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的孟加拉饑荒:究竟是天災還是人禍?約300萬印度人死亡

2022年11月03日22:07:03 歷史 1780

1943年至1944年,當第二次世界大戰達到高潮時,一場可怕的饑荒席捲了孟加拉和英屬印度的其他幾個省份。英國政府故意置這場形勢於不顧,不採取充分的救濟措施,使局勢持續惡化。最終,有超過300萬人死於這場主要由人為造成的饑荒所引起的飢餓、疾病和其他原因。

1943年的孟加拉饑荒

1943年的孟加拉饑荒:究竟是天災還是人禍?約300萬印度人死亡 - 天天要聞

作為一個傳統的農業國家,印度在其漫長的歷史中一直面臨著饑荒的問題。你會在許多古老的民間故事、史詩和其他文化案例中,發現關於這些內容的記載。在大多數情況下,這些饑荒的發生都是由於自然原因——缺乏充足的降雨、遲來的季風、蟲害等。當然,戰爭和流行病也常常造成饑荒。

地方統治者通常也會想方設法防止事態失控。他們制定了很多饑荒的救濟措施,防止了大規模的饑荒蔓延和死亡。農民還可以依靠統治者的支持,比如稅收的降低,並獲得國家糧倉供應種子。

舉個例子,在莫卧兒時代,莫卧兒皇帝向農民徵收10-15%的稅。並且他們從百姓那裡拿走的糧食,一直儲存在莫卧兒的糧倉里,在困難時期,政府用這些糧食養活了人口。因此,如果農作物歉收,農民總是有一個可以依靠的安全網。

不過在英國人從莫卧兒王朝手中奪取政權後,他們就失去了這張安全網。首先,英國人將稅率提高到50%,並主要關心自己的財富積累。農民或其他人口的狀況,對他們來說並沒有太大的困擾。隨著1769-1773年孟加拉饑荒的發生,政府完全沒有提供任何救濟措施,而是袖手旁觀,眼睜睜看著大約1000萬人死亡。事實上,後來英國人為了彌補農民死亡造成的稅收損失,一再增加稅收。因此簡單來說,那些倖存的實際上會因為自己生存下來而受到了懲罰,他們必須加倍努力地工作,以承擔他們死去的兄弟本應支付的稅。

儘管時間後來來到了1943年,但情況並沒有發生太大的改變。

印度仍然是一個農業經濟大國,大多數人口繼續生活在農村地區。孟加拉省尤其依賴農業,大片土地上種植著水稻。水稻是孟加拉的主要作物——正如政府後來在饑荒報告中所說,孟加拉是一個種植水稻和食用水稻的省份。農民們每年種植三季水稻,冬季的水稻通常會特別豐收。

然而在1942年,受到了廣泛爆發的褐斑真菌病的破壞,冬季作物歉收。那一年的大量降雨,伴隨著氣旋和風暴,促進了真菌的傳播。農作物歉收無疑是導致1943年孟加拉饑荒的主要因素。

此外,土壤肥力下降,也導致作物產量下降。

導致1943年孟加拉饑荒的其他因素

1943年的孟加拉饑荒:究竟是天災還是人禍?約300萬印度人死亡 - 天天要聞

除了自然原因,接下來再讓我們看看導致饑荒的其他一些因素:

  • 社會經濟因素

1943年,孟加拉還是半封建的土地,但嚴格劃定的社會邊界開始瓦解。傳統上處於頂端的柴明達爾(Zamindars)印度地主,正在失去他們的權力,而西孟加拉邦的Jotedars地主,正在成為土地所有者和高利貸者。與此同時,農民在他們那貧瘠的土地上辛勤勞作,始終處於社會階級的最底層。事實上,他們中的許多人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處境進一步惡化。

極度的貧困開始讓他們向佃農貸款,甚至只為滿足基本的日常需要。後來對這些貸款收取的高額利息,基本上確保了農民將永遠無法償還這些貸款,並將永遠處於貧困和債務的束縛中。他們中的許多人失去了自己的土地,不得不在別人的農場里做勞工。

在1943年的孟加拉饑荒中,農民階層受到的打擊最嚴重,遭受的損失自然也最大。

  • 第二次世界大戰

持續的戰爭中斷了通訊和運輸。英國人沒收了可以用來運輸食物的船隻和駁船,並將其燒毀。這樣做是為了防止這些船隻被前進的日本人佔領。然而,該政策也阻礙了印度農民運輸他們的收成,導致了經濟損失。它還阻止了食物到達飢餓的人手中。

