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的水晶棺,純度99.9999%,抗八級地震,為何至今無人能複製

2022年12月13日22:23:32 歷史 1892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擊右上方的「關注」。感謝您的支持和鼓勵,希望能給您帶來舒適的閱讀體驗。


每年的毛主席誕辰和逝世紀念日,北京天安門廣場的毛主席紀念堂門前都會排起長長的隊伍。他們之中既有革命前輩,領導幹部,也有普通群眾。

毛主席的水晶棺,純度99.9999%,抗八級地震,為何至今無人能複製 - 天天要聞

毛主席紀念堂

人們來瞻仰毛主席遺容,表達對偉人的感謝和思念。同時,牢記歷史,不忘國恥,激勵自己奮力前行,為祖國新時代建設貢獻力量。

當年,毛主席逝世後,中央下令緊急製造水晶棺,到如今,毛主席在獨屬於他的水晶棺材裡,已經靜靜躺了46年。

他穿著灰色中山裝,容貌依舊栩栩如生,彷彿在熟睡。經過歲月的洗禮,億萬人的流連瞻仰,水晶棺仍然完美如新。

人們不禁好奇,水晶棺材有什麼神奇之處?它是怎麼製作而成的?為何沒有人能複製成功?

毛主席的水晶棺,純度99.9999%,抗八級地震,為何至今無人能複製 - 天天要聞

毛主席遺體

火葬還是保留遺體,費思量

1976年9月9日凌晨零點十分,偉大領袖毛主席停止呼吸,永遠地離開這個世界。在前一天,他還批閱了三個小時的文件。雖然疾病已經嚴重摧殘了毛主席的身體,但是誰也沒有想到,他就這麼匆匆走了。

舉國震驚,陷入悲痛。聯合國為此休會一天,國際評價毛主席是時代最偉大的英雄,他影響並改變了世界歷史。

該怎麼對待這樣一位偉人的遺體呢?

早在1956年4月底,毛主席在一份提倡火葬的文件上鄭重簽字。當時周總理朱德等一百多位領導人都在上面簽了字。

毛主席的水晶棺,純度99.9999%,抗八級地震,為何至今無人能複製 - 天天要聞

毛主席

傳統的土葬,不僅需要製作棺木,還要裝殮和埋葬,費力費錢。有些人家早早備下棺材,要守著棺材過幾十年,那心情想想都壓抑。

況且,墓穴佔用大量土地,也不利於糧食生產和環境保護。所以,國家決定倡導火葬。先由領導人帶頭,然後推行到全國各地。

當時京滬等大城市已建有火葬場,其他中小城市陸陸續續也開始修建最新式火葬場。當然,火葬還是土葬,國家沒有強制規定,完全尊重個人的選擇。

毛主席帶領廣大勞苦人民翻身做主人,是中國人民的「大救星」。

毛主席的水晶棺,純度99.9999%,抗八級地震,為何至今無人能複製 - 天天要聞

瞻仰毛主席遺容

他的去世如晴天霹靂,無論男女還是老幼,發自內心地傷心哭泣,甚至有人哭暈過去。他們不忍看毛主席離去,大家都希望他永遠活著,想把毛主席留住。

怎樣才能實現這個願望?

中央決定,建紀念堂,把毛主席的遺體放到棺材裡,供人民世代瞻仰、紀念。

製作棺體材料,惹爭議

關於棺體的材質問題,專家們展開討論。普通的材料肯定不行,要說封閉保存效果,那最好的是金絲楠木

據說一個盜墓賊,盜得一口金絲楠木棺材。

毛主席的水晶棺,純度99.9999%,抗八級地震,為何至今無人能複製 - 天天要聞

金絲楠木

他喜歡吃紅燒肉,就把剛做好的一碗紅燒肉放進金絲楠木棺材裡。然後長途跋涉,從溫暖的南方,運至寒冷的北方,歷經數月。

打開棺材,拿出紅燒肉,不僅肉沒有腐壞,而且還有溫熱之氣。這個人趁熱吃下這碗肉,感覺和剛做出來的沒兩樣。

這個傳說有點玄乎,但也說明金絲楠木的確封閉效果優良。

古代四大名木,排在第一名的就是楠木。金絲楠木更是罕見。它色黃而夾有金絲,質硬,埋在地下千年不腐,也不容易開裂。而且螞蟻咬不動,水浸不透。還有淡淡的清香,有驅蟲功效。

