣介石這一時期內的日記中,字裡行間已沒有了之前的從容與自信,更多的是憤恨和對時局的失望:

國勢至此,何以為人?凡有血氣之倫,黃帝子孫,其將何以雪此奇恥」。「此次事變,實等於九一八鉅禍。」(1935年6月30日)

倭寇橫暴狀態,已無和平之望。」(1935年11月28日)

華北事變使蔣介石深感中日戰爭已無法避免,加之此時紅軍在第五次「反圍剿」中失利,被迫開始長征,這讓蔣認為「內患」已除。雖然之後蔣仍沒有放棄對日和談,但國民政府的國防建設與對日戰爭準備,從此開始加速付諸實施。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特朗普:中國突然改變主意,但不要緊,能讓中國15分鐘內同意交易 - 天天要聞

特朗普:中國突然改變主意,但不要緊,能讓中國15分鐘內同意交易

儘管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引發了全美民眾的反對浪潮,但他依舊認為這是一個正確的選擇,在空軍一號上,特朗普更是聲稱「原本Tik Tok的協議已經很接近達成了,但由於在關稅政策中國突然改變了主意,但這並不要緊,自己能夠在15分鐘內讓中國同意這筆交易,只要自己降稅的話」。
特朗普對其他國家暫緩90天執行新關稅,說明關稅戰就是兒戲 - 天天要聞

特朗普對其他國家暫緩90天執行新關稅,說明關稅戰就是兒戲

兄弟們,就在中國對美國加了 50% 的關稅之後,特朗普再次對我們加了 21% 的關稅,現在整體關稅已經達到 125%。同時,特朗普暫停了對除中國之外其他所有國家的加征關稅政策,而且要把對其他國家加征關稅的稅點降到 10%。這進一步證明我昨天視頻里的分析完全正確
每月1500萬退休金沒了,尹錫悅亮底牌行動,否則死刑或牢底坐穿 - 天天要聞

每月1500萬退休金沒了,尹錫悅亮底牌行動,否則死刑或牢底坐穿

最近韓國政壇那可是熱鬧非凡,就像一場大戲,一出接著一出。當地時間 4 月 4 日上午 11 時 22 分,韓國憲法法院代理院長文炯培宣布了一個重磅消息:總統尹錫悅被罷免,判決立即生效。這一下子,尹錫悅可就從高高在上的總統寶座上跌落下來了,不僅失去了總統權力,各
中方沒得選,直接改手術刀為亮劍,特朗普被催辭職,叛徒紛紛冒頭 - 天天要聞

中方沒得選,直接改手術刀為亮劍,特朗普被催辭職,叛徒紛紛冒頭

最近這國際局勢啊,那真叫一個風雲變幻,熱鬧得很。特朗普這老兄又不消停,第三次對中國發起了關稅大戰,這一來可就攪得全球經濟的池水是波濤洶湧。可讓人意外的是,這次咱中國一改之前相對溫和的反制策略,直接 「亮劍」,那反擊力度,可把全世界都給震住了。與此同時,在美國國
中方手術刀變劍,27國反將美國一軍,特朗普氣得要對華加50%關稅 - 天天要聞

中方手術刀變劍,27國反將美國一軍,特朗普氣得要對華加50%關稅

最近這國際局勢,因為美國的關稅戰那是鬧得沸沸揚揚。特朗普大手一揮,對全球發動關稅戰,這一回,咱們中國可不再像以前那樣小打小鬧地反擊,直接「手術刀」變「利劍」,給美國來了個狠狠的回擊。更讓美國沒想到的是,歐盟 27 國也緊跟其後,準備對美國反制,這可把特朗普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