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開國第一功臣李善長位極人臣,為何晚年竟被朱元璋滿門抄斬?

2022年12月02日23:06:03 歷史 1274

文:悠然閱讀

李善長,字百室,1314年生,濠州定遠人。《明史》記載,他「少讀書有智計,習法家言,策事多中」。

程萬軍在《大明帝局》中評價這段話說,「『習法家言』是一個關鍵詞。說明李善長不是一位傳統的儒家士人,而是深受法家思想影響的士人。一般師從法家的人主張嚴刑酷法,善為帝王『殺人刀』,大都能受到政治強人——君主的欣賞。」

​明朝開國第一功臣李善長位極人臣,為何晚年竟被朱元璋滿門抄斬? - 天天要聞

李善長

朱元璋起兵後不久,李善長就投靠朱元璋。《明史·李善長傳》載,「知其為里中長者,禮之,留掌書記」。當時李善長已經42歲,朱元璋以長者之禮對待他,讓他留在身邊掌管文書。

很快,李善長就顯現出了他的過人才能。

李善長跟隨朱元璋攻佔滁州,參與重大事務的決策,負責軍隊的物資供應,很受朱元璋的信任。

​明朝開國第一功臣李善長位極人臣,為何晚年竟被朱元璋滿門抄斬? - 天天要聞

諸將前來投靠,李善長考察他們的才能,稟告朱元璋;替朱元璋對投誠者表達情意,使他們安心;有人意見不合,產生矛盾,李善長設法從中調解。

郭子興聽信流言懷疑朱元璋,剝奪他的兵權。又想從朱元璋身邊把李善長奪過來,李善長堅決拒絕。朱元璋對他十分倚重。

朱元璋進攻雞籠山寨,只留少量兵力給李善長留守和陽。李善長設下埋伏,打敗了前來偷襲的元軍,顯示了優秀的軍事才能。

朱元璋獲得巢湖水師後,李善長極力贊成渡江。攻克採石後,朱元璋率軍直趨太平,李善長事先寫下榜文,嚴禁士兵違反軍紀。太平城被攻下,李善長馬上將榜文貼在四通八達的道路上,軍中秩序井然,秋毫無犯。

​明朝開國第一功臣李善長位極人臣,為何晚年竟被朱元璋滿門抄斬? - 天天要聞

影視作品中的李善長

《大明帝局》中列舉了隨著朱元璋的發展,李善長的職務不斷得到升遷的過程。「朱元璋任太平興國翼大元帥,以李善長為元帥府都事。朱元璋任江南行中書省平章,以其為參議,軍機進退,賞罰章程,多由他裁決。後樞密院改為大都督府,李善長兼領大都督府司馬,升任行省參知政事。朱元璋自立為吳王,以李善長為右相國。」

李善長通曉典故,裁決事務迅速,善於辭令。朱元璋率軍征討,都命李善長留守,將吏順從,居民安然,為前線將士運輸兵餉、糧餉,從不缺乏。

李善長提出專賣兩淮之鹽,設立茶法。恢複製錢法,開礦冶鐵,制定魚稅,國家財富日益增長,百姓也不再貧困。

吳元年(1367年)九月,朱元璋論平吳之功,封李善長為宣國公。改官制,以左為大,以李善長為左相國,居百官之首。

​明朝開國第一功臣李善長位極人臣,為何晚年竟被朱元璋滿門抄斬? - 天天要聞

明太祖朱元璋

《大明帝局》中說,「李善長和朱元璋的關係可謂相當親密,在朱元璋打天下還沒有建立明朝之時,李善長一直在其左右。」「後來朱元璋建立明朝,在封官之時還特彆強調,雖然李善長沒有前線戰場上的赫赫戰功,但坐鎮大後方,功績卓著,在諸功臣中獨一無二。可以說,李善長對明朝的建立、朱元璋的登基,居功至偉。」

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大封功臣,對李善長高度評價:「善長雖無汗馬勞,然事朕久,給軍食,功甚大,宜進封大國。」李善長授開國輔運推誠守正文臣、特進光祿大夫、左柱國、太師、中書左丞相,封韓國公,年祿四千石,子孫世襲。並授予鐵券,免李善長二死,其子免一死。當時被封公者六人,李善長位居首位,詔書中將他比作蕭何,對他褒獎備至。