毛主席的水晶棺,純度99.9999%,抗八級地震,為何至今無人能複製 - 天天要聞

列寧

又因其生長周期長,要長到可以做大型的傢具,需要幾百年。所以價格昂貴,古代只有富貴人家和皇家能夠用得起金絲楠木。

毛主席的遺體保存也可以用金絲楠木嗎?專家們經過周密地考慮,覺得不可行。因為保存毛主席遺體更重要的原因是,可以讓廣大人民群眾瞻仰毛主席遺容。

金絲楠木不透明,無法實現這一功能。這時專家組想到列寧棺材是水晶棺,但什麼樣子的,大家都沒見過。

有人記起,孫中山先生逝世的時候,蘇聯曾經贈送過一口水晶棺材,後來沒用上。拿這口棺材當樣板,就容易多了。

毛主席的水晶棺,純度99.9999%,抗八級地震,為何至今無人能複製 - 天天要聞

孫中山

在南京香山公園的一個倉庫里,人們找到這口四十年未動的小棺材,只有175厘米長。它的上面已經積滿厚厚的灰塵。隨著灰塵一層層被掃除,出現在大家眼前的是一口上蓋是玻璃材質的鋼製棺材。

這也稱不上真正意義的水晶棺。而且棺蓋的玻璃較薄,封閉隔熱完全做不到。眾人非常失望。

沒有樣板,那就克服困難,自己造!

經過黨中央和專家組深思熟慮後,一致決定選用中國最好的水晶為原材料,為毛主席製造一口名副其實的水晶棺。

此事關係重大,因此被稱為「中央1號」任務。

毛主席的水晶棺,純度99.9999%,抗八級地震,為何至今無人能複製 - 天天要聞

毛主席的水晶棺

攻克工藝難關,靠創新

毛主席去世第二天,北京六零八廠接到設計水晶棺材的任務。時間緊,任務重,大家都化悲痛為力量,打起十二分的精神。

中央領導給出的思路是,水晶棺材的設計要莊重大氣,有民族特色,還要和偉人的形象契合。毛主席體型高大,所以棺內空間要寬敞。尺寸要求長240厘米,寬100厘米,材質厚度30厘米。

另外,還要能抵抗地震等外力的影響和阻礙。

先說外形。由於水晶棺設計製造時間較長,為保護遺體,先製作一個玻璃罩代替。玻璃罩由中央美院的一位教授設計成正梯形,外觀效果非常好,首長們很滿意。

毛主席的水晶棺,純度99.9999%,抗八級地震,為何至今無人能複製 - 天天要聞

瞻仰毛主席遺容

工人們依此按一比四的比例製作了一個水晶棺模型,板材不需要金屬框架的支撐,看上去晶瑩剔透,展示效果極佳。專家們一致同意這種外觀設計。

於是,水晶棺正梯形設計初具雛形。它由上蓋、前後堵頭、兩側棺體,共五塊板材拼接而成。北京六零三和六零五還有玻璃總廠,負責前三塊板材製作;上海新滬玻璃廠和錦州115廠負責棺體兩側的板材。

六零五廠生產的硅材料和石英玻璃在國內外首屈一指,由他們來把關總的板材質量。

再說板材製作工藝。傳統的「氣煉」工藝要三年才能退火,消除內應力。並且很難出現透明無氣泡、無瑕疵的效果。而且把水晶熔煉再凝固,製作大塊板材厚度只有十厘米,離規定的三十厘米差距很大。

毛主席的水晶棺,純度99.9999%,抗八級地震,為何至今無人能複製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於網路

經過多次試驗,都沒有成功。既耽誤時間影響進度,也浪費了很多原材料。

當時從東海三千噸水晶礦中,選出三十二噸優質水晶。通過飛機和火車分三次運到北京二十二噸,其它十噸一分為二,給了上海和錦州的玻璃廠。

原材料浪費一些就少一些,所以領導和工人們都小心謹慎地試驗。可眼下老工藝已經不能解決問題,突破口在哪裡?

有一天,在六零五廠工作多年的技術工人徐兆彩,發現用小水晶板拼接成大水晶板,就能解決玻璃內應力的問題。

他為新工藝總結出「打砣、模壓、拼接」六字要訣。先製作出二十厘米見方的小水晶板,再把小水晶板焊接成兩米多長,一米寬的大水晶板。

毛主席的水晶棺,純度99.9999%,抗八級地震,為何至今無人能複製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於網路

如此一來,既能保證厚度,也解決了瑕疵、氣泡多,不透明等問題。

說說容易,操做起來就難多了。因為水晶的熔點非常高,有兩千攝氏度,只有在熔化的瞬間進行焊接才能成功。

就在大家為誰來焊接而躊躇時,經驗豐富的老工人石維成站出來,他目光灼灼地說:「我來上!」

只見他穿上厚厚的金屬防護服,雙腳泡在冰涼的水裡,接過同事遞過來的噴射燈,全神貫注地盯住焊縫。

此刻,他的眼裡心中,只有兩塊小小的水晶板之間,那條窄窄的縫。

毛主席的水晶棺,純度99.9999%,抗八級地震,為何至今無人能複製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於網路

