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今天聊一聊湘軍名將李覺:指揮湘軍19師,一戰殲滅日軍半個師團

2022年11月03日10:04:03 歷史 1525

閱讀此文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全文共5076字)

1938年6月,武漢會戰前夕,侵華日軍把一位熟悉華中地理的老牌軍官調往前線,擔任第十一軍司令官,此人就是臭名昭著的岡村寧次。由於近一年的戰爭消耗,日本在常設師團之外,又以第六師團的留守師團為基礎新增了106師團,並將其劃入華中派遣軍11軍序列。

新官上任,又得強援,岡村寧次躊躇滿志,發誓要在華中地區干出一番大事業,沒想到僅僅在金官橋一戰中,106師團就損失過半,逼得老鬼子破口大罵:一群「社畜」,根本打不了仗!而這支讓岡村寧次破了大防的中國軍隊,就是湘軍第19師,師長名為李覺。

【歷史】今天聊一聊湘軍名將李覺:指揮湘軍19師,一戰殲滅日軍半個師團 - 天天要聞

湘軍名將李覺

一、保定軍校抱團史

翻閱李覺的身世,其實與金庸筆下的郭靖頗有幾分相似之處。1900年,他出生在湖南長沙,兩歲時父親就去世,小時候家境十分貧寒,全靠母親省吃儉用將其拉扯大,甚至供他念了好幾年書。

客觀來講,李覺並非什麼天才,雖然勤勤懇懇,但成績相當一般,好在母親的督促很管用,需要識記的文章就反覆背,頗似郭靖跟著江南七怪學武;21歲時,靠著這股拗勁兒,他考入了保定軍校第九期,跟董振堂等人當了同學。

在黃埔成立之前,保定軍校就是中國最高軍事學府,只要能考取,哪怕是個肄業生(如鄧錫侯),也相當於鍍了一層金,所以剛剛畢業,李覺就被一期的老學長唐生智召回了湖南,起步官階是排長。唐生智給學弟們上的第一課,就是放下架子,跟戰士打成一片,事後證明,只有李覺一個人聽進去了。

1925年,李覺遇到了第二位學長,唐生智的頭號大將何鍵。何鍵也是保定三期畢業,看中了這個小學弟的質樸上進,把長女何玫嫁給了他,並不斷提攜這位好女婿。北伐戰爭中,何鍵任第八軍第一師師長,李覺也被越級提拔為團長,隨後因功升為旅長;等到何鍵擔任湖南省主席時,李覺更兼任了長沙警備司令。

岳父從政了,自己的軍事生涯卻還長著呢。1930年,中原大戰這頁剛剛翻過,國共內戰成為了新焦點,李覺被劃歸湘軍劉建緒手下,跟彭德懷、賀龍等紅軍將領打了好幾年交道。巧了,劉建緒也是保定三期的學長,跟著他,李覺達到了人生第一個巔峰,升為國民革命軍二十軍十九師師長。

短短十年內,李覺由一個窮學生,連續跳級成為湘軍主力師師長,不得不說,保定軍校的金字招牌還真是好使。

【歷史】今天聊一聊湘軍名將李覺:指揮湘軍19師,一戰殲滅日軍半個師團 - 天天要聞

李覺何玫夫婦

二、淞滬戰場顯威名

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湘軍19師被擴編為70軍,李覺任軍長兼19師師長,率部駐守杭州灣,依然配屬老領導劉建緒的第10集團軍。看起來好像陞官了,實際上70軍只轄一個師,只不過多了一些軍直屬部隊,總共一萬來人。

隨著戰爭規模的不斷擴大,中日雙方陸續向上海增兵,19師於10月初被調入戰場,駐守蘊藻浜以南、大場以北的核心地帶。只不過在淞滬會戰的國軍序列中,19師屬於三線部隊,是稅警總隊和中央軍36師的預備隊。

被劃為三線,是有歷史原因的。早在紅軍長征時,李覺就曾因作戰不力被陳誠處分過,所以六年多沒陞官,即使抗戰前被整編為理論上的中央軍,但從心底依然被輕視。這次他憋著口氣,一定要證明給總指揮看看自己的實力。

這個機會很快就到來了!