然而時間僅僅過了一年,朱元璋對李善長的態度就大為不同。

《大明帝局》中說,「這與李善長的作派也有一定關係。史書描述李善長,『外寬和,內多忮刻』,成了群臣之首後,他日益自專,只要有人稍微冒犯他的權威,就定罪貶黜。這就跟朱元璋的專治意志相衝突了。」

​明朝開國第一功臣李善長位極人臣,為何晚年竟被朱元璋滿門抄斬? - 天天要聞

影視作品中的胡惟庸

在朱元璋的授意下,胡惟庸勸李善長退位回家養病。於是在洪武四年,李善長辭相歸居。洪武六年七月,朱元璋封胡惟庸為右相,胡惟庸逐漸取代了李善長的地位。

李善長的功勞太大,朱元璋時常感到他功高蓋主,多疑的性格使朱元璋無論如何不放心李善長留在自己身邊。加上李善長和胡惟庸都屬於淮西黨,靠胡惟庸擠走李善長,也可以防止淮西一黨獨大。

李善長陪伴朱元璋多年,不管怎樣,兩人之間的感情還在。朱元璋對李善長時而啟用,時而打壓,李善長苦不堪言。

洪武四年李善長辭官後,朱元璋賜給他田地若干頃,設置守墳戶一百五十家,賜給佃戶一千五百家,儀仗士二十家。

一年後,朱元璋又命李善長負責修建臨濠宮殿,將江南富民十四萬遷徙濠州耕種,讓李善長管理他們,留在濠州數年。

洪武七年(1374年),朱元璋提升李善長之弟李存義為太僕寺丞,李存義之子李伸、李佑都被提拔做官。

​明朝開國第一功臣李善長位極人臣,為何晚年竟被朱元璋滿門抄斬? - 天天要聞

影視作品中的臨安公主

洪武九年(1376年),朱元璋把臨安公主嫁給李善長的兒子李祺,授駙馬都尉。李家再次受寵,顯赫一時,好多人都極為羨慕。

然而李祺與公主結婚剛過一個月,御史大夫汪廣洋、陳寧上疏說:「李善長恃寵自縱,陛下因病幾乎十日不能上朝,他不來問候。駙馬都尉李祺也六日不來朝見,召他至殿前,又不認罪,這是對陛下極大的不敬。」李善長因此獲罪,被削年祿一千八百石。

​明朝開國第一功臣李善長位極人臣,為何晚年竟被朱元璋滿門抄斬? - 天天要聞

影視作品中的汪廣洋

朱元璋真可謂翻臉比翻書還快,高興了就賞一下,不高興了說治罪就治罪。

《大明帝局》還記錄了這麼一個故事。一次李善長奉旨到北平辦事,完事後回瓜州歇息。不料,皇帝宣使來說,聖旨教你回鳳陽住。須知瓜洲位於甘肅,而鳳陽遠在安徽,兩地相隔遙遠。朱元璋連李善長在什麼地方休息都要指定,不管你鞍馬勞頓。這說明朱元璋一定要對大臣百般控制才肯安心。

洪武十八年,有人告發李善長的弟弟李存義為胡惟庸同黨。《大明帝局》中說朱元璋殺了李存義。也有說法是朱元璋下詔免死,將他們安置在崇明,但李善長沒有表示感謝,朱元璋因而懷恨在心,埋下了最終殺死李善長的種子。

洪武二十三年,又有人告發李善長參與胡惟庸謀反,朱元璋令人對李善長詳加審問,但是並沒有明確的證據。後來李善長的家奴被審問,交代聽李善長說過「吾老矣,吾死,汝等自為之」的話。根據這句話,朱元璋下令以謀反罪處置李善長。

​明朝開國第一功臣李善長位極人臣,為何晚年竟被朱元璋滿門抄斬? - 天天要聞

影視作品中的李善長

當時李善長已經七十七歲,大家都認為朱元璋不會忍心下手。但朱元璋還是下令將李善長賜死,罪狀是「知逆謀不發舉,狐疑觀望懷兩段,大逆不道」,李善長全家妻兒老小七十餘人,也一同被處死。