當水晶板開始熔化,他立刻將它們焊接到一起。厚重的防護服上冒著煙霧,同事不停地往他身上澆水降溫。

終於,最後一塊小水晶板被焊上,大家歡呼雀躍,而石維成的身上已經被汗水濕透。

經測量,其純度達到業內最高水平「六個九」,即99.9999%!至今,都沒有第二塊這麼高純度的水晶板問世。

做好水晶板,接下來就是切割、研磨和拋光。

這塊大水晶板不僅純度最高,而且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水晶製件。想按要求切割打磨,卻找不到合適的設備。

毛主席的水晶棺,純度99.9999%,抗八級地震,為何至今無人能複製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於網路

要麼是加工不了這麼厚的,要麼是放不下這麼大的。好不容易在北京第一機床廠找到能勉強加工的設備,做起來卻是困難重重。

首先,水晶材料雖硬但沒有韌性,十分容易破碎。而研磨時需要把直徑100厘米,重達一噸的磨盤壓到水晶板上。

其次,水晶板在拋光的過程中,產生高達一百攝氏度的熱度,稍微碰到冷的東西就會瞬間碎裂。

此外,當時唐山大地震不時釋放的餘震,讓工人們的神經崩得更緊了。

有一天晚上,大家發現又地震了,屋頂不時有東西砸下來。正在操作的工人立刻停機,跳上機床,然後小心翼翼、輕輕地趴在寶貝水晶板上,心裡祈禱千萬不要砸壞啊!

毛主席的水晶棺,純度99.9999%,抗八級地震,為何至今無人能複製 - 天天要聞

唐山大地震老照片

趴在水晶板上的工人,頭上冷汗直冒,心裡像打鼓一樣。還好,最終躲過這一劫。

為了水晶順利變成水晶棺,技術人員們真是如履薄冰,戰戰兢兢,生怕一不小心,前功盡棄。

1976年11月底,第一個水晶棺製作完成。它順利通過八級地震測試,還有密封性、隔熱性等的嚴格檢測。

12月初送到歷史博物館,中央領導驗收時,希望能把水晶棺上隱約反射的人影問題,進行改善。

五個月後,水晶棺採用真空鍍膜技術,從任何角度都看不到反射的人影。中央領導又提出建議,毛主席的面部要看上去更生動。於是,技術人員又對棺內照明、光學美容進行整改。

毛主席的水晶棺,純度99.9999%,抗八級地震,為何至今無人能複製 - 天天要聞

毛主席遺體

因為遺體保存不適合在面部塗抹化妝品,所以要想使面部有妝容感,必須依賴燈光效果。而照明燈中的紫外線和紅外線都會影響遺體保存,哪怕是有防腐藥物也在所難免。

怎麼才能既不影響遺體長期保存,又能使毛主席面部栩栩如生,面色紅潤呢?

醫學和光學專家們提出利用棺內的冷照明,實現光學整容的效果。也就是利用在棺內偉人面部的特殊點位,投射彩色冷光線,在視覺上感覺改變了面部胖瘦和色彩。

北京六零八廠設計師李家英帶領團隊,利用一顆保存多年的人頭標本進行透光配色實驗,沿著瞻仰路線進行模擬調試,終於達到面色紅潤、皺紋減少,仿若熟睡一樣的效果。

毛主席的水晶棺,純度99.9999%,抗八級地震,為何至今無人能複製 - 天天要聞

瞻仰毛主席遺容

而這個實現光學整容的照明系統,隱蔽得特別好。它的微型鏡頭就安放在棺床的兩側,分別投出不同顏色的光,反射到偉人面部的各個部位。如果有一盞燈不亮了,整個照明系統的光學美容效果不受影響。

照明燈採用光纖傳導的氙燈,亮度高、壽命長,還屬於強冷光源,不會影響遺體保存,安全可靠。這屬於當時最先進的光學技術,是由新中國光源專家蔡祖全給出的指導建議。

中科院著名光學專家王大珩也被邀請來。他通過反覆周密的計算,得到每塊棺板之間剪切力達到最小的最佳平衡點。如此一番神操作,五塊棺板合到一起時嚴絲合縫,哪怕沒有粘合材料也不會坍塌。

