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並不存在的三位美女,至今卻還有人相信,名字聽著個個耳熟

2022年11月01日11:45:04 歷史 1956

古往今來,凡是能被寫進歷史中的人物,都不簡單,他們或是王侯將相,或是文人墨客,或是有突出貢獻者,有特殊事迹者,又或是大奸大惡之徒。

其中不乏有很多耳熟能詳的歷史人物,以假亂真,關於他們的故事,說得多了,聽得多了,就讓人誤以為他們是真的存在,並且對其深信不疑。

但熟不知他們卻是虛構人物,或者正史上都沒有明確記載的人物,比如這三位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古代美女,名字都很耳熟,但在真實歷史上卻並不存在。

歷史上並不存在的三位美女,至今卻還有人相信,名字聽著個個耳熟 - 天天要聞

第一位 貂蟬

貂蟬作為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是中國婦孺皆知的歷史人物,有著「閉月」之貌。但與其他三位美女西施,王昭君楊貴妃不同的是,貂蟬在正史中「查無此人」

貂蟬的生卒,身世都不詳,有野史說她本名姓霍,在元雜曲《連環計》中,又說貂蟬真名叫任紅昌

我們所聽聞的所有與貂蟬有關的歷史故事和典故,皆來自於一些歷史小說,或者民間傳說。

歷史上並不存在的三位美女,至今卻還有人相信,名字聽著個個耳熟 - 天天要聞

比如呂布戲貂蟬王司徒巧使連環計關羽月下斬貂蟬等等,都是創作者為了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而衍生出來的虛構人物

關於貂蟬,人們最熟悉的還是她生於東漢末年,是司徒大人王允的義女,有著傾國傾城之貌。

被王允先後獻給呂布董卓,巧使美人計與連環計,讓貂蟬不斷周旋於董卓和呂布之間,離間這對義父義子的關係,最終呂布不滿董卓霸佔貂蟬,親手殺死了董卓。

歷史上並不存在的三位美女,至今卻還有人相信,名字聽著個個耳熟 - 天天要聞

這是小說《三國演義》中,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一個橋段了,但《三國演義》是根據正史書《三國志》和《後漢書》,來進行改編創作的。

可在《三國志》《後漢書》中,卻並有貂蟬這號人物。在正史中,呂布之所以殺了也義父董卓,是因為呂布與董卓的侍女私通,呂布一直對此事忐忑不安。

所以後世之人抓住這裡的「美色」一處切入,進行了展開創作,於是才有了我們後來在小說中所看到的那位美貌與智慧並存,勇敢堅毅,深明大義的美女貂蟬。

歷史上並不存在的三位美女,至今卻還有人相信,名字聽著個個耳熟 - 天天要聞

第二位 花木蘭

我國古代歷史上知名的女性歷史人物不少,除了古代四大美女外,還有古代四大巾幗英雄

古代四大巾幗英雄中最出名的就有生於隋朝時期,女扮男裝,代父從軍的花木蘭,書寫了一段悲壯的巾幗英雄史詩。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可以說花木蘭的替父從軍的傳奇事迹,能流傳至今,廣為人知,與這首絕唱《木蘭辭》有著很大關係。

歷史上並不存在的三位美女,至今卻還有人相信,名字聽著個個耳熟 - 天天要聞

但在真正的歷史上,並沒有花木蘭這個人,她的真正姓氏,出生年月,籍貫等等信息,在正史中皆沒有明確記載,所以關於花木蘭是否有其人,後世一直對其爭論不休,眾說紛紜。

有人說她姓朱,有說姓魏的,還有說姓韓的,有說她是宋州人,黃州人的,也有說她是商丘人的,而今天的河南商丘市虞城,也被稱為中國木蘭之鄉,就是後世專門用來紀念花木蘭的。

但無論花木蘭是否真實存在,「花木蘭」的形象也早已深入人心,成為了人們的一種精神寄託。

歷史上並不存在的三位美女,至今卻還有人相信,名字聽著個個耳熟 - 天天要聞

第三位 穆桂英

和花木蘭一樣,穆桂英也是典型的巾幗英雄形象,也位列古代四大巾幗英雄之中(還有兩人是樊梨花,梁紅玉)