此外,戰時的投機和囤積大米,也助長了饑荒嚴重性。

  • 日本進攻緬甸

在正常情況下,英國政府本可以從鄰國緬甸進口大米,供應孟加拉飢餓的人口。然而,日本的進攻和對緬甸的佔領,阻止了這一切的發生。

  • 退出印度運動

甘地的領導下,印度國民大會於1942年發起了「退出印度運動」。雖然這是一場針對英國人的非暴力大規模抵抗,但逮捕國大黨領導人,也導致了全國各地的暴力事件。由於印度人通過破壞橋樑、工廠、火車等破壞英國的戰爭努力,英國人對印第安人採取了更加強硬和暴力的立場。

  • 政府的失敗

就像十八世紀的情況一樣,英國政府採取了一種冷漠無情的政策。

政府本來有可能減輕飢餓人民的困境,防止數百萬人死亡。畢竟當時全國其他地區的收成都很好,有可能向孟加拉運送足夠的大米來養活它的人口。然而,英國人更感興趣的是支持他們的戰爭努力,而不是向遭受饑荒的省份提供救濟。

原本可以餵飽飢餓的印度民眾的食物被轉移,轉而餵飽了英國的平民和在世界其他地方參戰的英國士兵。

英國議會中,首相溫斯頓·丘吉爾無視或拒絕了所有向孟加拉進口食品的官方請求。他不喜歡印度人,有一次還宣稱,就算印度人死了也沒關係,因為他們看起來就像兔子一樣可以快速繁殖。他甚至還問道,如果饑荒像大家說得那麼嚴重,那麼甘地為什麼還活著?

英國政府還拒絕了加拿大和美國向孟加拉提供食物的提議。

當政府最終付諸行動時,他們實施的救濟政策是完全不夠的,也太遲了。政府隨後任命了一個饑荒調查委員會,調查饑荒發生的原因,並提出預防未來饑荒的建議。

1943年孟加拉饑荒造成的影響

1943年的孟加拉饑荒:究竟是天災還是人禍?約300萬印度人死亡 - 天天要聞

三百多萬人死於饑荒。人們失去了他們的家庭、家園和生計。傷寒、霍亂瘧疾等疾病進一步奪去了更多人口的生命。農田被遺棄,變成了荒地。這場悲劇撕裂了整個孟加拉的社會結構,以至於這個國家後來花了很長時間才恢復經濟。不過由於英國政府鐵石心腸的政策,印度人的自由鬥爭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

最後的觀點

1943年的孟加拉饑荒:究竟是天災還是人禍?約300萬印度人死亡 - 天天要聞

最後,讓我們來弄清楚這場饑荒的原因。雖然自然因素髮揮了重要的作用,但這主要還是一場人為造成的饑荒。要不是英國政府無情到犯罪的地步,他本來是有可能延緩饑荒的發生,挽救數百萬人的生命的。不幸的是,在現代印度,很少有人還記得這場完全可以避免的悲劇。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沿海省市6台聯播!620年前鄭和的「羅盤」我們這樣接過…... - 天天要聞

沿海省市6台聯播!620年前鄭和的「羅盤」我們這樣接過…...

7月11日上午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融媒體資訊中心·福建新聞廣播南京廣播電視集團上海第一財經廣播江蘇太倉融媒體中心福建長樂融媒體中心福建福清融媒體中心聯合開啟滄海雲帆絲路新——紀念鄭和下西洋620周年暨中國航海日特別直播【點擊圖片回看直播】本次直播以福建新聞廣播為總直播間,通過多地記者連線、現場採訪、專題視頻...
戴笠香港被拘真相揭秘:軍統頭子顏面盡失的三天 - 天天要聞

戴笠香港被拘真相揭秘:軍統頭子顏面盡失的三天

資料圖片:戴笠1936年3月下旬,香港各報均以醒目的通欄標題登載了一則消息《軍統局特工首腦戴笠被香港警務處拘留》。戴笠,這個掌握著5萬多名軍統特務、世人皆知的殺人魔王、國民黨許多軍政要員都忌憚三分的軍統頭子,是怎麼被香港警察拘留的?他好好的
華夏這五千年,遭遇4次危機,但總有「神人」出現,化險為夷 - 天天要聞

華夏這五千年,遭遇4次危機,但總有「神人」出現,化險為夷

「滾滾長江東逝水」,改朝換代多了去。可中華民族的根,一直沒斷過。不過,在此期間,也是險象環生,這根,曾四次差點被刨被斷。好在,每一次,總有「神人」出現,化險為夷,此乃中華國運!頭一次是西晉末年,五胡亂華。八王之亂把國家攪成爛泥。
大刀隊是我們的悲哀,並不是什麼榮耀 - 天天要聞

大刀隊是我們的悲哀,並不是什麼榮耀

大刀隊最早得追溯到國民革命軍西北軍那時候。1933年,長城抗戰打響,日軍大舉進攻喜峰口。當時中國軍隊的處境有多慘?槍支彈藥都湊不齊,工業底子薄得像張紙,連個像樣的炮都造不出來。面對日軍的三八式步槍、機槍甚至坦克,咱們的西北軍將領沒辦法,只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