稅警總隊是宋子文拿錢喂出來的精銳,走的是美軍體系,早在第一次淞滬抗戰中,就曾大出風頭,但隨後就被老蔣換血,用黃埔一期的黃傑當了領導,改走德日體系,最終搞成了一個四不像。即使有孫立人這樣的猛人(第四團團長),也掩蓋不了整體的低迷,由於防線垮塌過快,接防的36師還沒做好準備,就被打了個稀里嘩啦。

【歷史】今天聊一聊湘軍名將李覺:指揮湘軍19師,一戰殲滅日軍半個師團 - 天天要聞

稅警總隊

三線瞬間成了前線,李覺非但不慌張,反而有些興奮,男兒禦侮待何時?他命令最前沿的55旅109團主動出擊,從正面和側翼攔截蜂擁而上的日軍,順便幫友軍解圍。強將無弱兵,109團團長劉湘輔也有股子蠻勁兒,端著機槍猛打猛衝,不僅打退了敵人,還收復了大部分陣地。

麥家宅、獅子橋、郭家牌樓......19師接過的防區太大,李覺不得不把各團分散來,一人守一片,天上日機盤旋、地下重炮齊鳴,三湘子弟只能以血相抗,沒有人撤出戰鬥。守衛郭家牌樓的113團,從團長到士兵堅守陣地至全軍覆沒,在十餘天的血肉相搏中,19師全師傷亡超過六千人,從上海撤退後只能勉強編成一個團。

但湘軍男兒的英勇善戰已經得到了廣泛認可,就連總指揮陳誠也不得不承認,19師確實是響噹噹的部隊,國府軍事委員會將其評為淞滬會戰表現最佳的十個師之一,為了表彰李覺的功績,曾先後將同為湘軍的16師、128師併入70軍,一起撤到浙江金華附近修整。

【歷史】今天聊一聊湘軍名將李覺:指揮湘軍19師,一戰殲滅日軍半個師團 - 天天要聞

淞滬會戰

三、九江會戰再救火

終於當上正兒八經的軍長了,可李覺對著死傷殆盡的部下,實在難言高興,兵力實在太少了。由於主力16師隨後調出,而128師在嘉善之戰中跟日軍血戰七晝夜,同樣死傷過半,所以70軍攏共還不到一萬人,都比不上戰前的一個師。

補充兵員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按照國民政府軍委會的分派,地方軍基本都是從原籍募兵,可湖南兵源還要優先供中央軍嫡系募集,且新兵也需要長時間訓練才能拉上戰場,否則根本不頂事。

戰事不等人,就在70軍整補時,華北晉中相繼失守,徐州會戰也是先勝而後敗,日軍下一個目標顯然是華中重鎮武漢,他們打算來一個南北合圍,岡村寧次就是這個時候接管了日本第十一軍。在北線,一戰區祭出炸開花園口這種狠招,傷敵八百自損一千,但稍稍阻礙了日軍南下;因此南線的九江,就成了保衛武漢的最後防線,128師也被率先抽調參戰,先行加入九江攻防。

九江之外,還有一個馬當要塞,號稱「東方馬奇諾」,可我們知道,凡是稱作馬奇諾防線的,基本都沒發揮過作用。駐守馬當的主力16軍軍長李韞珩犯了個離奇的失誤,大戰臨頭了,居然為自己所辦的抗日軍政大學搞了個畢業典禮,把所有的將領都拉過去大吃大喝,日本人就在這一天發動突襲,幾日之內就佔領了馬當要塞。

【歷史】今天聊一聊湘軍名將李覺:指揮湘軍19師,一戰殲滅日軍半個師團 - 天天要聞

馬當要塞

馬當失守,九江危急!