毛主席的水晶棺,純度99.9999%,抗八級地震,為何至今無人能複製 - 天天要聞

瞻仰毛主席遺容

製作團隊先後做出五個水晶棺,1977年8月最後製成的這具重達兩噸的水晶棺,堪稱完美,至今無人超越。它是中國人集體智慧的結晶,也飽含了人民對毛主席的深厚感情和最深切的懷念。

1977年9月9日,毛主席逝世一周年之際,人們在毛主席紀念館看到睡在光潔無瑕的水晶棺里的偉人。衷心感謝那些為水晶棺製作付出心血的人們,是你們讓敬仰毛主席的人民,有機會近距離看到偉人安詳的容顏。

光陰荏苒,四十六年的時間過去,我們依然能夠看到敬愛的毛主席靜靜地躺在那裡,彷彿永遠沒有離去。

毛主席的水晶棺,純度99.9999%,抗八級地震,為何至今無人能複製 - 天天要聞

毛主席

他在見證中國崛起,在為中國的安定團結、經濟騰飛默默保駕護航。

一代偉人,活在人民眼中,更永遠活在每個中國人的心裡。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辛亥革命爆發了,清朝為何不逃回東北?真相:逃回去下場更慘 - 天天要聞

辛亥革命爆發了,清朝為何不逃回東北?真相:逃回去下場更慘

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按鈕,方便以後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新的文章,您的支持是我堅持創作的動力~文|避寒編輯|避寒《——【·前言·】——》清朝滅亡那年,沒人真以為他們會就此散場,太后還在,皇帝還在,兵還在,滿人還沒死心。東北是祖宗地,是根
毛主席怒批:賀子珍哥哥行政八級?這不合理! - 天天要聞

毛主席怒批:賀子珍哥哥行政八級?這不合理!

在波瀾壯闊的革命歷史畫卷中,有一位身影,雖不常處於聚光燈下,卻以堅定的步伐、無畏的勇氣,踏出了一條獨屬於自己的閃耀軌跡,他就是賀敏學。他與毛主席之間,有著諸多不為人知卻意義非凡的故事,而他的行政待遇問題,更是掀起了一陣不小的波瀾。賀敏學出身
崔康熙:克雷桑停賽有一定影響;要在高原球場踢得更聰明一些 - 天天要聞

崔康熙:克雷桑停賽有一定影響;要在高原球場踢得更聰明一些

北京時間5月4日,中超第11輪山東泰山客戰雲南玉昆賽前,山東主帥崔康熙攜球員趙劍非出席了新聞發布會。備戰情況趙劍非:球隊是剛抵達雲南,賽程很密集,路途很遙遠,隊員們在恢復,以最好狀態迎接新的比賽,希望在客場拿到滿意的結果和分數。崔康熙:這場比賽的關鍵在於恢復和狀態提高,戰術要進行好準備,隊員們要踢得更聰...
巴菲特掌舵伯克希爾60年後將卸任CEO,庫克:認識他是人生中最珍貴的經歷之一 - 天天要聞

巴菲特掌舵伯克希爾60年後將卸任CEO,庫克:認識他是人生中最珍貴的經歷之一

「股神」巴菲特宣布即將卸任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CEO的消息,震驚全球。當地時間5月4日,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在伯克希爾年度股東大會上宣布,負責非保險業務的副董事長格雷格·阿貝爾將在董事會批准後執掌伯克希爾·哈撒韋。他表示,董事會計劃於周日(當地時間5月5日)舉行會議。據媒體報道稱,這一消息震驚了...
與皇位失之交臂的清朝肅親王豪格 - 天天要聞

與皇位失之交臂的清朝肅親王豪格

清朝皇帝皇太極駕崩後,因未指定繼承人,一場激烈的皇位爭奪戰在皇官崇政殿打響。肅親王豪格就是在這場鬥爭中與皇位失之交臂。多爾袞當時,清廷的朝堂上由此形成涇渭分明的兩大陣營:一個是以肅親王豪格為首的皇子派,豪格是清太宗皇太極長子,相貌不凡,英武
王 笛:五四運動,「比勝利更偉大的是中國的覺醒」 - 天天要聞

王 笛:五四運動,「比勝利更偉大的是中國的覺醒」

今天是五四,讀歷史學家王笛《中國記事(1912—1928)》,令人深思,特別是本書第四部「巨人醒來,1919」,講述西方媒體眼中的五四運動——歡呼「中國開始覺醒」。經授權刊出書摘,讓我們一起看看,一百多年前西方人是怎麼看待中國的五四運動的。文|王笛「中國開始覺醒」比勝利更偉大的是中國的覺醒。——美國專欄作家喬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