就這樣,對大明功勛卓著的李善長,因為被朱元璋猜忌,也因為朱元璋不願意朝中有位高權重者影響他掌控權力,以一個模稜兩可的知情不報的罪名,被朱元璋殺了全家。

對於李善長一生沉浮的命運朱元璋對大臣的百般猜忌,《大明帝局》這本書做了詳細的闡述。《大明帝局》講述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通過對整個朝廷的布局,實現了給大明官場立規矩的目的。明朝「君尊臣卑」的政治格局,奇異士大夫之形成,以及近代中國士人之不堪,都與大明二祖有很大的關係。通過這本書,讀者可以解開「奇異的明朝士大夫」成因的謎團。


#頭條創作挑戰賽#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30分鐘5分鐘 告別天險歷史 長江柴盤子新航道開通 - 天天要聞

30分鐘5分鐘 告別天險歷史 長江柴盤子新航道開通

5月12日,隨著長江航道重慶長壽水道忠水磧水域左槽柴盤子最後一座航標設置到位,柴盤子新航道正式投入運行。新投用的柴盤子航道,位於長江重慶長壽水道忠水磧水域左槽,以往船隻通航要經過忠水磧水域的右槽王家灘,而王家灘素有「川江瓶子口」之稱,地處三峽庫區水位變動回水區,河道蜿蜒曲折,河床地形錯綜複雜。為解決該...
新疆且末縣藍天救援隊創建者王東去世 系突發心臟病,曾在羅布泊救出失聯76小時的科考隊員 - 天天要聞

新疆且末縣藍天救援隊創建者王東去世 系突發心臟病,曾在羅布泊救出失聯76小時的科考隊員

5月11日,新疆藍天救援應急協調中心發布訃告,新疆巴州且末縣前任隊長王東因病醫治無效,於5月10日離世。5月12日上午,王東的追悼會和告別儀式在且末縣殯儀館舉行。且末縣藍天救援隊秘書組組長帕熱合江·圖爾蓀告訴紅星新聞記者,王東因突發心臟病去世。訃告介紹,王東自2015年12月加入巴州藍天救援隊,2019年8月被任命為巴...
官方下達通牒,李嘉誠打破沉默,開出四項條件,讓步了? - 天天要聞

官方下達通牒,李嘉誠打破沉默,開出四項條件,讓步了?

李嘉誠終於讓步?四大條件暴露資本與國家的大較量96歲的李嘉誠揮著熒光棒看五月天演唱會的視頻,這幾天刷爆全網。網友都在調侃"首富的快樂咱不懂",但這場熱鬧很快被記者一個問題打破:"賣港口是不是在坑國家?"旁邊助理趕緊打圓場:"老爺子退休啦!
賴清德稱台灣和日本的感情「像家人一樣」,國台辦:背叛民族,令人不齒 - 天天要聞

賴清德稱台灣和日本的感情「像家人一樣」,國台辦:背叛民族,令人不齒

5月14日,國台辦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發言人陳斌華就近期兩岸熱點問題回答記者提問。陳斌華資料圖記者提問:賴清德日前在台南參加八田與一紀念會時稱,台灣與日本的感情不是只像朋友一樣,是像家人一樣。島內輿論抨擊其對日本殖民時期屠戮台灣民眾的慘痛過去選擇性失憶。對此有何評論?陳斌華:今年是日本侵佔台灣130周年,...
遼金時代博物館揭開千年古城黃龍府神秘面紗 - 天天要聞

遼金時代博物館揭開千年古城黃龍府神秘面紗

在吉林省農安縣前崗鄉遼金時代文化園(以下簡稱文化園)內,吉林印記遼金時代博物館(以下簡稱博物館)靜靜佇立。博物館以文物搜集、整理、保護和展覽為主線,依託獨特的自然地理環境與深厚人文歷史,融合青銅文化、遼金文化與民俗文化,自2012年開館以來,持續為遊客揭開千年古城黃龍府的神秘面紗,展現其悠久歷史與燦爛文...
我國古代的四斗如今再度復興 - 天天要聞

我國古代的四斗如今再度復興

我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5000年歷史積澱出中華文明,一脈相承,是地球上至今唯一保持下來的文明。在數千年文明積澱中,也有些民間遊戲代代相傳,包括一些博彩的遊戲。其中有鬥雞、斗狗、走馬、鬥蟋蟀、鬥鵪鶉等比較流行,而且產生了許多相關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