負責九江城防的總指揮本來是北伐名將張發奎,可老張昏招頻出,把所有部隊都擺在一線,繞著九江排了一圈,沒想到日軍除了正面進攻的106師團和台灣旅團外,還有一支海軍陸戰隊,一點被突破後,各軍都有腹背受敵的危險,只能棄城而走,最終九江僅僅三天就已淪陷。

此戰中,由於表現過於糟糕,128師乾脆被撤銷了番號,這下好了,70軍又只剩下19師,李覺實際上又成了師長,好在這是自己的基本盤,指揮起來得心應手,他要幫湘軍兄弟證明,湖南人是能夠打好仗的。

岡村寧次拿下九江後,沒有將全部主力直奔武漢,而是分出106師團沿著南潯鐵路南昌——九江)包抄,試圖在武漢外圍兜住幾十萬中國軍隊,途中需要經過廬山,而廬山有個金官橋,李覺將在這裡給日寇重重一擊。

四、巧設陣地遛狗玩

19師進入九江戰場時,正逢張發奎的部隊全線潰退,李覺再度祭出淞滬會戰的戰術,頂住日本前衛部隊,幫助友軍撤出重圍。接替張發奎擔任總指揮的,就是大名鼎鼎的薛岳,憑藉對廬山地勢的熟悉,他決定把這裡變成日軍的墳場,而金官橋就是最重要的陣地。

【歷史】今天聊一聊湘軍名將李覺:指揮湘軍19師,一戰殲滅日軍半個師團 - 天天要聞

薛岳

1938年7月31日,106師團抵達金官橋前沿,此地的守軍是粵軍64軍155師,湘軍19師為其擔任預備隊。由於在九江攻防戰中,李漢魂的64軍消耗過大,155師以敗軍迎戰強敵,僅僅兩天時間後就有些吃不消了。64軍和70軍都編在第29軍團內,李漢魂以軍團長的身份,命令19師跟155師掉了個個,預備隊改主力了。

薛岳也是廣東人,他默許了這種變更,其實稍有保存嫡系之嫌,不過李覺毫不介意,19師本來也不是來看戲的,早上晚上都得上,而且比起粵軍,湘軍有一大優勢,山地戰!李漢魂把155師堆在一起防禦,其實是平原地區作戰的路子,在山地上,由於移動不便,日軍一顆炸彈就能炸死一片人,傷亡豈能不大?

經歷淞滬會戰後,李覺彷彿又是融匯了九陰真經的郭靖,各種組合套路玩得很溜,他把陣地一分為二,前沿陣地只留下二百來人阻擊,在更高的位置設立了新的主陣地。一來可以增加日軍野炮和迫擊炮的仰角,減少炮轟的傷亡,二來也能組織兩道火力防線,成掎角之勢,進行立體式的防禦;另外撒出零星的小分隊,天天到側翼搞破壞,炸毀了好幾輛日軍汽車。

日軍的106師團是新編師團,簡單來說,就是由現役軍官擔任各級指揮,以新兵跟退伍兵充實部隊,這樣的師團有一個問題,那就是過於依賴指揮官的戰場經驗,碰巧,師團長松浦淳六郎就是個實戰經驗不足的將領。松浦雖然有日本陸軍士官學校陸軍大學的標準履歷,但卻是個理論派,親臨前線的指揮不多,直到5月16日才恢復現役,出任軍團長,跟李覺這剛剛在淞滬戰場殺出來的狠人相比還差得很遠。

【歷史】今天聊一聊湘軍名將李覺:指揮湘軍19師,一戰殲滅日軍半個師團 - 天天要聞

松浦淳六郎

戰場是最好的鑒定師,指揮官的能力第一時間就能分出個高下。松浦淳六郎命令部隊猛轟金官橋前沿陣地一整天,才發現19師主陣地轉移了,可前沿陣地也不能不管,等到他調整過來分兩路進擊時,李覺又在旁邊的雞窩嶺設立第三個陣地,以數門迫擊炮居高臨下往日軍頭上砸,把106師團打頭陣的113聯隊炸了個血次呼啦。