穆桂英招親,穆桂英征西,穆桂英挂帥等等事迹,在民間也廣為流傳,世人皆知穆桂英是穆柯寨寨主穆羽的女兒,是楊宗保之妻。

作為楊門女將,她武藝高超,智慧勇敢,與楊家將一起征戰疆場,保家衛國,最終遇害身亡,為國捐軀。

歷史上並不存在的三位美女,至今卻還有人相信,名字聽著個個耳熟 - 天天要聞

但在北宋歷史上卻並沒有穆桂英這號人物,穆桂英只是《北宋志傳》等小說中,虛構出來的人物。

穆桂英雖是虛構人物,但她卻有歷史原型。據《保德州志》中記載:

「慕容氏,楊業孫文廣妻,州南慕塔村人,雄勇善戰。」

歷史上並不存在的三位美女,至今卻還有人相信,名字聽著個個耳熟 - 天天要聞

所以經後人考證,穆桂英原型應該是來源於北宋時期,常年生活在西北邊境地區的鮮卑族人,是鮮卑族的大姓慕容氏,原因有二:

其一,就如上述《保德州志》中所記載的那樣,在真實歷史上,北宋名將楊業的孫子楊文廣,曾與鮮卑族慕容氏有過聯姻,而楊文廣的這個妻子慕容氏,也是一位驍勇善戰的女子。

其二,「穆桂英」這個名字,也可能取自「慕容」,若將「穆桂英」三字快讀,與「慕容」二字的發音,其實很相似。

所以,人們猜測這個慕容氏,很有可能就是穆桂英的歷史原型。

歷史上並不存在的三位美女,至今卻還有人相信,名字聽著個個耳熟 - 天天要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太平天國最大的貢獻是什麼? - 天天要聞

太平天國最大的貢獻是什麼?

太平天國運動(1851-1864)作為中國歷史上規模空前的農民戰爭,其破壞性與複雜性毋庸置疑。然而,在沉重的代價背後,它對中國近代社會轉型產生了不可忽視的深遠影響。
地震不斷 日本吐噶喇列島部分島民離島避難 - 天天要聞

地震不斷 日本吐噶喇列島部分島民離島避難

自6月21日以來,位於日本西南部的鹿兒島縣吐噶喇列島及其附近海域地震活動頻繁,截至7月3日已累計監測到上千次有感地震。吐噶喇列島惡石島的部分島民4日上午乘船前往島外避難。 據日本廣播協會4....
G7爆單何小鵬攤牌,智駕我就是中國第一 - 天天要聞

G7爆單何小鵬攤牌,智駕我就是中國第一

「我對小鵬的智駕很有信心,一定是中國一,行業最強!」7月3日,何小鵬在G7發布會上語驚四座,直接攤牌了。但更重要的一點在於,何小鵬又定了一個「規矩」——2000TOPS算力,以後就是20萬車的標配。通俗一點說,就是以後友商如果沒有2000TOPS,就別再腆著臉吹智駕了。所以G7發布會主題被命名為「跨時代」,而且幾乎全程對標...
巷道里的 「中國脊樑」,原來是他! - 天天要聞

巷道里的 「中國脊樑」,原來是他!

近日一段貴州榕江搶險一線的視頻讓無數網友淚目這個背影被稱為巷道里的「中國脊樑」這名只留下背影的戰士被找到了!他叫馬東昇是武警貴州總隊的一名戰士7月1日武警貴州總隊官兵深入貴州榕江縣城的小區、巷道清淤排障馬東昇所在的任務地點在一處巷道內那裡地勢低洼、空間狹小還有一段長約25米、傾斜近45度的斜坡他回憶當時巷...
發現罕見30萬年前的木器!雲南甘棠箐遺址考古獲重要突破 - 天天要聞

發現罕見30萬年前的木器!雲南甘棠箐遺址考古獲重要突破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近日,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澳大利亞伍倫貢大學等國內外多家科研單位合作,通過對甘棠箐遺址發掘出土的遺存進行分析研究,發現35件保存完好的年代約為距今30萬年的木器,與木器伴生的文化遺