聯隊長田中聖道一臉懵逼,之前你們不是這麼打的啊,難道換人了?於是聯隊長報旅團長,旅團長報師團長,師團長報岡村寧次,一番查探後,才知道中方阻擊者由李漢魂變成了李覺,戰爭也進入了焦灼狀態。

五、金官橋畔敵膽寒

陣地雖多,等對方適應了,還是會被逐個擊破的,畢竟19師只有幾千人和少量重火力,從兵力到裝備都比不上106師團,好在李覺還有第二大秘密武器,即單兵作戰掩體。這是把整個山地挖成一個個獨立的陶罐式的工事,可以容納一人進出,鬼子的炮彈一來,官兵們低頭鑽進去即可,為了方便運輸,在掩體的下方挖成了連通的交通壕。

看出來了吧,後來的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中,中國軍隊曾多次使用這一掩體戰術,不過在當時,對於只會打陣地戰的國軍來說,這種戰術可是個稀罕物,就連戰後岡村寧次派工兵專家去現場勘查,也對此讚嘆不已,足以證明日本人同樣不會。

實際上,「單兵掩體+交通壕」也不是李覺自創的,而是由蘇聯教官手把手教的。蘇聯教官只有軍團一級才有,但你李漢魂都讓我19師頂雷了,給兩個教官不過分吧?沒想到,一向老實的李覺也學會耍心眼了,不過效果的確是好!

在這種三陣地+無數單兵掩體的立體打擊下,日軍106師團是進不得退不得,田中聖道一度使用了國際公約禁止的芥子氣(毒氣),讓前沿陣地一百多號壯士陣亡,但依舊突破不了剩餘的防線。田中聯隊的官兵大多來自大阪,這些人曾經是商業精英,奈何隔行如隔山啊,打仗確實差點勁。

【歷史】今天聊一聊湘軍名將李覺:指揮湘軍19師,一戰殲滅日軍半個師團 - 天天要聞

交通壕

你如果要問106師團為什麼不繞開金官橋的話,其實薛岳構築的陣地分左中右,19師居中,剩餘的兩大主力軍分別是歐震第四軍和李玉堂第八軍(泰山軍),哪個都不是好惹的,且在他們背後,還有一支強大的後援隊74軍;而仰攻的日軍缺乏最重要的山炮,野炮則是仰角不足,不適宜山地作戰,所以只能空耗著,等到岡村寧次要來山炮聯隊時,已經是9月14日,中國軍隊早就撤了。

從月初打到月末,日軍106師團在整個金官橋戰役中,足足傷亡了八千餘人,超過了作戰部隊的一半,鑒於新兵太多,日本指揮官不得不親臨火線,直接導致軍曹大量傷亡,前後損失了兩個聯隊長、五個大隊長,中小隊長這級別的都快過半了,稱得上毀滅性的打擊,而其中的絕大部分都是李覺率領19師乾的,當記頭功。

即使我們拿著攻略,也很難複製李覺的戰績,因為湘軍上山時還穿著夏天的單衣,可廬山早晚溫差大極易患風寒,且山裡的蚊蟲肆虐,給日軍就造成了千餘人的非戰鬥損失,更別提後勤保障遠遠不如的國軍。戰後統計,總共幾千人的19師,只剩下780個全須全尾的,因生病失去戰力的人甚至還略高於戰鬥損失,可以說是以命換命、以血償血!

岡村寧次既不能承認自己指揮和情報有誤,又不想誇讚李覺精妙的戰術配置,只好把氣撒在106師團上,他找的借口也頗有新意,說這些新兵都是當了多年「社畜」的工作奴,身上早就沒了戰士的銳氣,怎麼能打仗呢?恐怕這樣的復盤總結,在古今中外的戰史上也算獨一份。

金官橋阻擊粉碎了岡村寧次快速通過廬山包抄南昌的計劃,從一戰到「九一八」,他指揮過這麼多部隊,唯獨對106師團怨憤不已,本來打算從此棄用,結果另外兩個師團(27、101)先後陷入重圍,只能讓這個不成器的去撈人。他給106師團補充了2700新兵和一個山炮聯隊,算上輕傷員,勉強湊到了一萬二千人,還帶上了軍部的參謀和嚮導,希望能爭點氣。

奈何松浦淳六郎已經被李覺折磨得神志不清,拿著地圖帶著嚮導都能走偏20里,而山區的磁場也讓羅盤這種原始手段失效,救人反倒把自己搭進去了。106師團最終掉進了薛岳的口袋陣,在萬家嶺這個地方被圍殲,攏共只跑掉了一千人,成了唯一一支幾乎被全殲的侵華日軍師團,雖然這是74軍的功勞,但前人栽樹後人乘涼,19師自然也不該被遺忘。

【歷史】今天聊一聊湘軍名將李覺:指揮湘軍19師,一戰殲滅日軍半個師團 - 天天要聞

萬家嶺大捷之日軍墳墓

金官橋戰役後,李覺率部先後參加了南昌會戰浙贛會戰、上高會戰等關鍵戰役,縱橫九戰區多年,最終升任25集團軍司令、19集團軍司令,打出了湘軍的威風。抗戰勝利後,他被調離部隊參加了國軍的將官班,實際上被剝奪了軍權。解放戰爭後期,何鍵眼見國民黨大勢已去,攜家屬經香港轉赴台灣,李覺沒有追隨岳父的腳步,而是留在湖南,在唐生智、程潛陳明仁之間反覆遊說,最終策動了長沙的和平解放。1987年,湘軍名將李覺在北京病逝,享年87歲。

【歷史】今天聊一聊湘軍名將李覺:指揮湘軍19師,一戰殲滅日軍半個師團 - 天天要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羽之神勇,千古無二——太史公表示:「我可沒說過」 - 天天要聞

羽之神勇,千古無二——太史公表示:「我可沒說過」

提及「羽之神勇,千古無二」這句話,相信很多人並不陌生,在很多人模糊的印象中,這句話一定出自《史記·項羽本紀》。然而,太史公卻表示,別再以訛傳訛了,我可沒說過這句話。出處「羽之神勇,千古無二」出自清代學者李晚芳的著作《讀史管見》。
北京「回南天」,東北下「梅雨」?因為它偏北了 - 天天要聞

北京「回南天」,東北下「梅雨」?因為它偏北了

2025年7月1日8時許,北京大興天宮院。尹亞飛/新京報/視覺中國2025年7月,北京彷彿進入廣東「回南天」,地鐵通道的牆壁上甚至掛上水珠。東北地區也連日陰雨綿綿,彷彿進入江淮「梅雨」季。潮濕、悶熱、黏膩的空氣,讓北方人感到陌生。「我們家現在講粵語。」有人如是調侃。還有人說:「南方人北漂,第一次有家鄉的感覺。」另...
痛別!他在杭州逝世 - 天天要聞

痛別!他在杭州逝世

2025年7月5日18時15分,杭州電子工業學院(現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原院長、成都電訊工程學院(現電子科技大學)教授王祖耆先生,因病在杭州逝世,享年98歲。王祖耆1927年出生於江蘇省無錫市;1945至1948年就讀於上海交通大學電機系;1952年獲美國愛荷華大學電機系碩士學位後於美國西北大學任助教;1955年9月與錢學森同船回國...
沈從文婚外情長達8年,期間找林徽因求助,林:去找金岳霖談談 - 天天要聞

沈從文婚外情長達8年,期間找林徽因求助,林:去找金岳霖談談

1936年北平一個冬夜,大作家沈從文失魂落魄地敲響了總布衚衕三號的大門。開門的是女主人林徽因,她看著門外這位文壇好友,只見他一米六幾的個子在寒風中微微發抖,臉上滿是淚痕。能讓寫出《邊城》這般純凈文字的男人,哭成這樣,一定是天塌下來了。林徽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